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同步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依据反响R+3O22CO2+2H2O,推断R的化学式是〔〕
A. CH4
B. C2H2
C. C2H4
D. C2H6O
2.〔2021•亭湖区一模〕迷信史上每一次严重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迷信的开展,俄国迷信家门捷列夫对化学突出贡献在于〔〕
A. 提出了元素周期律
B. 初次较准确的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C. 提醒了熄灭的实质
D. 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
3.n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响后失掉固体mg,那么放出氧气的质量为〔〕
A. 〔n﹣m〕g
B. 〔m+2〕g
C. 〔m﹣2〕g
D. 〔n+2﹣m〕g
4.以下各项:①分子的数目;②原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原子的种类;⑥物质的分子个数.在化学反响前后,一定没有变化的是〔〕
A. ①②③⑤
B. ①⑥
C. ②③⑤
D. ①③⑥
5.纯真物M在密闭容器中微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依据这一实验理想能得出的结论是〔〕
A. M由四种元素组成
B. M的化学性质很动摇
C. M中有氨气
D. M能够是碳酸氢钠
6.以下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 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 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区分制取氧气
C. 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参与氢氧化钠溶液
D. 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参与硝酸钾晶体
7.以下表达不适宜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变化前后质量相等
B. 要失掉18g水,那么参与反响的氢气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为18g
C. 1g硫与1g氧气化合生成2g二氧化硫
D. 在置换反响中,参与反响的单质的质量不一定等于生成的单质质量
8.«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了中国迷信家以二氧化碳和钠在一定条件制得金刚石,其化学方程式为
3CO2+4Na==2X+C〔金刚石〕,那么X的化学式为〔〕
A. Na2O2
B. Na2CO3
C. Na2O
D. Na4C2O6
9.以下有关〝2CO+O2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假定56g CO参与反响,那么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
B. 假定16g O2参与反响,那么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
C. 假定10g CO2生成,那么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
D. 假定5g CO和2g O2混合扑灭,那么CO2生成的质量一定是7g
10.实验室应用分解反响制取氧气,一定不能用作反响物的是〔〕
A. H2O2
B. NaCl
C. KClO3
D. KMnO4
11.绘制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迷信家是〔〕
A. 拉瓦锡
B. 卢瑟福
C. 门捷列夫
D. 道尔顿
二、填空题
1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作化学反响,一段时间后,测得局部数据如表:
物质甲乙丙丁
反响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响后质量/g X 26 2 12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
A.反响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物质丙是该反响的催化剂
C.参与反响的甲和丁的质量之比为9:16 D.________
13.A、B、C、D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响,测得反响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
物质 A B C D
反响前质量/g 2 8 30 50
反响后质量/g 20 待测 46 16
A.B一定是该反响的催化剂B.该反响是化合反响
C.B的待测值为8 D.________.
14.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响,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甲乙丙丁
反响前的质量〔g〕 64 32 4 28
反响后的质量(g) 52 2 72 X
反响后丁的质量X为________g,反响中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该反响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反响。
15.骗子往往披着迷信的外衣,而迷信给我们一双明辨是非的眼睛.例如:有人提出运用〝高科技的催化剂〞经过化学反响可使水变成汽油.小明同窗以为可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开这个骗局.
【提出效果】水能否可以变成汽油?
【猜想与验证】
〔1〕确定水的组成.实验装置表示图如图: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中所搜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 .对两支试管中的气体停止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可使________ 〔填现象〕,说明是氧气;试管2中的气体可熄灭且生成物只要水,说明该气体是________ .
实验结论:水是由________ 元素和________ 元素组成的.
〔2〕确定汽油的成分.操作如下.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①扑灭运用汽油作燃料的油灯.
②将干冷的烧杯罩在油灯火焰上方现象:
________
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熄灭后的产物中有
________
③将内壁涂有________ 的烧杯罩在油灯火焰上方现象:
________
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熄灭后的产物中有二氧
化碳
经过实验可知:汽油的组成中含有________ 元素.
【得出结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响前后________ 的种类不变,所以经过化学反响不能够把水变成汽油.
16.在电缆消费进程中会发生一定量的含铜废料.据报道,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与稀硫酸反响转化为硫酸铜.
〔1〕请完成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2Cu+2H2SO4+O22CuSO4+ ________
〔2〕假定选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那么用100 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g/cm3〕可配制该稀硫酸 ________g,需加水 ________g.
三、解答题
17. 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窗设计了如图实验.请回答:
〔1〕应用如图装置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说明理由.
