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
卷A(有答案)
一、填空题
1、标准气体的配制分为______和______。
2、水样消解的方法有______、______和微波消解法,其中硒、砷、汞等元素不适合采用
______法进行消解。
3、有机污染物的生化、氧化作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______阶段,主要是有机物被
转为______和______等;第二阶段主要是______阶段,含氮有机物被转化为______。
4、若正常人说话的声压级(Lp1)为60dB,如果20人同时说话(均为60dB,n=20),则计算总声压级公式为______,总声压级为______。
5、利用遥感技术研究水环境化学包括______、______两种方法。
6、环境监测是通过对______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
7、土壤混合样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四种,即对角线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______和______。
8、精密度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表示。
二、判断题
9、大气污染物的浓度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在监测大气污染的同时还需测定风向、
风速、气温、气压等气象参数。
()
10、测量烟气温度时,应将温度计球部放在靠近烟道中心位置,读数时将温度计抽出烟道外。
()
11、采集的降水,需过滤后,才能测定电导率和pH值。
()
12、使用高氯酸消解时,可直接向有机物的热溶液中加入高氯酸,但须小心。
()
13、碱性KI-NaN3溶液进行固定。
@17、干灰法适宜用于测定易挥发性物质。
()
14、纳氏试剂比色法对废水中氨氮的测定,加入酒石酸钾钠的作用是为了显色。
()
15、有容器包装的液态废物不属于固体废物。
()
16、GB 3838—2002与GB 3838—1998在执行上具有同等的效力。
()
17、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工作实行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不实行分级管理。
()
18、在测定分析中,分析方法灵敏度越高越好。
()
三、选择题
19、测定烟气烟尘浓度时,采样点的烟气流速应当()采样速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所谓
20、下列哪项不是按工作方式对遥感技术分类的?()
A.紫外遥感
B.主动遥感
C.成像遥感
D.多光谱遥感
2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不适用于下列()水域。
A.江河
B.湖泊
C.海洋
D.水库
22、下列属于评价准确度方法的是()。
A.平行实验
B.空白实验
C.加标回收
D.曲线校准
23、底质样品的制备时筛下物一般采用()方法缩分至所需样量。
A.随机选取样量
B.四分法
C.在样品的中间选取
D.在样品的四周选取
24、喷洒农药后,蔬菜的()农药含量最多。
A.叶片
B.根
C.茎
D.果实
四、简答题
25、土壤样品采集中对角线法和梅花形法各适用于何种污染土地?
26、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在环境监测过程中要开展质量保证工作?
27、什么是化学需氧量,其在水污染治理中起什么作用,其常规的测试技术有哪些?
28、简述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元素的原理。
29、请分别简述定电位电解法测定二氧化硫、原电池库仑法测定氮氧化物的原理。
30、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种类有哪些?
五、计算题
3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铬时,所得校准曲线为:y=0.001+0.044x,测得水样中总铬的吸光度为0.095(A0=0.007),在同一水样中加入4.00ml铬标准溶液,
(1.00mg/L),测定加标回收率。
加标后测得试样的吸光度为0.267,试计算加标回收率(不考虑加标体积)。
32、为比较用双硫腙比色法和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的汞含量,由六个合格实验室对同一水样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问两种测汞方法的可比性如何?(t6,0.05=2.57;t6,0.01=3.71)
33、下表列出二级污水处理厂含氮污水处理过程中各种形态的含氮化合物的分析数据。
试计算有机氨和总氮的去除率。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答案】静态配气法;动态配气法
2、【答案】湿式消解法;干灰化法;干灰化法
3、【答案】碳化;CO2;H2O;硝化;NH3,NO2-,NO3-
4、【答案】Lp=Lp1+10lg20;73dB
5、【答案】定性;定量
6、【答案】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
7、【答案】梅花形布点法;蛇形布点法
8、【答案】极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
二、判断题
9、【答案】正确
10、【答案】错误
11、【答案】错误
12、【答案】错误
13、【答案】错误
14、【答案】错误
15、【答案】错误
16、【答案】错误
