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现今地震活动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 ATION AND RESEARCH 第42卷 第2期2021年 4月Vol.42 No. 2Apr. 2021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中国东北地区现今地震活动状态
高立新 戴 勇 张浩鸣 阿那尔
(中国呼和浩特010010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
doi: 10. 3969/j. issn. 1003-3246. 2021. 02. 063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附近海域M W 9.0地震和2013年鄂霍次克海M S 8.2深源地震的发生,对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活动产生了一定影响。
现今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如何,地震活动主体地区在哪里,经典的地震活动规律和特征是否仍在延续或发生了哪些变化,成为地震学家关注的问题。
中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地震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发生的显著地震有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M S 7.3地震。
大兴安岭和松辽盆地是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地震活动区,20世纪以来表现出较好的迁移回跳轨迹。
第5活动期以来,大兴安岭以2003年、2004年内蒙古2次M S 5.9地震为代表,松辽盆地以2013年前郭M S 5.8震群为代表。
现有研究结果表明,成对地震活动在两地具有普适性特征。
据统计,1900年以来,中国东北地区发生6级以上浅源地震11次,其中:地震空间分布特征较明显,7次地震发生在松辽盆地,4次地震发生在东部盆地群及周边地区;最大地震为1975年辽宁海城M S 7.3地震;距今最近一次地震为2010年2月18日中俄交界M S 6.5地震。
分析中国东北地区现今地震活动特征,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1)从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活动期时间韵律特征和第5活动期的持续时间、地震次数等指标来看,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第5活动期已结束,2018年、2019年吉林松原M S 5.7、M S 5.1地震,或将标志着该区已进入第6活动期。
(2)2013—2019年,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活动主体地区位于松辽盆地和大兴安岭,具有以大兴安岭与松辽盆地分界线为轴迁移对跳的活动特征,分析5组迁移对跳轨迹,可知未来地震具有向大兴安岭地区迁移的可能。
(3)以松辽盆地南缘为界,形成中国东北地区成对地震与非成对地震活动分界线。
1900年以来,该区成对地震主要发生在松辽盆地和大兴安岭地区,且其时间间隔为0.1—37.0个月,间距最远309.0 km ,震级差最大0.7。
据统计,两地共发生5.0级以上地震27次,其中24次地震具有成对活动性质,成对地震发生率约89%。
在成对地震中,松辽盆地占71%,大兴安岭地区占29%。
成对地震活动规律在松辽盆地和大兴安岭地区具有普适性特征,可作为该区域地震预测指标之一。
(4)2011年日本发生M W 9.0大地震,剔除该地震引起的松弛变形后,中国东北地区总体面应变率仍表现为NW —SE 向拉张和NE —SW 向挤压趋势,其最大值仍位于依兰—伊
第一作者简介:高立新,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地震预报研究工作。
E -mail :glx_nm.email@
基金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编号:XH200501)
203第2期
高立新等:中国东北地区现今地震活动状态
通断裂和敦化—密山断裂南端。
对比2013—2015年和2015—2018年中国东北地区面应变率结果,可知变化显著区域位于松辽盆地中部,而此区域也是中国东北地区变化明显区域,未来需关注该区域地震危险性。
(5)2013年,松辽盆地连续发生辽宁灯塔M S 5.1、内蒙古科左后旗M S 5.3、吉林前郭M S 5.8震群等7次5.0级以上地震,之后进入相对平静时段,2018年、2019年再次发生吉林松原M S 5.7和M S 5.1地震,表明松辽盆地仍是中国东北地区浅源地震活动的主体地区。
关键词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状态;活动期;迁移对跳;成对地震
The present seismic activity status in Northeast China
GAO Lixin,DAI Yong,ZHANG Haoming and Anaer
(Earthquake Agency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Hohhot 010010, China)
Keywords:Northeast China,seismicity status,activity cycle,migration rebound,pairing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