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的无奈读后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的无奈读后感
首先呢,以前我总是觉得交流嘛,不就是你说我听,我说你听,大家把心里想的倒出来就成了。
可这本书就像是个爱挑刺儿的朋友,跳出来说:“哪有那么简单呀,你想得太天真啦!”可不是嘛,就拿日常聊天来说,有时候我明明想表达一个意思,可从嘴里说出来就变了味。
就像我想夸朋友今天穿得好看,结果说成了“哟,你今天穿得挺特别啊”,这“特别”两个字怎么听都有点怪怪的,差点就被朋友误会我在损她。
这就是交流中的无奈啊,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像两条不怎么听话的小狗,各跑各的路。
书里还提到,就算是用同一种语言交流,也会有各种理解上的偏差。
比如说“自由”这个词,我觉得自由就是能想干啥就干啥,无拘无束的。
可我跟我爸妈聊的时候才发现,他们觉得自由是在一定的规则和道德框架内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就好比我们都在说“自由”这个东西,可手里拿的却是完全不同的“自由”模型,还互相以为对方和自己想的一样呢。
这就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争论,我在这边喊着“我要自由”,爸妈在那边摇头说“你这不是自由”,其实我们都没搞清楚对方说的“自由”到底是啥意思。
而且啊,交流还受文化背景的影响。
我有个外国朋友,有一次我们一起吃饭,我特别热情地给他夹菜,觉得这是表达友好的方式。
结果他一脸尴尬,后来才知道在他的文化里,自己吃自己盘子里的东西才是礼貌的。
我当时就想,这交流可真难啊,明明是好意,却因为文化差异差点变成了冒犯。
就像两个来自不同星球的人,虽然都在努力对话,可有些规则完全不一样,一不小心就踩了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