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教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课程标准解读》
发展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是高中生物学课程的设计宗旨和核心任务。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4个方面。

本学期学习的模块是《遗传与进化》。

【教学目标】
1.基于化石的直接证据,认同当今生物有共同的祖先
2.运用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间接证据,说明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举例说明当今生物具有许多共同特征。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课本思考讨论,对比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中的观点和中国女娲造人传说和西方神创论的区别,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的关于生物来源的观点,引发学生兴趣。

新授课
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1.共同由来学说: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而来
2.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机制,解释了适应的形成和物种形成的原因
二、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
1.含义: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

2.作用: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种类及其形态、结构、行为等特征。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3.位置:大部分化石发现于沉积岩的地层中。

4.结论:
(1)证实了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

(2)揭示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5.学科交叉:
(1)沉积岩:指层层堆积的松散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2)沉积物:指陆地和水盆地中的松散碎屑物,如砾石、砂、黏土、灰泥和生物残骸等。

二、其他方面的证据
1.比较解剖学的证据
通过比较脊椎动物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结构,发现他们的共同点
2.胚胎学证据
比较人和鱼的胚胎在发育早期的共同点
进一步比较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的相似之处
3.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
细胞水平:当今生物和古生物在细胞结构上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 DNA水平:人和黑猩猩、长臂猿的DNA同源区段差异很小
蛋白质水平:通过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别
结论:
(1)共同点:
支持“共同由来学说”:
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等;
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共同点。

(2)差异性:
解释了当今生物种类亲缘关系的远近,以及他们在进化史上出现的顺序
【课堂探究】
1.课本P102思考与讨论这四种前(上)肢骨骼的功能迥异,外形差别也很大,其内部结构模式为什么如此一致?
2.课本P103思考与讨论
【课后作业】
学习指导
【板书设计】
6.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共同由来学说
一、达尔文的两大学说
自然选择学说
证明生物由共同祖先进化来的证据
含义
作用
1、化石存在部位
结论
学科交叉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比较解剖学证据
2、其他证据胚胎学证据
细胞与分子学证据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易懂,同学们可能会觉得无聊,所以可以利用网络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