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胆红素的临床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12卷第8期 -15-
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胆红素的临床疗效分析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Qinggan Lidan oral solution on bilirubin in
jaundice infants
谢华
(荆州市中医医院,湖北荆州,434000)中图分类号:R25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020)08--03
【摘要】目的:探讨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胆红素的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7年1月-10月间我院儿科接诊的新生儿黄疸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

入院后,所有患儿均采取保暖、供能等对症支持以及蓝光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用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及综合疗效。

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36/45)(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 IBI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其中研究组的两种指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儿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黄疸消退时间、蓝光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

此外,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其中研究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M和补体C3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而IgA、I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清肝利胆口服液可显著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疗效,降低患儿TBIL、IBIL水平,提高免疫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清肝利胆口服液;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Qinggan Lidan oral liquid (清肝利胆口服液) on bilirubin in jaundice infants. Methods: 90 case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5 cases in each. After admission, all children received symptomatic support such as warmth and energy supply, as well as blue light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ifidobacterium triple live bacteria enteric-coated capsules.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Qinggan Lidan oral liquid more.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in the study group was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BIL and IBIL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P<0.01), and thos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more decreased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The average daily bilirubin reduction valu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and the jaundice was subsided. The blue light treatment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In addition, the immune parameter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P<0.01). The IgM and complement C3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while the IgA and IgG showed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Conclusion: The Qinggan Lidan oral liqui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efficacy, reduce the levels of TBIL and IBIL in infants, and improve immune ability,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The Qinggan Lidan oral liquid; Blue light treatment;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20.08.005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见于早期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是因多种原因引起的血清胆红素异常增高,如围产期因素、感染、ABO溶血病等[1]。

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血清胆红素升高,甚至发生胆红素脑病[2]。

早期如延误治疗可发生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损害患儿神经系统,影响听力视觉和智力发展,甚至威胁患儿生命安全。

目前临床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蓝光照射、静滴白蛋白、应用酶诱导剂、应用退黄药、换血疗法等。

有报道称[3],在蓝光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中西药药物治疗,可确保光照治疗后患儿血胆红素水平回升后的再下降,且不再复发,还能有效缩短蓝光治疗的时间。

故我院儿科就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展开探讨,现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7年1月-10月间我院儿科接诊的新生儿黄疸90例,纳入标准[4]:①均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发布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轻重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20 V ol.(12) No.8-16-不等的颜目及周身皮肤黏膜黄染;②体质量≥2 500g ,Apgar 评分≥8分;③患儿监护人均知晓并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先天消化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疾病等;②患有中重度出血性、缺氧缺血性脑病者;③合并消化道、胆道、肠道系统疾病者;④严重感染或传染等疾病者。

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的性别分布分别为男性、女性患儿各25/20例、23/22例;平均胎龄分别为(34.52±3.77)周、(35.01±3.81)周;病因分别为ABO 溶血病者15例、13例,溢乳者18例、21例,伴脐部感染者12例、11例。

两组患儿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故具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保暖、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

同时给予单面蓝光治疗箱(B-1000G ,北京三优巨龙科技公司)进行常规光疗,温度为30~32 ℃,相对湿度为55%~65%。

用黑布遮盖患者的双眼和外生殖器,灯光离患者20~25 cm ,使患者皮肤均匀受光,每次8 h ,1次/ d ,连续照射3 d ,应用JH20-1B 经皮黄疸仪每2 h 监测1次经皮胆红素水平,并记录光疗的总时间,必要时给予丙种球蛋白及白蛋白。

光照治疗过程中,为减少患儿水分及钙质等营养素的流失,可视患儿实际情况摄入充足的液体或能量补给,以高于日常15%~20%为最佳。

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21g )治疗,口服1粒/次,2~3次/d ,共治疗10d 。

研究组再给予清肝利胆口服液(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4020015,10mL ),20~30mL /次,2次/d ,共治疗10d 。

1.3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①临床疗效比较,根据纳入标准中的诊断标准以及患儿实际体征症状改变进行疗效评定[5],分为显效:治疗后,患儿
黄疸症状完全消退,血清胆红素或经皮测胆红素指数恢复正常水平;有效:治疗后患儿黄疸症状及胆红素水平有所改善;无效:黄疸无明显消退甚至有加重趋势,胆红素水平不降反升;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TBIL 和IBIL 水平;③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常见指标,包括日均胆红素下降值、黄疸消退时间及蓝光治疗时间;④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包括IgM 、补体C3、IgA 以及IgG 。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学资料采用SPSS 21.0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并采用t 检验示;而所有
的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用χ2检验;
P <0.05评价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黄疸患儿的治疗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显效
有效
无效总有效对照组4525(55.56)11(24.44)9(20.00)36(80.00)研究组
45
33(73.33)10(22.22)
2(4.44)
43(95.56)χ2值 5.075P 值
0.024
2.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胆红素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的TBIL 、IBIL 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两种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 0.01),其中研究组的两种指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1),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黄疸患儿治疗前后的胆红素比较(
mol ·L -1)组别例数
对照组45328.23±38.12173.23±32.34①288.34±37.23146.32±33.09①研究组
45
329.12±39.21
112.34±31.98①
289.34±38.62
100.34±31.78①
t 值0.1098.8910.125 6.723P 值
0.913
0.000
0.901
0.000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 <0.05。

2.3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黄疸消退时间、蓝光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1),详情见表3。

