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原卷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导学案)
导学生努力学习将来维护国家利益。

设问1: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召开了什么会议处理德国问题?会议有关国家各自打算是什么?从而建立什
么战后新秩序?
1、1919年1月至6月,战胜国在巴黎的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安排。

2、巴黎和会操控者:英国首相,法国总统克里孟梭、美国总统。

3、和会结果: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

4、《凡尔赛条约》内容:
①领土:重划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莱茵河西岸的德国
领土由占领15年。

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②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不许拥有空军,限制陆军人数;
③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波兰等国的独立;
④赔款:由协约国设立“ ”,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⑤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法、日等国瓜分
5、巴黎和会影响: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形成了凡尔赛体系。

活动二:《九国公约》
设问2:为了协调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又召开什么会议?这次会议签订了什么条约?建立了什么体系?
1、时间:1921—年
2、地点:
3、与会国家:个(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
4、操纵国:、英、日
5、原因:帝国主义在和太平洋地区美日矛盾尤为激烈。

6、《九国公约》主要内容:宣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与,建立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业实业机会均等的原则,拒绝了提出的法权、关税、租界等合理要求。

7、《九国公约》的本质:实现了美国的“”的目的,阻止了独霸中国的企图,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8、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是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最终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之上,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从建,通常被称为“凡尔赛—”。

【快速查答案】
活动一:1.凡尔赛宫;2.劳合·乔治、威尔逊3.《凡尔赛条约》
4.疆界、法国、义务兵役制、奥地利、赔款委员会、英5.西亚
活动二:1.1922;2.华盛顿;3.9;4.东亚;5.美;6.领土完整、中国;7.美国、日本;
8.巴黎和会、东亚、华盛顿体系
►问题一:巴黎和会上各国的各自打算是什么?
【点拨】
【解析】美国的想法是挑战欧洲列强获得世界霸权,所以主张保留德国牵制英法。

英国的主张是维护世界霸主地位,抵制美国的挑战但希望保留德国牵制法国。

法国极力主张严惩、肢解德国让其永远不会对法国构成威胁,但在抵制美国方面与英国一致。

德国因为战败命运话语权,但是在积蓄力量准备复仇。

【变式练11】巴黎和会后,法国肢解德国的愿望没有实现;根据美国意见,英国只能对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而美国则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

这反映出凡尔赛体系()
A.暗藏着诸多矛盾B.损害战胜国利益
C.保护了战败国家D.稳定了世界秩序
【变式练12】“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该体系最终崩溃。

这主要说明了()
A.凡尔赛体系的局限性B.二战爆发的历史合理性
C.欧洲政治格局的形成D.“北约”建立的原因
【变式练13】法国战后外交战略是依靠与英、美两国的同盟关系,组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安全网络,维持凡尔赛体系,确保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优越地位,压制德国的东山再起;而德国如同普法战争后的法国,要收复失地,向宿敌报仇雪恨。

这一状况显示()
A.凡尔赛体系导致战胜国之间矛盾尖锐
B.英国没有能力实现凡尔赛体系的最初目的
C.法、德矛盾加深,最终把欧洲和世界带入战争
D.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的统治秩序得以确立
►问题二: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点拨】一方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20世纪20年代的相对稳定;
另一方面: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埋下了新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为二战爆发埋下隐患。

【变式练21】“英国力图保持该体系所确立的现状并维持、发展在华利益,因此必然同日本的继续扩张发生冲突,英日矛盾将不断激化。

美国力求保持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新均势,因此美日矛盾终归不可调和。

”材料说明该体系()
A.加强了列强的力量B.维持了长久世界和平
C.潜伏着巨大的危险D.保护了参战国的利益
【变式练2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世界性的“和平”体系,但其帝国主义掠夺性质又使它包含着多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从而成为潜伏着战争危险的体系。

材料旨在说明,该体系()A.调整了战后列强之间关系B.利于全球经济恢复
C.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形成D.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变式练23】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写道:“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一战后的美日海权角逐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写道,“华盛顿会议的结果对日本的安全以及它在中国的利益构成了威胁,从而激起了日本对美国的极端仇视,为日美争夺太平洋霸权埋下了种子”。

这揭示了()
A .新世界秩序的脆弱性
B .大国间的矛盾趋于缓和
C .殖民地反抗必然爆发
D .美国对战后世界的主导
【总结感悟】构建知识体系
【基础必练】
1.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签订的条约是( )
A .《凡尔赛条约》
B .《尼布楚条约》
C .《华沙条约》
D .《北大西洋公约》
2.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

从下面对两场国际会议的评述中,可知其共同点是( )
A .都划分了帝国主义势力范围
B .都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
C .都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D .维护了世界的相对稳定
3.绘制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思维导图中①、②处分别应填写( )
A .巴黎和会、《联合国家宣言》
B .雅尔塔会议、《九国公约》
C .巴黎和会、《九国公约》
D .雅尔塔会议、《联合国家宣言》
4.1922年,《九国公约》规定:“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井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这一规定相关的会议是(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慕尼黑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5.顾维钧在某国际会议的演讲中说道:“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材料所描述的情形发生在( )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6.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19191920年之间签订的和平条约的失败相关。