〔2〕如何改良如图装置使其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四、综合题
18.请依据标题要求回答以下效果。
〔1〕图1为托盘天平,运用托盘天平称物品的契合题意操作顺序为_____。
①调游码②放称量纸③称量物放左盘④调零点⑤加质量大的砝码⑥加质量小的砝码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④②③⑤⑥①
C. ④⑤⑥①②③
D. ④①②
③⑤⑥
〔2〕在小烧杯中参与硫酸铜溶液后,参与铁钉,称量总质量为m1,发作反响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发作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响发作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
m2,那么〔填〝=〞〝>〞〝<〞,〕m1________m2。
〔3〕图2装置中,称量小烧杯中一切物质的质量m1,然后将小烧杯中的碳酸钠与盐酸完全混合,反响发作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m2,那么〔填〝=〞〝>〞〝<〞,1分〕m1________m2,其缘由为________。
19.如图为某化学反响的微观进程,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原子.
〔1〕该反响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响类型〕反响.
〔2〕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_______〔选填A、B、C、D〕,你推断的依据是________.
答案解析局部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结合化学方程式R+3O22CO2+2H2O看,R的化学式中:含有的C原子个数为2,O原子个数为2×2+2﹣3×2=0,H原子个数为2×2=4,因此X的化学式是C2H4.
应选:C.
【剖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结合化学方程式停止推测.2.【答案】A
【解析】【解答】解:A、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应选项正确.
B、法国迷信家拉瓦锡经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但没有测定出空气中一切成份的详
细含量,应选项错误.
C、提醒了熄灭的实质的是拉瓦锡,应选项错误.
D、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的我国的迷信家屠呦呦,应选项错误.
应选A.
【剖析】依据迷信家们各自在迷信上做出的贡献停止剖析解答此题.
3.【答案】D
【解析】【解答】解:固体质量增加是由于发生了氧气这种气态物质,它会溢出体系,使得固体质量增加,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就是固体增加的质量,反响前固体的总质量减去后来固体的剩余质量,原先的总质量是〔n+2〕g,后来剩余的总质量是mg,所以就是〔n+2﹣m〕g〔留意后来的mg固体中含有原本的二氧化锰的质量2g〕
应选D.
【剖析】固体质量增加是由于发生了氧气这种气态物质,它会溢出体系,使得固体质量增加,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就是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原先固体的总质量减去后来固体的剩余质量,原先的总质量是〔n+2〕g,后来剩余的总质量是mg,那么可求放出氧气的质量.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分子分红原子所以分子种类一定发作了变化,分子种类变了,物质的种类也就发作了变化,原子停止重新组合,所以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发作变化,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发作变化,由于分子种类发作了变化,分子的数目能够变了,能够没变.
应选:C.
【剖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响中,参与反响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响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响的进程,就是参与反响的各物质〔反响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进程.在化学反响中,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动,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动.
5.【答案】A
【解析】【解答】解:A、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响中,反响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物质X 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CO2,说明X是由C、N、H、O四种元素组成的;
B、依据题意〝微热就能分解〞,说明X不动摇;
C、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响的进程,就是参与反响的各物质〔反响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进程,生成物中有氨气,不能证明原物质中就有氨气,且原物质是纯真物,故一定不能含有氨气;
D、物质X是由C、N、H、O四种元素组成的纯真物,故X不是碳酸氢钠.
应选A.
【剖析】A、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生成物可以推测反响物中的元素组成;
B、依据题意〝微热就能分解〞,说明X不动摇;
C、纯真物X是不能够含有氨气的;
D、依据M的元素组成思索.
6.【答案】C
【解析】
【剖析】A、石灰石分解后会生成氧化钙固体和二氧化碳,所以完全反响后会有固体存在;
B、依据催化剂的作用剖析解答;
C、依据酸碱中和反响中pH的变化状况剖析解答;
D、依据饱和溶液的特点剖析解答;
【解答】A、石灰石分解后会生成氧化钙固体和二氧化碳,所以完全反响后会有固体存在,因此反响完毕后固体的量不能是零,故图象错误;
B、催化剂的作用只能是改动化学反响的速度,而不能改动生成物的质量,故用相反质量、相反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区分制取的氧气质量相反,图象反响生成的氧气量不等,故错误;
C、盐酸溶液的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所以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参与氢氧化钠溶液时随着反响的停止溶液的pH不时变大,直至完全反响时溶液的pH=7,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大于7,反响进程与图象表示的分歧,故正确;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硝酸钾晶体不会继续溶解,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会继续变大,故图象表示错误;
应选C
【点评】此题是进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先生识图才干的考察,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剖析各个反响的进程,并结合图象剖析效果,对培育先生剖析效果的才干有一定协助.
