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湖南省对口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 年湖南省对口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一、基础知识(每题3 分,共3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慰藉.(jiè)肖.像(xiāo)粗犷.(guǎng)瞠.目结舌(chēng)
B.勾.当(gòu)埋.怨(mán)僭.越(jiàn)刚愎.自用(bì)
C.斡.旋(wò)对峙.(zhì)戏.谑(xuè)力能扛.鼎(káng)
D.粳.米(jīng)祛.除(qū)狡黠.(xiá)乳臭.未干(chò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沉湎幅射出其不意山洪暴发
B.震撼寒暄声名雀起委曲求全
C.抉择蛰伏厉行节约金榜题名
D.坐阵脉搏一如既往走投无路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____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____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____画山水。

A.遏制次序善于
B.遏制秩序擅长
C.遏止秩序擅长
D.遏止次序善于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小余心头淤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B.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C.市旅游局要求各风景区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厕所、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整治和引导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

D.《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是首次四川针对贫困人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将精准扶贫确定为重要原则,从最贫困村户入手,让老乡过上好日子。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 年12 月4 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②③⑥④⑤①
B.②④⑥③①⑤
C.⑤①②⑥③④
D.⑤②③⑥④①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近500 年间的诗歌305 篇。

它以四言诗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B.杂剧在元代文学中有突出的地位,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和马致远的《汉宫秋》等。

C.巴金是20 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其代表作有小说《家》《春》《秋》《寒夜》等,散文集《随想录》等。

D.现代作家郁达夫的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故都的秋》等,他的小说多采用“自叙传”的方式和第一人称的写法。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有的借欣赏音乐进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沉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兴奋自己。

B.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到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气氛。

C.小李见他笑得有点异样,就问:“怎么了?你。

”他回答说:“没什么,别多心。


D.《旧约·创世纪》中说:“神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

”应当倒过来说才对,即“人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

9.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通感)
C.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比喻)
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拟人、比喻)
10.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知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组成,有时也可以只由事由和文种组成。

B.感谢信是向帮助、关心和支持过自己的集体或个人表示感谢的专用书信,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结语和落款五部分组成。

C.求职信是求职者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推销自己,并表达求职意愿的一种专用书信,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结语和落款五部分组成。

D.计划的标题一般由单位名称、计划期限、计划内容和文种组成,有时也可以只由计划内容和文种组成。

二、文言文阅读(每题3 分,共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 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
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
贻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

B.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很多人。

C.小学
..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而耻学于.师不拘于.时,学于余
D.其.皆出于此乎其.可怪也欤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提出了“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观点,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B.第二段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正确态度。

C.第三段以孔子为例,进一步阐明了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D.第四段赞扬了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5.作者在文中批判了哪些不良风气?请简要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每题3 分,共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 题。

中国珠算①2013 年12 月4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 多年的漫长岁月。

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②珠算由筹算演变而来。

筹算就是运用算筹进行计算。

算筹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计数和计算工具,以竹、木、骨等制成,用算筹进行计算称为筹算。

由于算筹在运算时需要摆放,占地面积大,计算速度慢,后人对其进行改进,创造出更轻便、更快捷的计算工具——珠算盘。

珠算盘以圆珠代替算筹,将算珠串成一串,通过拨动算珠进行计算,其计算速度远超筹算,因此珠算很快在全国普及开来。

③珠算的魅力,不仅在于它能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还在于它蕴含着独特的数理内涵。

珠算的数理内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五升十进制”为基础的算理算法。

“五升十进制”是指满五进一,十个一进为十,十个十进为百,以此类推。

这种进制方式使得珠算的计算非常简便。

二是珠算口诀。

珠算口诀是珠算计算的方法和规则,它将复杂的计算过程简化为简单的口诀,便于记忆和操作。

例如,“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除二”等口诀,就是珠算加法和减法的基本口诀。

④珠算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珠算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金融、天文、历法等领域。

在现代,珠算仍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例如,在会计、审计、金融等领域,珠算可以作为辅助计算工具,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此外,珠算还具有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

学习珠算可以培养人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同时也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计算机所取代。

但是,珠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和技艺,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珠算的传承和保护,让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16.下列关于“珠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B.珠算由筹算演变而来,以圆珠代替算筹,计算速度远超筹算。

C.珠算的魅力在于它能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还在于它蕴含着独特的数理内涵。

D.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已经完全被计算机所取代,失去了实用价值。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算筹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计数和计算工具,以竹、木、骨等制成,占地面积大,计算速度慢,因此后人对其进行改进,创造出更轻便、更快捷的计算工具——珠算盘。

B.珠算的数理内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五升十进制”为基础的算理算法;二是珠算口诀。

珠算口诀是珠算计算的方法和规则,它将复杂的计算过程简化为简单的口诀,便于记忆和操作。

C.珠算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金融、天文、历法等领域,在现代仍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以作为辅助计算工具,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D.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计算机所取代,但是珠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和技艺,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应该重视珠算的传承和保护。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介绍了珠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时间和珠算的历史地位,引出了下文对珠算的介绍。

B.文章第②段介绍了珠算的演变过程,从筹算到珠算盘,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C.文章第③段介绍了珠算的数理内涵,包括以“五升十进制”为基础的算理算法和珠算口诀,使读者对珠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D.文章第④段介绍了珠算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在现代的价值,强调了珠算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珠算面临的困境。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珠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和技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应该重视珠算的传承和保护,让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B.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计算机所取代,但是珠算作为一种辅助计算工具,在会计、审计、金融等领域仍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C.学习珠算可以培养人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同时也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
文化,因此我们应该在中小学开设珠算课程。

D.珠算口诀是珠算计算的方法和规则,将复杂的计算过程简化为简单的口诀,便于记忆和操作,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珠算口诀的研究和推广。

20.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珠算传承和保护的看法。

四、作文(4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字数700字。

一位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

他不假思索地将10 元钱塞到卖铅笔人的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

走了没几步,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连忙返回来,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了取笔,希望不要介意。

最后,他郑重其事地说:“您和我一样,都是商人。

” 一年之后,在一个商贾云集、热烈隆重的社交场合,一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推销商迎上这位商人,不无感激地自我介绍道:“您可能早已忘记我了,而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

您就是那位重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