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游戏教案《不说话的小丑》及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游戏教案《不说话的小丑》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大班幼儿认识和熟悉不同的动作和表情,并通过模仿学习他人的
表情和动作;
2.培养幼儿观察、记忆、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促进幼儿语言和情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需要准备一些不同的表情和动作卡片,并贴在教室内;
2.准备一副小丑服装,并使得一区域成为“小丑的表演台”。
三、教学过程
1. 游戏引入
教师会有一位化妆成小丑的志愿者,通过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来吸引幼儿的注
意力,提出以下问题,“小丑有哪些特点?”,引导幼儿回答,如“小丑喜欢开玩笑,小丑的样子很夸张,小丑的嘴巴和眼睛很大,小丑的衣服和帽子很亮眼”等。
2. 游戏规则
将小丑的卡片随机分发给幼儿,鼓励幼儿模仿卡片中的动作和表情,其他幼儿
通过猜测来确认他们所模仿的是哪一个小丑。
在这个游戏中,不允许幼儿说话,只通过动作和表情来进行沟通和表达。
3. 教学过程展开
1.将各个卡片分发给幼儿,并让他们练习自己所得到的表情和动作;
2.将幼儿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在小组内进行演练;
3.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幼儿了解每个小丑背后的故事和性格特点,促进
幼儿对于表情和动作的理解;
4.在小丑的表演台周围,放置其他幼儿比较喜欢的物品和玩具,激发幼
儿围绕文化参与和创造活动的兴趣。
4. 游戏总结
在游戏结束后,教师介绍每个小丑的故事和性格特点,并开展团队反思活动,
让幼儿思考在游戏中发挥的优点和团队合作中的问题。
四、教学反思
《不说话的小丑》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可以在帮助幼儿学习不同表情和动
作的同时,提供他们一个模仿别人和表达自己的机会。
作为教师,我通过游戏引入,通过展开活动让幼儿理解和仿效;通过故事情节,让幼儿发挥自己的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最终让他们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参与感,达到满足幼儿自我表现和成长的目的。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室空间的局限和有些幼儿可能开足了嗓门,同
时还需要明确如何更好地利用幼儿的时间。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会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游戏和音乐等元素
进行幼儿的创意和团队拓展,让他们得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