7.【答案】A
【解析】
【剖析】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响,且仅适用于参与化学反响的物质,参与化学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和.
【解答】A、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B、氢气熄灭生成水,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参与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要失掉18g水,需求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和一定是18g.
C、依据硫与氧气反响的化学方程式,1g硫与1g氧气恰恰完全反响,生成2g二氧化硫,故C说法正确.
D、质量守恒定律是参与反响和各物质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和,故D说法正确,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应选A.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察同窗们灵敏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才干
8.【答案】B
【解析】
【剖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响中,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动,数目没有增减,停止剖析解答此题.
【解答】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响中,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动,数目没有增减,依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响前有3个C原子,6个O原子,4个Na原子,反响后除2X外,只要1个C原子,可推断出2X中含有4个Na原子,2个C原子,6个O原子,由此可推断出X的化学式为:Na2CO3.
应选:B.
【点评】此题考察先生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停止剖析解题的才干,难度不大
9.【答案】D
【解析】【解答】A、依据化学方程式意义可知,假定56gCO参与反响,那么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故说法正确.
B、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响能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假定16gO2参
与反响,那么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故说法正确.
C、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假定10gCO2生成,那么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故说法正确.
D、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响能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设和2g氧气反响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那么x:2g=56:32,解得x=3.5g,因此一氧化碳有剩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5.5g,故说法错误;
应选D.
【剖析】关于化学方程式2CO+O22CO2表示的意义,那么可知:在扑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响生成了二氧化碳;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响能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10.【答案】B
【解析】【解答】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故答案为:B.
【剖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响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反响物中必需含有氧元素,才干经过火解反响制出氧气来.
11.【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拉瓦锡首先经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应选项错误.B、卢瑟福经过实验,探求原子的外部结构,停止了〝α粒子散射实验〞,应选项错误.
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应选项正确.
D、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应选项错误.
应选:C.
【剖析】依据迷信家们各自在迷信上做出的贡献,停止剖析解答此题.
二、填空题
12.【答案】A;该反响为化合反响
【解析】【解答】解:依据反响前后质量不变可得:18+1+2+32=X+26+2+12,解得X=13,所以反响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甲质量增加了5克,是反响物;反响后乙质量添加了25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增加了20克,是反响物;丙质量不变,能够做催化剂,也有能够是杂质,反响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所以是化合反响.反响中甲、丁的质量比25:20=1:4.
应选:A;该反响为化合反响.
【剖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响中,参与反响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响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响后质量添加的是生成物,增加的是反响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响后乙质量添加了25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增加了20克,是反响物;丙质量不变,能够做催化剂,反响物应该还少5克,所以甲是反响物,所以反响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反响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是化合反响.反响中甲、丁的质量比5:20=1:4.
13.【答案】C;B能够是该反响的催化剂〔该反响是分解反响〕
【解析】【解答】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和题中信息知,A.B质量没有变化,能够是该反响的催化剂。
故A不契合题意。
B.该反响是分解反响,不是化合反响。
故B不契合题意。
C.依据质量守恒定律,B的待测值为8 。
故C契合题意。
D.B能够是该反响的催化剂〔该反响是分解反响〕,不契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剖析】在化学反响中,反响物质量增加,生成物质量添加,反响物增加的质量等于生成物添加的质量。
反响类型的判别,其中反响类型共分为四大类,可复杂归结为:化合反响:多合一;分解反响:一分多;置换反响:单化化单;复分解反响:相互交流价不变。
14.【答案】2;2:5;分解反响
【解析】【解答】〔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质量=64+32+4 +28-52-2-72=2g;〔2〕从质量增减状况可以判别,甲乙丁是反响物,丙是生成物,表示式为甲+乙+丁丙,反响类型是化合反响;参与反响的甲的质量为64g-52g=12g,参与反响的乙的质量为32g-2g=30g,所以反响中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2:30=2:5。
【剖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图表中甲待测出的数据,然后依据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响前后质量的变化,确定反响物和生成物;在反响前后质量添加的是生成物,在反响前后质量增加的是反响物,反响前后质量不变的能够是催化剂,依据此写出反响通式,判别反响的类型;此反响的通式是:甲
+乙+丁丙
,是化合反响;反响前后变化的质量就是反响和生成的物质的质量。
应用质量关系对标题选项停止剖析判别即可;
15.【答案】1:2;带火星木条复燃;氢气;氢;氧;烧杯内壁出现水珠〔雾〕;水〔H2O〕;廓清石灰水;廓清石灰水变混浊;碳元素和氢元素;元素
【解析】【解答】解:〔1〕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中所搜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对两支试管中的气体停止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将试管2中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熄灭起来,收回淡蓝色火焰,说明是氢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①扑灭运用汽油作燃料的油灯,将光亮干冷的烧杯罩在油灯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熄灭后的产物中有水;
将内壁蘸有廓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油灯火焰上方,观察到廓清石灰水变混浊,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熄灭后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结论】汽油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汽油和水的元素组成不同,水不能变成汽油.
