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黄河的主人(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黄河的主人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掌握两个多音字“漂” “系”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感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感知课文内容,了解黄河、羊皮筏子的特点和乘客、艄公的形象。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预习作业:收集关于黄河的一些知识及描写黄河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学习一篇新课文,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2.你了解黄河吗?(生:…,在你心目中像什么?)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哺育了中华民族,她养育了中华儿女。

多少年来,我国历史上有多少文人墨客都在高声赞美黄河。

无数诗人读写下了壮丽的诗篇。

3.面对蜿蜒曲折、绵延千里的黄河,诗人刘禹锡这样赞美:读
4.面对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诗人王之涣这样赞美:读
5.面对奔腾不息、气势磅礴的黄河,诗人李白这样赞美:读
6.师:黄河的水啊,就像天上之水滚滚流到了人间,奔腾不息一直流向东海,不再返回!这就是诗人眼中的黄河!我们再一次吟诵这两句诗词!“黄河之水一一” 起。

(学生大声朗诵)
7.有一位著名的作家袁鹰也来到了波涛汹涌的黄河岸边,回来后他写了一篇文章,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课文,读题:黄河的主人。

气势能再大些吗?
8.看着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他被称为“黄
河的主人”?)带着疑问去读一读课文,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要求自读要求,指名读。

师: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需要字字读得响亮,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你们能做到字字读得响亮吗?
2.检查生字词
(1)出示第一组词语:艄公竹篙羊皮筏子
①读词,你们知道“黄河的主人”是谁了吗?(艄公)艄公是干什么的?老师查了字典,这个“艄”是船尾的意思,坐在船尾把舵的人称“艄公”,这是它的本意,现在引申开去,把撑船的人,把舵的人,划船的人都叫什么?
②既然艄公是撑船的人,那他使用的工具是什么呢?(竹篙)黄河上的艄公用竹篙撑得不是船,而是一一?
③你们见过羊皮筏子吗?那你见过筏子吗?(水上行驶的竹排或木排)猜想一下羊皮筏子会是什么样子?
(出示羊皮筏子的画面,介绍:羊皮筏子古称“革船”,是一种古老的水上交通
工具,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它需要人用嘴吹气,使其胀满,制作的关键是剥制完好无损的羊皮囊,每个羊皮筏需9-12个皮囊,现流行于青海、宁夏境内的黄河沿岸,以兰州一带为最多。

)随着黄河上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现在羊皮筏子已经成为一些胆大游客的漂流工具了。

课文中哪几小节写到了羊皮筏子呢?(引读
2、
3、4、5自然段。


指名读第2自然段。

(作者初次见到羊皮筏子,心情怎样?)
随着羊皮筏子越驶越近,作者定睛一瞧,还看到了什么?指名读第3节。

(老师有个疑问想请教同学们,第一句中有一个语气词单独成一句,不知道该怎么读?谁来教教大家。

第二声惊讶、难以置信。


它载着6个人在湍急的黄河上漂流,这就是(引读第4节)
还有那一节也写到了羊皮筏子?(指名读第5节)
④我们跟着这3个词语认识了羊皮筏子,再次齐读这组词。

(2)出示第二组词语:黄河滚滚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波浪滔滔惊涛骇浪
①指名学生读这组词。

②读着这些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随机出示黄河翻滚、波涛汹涌的画面,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这样的画面?(巨浪滔天、气吞山河、排山倒海、气势磅礴)
③为了读出气势,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组词。

这组词中有3个带有生字的词语,第一个读,怎样记住滚?第2个读,浊是什么意思?连起来是什么意思?真是巨浪滔天啊!第3个读,有谁知道骇的意思?那惊涛骇浪就是一一?带上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再次齐读。

(3)出示第三组词语:胆战心惊提心吊胆谈笑风生如履平地
①指名学生读这组词。

②读着这组词,你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恐惧、害怕到轻松自如)为什么而害怕?作者是怎么说的?(引读第1自然段)除了“胆战心惊”,还有哪些词可以用来形容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心惊肉跳、忐忑不安、毛骨悚然、惊慌失措)
③羊皮筏子上的乘客害怕吗?不害怕,他们(谈笑风生),谈笑风生这个词语告诉我们这些游客在干什么?乘客们真是太自在了,竟然敢在汹涌的黄河上有说有笑,我不禁要问大家:“这些乘客为什么敢这样有说有笑?” (引读第7自然段)。

我们不得不佩服乘客们的勇气,而更值得敬仰和赞颂的是谁呢?(艄公)为什么?相机理解“如履平地”(艄公凭借着什么撑着羊皮筏子在浊浪排空的黄河上鼓浪前行像走在平地上一样?谁来读第8自然段)
④带上感情的变化齐读这组词。

3 •课文中的“拦路虎”我们都已经扫除了,课文也读通顺了,现在我们还要把它读流利。

流利就是要求有一定的速度。

你有把握把课文读流利吗?自己再练一练,待会儿要把你最喜欢的或者最有信心读好的一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三•理清思路,归纳内容
1 •课文读完,我们再来看一看,课文哪几小节写了作者看到黄河时的胆战心惊?哪几小节介绍了黄河上的羊皮筏子?哪几小节赞美了乘客们的勇敢和艄公在黄河上如履平地?
2•纵观全文,几个形象不时在我们脑海中闪现,他们是一一(板书:黄河、筏子、艄公、乘客)通过对课文的初步了解,你能将他们的形象迅速丰满起来吗?
(出示填空: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黄河那()的磅礴气势,以及()的艄公驾着()的羊皮筏子在黄河上()的壮观场景。

黄河的主人凭着()战胜了(),值得敬仰和赞颂。

3.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生字词,还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还记得你们第一次看到课题时提的问题吗?黄河的主人是谁?他为什么被称为黄河的主人?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吗?找一找,画一画)
4.文章的最后,作者用一句话道出了原因,同时对艄公发出了由衷的赞美之情,这就是文章的中心句。

5.同学们,黄河是一幅壮丽的画卷,在它面前,一切都那么渺小。

然而,艄公却征服了它,下节课,我们再来细细体会。

四•指导写字
1•写字时间到了,出示生字,指读。

2•说说这些字怎样美观书写,你有什么建议?
3•范写例字:整、篙、滚、积,生书空。

4 •学生习字描红,师巡视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