17、【答案】错误
18、【答案】正确
三、选择题
19、【答案】C
20、【答案】A
21、【答案】C
22、【答案】C
23、【答案】B
24、【答案】A
四、简答题
25、答:(1)对角线布点法
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的废(污)水灌溉或污染河水灌溉的田块。
由田块进水口引一
对角线,在对角线上至少分5等份,以等分点为采样点。
若土壤差异性大,可增加采样点。
(2)梅花形布点法
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物质和污染程度较均匀的地块。
中心分点设在地块两对
角线交点处,一般设5~10个采样点。
26、答:(1)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主要内容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整个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制订计划,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
监测指标及数据的质量要求,规定相应的分析监测系统。
其内容包括采样、样品预处理、
储存、运输、实验室供应,仪器设备、器皿的选择和校准,试剂、溶剂和基准物质的选用,统一测量方法,质量控制程序,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各类人员的要求和技术培训,实验室
的清洁度和安全,以及编写有关的文件、指南和手册等。
(2)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对环境监测的意义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技
术工作和管理工作。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一种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方法,也是科
学管理实验室和监测系统的有效措施,它可以保证数据质量,使环境监测建立在可靠的基
础之上。
27、答:(1)化学需氧量的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表示。
(2)在水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①基于水体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现象,该指标也作为有机污染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
之一,但只能反映能被氧化剂氧化的有机污染物。
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
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
②化学需氧量高意味着水中含有大量还原性物质,其中主要是有机污染物。
化学需氧量越高,就表示江水的有机物污染越严重,这些有机物污染的来源可能是农药、化工厂、有机
肥料等。
如果不进行处理,许多有机污染物可在江底被底泥吸附而沉积下来,在今后若干
年内对水生生物造成持久的毒害作用。
在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后,河中的生态系统即被摧毁。
人若以水中的生物为食,则会大量吸收这些生物体内的毒素,积累在体内,这些毒物常有
致癌、致畸形、致突变的作用,对人极其危险。
另外,若以受污染的江水进行灌溉,则植物、农作物也会受到影响,容易生长不良,而且人也不能取食这些作物。
③但化学需氧量高不一定就意味着有前述危害,具体判断要做详细分析,如分析有机物的
种类,到底对水质和生态有何影响。
是否对人体有害等。
如果不能进行详细分析,也可间
隔几天对水样再做化学需氧量测定,如果对比前值下降很多,说明水中含有的还原性物质
主要是易降解的有机物,对人体和生物危害相对较轻。
(3)测定化学需氧量方法
①重铬酸钾法
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标准方法。
在强酸性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在有催化剂
(Ag2SO4)存在条件下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红棕色即为终点,记录标准溶液消耗量;
再以蒸馏水作空白溶液,按同法测定空白溶液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量,根据水样实际
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量计算化学需氧量。
②恒电流库仑滴定法
在溶液中加入适当物质,以一定强度的恒定电流进行电解,使之在工作电极(阳极或阴极)上电解产生一种试剂(称滴定剂),该试剂与被测物质进行定量反应,反应终点可通过电
化学等方法指示。
③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将水样和消解液置于具密封塞的消解管中,放在(165±2)℃的恒温加热器内快速消解,
消解后的水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对COD在100~1000mg/L的水样,在(600±20)nm波长处测定重铬酸钾被还原产生的Cr3+的吸光度,水样的COD与Cr3+的吸光度
成正比;对COD在25~250mg/L的水样,在(440±20)nm波长处测定未被还原的
Cr(Ⅵ)和已被还原产生的Cr3+两种离子的总吸光度,水样的COD与Cr(Ⅵ)吸光度的减少值和Cr3+吸光度的增加值成正比,与总吸光度的减少值成正比,故可根据测得水
