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知天气 二年级下册优秀教案(表格式) 青岛版(五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戏
训练
1.师生谈话: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已经能准确的描述自己的位置了。如果我告诉你一个物品的位置,你能准确的找到它吗?
2.小游戏:我说位置你来找
全班分为四大组,10人一组:一人当组长,一人站中间,其余八人每两个人分别站在中间同学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活动开始时,中间人闭上眼睛,组长将物品藏到某人身上,然后描述该人所处的位置,如:物品在东边离你最远的人手里。中间人根据该描述找到物品。看哪个小组找出物品的速度最快。
4.了解“描述物质的位置与方向”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
准备
教师准备:①乒乓球、橡皮等;②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乒乓球、橡皮、手帕或其它小物品。
重难点
能综合利用“东西南北”和“远近”描述自己的位置。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复案
导入
新课
一、火警笑话,创设情境
某人家里着火了。
她报警说:119吗?我家发生火灾了。
学习评价
板书
设计
第10课怎样预知天气
谚语:
教学
反思
课题
3、《我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学
目标
1. 知道利用“前后左右、东西南北、远近”等可以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与方向。
2.借助生活场景和活动,学会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培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运用科学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
3. 对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保持兴趣;在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
学生表演“火警报警”的情景剧,练习位置描述。
【设计意图】:科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以致用。
板书
设计
3.我在哪里
课后
反思
课题
第2课 太阳的位置与方向
4.教师总结:人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提前预知天气,例如:可以依靠温度计获得实时气温信息,依靠手机获得天气变化的综合信息等。
二、观察自然现象,预测天气。
1.教师出示自然现象的图片。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图中有哪些现象?
3.学生以小组讨论交流、汇总。
4.师生总结现象。例如:蜻蜓低飞,蚂蚁搬家,太阳有光圈等现象。
2.师生玩“说位置”的游戏。
游戏规则:以操场上一个固定的景物为参照,小组同学分别站在景物四周的位置,然后描述自己在景物的哪个方向。看那个小组活动最有序、迅速。
(二)用远近描述自己的位置
1.教师让两个学生站到固定景物的一边,提问:他们都在景物的东边,怎么描述他们的位置更准确一些呢?(借助远近描述)
2.学习用远近描述位置。
119:在哪里?
她:在我家。
119:具体点。
她:在我家的厨房里。
119:说你现在的位置。
她:我正在电话机旁边打电话。
119:我们怎样才能到你家?她:你们不是有消防车吗?
师:这个笑话可笑在哪里呢?如果打电话求助,那怎么描述自己的位置呢?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学习《我在哪里》,探究怎样描述位置更容易让别人找到你。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复案
导入
新课
1.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
(3)用“非固定物”做参照描述位置的远近
三位同学一组,站成一排,各人分别说出自己离谁比较近,离谁比较远。三人随意变换位置后,再次用远近描述位置。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让学生说说四个方向的人和物,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情况作为认识体验的平台,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复 案
导入
新课
1.谈话导人。例如:明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去野外郊游,明天的天气如何?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
2.师生交流常见的预知天气的方法、途径。
探究
过程
一、人们是怎样提前知道天气的?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预知天气的方法。
2.教师出示预知天气的方法,并询问:同学们认为哪-项最常见、可靠?为什么?
3. 师生交流、汇报。
5.师生交流: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6.师生讨论、交流、汇总:这些自然现象都预示着要下雨。
7.教师出示常见的天气谚语,引导学生分析谚语预示着怎么样的天气。
8.教师提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天气谚语?
拓展
活动
三、预测明天的天气,收看天气预报,第二天观察验证。
布置课外拓展作业:预测明天的天气,收看天气预报第二天观察验证。
(1)认识“远”和“近”。
教师站在景物旁让学生描述教师离景物是远还是近,学生回答不一;教师指定学生A站在教师与景物之间,让其他学生描述老师与学生A相比谁离景物远,谁离景物近,学生异口同声:老师离景物远,学生A离景物近。
(2)用固定物作参照描述位置的远近
教师让学生们站在学校两个景物之间,如大门和花坛,离花坛近,离大门远。学生们根据两景物的实际远近描述自己的位置,如:我离花坛近,离大门远。
教学
目标
1.知道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知道利用太阳位置辨认方向的方法。
2.能用语言初步描述太阳- -天中的运行规律;能根据早晨、中午、傍晚的太阳位置判断东、南、西方向;能根据已知方向和不同方向间的关系确定其他方向。
3.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合作学习。
活动
准备
观察记录早晨、中午、傍晚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
2.师生一起走出教室,来到操场,学生用手指出东、南、西、北分别在什么位置。
【设计意图】:
以笑话为导入,让学生低年级儿童在玩笑中知道生活中清晰描述自己位置的重要性。教学时以学生熟悉的校区为起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较容易进入课堂。
探究
过程
(一)用东西南北描述自己的位置
1.教师让学生说出操场上东、南、西、北方向分别有什么景物。
课题
第10课怎样预知天气
பைடு நூலகம்教学
目标
1.知道天气是可以被预知的,初步了解预知天气的途径。
2.能通过观察自然现象预知天气;能依据谚语预知天气。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预知天气表现出探究兴趣。
4.能逐步建立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意识。
活动
准备
教师布置课前作业:收看天气预报
收集与天气有关的谚语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3.教师小结:将东、南、西、北和远近合在一起描述会让别人更加清楚我们所处的位置。
【设计意图】: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做中学。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生动具体的学习情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轻松愉快地内化知识。
拓展
活动
1.教师指导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收获。
2.教师提问:现在,如果遇到危险,你能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你的位置吗?
