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供水保障问题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供水保障问题探讨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保障农村供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重要的
工作内容。

但在农村供水保障措施实施中,供水工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
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采取多种措施,为农村供水提供充足的保障,才能
有效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本文对乡村振兴视域下陆良
县农村供水保障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供水保障;问题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越来越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供水工程
是保障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工程,对乡村振兴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前,农村供水工程还存在一些问题,乡村振兴视域下,为更好的满足农村居民
用水需求,还应不断升级和改造农村供水工程,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不断
提高农村供水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农村供水服务质量,才能有效提升农村供水
保障力度。

1、农村供水保障现状与存在问题
1.1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实施现状
农村发展问题一直是我国关注的重要问题,为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我国不断加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供水工程建设规模、数量不断扩大,农村居民
饮水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供水保障工作依然存在很多
问题,供水管理机制不能有效落实。

同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对农村供水工
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对水质检测提出
了相应的要求,供水单位需要加强水质检测,多措并举切实保障供水工程安全、
可靠运行,保证水质达标。

目前,陆良县农村供水总人口规模57.7361万人,共建有农村集中式供水工
程211件,其中:万人以上7件,受益人口26.1129万人;千人以上78件,受
益人口23.3348万人;千人以下126件,受益人口4.3918万人;小于100人以下
的分散式供水1.7379件(水窖和浅井),受益人口3.397万人;城市管网延伸供
水工程1件,受益人口0.4996万人。

主要解决全县7个镇、2个乡、2个街道办137个村(社区),556个自然村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供水水源主要以水库、坝塘、箐沟水、泉水、机井为主,其中:中型水库供水13件、小(一)型水库
供水14件、小(二)型水库供水14件、坝塘供水8件、泉水供水76件、箐沟
水供水21件、机井供水65件。

总体上看,全县供水工程点多面广,规模较小、标准较低,只有7件(占总
供水人口45.23%)万人规模的水厂配有消毒、净化设施,配备专门的管理队伍。

其余的大多为原水供水,供水设施比较简陋,难以充分保障供水质量。

同时,供
水管理机制不完善,相应机制也不能有效落实,据调查,千人供水工程及千人以
下供水工程主要由村委会管理,管理方式为委托或兼职管理,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供水工程运维经费缺失,水价设置也不尽合理,部分供水工程规模较小,导致供
水工程制水成本相对较高。

1.2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安全问题
农村供水工程是保障农村居民正常用水的重要工程,但农村供水工程运行中
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相应问题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1)供水工程的水源受到采矿、工业废水污染,导致水源中
存在较多金属离子;(2)供水工程水源周边区域的居民存在随意排放生活污水
的情况,种养殖业也较为粗放,导致相应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加上农民在耕作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进一步破坏着周边环境,乡村振兴战略难以有效实施;(3)以水库、坝塘为水源的供水工程,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尤其是近几年的持续干旱,水库、坝塘蓄水严重不足,供水矛盾日益突出;以箐沟水、泉水、机井为供水水
源的,近年来地下水位趋于持续下降,出水量骤减致使供水不足;(4)农村居
民住宅缺乏统一规划,居住比较分散,供水工程集中化程度较低,区域性水压和
水量不稳定;(5)农村供水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且存在多头管理问题,卫生、环保、住建等存在管理职责交叉的问题;(6)农村供水工程规模较小,实际用
水量较小,缺乏规模化效益,供水工程运行成本较高,加上资金投入不足,更新
改造滞后,管理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供水安全保障乏力。

2、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供水保障措施
2.1建设规模化供水工程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供水工程的规模化建设需要对供水工程进行全面的
考虑,水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供水工程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供水单位一定
要重视水源的选择,选用水量丰富、优质的水源,才能充分保障供水工程水源质量。

同时,供水工程建设中,还应对供水成本、管理难度等进行充分的考虑,结
合水源所在区域,确定供水范围。

由于农村地区环境较为复杂,水源容易受到多
种因素影响发生污染问题,因此,农村供水工程的规模化建设中,确定相应水源后,还需采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做好水源净化消毒工作,保证供水工程水质。

在具体的工程建设中,需要对不同供水工程范围进行分类,采取信息技术手段,
提高供水效率与水资源利用率。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不同农村地区供水工程应实
现规模化建设,尤其是一些分散的小型水厂、中型水厂,需要关闭相应水厂,对
农村供水工程进行统一规划,促进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发展。

