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名句名篇默写-专题练习(十一)(含答案与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十一)
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名句名篇默写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梦不是________,但圆梦之途绝不轻松,既需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________,更需要克勤克俭、辛勤劳动,在推动经济发展中。

不断满足民生之需,不断增进民生________。

梦想成真,民生改善是最好的________。

A.空中楼阁步步为营福利注解
B.虚无缥缈循序渐进福祉诠释
C.虚无缥缈步步为营福利注解
D.空中楼阁循序渐进福祉诠释
2.下列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思念是半轮蛾眉月,一半在天上,一半在渝水。

B.一如金黄的稻穗,生命越成熟的人就越谦卑。

C.失恋像翻滚的火锅汤,而希望就好比羊肉,鲜红着扔进去,瞬间变成灰白。

D.祖父撑一篙小船,漫溯开去。

年老的腰身,像被时光抛弃了。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为什么有些同学的作文有写不完的有趣事儿呢?奥秘就在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诗句里,原来他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B.在奋斗过程中,我们必定会经受许多挫折和失败,只要我们坚信“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树立信心,鼓足勇气,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C.世上的路万千条,最值得你走的只有一条,此路在何方,当须你苦苦寻觅,这就不免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放出眼光用心抉择了。

D.南宋词人张孝祥被贬途经洞庭湖,写下了“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这样的好词以明高洁情怀,与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有异曲同工之妙。

4.下面情境中,表述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小明把从小刚那儿借的书弄脏了。

他不好意思直接把书还给小刚,就委托小亮代还,并且让小亮代他致歉。

小亮对小刚说:“________________。


A.小明把你借给他的书弄脏了,他不好意思自己来,让我代还,并替他说声对不起
B.我来替小明还书。

书被他不小心弄脏了,他不好意思自己来。

不就一本书嘛,你就别计较了
C.这是向你借的书,现在还给你,但书不小心弄脏了,真是对不起
D.这是你借给小明的书,他让我还给你,并让我转达他对你的谢意
5.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为“一弹流水一弹月”,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A.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春妩媚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阳关月
扬之水
从敦煌城里坐了开往南湖的最后一班车,到阳关下车,已是薄幕时分。

汽车在阳关并没有站点,招呼了司机,才在这停了下来。

看着汽车呼啸而去,消失在伸向天边的公路上,好像一下子被孤零零地抛在旷野中——大漠黄昏,好有几分凄凉。

缘着沙滩,有路没路地往前走。

滩上遍生着罗布麻和骆驼草。

可爱的是一泓清水流泻其间。

四野无人,只觉得那斜斜的残阳,比我脚步更快,一点点遑急地退下去。

此处阳关故址是1974年才确定的,于是有了一块标明身份的碑,成为一个已无阳关的阳关——不过是墩墩山一个汉代的烽燧。

在墩墩山周围绕行,烽燧下面的坡地,猛踏一脚下去,空空有声,里面正不知埋藏了何等的秘密。

山前的茫茫沙碛,被称作古董滩。

据说阳关故址的确定,便是依据滩上发现的大量历史遗物。

如今这里仍有不少陶片之类的古物遗存。

距这里95公里,是党水之源的雪山——阿尔金山。

在阳关故址碑前极目四望,方圆百里旷无人迹,天地间除几只苍蝇嗡嗡飞着,再听不到别的声音。

无名氏的《瓜沙道中》诗这样写道:“阳关古道接大荒,官杨零落不成行。

阴沉日色连云白,暗淡风沙入寒黄。

鸿觅稻粱衔矢石,人拼骨肉战冰霜。

唐蕃汉垒今何在,秦月依依照古疆。

”回味诗句,立在旷野中,仍能体味那萧萧的悲凉。

暮色四合,视野中只有墩墩山的烽燧兀立在高阜上,守候着一片静寂,天边的最后一抹绛紫,渐渐转作深蓝,一点一点地,黑定了。

想起一个红柳娃的故事:茫茫大漠的红柳树间,有一尺来高的小人叫红柳娃。

捉到他,会哀哀叩头求告,放他走,则跑出一段路又折回身,仍是遥遥地叩首。

屡奔屡止,直至追不及。

这很像是幻觉,而人在极度寂寞中,是会产生幻觉的。

不过,上溯两千年,这里何尝寂寞呢。

阳关以南是玉门,那时车辚辚马萧萧,使者、商人,冠盖相望,不绝于道。

金戈铁马,汉军挥师西向,更是屡屡打破旷野中的寂寞,那正是汉武帝的辉煌业绩之一。

在汉武帝当政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巩固了,朝纲制度模式化了,儒术正式纳入政治轨道了,疆域的开辟也达于空前。