2.4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的各项免疫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1),其中研究组的IgM 和补体C3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1),而IgA 、IgG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详情见表4。

表3 两组黄疸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比较(组别 例数日均胆红素下降值(μmol/L )黄疸消退时间
(d )蓝光治疗时间
(h )对照组4532.45±6.347.02±2.0640.26±9.57研究组
45
53.12±12.23 4.73±1.0126.01±5.95t 值10.066 6.6968.483P 值
0.000
0.000
0.000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12卷第8期 -17-4两组黄疸患儿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比较(g/L)
组别例数
对照组450.07±0.010.14±0.04①0.18±0.290.57±0.34① 5.18±1.37 5.11±1.36①0.51±0.210.59±0.19①研究组450.07±0.010.15±0.05①0.20±0.310.76±0.37① 5.17±1.32 5.12±1.37①0.51±0.220.71±0.23①t值0.000 1.0490.3168.2760.0350.0350.000 2.698 P值 1.0000.2980.7530.0000.9720.972 1.0000.008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

3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较为复杂,以溶血病、感染为主,目前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地区发病率仍然较高。

病理性黄疸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胆红素的代谢情况有关,而新生儿胆红素的生成高于成人,而肝细胞排泄功能并未成熟到能与胆红素大负荷结合,因此无法摄取过量的胆红素,进而诱发疾病的发生[6]。

同时过剩的胆红素可通过患儿并未发育成熟的血脑屏障侵入脑内,造成神经系统功能损伤以及其他不可逆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及智力发展。

因此,一经确诊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需立即给予救治以提高患儿预后,避免发生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如何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也是该症救治的关键,但其复杂多样的发病原因也加大了临床治疗难度。

蓝光箱照射是目前治疗该症临床使用率较高的疗法,其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医护人员可全方位随时观察患儿状况,可及时处理遇紧急事件。

且既往研究表明,光照治疗能有效降低患儿血胆红素水平[7]。

但单用时,长时间光照治疗并不利于患儿的康复,反之会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因此可在蓝光治疗的基础上辅助药物治疗。

目前陆续有布拉氏酵母菌散、双歧杆菌等药物用于该症的治疗中,中药方面有茵栀黄口服液、清肝利胆口服液等[8]。

双歧杆菌能可在肠黏膜上皮细胞与肠壁磷酸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一道生物学屏障,其目的是为了肠壁减少胆红素的吸收,从而使循环血液中胆红素水平不断降低,以此缓解黄疸症状。

且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还能活动胃肠菌群,增强肠蠕动,使患儿排便保持通畅,降低pH值从而快速排出胆红素。

张慧娟等人报道指出[9],在茵栀黄颗粒的基础上辅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能明显提升临床疗效,且无药物不良反应。

中医学认为新生儿黄疸为湿热胎毒,或出生后即感染湿热之邪,湿热熏蒸肝胆而致使胆汁不循常道,溢出脉络而造成全身发黄[10]。

清肝利胆口服液主要成分为利热解毒的金银花、利于排泄的栀子、清热利胆的茵陈等中草药[11],金银花为广谱抗菌类中药,其主要功效为抗菌消炎,促进肠蠕动,利于减轻肠肝循环,可增强退黄的作用,其纤维糖还可促进细胞蛋白质代谢;栀子也可增强肠蠕动,栀子中含有的栀子素,能利胆和促进胆汁分泌,可降低血中升高的胆红素;茵陈具有保护肝功能、增强胆红素、胆酸的排量之功效,一直以来均为传统缓解黄疸症状的中药;上述药材均为治疗该症之中药优良配方,几者协同奏效,可有效缓解黄疸症状,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和康复均有促进作用。

张建敏等[12]在研究中指出,清肝利胆口服液可有效降低患儿TBIL、IBIL水平,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TBIL、IBI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蓝光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证明清肝利胆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更佳,与上述报告一致。

此外,研究组治疗后的IgM、补体C3明显大于对照组,说明清肝利胆口服液可以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而IgA、I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实验尚未能证实原因,还需进一步深入探究。

综上所述,清肝利胆口服液可显著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疗效,降低患儿TBIL、IBIL水平,提高免疫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菲,冯向春,付蓉,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39(3):347-350.
[2]梁健伟,周玮,李万莎,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检测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的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8):1153-1155.
[3]倪志超,陈杰,梁卫东,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干预[J].北京医学,2017,39(1):111-112.
[4]《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新生儿黄疸诊疗原则的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9):685-686.
[5]文美章,金玉婷.茵陈五苓散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41例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9(30):55-56.
[6]何苑棉,吴京晓.遗传代谢病检测在明确婴儿病理性黄疸病因中的临床观察[J].贵州医药,2017,41(8):857-859.
[7]朱晓颖,张碧丽,郭静.蓝光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7):1553-1555.
[8]覃柳菊.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44例湿热郁蒸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2):57-59.
[9]张慧娟,王翠霞,董一慧,等.茵栀黄联合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9):1742-1744.
[10]张景豪,孙学华,乐凡,等.王灵台黄疸论治拾遗[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32(9):4029-4031.
[11]姜小艳,唐海鸿,魏春山,等.清肝利胆方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2018,39(4):628-629.
[12]张建敏.清肝利胆口服液辅助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5):87-88.
编辑:张怀锦编号:ER-4190510012(修回: 2020-03-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