此外,还应注意建
立应急供水制度,以更好的解决农村季节性缺水问题。

2.2加强农村供水工程改造
我县农村供水工程发展较早,大部分农村供水工程处于维护管理时期,同时,受建设时期投资及供水需求等因素影响,已建的传统农村供水工程标准相对较低,配套设施不完善,供水设施长期运行后的老化问题较为严重,很难保障供水工程
的正常运行。

因此,对已建供水工程的改造十分迫切和必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
开展:一是优化水网布局,实施水源联通工程,实施管网延伸工程,让供水条件
较好的水厂增加覆盖范围,整合小规模供水工程,多措并举优化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切实增强供水保障水平;二是实施老旧管网更新改造,通过多方筹资,逐步
更换漏损严重、影响水质的供水管网,畅通供水网络的“毛细血管”,提高水资
源利用率;三是实施智能计量装置改造,现有计量设施90%以上均是老式机械水表,存在计量不精准,偷水漏水现象突出,管理不便,水费收取率仅50-60%,运
管经费缺乏。

近年来,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在部分地区安装了智能水表,水费收
取率达96%以上,成效十分显著,极大增强了供水工程的造血功能;四是供水工
程改造升级、提质增效,配齐配强水净化、消毒处理设施,确保农村饮水水质取
得质的提升,推动城乡供水协调发展,在人民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进程中
书写出浓重的一笔。

2.3提高农村供水信息化水平
在农村供水管理中,由于农村地理位置较为特殊,供水工程范围广泛,供水
区域较为分散,因此,传统的人力管理方式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投入大量的供水
管理人员,不仅难以保障供水管理效果,还会增加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并导致水
价升高[2]。

乡村振兴视域下,为充分保障农村供水安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整合城乡供水服务资源,对用水户进行多元化、便捷化、个性化服务,实现供水服务“零距离供水管理“全覆盖”,用水诉求“全响应”,统筹加快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和数字化改造,提升水利基础设施管护水平。

通过对
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提高农村供水信息化水平,能够对供水区域的供水运行情况
进行动态监管,借助相应的信息化平台,可以实时监测水网运行状况。

管理人员
还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分析供水工程运行的各类问题,工程出现任何问题,相应
平台能够及时的确定故障点,并解决相应故障,进而充分保障水的供应。

采用信
息化管理方式,供水工程运行中,可以有效减少管理人员数量,进而有效降低人
工成本,并有效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

2.4健全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机制
在农村供水保障工作中,水源检测是其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应不断强化供水工程风险应对能力,加强供水问题维护资金投入,建立更加
完善的供水安全保障机制,采用有效的供水安全管理办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责任,保障供水工程维护经费的有效落实,才能充分保障供水工程安全运行。

关于
农村水价方面,可以采取政府补贴和农村居民自行承担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供水
工程资金充足,才能保障供水工程长期有效运行。

水价确定前要注意加强农村经
济状况分析,保证水价的合理性,中央财政要加强财政补贴,保证供水工程稳定
运行。

此外,还需加强农村供水工程水源安全检测,对水源质量、毒性、微量元
素等进行检测,保证水源水质达标。

2.5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
乡村振兴视域下,为充分保障农村用水需求,需按照“城乡一体、原水统筹、资源整合、规模发展、因地施策、专业运营、优质服务”的总体思路,按照“大
中小微并举、蓄引提调结合”的思路和“水网电网化”的目标要求,充分利用本
地区城乡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同时,还应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以实现城
乡供水的长期保障,最终构建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的“五同”供水格局,全面提升农村供水质量,实现“工程有人管、水费能承受、企业
能运行、效益能发挥、群众得实惠、地方得发展”的目标,有效解决农村供水安
全保障问题,进而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结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村供水保障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目前,
我国农村供水保障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供水工程建设中还需加强供水工程规模
化建设,不断提高供水工程信息化水平,加强农村供水工程水源检测,推动城乡
供水一体化发展,才能充分保障农村供水工程安全,进而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莲,吴欣潞.农村供水安全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
业,2022,16(09):187-190.
[2]王跃国,赵翠,宋家骏.新发展阶段全面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的战略意义
和路径[J].水利发展研究,2021,21(04):32-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