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六防安全提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季六防安全提示
一、防中暑
(一)中暑的诱发原因:
气温高于34℃,在强烈的阳光下照射过久;所处环境温度高、通风差、阳光直射强;外界温度高,内部空气湿度大,通风差,汗液难蒸发,体热积蓄过多;高温下,出汗过多,身体中的水和盐分大量排出,又得不到及时补充等都可能引起中暑。
分级症状:
1.先兆中暑。
暴露于高温环境时,出现大汗、四肢无力、头晕、口渴、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鸣、动作不协调等伴或不伴体温升高。
若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的地方,及时通风降温补充冷盐水,短时间就可以恢复;
2.轻度中暑。
先兆中暑症状继续加重,体温上升到38摄氏度以上,并且出现皮肤灼热、面色潮红或脱水(如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
采用和先兆中暑相同的处理方式,数小时内可恢复;
3.重症中暑。
除以上症状外,发生昏厥或痉挛;或不出汗,体温在40℃以上。
(二)中暑的预防措施:
1.出门要戴太阳镜、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涂抹防晒霜,穿透气性好的、浅色的棉质或真丝面料衣服。
在中午13时前后2小时尽量避免外出,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强烈,发
生中暑的可能性较大。
2.随时喝水,不口渴也喝。
喝防暑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菊花茶等,也可以适当吃些冷饮,但不要吃得过多。
3.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否则会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出现不适。
空调间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
4.睡眠要充足。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生活,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5.高温环境下,要补充蛋白质,如新鲜的鱼、虾、鸡肉、鸭肉等低脂肪的蛋白质;或豆制品等植物蛋白质食物。
出汗过多时,应该适当补充一些钠和钾。
钠可以通过食盐、酱油等补充,含钾高的食物有豆类、坚果类等。
6.室外作业者及长时间在户外者,要随身携带防暑品,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液等。
注意控制情绪,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小心。
(三)中暑的处理方法:
如果出现了先兆、轻度中暑的症状,应离开高温现场,到阴凉的地方坐下休息,并且及时补充水分,如果出汗较多,最好补充淡盐水或者含盐的清凉饮料;解开领口口子、领带、皮带等一些配饰,保持身体周围通风;涂抹或饮用解暑药物,例如涂抹清凉油或者饮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液等,缓解不适感。
重症中暑的尽早治疗,尽快降低身体温度。
否则会造成身体多个器官的损害,尤其对脑的损害,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如导致言语障碍、智能低下等。
二、防溺水
(一)溺水的原因:
夏季气温闷热,许多人选择游泳降温,私自到不明水域游泳,并且没有相应的防范措施,易发生溺水事故;在水边活动时失足落入水中;物品掉落到水中后,在对水域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进行打捞;他人落水后,在自己没有救助能力的情况下,盲目下水救人或采用手拉手救人。
(二)溺水的预防措施:
1.不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的地方去游泳。
要对游泳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或有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
以便互相照顾。
如果集体组织游泳,下水前后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四肢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
下水前的要做好准备,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人,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
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
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马上现场急救,将溺水者救上岸,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将其舌头拉出,保持呼吸通畅;然后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做“倒水”动作;接着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
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三、防触电
夏季高温炎热,家用电器使用频繁。
人出汗多,手经常是汗湿的,而汗是导电的。
所以,在夏季要特别注意:
1.自觉遵守安全用电规章制度,禁止私拉电线,超负荷用电等,不要用手去移动正在运转的家用电器,如台扇、洗衣机、电视机等等。
如须搬动,应关上开关,并拔去插头。
2.不要赤手赤脚去修理家中带电的线路或设备。
如必须带电修理,应穿鞋并戴手套。