他雄才大略,号令天下,统帅一切,举全国之力不容置疑地建立他所要的非常之功。

但后世对汉武帝的评价并不一致。

蓬莱银阙、露溥金掌的求仙生涯不必说,就是开西域击匈奴,也有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之讥。

只是,仍然要说他是伟大的。

不仅在于他有能力成就他的功业,也同样在于他有能力破坏自己的功业。

因为他的伟大永远与权力联系在一起。

晚年他发布了“轮台罪己之诏”,纠正了方针大政上的失误,但连这种自我批评,也只能用权力的形式表现出来。

伟人的时代,常常是伟人一个人的时代。

辉煌的、悲壮的、惨惨戚戚的历史,都融化在古董滩上,又被日精月华铸为荒寂的、苍凉的一片。

这一片辽远的寂静,没有虫声鸟语,此刻连苍蝇的嗡嗡声也早消逝了。

“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这是王充的求实精神。

但所谓知今,也只能知一己目之所及的今;知古,也只能知一己目之所及的古——这“所及”要受多少限制!
天黑很久,渐渐地,才有星星露出来。

从坐着的方向看去,北斗星的勺正对着墩墩山的烽燧。

只是,怎么不见“秦月依依”呢?那独与大漠、云天相往来的冷寂的月!
“满天星星,没有月亮喽!”守关的老吴说道。

不觉憬然而悟。

是不是满天星斗的夜空,就一定见不到月亮?那么明月高悬的时候,还能见到星光灿烂吗?
夜宿小屋,从窗帘遮不到的地方,仍能见到一小片天,一小片缀满了星星的天。

阳关今夜,没有月。

(选自《现代散文名家名作选》,有删改)6.文中今日阳关和古代阳关各有什么特点?采用古今对比的写法有何作用?
7.第四段文字在表达上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8.分析文中“伟人的时代,常常是伟人一个人的时代”这句话的含意。

9.结合全文内容,探究作者以“阳关月”为题的意图。

三、名句名篇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2)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__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5)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中通外直,__________________,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
(7)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8)__________________,不如退而结网。

(班固《汉书》)
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名句名篇默写
答案
1~5.DDBAA
6.今日阳关:四野无人,唯存烽燧,寂静荒凉。

古代阳关:车马喧嚣,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突出阳关的沧桑变化,引发联想,为下文议论抒情做铺垫。

7.①引用古诗,叙写阳关景色,突出其地理气候特点。

②运用衬托手法,以苍蝇的嗡嗡声反衬阳关的寂静。

③运用拟人手法,描写烽燧守候着静寂,生动形象,充满情趣。

8.①伟人号令天下,掌控整个时代。

②建立非常之功,使国家强盛。

③但伟人也会破坏自己的功业。

④甚至利用权力纠正失误。

9.(1)突出文章主体内容,深化主旨。

(2)以“阳关月”为线索,将所见所闻所思串联起来,使全文形成有机整体。

(3)“阳关月”是古老意象,内涵丰富,便于融古今于一炉,增加诗意氛围。

(4)“阳关月”关照古今,便于引发对历史的思考,表达自己的看法。

10.(1)骐骥一跃
(2)望帝春心托杜鹃
(3)烽火扬州路
(4)雕阑玉砌应犹在
(5)惊涛拍岸
(6)不蔓不枝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8)临渊羡鱼
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名句名篇默写
解析
1.空中楼阁: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虚无缥缈:形容非常空虚渺茫。

作谓语、定语,不作宾语。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步步为营:形容行动谨慎,防备严密。

福祉:福气;幸福。

福利:指生活上的利益。

诠释:说明;解释。

注解:用文字来解释字句;解释字句的文字。

2.D项,运用的是比拟的修辞手法,其他三项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王维的《终南别业》,意为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

这两句诗刻画的是隐居者自由惬意的形象,与全句意境不符。

4.注意语气委婉,还要交代清楚道歉原由。

5.词性格式要对仗,意境要统一。

6.第一问侧重考查内容要点的筛选和归纳,答题区域主要在文章的第一、二、六段,找到有关景物特征的关键词,整合概括。

第二问侧重考查分析表现手法(写法)的作用,主要从作者要表达的目的考虑。

7.文章的第四段是有关阿尔金山的景物描写。

文字的表达特色一般从修辞、技巧等角度进行赏析。

8.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语句在文中的含意。

解题的关键是结合语境,理解句中的关键词“一个人的时代”,从上文中可以找到对应的论述,如“仍然要说他是伟大的。

不仅在于他有能力成就他的功业,也同样在于他有能力破坏自己的功业”,并进行因果分析,转化为简洁、准确的语言即可。

9.这是一篇怀古散文,以月为线索,关照古今。

标题一般具有概括文章内容、暗示文章线索、表达文本主题的作用。

因此,探究本文的标题,可以从标题的作用功能入手;并结合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观点,揭示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10.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