故填: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水;廓清石灰水;廓清石灰水变混浊;碳元素和氢元素;元素.
答案:
〔1〕1:2;带火星木条复燃;氢气;氢元素;氧元素;
〔2〕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①扑灭运用汽油作燃料的油灯.
②将干冷的烧杯罩在油灯火焰上方现象: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雾〕
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熄灭后的产物
中有水〔H2O〕
③将内壁涂有廓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油灯火焰上方现象:廓清石灰水变混浊
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熄灭后的产物
中有二氧化碳
碳元素和氢元素
【得出结论】元素
【剖析】〔1〕电解水时,正极发生的是氧气,负极发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氢气可以在空气中熄灭,发生淡蓝色火焰;
〔2〕水蒸气遇冷会变成水珠;
二氧化碳能使廓清石灰水变混浊;
依据生成物的元素组成可以判别反响物的元素组成.
16.【答案】2H2O;1470;1290
【解析】【解答】解:〔1〕依据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反响物中铜、氢、硫、氧原子个数区分为2、4、2、10,反响后的生成物中铜、氢、硫、氧原子个数区分为2、0、2、8,依据反响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那么横线上物质的分子中共含有由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那么横线上的化学式应为2H2O.
〔2〕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
100 mL×98%×1.8g/cm3=〔100 mL×1.8g/cm3+X〕×12%,解得X=1290g.
故假定选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那么用1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g/cm3〕可配制该稀硫酸的质量为1290g+100mL×1.8g/cm3=1470g.
故答案为:
〔1〕2H2O;〔2〕1470;〔3〕1290
【剖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响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推断横线上生成物的化学式.
〔2〕在稀释溶液时,加水时溶质质量坚持不变,所以在计算时以溶质的质量树立等量关系.
三、解答题
17.【答案】解:〔1〕碳酸钠和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逸散到空气中,不能称量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天平发作偏转;
〔2〕用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响,要在密闭容器中反响,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为:〔1〕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散入到了空气中;
〔2〕在锥形瓶口加橡胶塞.
【解析】【剖析】依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逸散到空气中,不能称量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剖析解答.
四、综合题
18.【答案】〔1〕B
〔2〕铁钉外表有白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逐突变为浅绿色;Fe+CuSO4=Cu+FeSO4;m1=m2
〔3〕>;生成的二氧化碳分散到空气中
【解析】【解答】参与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响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1〕运用托盘天平称物品的契合题意操作顺序为④调零点,②放称量纸,③称量物放左盘,⑤加质量大的砝码,⑥加质量小的砝码,①调游码。
〔2〕在小烧杯中参与硫酸铜溶液后,参与铁钉,
称量总质量为m1,发作反响的实验现象为铁钉外表有白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逐突变为浅绿色,发作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金属铜为白色。
再称量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m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那么m1=m2。
〔3〕小烧杯中一切物质的质量m1,然后将小烧杯中的碳酸钠与盐酸完全混合,反响发作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m1>m2,其缘由为生成的二氧化碳分散到空气中。
【剖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停止剖析,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首先要是化学变化,其主要保证参与反响的各物质及生成的各物质不要漏加。
19.【答案】〔1〕分解
〔2〕D;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响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解析】【解答】解:〔1〕由化学反响的微观图可以看出,该反响是一种化合物分解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响,契合分解反响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响;〔2〕由化学反响的微观图可以看出,反响前的物质中共有2个〝〞原子和4个〝〞原子.而生成物中只要4个〝〞原子,缺少2个〝〞原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D.故答案为:〔1〕分解;〔2〕D;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响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剖析】〔1〕依据反响类型的特点停止剖析;〔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在化学反响方程式中,反响物和生成物中所含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反.由此可推断化学反响方程式中反响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