3.对夏季使用频繁的电器,如台扇等,要经常用电笔测试金属外壳是否带电,加装触电保安器(漏电开关)等。
4.如不慎家中浸水,首先应把家中的总开关或熔丝拉掉,以防止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因浸水、绝缘损坏而发生事故。
其次为切断电源后,将可能浸水的家用电器,搬移到不浸水的地方。
如果电器设备已浸水,在使用前,应对设备的绝缘用专用的摇表测试绝缘电阻。
如没达到规定要求,要对绝缘进行干燥处理,直到绝缘良好为止。
四、防雷击
(一)人在室内避雷
1.雷雨天气时,要注意关好门窗,以防侧击雷和球状雷侵入。
2.雷雨天气时,最好拔掉家用电器的电源插头;不使用带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接打电话。
3.雷雨天气时,不接触天线、管道、铁丝网、金属窗、外墙等;远离带电设备;不赤脚站在泥地和水泥地上。
4.雷雨天气时,不要使用电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因为感应雷电流会通过洗澡的这些管道、水流进入人体造成雷电伤害。
(二)人在户外避雷
1.寻找避雷场所:应立即寻找有避雷设施的建筑物,如装有避雷针、钢架或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等。
避免停留在没有防雷装置的物体附近,如电线杆、旗杆、干草堆等。
2.远离金属物体:远离金属物体,如外露的水管、煤气管及电力设备。
如果身上有金属物品,应将其放在包中或丢弃。
3.避免高耸地区:不要停留在山顶、楼顶等高处,以及孤立的大树或烟囱下。
避免在空旷地区活动,如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
4.减少身体与地面的接触:在雷电交加时,应减少身体各部位与地面的接触距离。
不要用手撑地,尽量降低身体高度。
5.关闭手机:在户外时,应关闭手机以避免成为雷电传导的途径。
6.多人一起时的注意事项:如果多人一起在野外,应相互拉开几米距离,不要挤在一起。
7.高压电线遭雷击时的应对:如果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避免跨步电压的电击。
五、防中毒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使用燃气灶、燃气热水器等设备时,应确保室内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在密闭环境中使用这些设备。
2.定期检查燃气设备:定期请专业人员检查和维护燃气管道、炉灶等设备,确保其安全运行,防止煤气泄漏。
3.不在密闭空间内使用明火:不在密闭的空间内使用炭火、煤炉等,避免产生一氧化碳积聚。
4.注意使用燃气热水器:应选择对流平衡式燃气热水器,并确保其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在洗澡时因通风不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5.食品要低温储藏,做好食具、炊具的清洗消毒工作,生熟食炊具要分开使用;熟食品应及时食用,隔夜、隔餐的熟食品食用前要充分加热,提倡“现买、现做、现吃”。
6.夏季是植物病虫害高发季节,菜农、果农用农药杀虫在所难免。
应尽量到正规农贸市场或超市购买水果蔬菜,并注意市场内有关农残检测的公示布告。
食用前尽可能先浸泡半小时后再清洗食用。
7.在选购熟食卤菜、凉菜时更应慎重,要注意销售场所防虫防蝇防尘设施是否齐全,存放条件(如温度控制)和存放容器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熟食制品在夏季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以上的,或隔餐、隔夜食物存放于冰箱或食用外购卤味时,食用前须彻底再加热。
如发现熟食制品变质变味,则应弃去,因为一些微生物产生的毒素靠加热是破坏不了的。
8.食用冷饮要适量。
夏季冷饮历来是安全性较低的食品,这既有生产加工运输冷藏等方面的问题,也有消费者保管不当的问题。
因此购买冷冻饮品尽量选择正规商场和超市,除查看标签、生产日期、保质期外,还要查看包装是否完好,不要购买包装破裂、变形的产品。
9.慎食水产品。
各种鲜活水产品因天热容易缺氧死亡,特别是黄鳝、龟鳖、螃蟹、虾等水产品死亡后极易变质,切勿食用。
10.包装食品即时食用。
听装、瓶装、罐装、纸盒、真空包装的各种牛奶、肉、禽、蛋类食品,具有安全、方便、快捷的特点,但最好打开后即时食用完毕。
因为这类食品之所以安全的主要原因就是隔绝空气,一旦打开,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细菌生长繁殖的速度加快,如不能及时使用冷藏等后续保护措施,很快就会发生变质腐败。
11.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应及时到附近医院就诊,不要自行乱服药,并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予以保存,以备检验;在治疗急救病人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以备有关部门进行现场调查,查处食物中
毒事件。
六、防其他
(一)防偷盗。
夏季天气炎热,外出时在就餐、乘车、购物时,要保管好自己的财物,防止被盗。
(二)防火灾。
夏天天热是火灾高发期。
不要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不要乱扔火种,点蚊香一定放在安全的地方。
(三)防抢劫勒索。
要求大家不要到社会复杂场所活动,不要到偏僻人少处活动,以免遭受抢劫勒索。
(四)防车祸。
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乘坐非法运营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不乘坐三轮车、摩托车、农用车等。
(五)防性侵害。
夏天天气炎热,女生尽量减少夜间单身外出,不要到偏僻地方行走、逗留,外出活动时应结伴而行,平时衣着自然得体,以免被坏人盯上。
(六)防过度疲劳。
不可玩耍或者上网太晚,按时作息。
(七)防自然灾害。
夏季多雨,注意防雷电、暴雨、冰雹、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