训练
1.师生谈话: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已经能准确的描述自己的位置了。如果我告诉你一个物品的位置,你能准确的找到它吗?
2.小游戏:我说位置你来找
全班分为四大组,10人一组:一人当组长,一人站中间,其余八人每两个人分别站在中间同学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活动开始时,中间人闭上眼睛,组长将物品藏到某人身上,然后描述该人所处的位置,如:物品在东边离你最远的人手里。中间人根据该描述找到物品。看哪个小组找出物品的速度最快。
4.了解“描述物质的位置与方向”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
准备
教师准备:①乒乓球、橡皮等;②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乒乓球、橡皮、手帕或其它小物品。
重难点
能综合利用“东西南北”和“远近”描述自己的位置。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复案
导入
新课
一、火警笑话,创设情境
某人家里着火了。
她报警说:119吗?我家发生火灾了。
学习评价
板书
设计
第10课怎样预知天气
谚语:
教学
反思
课题
3、《我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学
目标
1. 知道利用“前后左右、东西南北、远近”等可以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与方向。
2.借助生活场景和活动,学会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培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运用科学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
3. 对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保持兴趣;在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
学生表演“火警报警”的情景剧,练习位置描述。
【设计意图】:科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以致用。
板书
设计
3.我在哪里
课后
反思
课题
第2课 太阳的位置与方向
4.教师总结:人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提前预知天气,例如:可以依靠温度计获得实时气温信息,依靠手机获得天气变化的综合信息等。
二、观察自然现象,预测天气。
1.教师出示自然现象的图片。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图中有哪些现象?
3.学生以小组讨论交流、汇总。
4.师生总结现象。例如:蜻蜓低飞,蚂蚁搬家,太阳有光圈等现象。
2.师生玩“说位置”的游戏。
游戏规则:以操场上一个固定的景物为参照,小组同学分别站在景物四周的位置,然后描述自己在景物的哪个方向。看那个小组活动最有序、迅速。
(二)用远近描述自己的位置
1.教师让两个学生站到固定景物的一边,提问:他们都在景物的东边,怎么描述他们的位置更准确一些呢?(借助远近描述)
2.学习用远近描述位置。
119:在哪里?
她:在我家。
119:具体点。
她:在我家的厨房里。
119:说你现在的位置。
她:我正在电话机旁边打电话。
119:我们怎样才能到你家?她:你们不是有消防车吗?
师:这个笑话可笑在哪里呢?如果打电话求助,那怎么描述自己的位置呢?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学习《我在哪里》,探究怎样描述位置更容易让别人找到你。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复案
导入
新课
1.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
(3)用“非固定物”做参照描述位置的远近
三位同学一组,站成一排,各人分别说出自己离谁比较近,离谁比较远。三人随意变换位置后,再次用远近描述位置。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让学生说说四个方向的人和物,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情况作为认识体验的平台,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复 案
导入
新课
1.谈话导人。例如:明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去野外郊游,明天的天气如何?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
2.师生交流常见的预知天气的方法、途径。
探究
过程
一、人们是怎样提前知道天气的?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预知天气的方法。
2.教师出示预知天气的方法,并询问:同学们认为哪-项最常见、可靠?为什么?
3. 师生交流、汇报。
5.师生交流: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6.师生讨论、交流、汇总:这些自然现象都预示着要下雨。
7.教师出示常见的天气谚语,引导学生分析谚语预示着怎么样的天气。
8.教师提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天气谚语?
拓展
活动
三、预测明天的天气,收看天气预报,第二天观察验证。
布置课外拓展作业:预测明天的天气,收看天气预报第二天观察验证。
(1)认识“远”和“近”。
教师站在景物旁让学生描述教师离景物是远还是近,学生回答不一;教师指定学生A站在教师与景物之间,让其他学生描述老师与学生A相比谁离景物远,谁离景物近,学生异口同声:老师离景物远,学生A离景物近。
(2)用固定物作参照描述位置的远近
教师让学生们站在学校两个景物之间,如大门和花坛,离花坛近,离大门远。学生们根据两景物的实际远近描述自己的位置,如:我离花坛近,离大门远。
教学
目标
1.知道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知道利用太阳位置辨认方向的方法。
2.能用语言初步描述太阳- -天中的运行规律;能根据早晨、中午、傍晚的太阳位置判断东、南、西方向;能根据已知方向和不同方向间的关系确定其他方向。
3.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合作学习。
活动
准备
观察记录早晨、中午、傍晚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
2.师生一起走出教室,来到操场,学生用手指出东、南、西、北分别在什么位置。
【设计意图】:
以笑话为导入,让学生低年级儿童在玩笑中知道生活中清晰描述自己位置的重要性。教学时以学生熟悉的校区为起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较容易进入课堂。
探究
过程
(一)用东西南北描述自己的位置
1.教师让学生说出操场上东、南、西、北方向分别有什么景物。
课题
第10课怎样预知天气
பைடு நூலகம்教学
目标
1.知道天气是可以被预知的,初步了解预知天气的途径。
2.能通过观察自然现象预知天气;能依据谚语预知天气。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预知天气表现出探究兴趣。
4.能逐步建立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意识。
活动
准备
教师布置课前作业:收看天气预报
收集与天气有关的谚语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3.教师小结:将东、南、西、北和远近合在一起描述会让别人更加清楚我们所处的位置。
【设计意图】: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做中学。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生动具体的学习情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轻松愉快地内化知识。
拓展
活动
1.教师指导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收获。
2.教师提问:现在,如果遇到危险,你能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你的位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