和平条约制造出的问题与解决的问题几乎一样多……埋下了会滋生罪恶的种子。

”对作者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凡尔赛体系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B.《凡尔赛条约》使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C.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D.华盛顿体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各国间矛盾
7.华盛顿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是“远东及太平洋问题”,其核心是中国问题。

……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这个公约签订后,美国国务卿休斯掩不住得意之色,说:“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材料可以佐证,华盛顿会议()
A.结束了残酷的战争B.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C.引领了世界和平的潮流D.损害了列强在华利益
8.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列描述是华盛顿会议和巴黎和会的共同点的是()
A.都彻底解决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B.都被少数大国操控
C.都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的新秩序D.都实现了美国“门户开放”的目标
9.在1921年11月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主要表现在()
①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②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抑制了日本势力
③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④实现了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1921年8月美国国务院远东司司长马慕瑞称“有必要要求日本终止一些与中国所签定的秘密的不平等条约,以确保华盛顿会议的成功”。

这表明美国()
A.支持中国追求民族独立B.放弃在中国的特权
C.全面粗暴干涉中国内政D.反对日本独占中国
11.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拉开了世界全球化的序幕,人类历史因此有了巨大的演进,人类文明的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区域,可以说,也开启了西方崛起的海洋文明时代。

——摘编自[美]华盛顿·欧文《哥伦布与大航海时代》(1)材料一中的“它”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并根据材料指出该事件的影响。

材料二英国的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聚了数量极为庞大的财富,到18世纪,手工工场内部有了比较精细的分工,生产工具实行了专门化,但产品仍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材料三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击毁的大炮,几个月来都是如此。

”……大战历时四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
——摘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3)据材料三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

【素养提升】
1.下图是1919年发表在《新申报》上的漫画《长蛇猛兽动起来冲破和平正义塔》。

漫画中是一座即将倾倒
的塔,塔身自上而下写着“公道”“和平”“正义”“平等”字样。

塔的旁边立有一碑,上面写着“凡尔赛和会”。

漫画作者意在()
A.颂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探索B.讽刺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
C.揭露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D.说明二战结束后联合国作用不断增强
2.巴黎和会上,美英主张把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华盛顿会议时又表示支持中国,让日本归还在山东的权益。

美英态度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英日同盟宣告结束B.中、英、美、日都是国联成员国
C.中国五四运动影响D.日本实力的扩张威胁到美英利益
3.观察一战前后欧洲版图的变化,选出其中较为恰当的一组解释()
A.“一枝独秀”——苏联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迅速成为军事强国
B.“两败俱伤”——交战双方都损失严重,新兴民族国家代之而起
C.“三头六臂”——英法美三巨头操纵巴黎和会,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
D.“四大皆空”——四大帝国崩溃,战后的新格局中潜伏着种种矛盾
4.列宁在评价一战后的国际局势时说:“近几十年来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积下了无数的易燃物,因此这两个国家必然会为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而展开激烈的搏斗。

”材料中的“两个国家”是指()A.英国与日本B.德国与英国C.美国与日本D.德国与法国
5.某历史公众号推送了以下专题资源包,请判断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扩展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与瓦解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
6.如图是一幅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统治秩序的漫画。

画中“大合唱”的主题应该是()
A.建立同盟国集团B.建立协约国集团C.处置战败的德国D.处置苏维埃俄国
7.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的正当要求遭到列强的拒绝;但是在随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英美两国对中国代表提出的有关山东问题的要求却表示支持。

列强在两次会议上对中国问题的不同态度反应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B.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C.日本在华扩张损害了英美在华利益D.英美与中国关系缓和
8.“为适用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特权。

”这一条约的签订()
A.使中国收回了关税自主权B.体现了各国间国际地位的平等
C.缓和了美国和日本之间的矛盾D.使中国面临更严峻的国际形势
9.梁启超1918~1919年间赴欧考察后,在《欧游心影录》中写道:“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威尔逊)也弄地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于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了一半。

”文中的“孩子”是()
A.国际联盟B.巴黎和会C.华盛顿会议D.联合国
10.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3年英、法、美、德经济实力对比表
(1)材料一的表格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国家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由此可见,该战争具有怎样的性质?
材料三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名为重建战后的和平会议,实标上成为战前列强争夺的继续。

战胜国经过五个多月的反复谈判,于1919年6月在凡尔赛宫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

(3)材料三表明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指出《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说明其实质的条款。

材料四华盛顿会议之后,日本出版了《如果日本同美国发生战争》一书,指出:“日本帝国也只有当它的根延伸到大陆上的时候才能够继续生存和生长,它离开了大陆就必然会死亡。

可是美国却残忍的企图砍掉这些根,并企图取代日本并在东亚大陆上推行自己的帝国主义。


(4)材料四说明了一战后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在哪里?华盛顿会议上损害中国利益的条约是什么?
(5)一战后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确立了怎样的世界政治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