样的吸光度和按照同法测定系列标准溶液绘制的标准曲线计算出COD。
④氯气校正法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硫酸汞溶液、硫酸银一硫酸溶液,于回流吸收装置的插管式锥形瓶中加热至沸腾并回流2h,同时从锥形瓶插管通入N2,将
水样中未结合而被氧化的那部分氯离子生成的氯气从回流冷凝管上口导出,用氢氧化钠溶
液吸收。
消解后的水样按重铬酸钾法测其COD,为表观COD;在吸收液中加入碘化钾,
调节pH为2~ 3,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将其消耗量换算成消
耗氧的质量浓度,即为氯离子影响校正值。
表观COD与氯离子影响校正值之差,即为被
测水样的实际COD。
28、答:将含待测元素的样品溶液通过原子化系统喷成细雾,随载气进入火焰,并在火焰中解离成基态原子。
当空心阴极灯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光通过火焰时,因被火焰中待测
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而减弱。
在一定实验条件下,特征光强的变化与火焰中待测元素基态
原子的浓度有定量关系,故只要测得吸光度,就可以求出样品溶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
29、答:(1)定电位电解法测定原理
定电位电解法是一种建立在电解基础上的监测方法,其传感器为由工作电极、对电极、参
比电极及电解液组成的电解池(三电极传感器)。
当在工作电极上施加一大于被测物质氧
化还原电位的电压时,则被测物质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当工作电极电位介于SO2和NO2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之间时,则扩散到电极表面的SO2选择性地发生氧化反应,同
时在对电极上发生O2的还原反应。
当气样中的SO2通过透气憎水膜进入电解液中后,在工作电极上迅速发生氧化反应,所产生的极限扩散电流与SO2浓度的关系服从菲克扩散定律: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n、F、A、D、δ均为常数,电化学反应产生的极限扩散电流
I1与被测SO2浓度c成正比。
(2)原电池库仑法测定原理
该方法与常规库仑滴定法的不同之处是库仑滴定池不施加直流电压,而依据原电池原理工作。
库仑滴定池中有两个电极,一是活性炭阳极,二是铂网阴极,池内充0.1mol/L磷酸
盐缓冲溶液(pH=7)和0.3mol/L碘化钾溶液。
当进入库仑滴定池的气样中含有NO2时,则与电解液中的I-反应,将其氧化成I2,而生成的I2又立即在铂网阴极上还原为I-,便产生微电流。
如果微电流效率达100%,则在一定条件下,微电流大小与气样中NO2浓
度成正比,故可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将产生的微电流换算成 NO2的浓度,直接进行显示
和记录。
测定总氮氧化物时,需先让气样通过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管,将NO氧化成
NO2。
30、答:根据事故发生原因、主要污染物性质和事故表现形式等,可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分为七类:
(1)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事故
指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因生产、使用、贮存、运输、排放不当导致有毒有害化学品泄漏或
非正常排放所引发的污染事故。
(2)毒气污染事故
实际是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事故的一种,由于毒气污染事故最常见,所以另列,主要有毒有
害气体有: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氨气等。
(3)爆炸事故
易燃、易爆物质所引起的爆炸、火灾事故。
如煤矿瓦斯、烟花爆竹,以及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油漆、硫磺使用不当造成爆炸事故。
有些垃圾、固体废物堆放或处置不当,
也会发生爆炸事故。
(4)农药污染事故
剧毒农药在生产、贮存、运输过程中,因意外、使用不当所引起的泄漏所导致的污染事故。
(5)放射性污染事故
生产、使用、贮存、运输放射性物质过程中操作不当而造成核辐射危害的污染事故。
(6)油污染事故
原油、燃料油,以及各种油制品在生产、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因意外或操作不当而造
成泄漏的污染事故。
(7)废水非正常排放污染事故
因操作不当或事故使大量高浓度废水突然排入地表水体,致使水质突然恶化。
五、计算题
31、答:水样中总铬=(0.095-0.007-0.001)/0.044=1.98μg
加标水样中总铬=(0.267-0.007-0.001)/0.044=5.89μg
32、解:(1)双硫腙比色法测得结果的总均值
标准偏差:
则统计量
(2)冷原子吸收法测得结果的总均值
标准偏差:
则统计量
两种方法的结果均在95%的置信区间内。
33、答:凯氏氮是指以凯氏法测得的含氮量,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转化为铵盐而被测定的有机氮。
总氮是各种形态氮的总和。
因此,有机氮的去除率=[(60-35)-(30-25)]/(60-35)×100%=80%。
总氮的去除率=[(60+35)-(30+25+4+10)]/(60+35)×10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