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思想品德试卷(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八年级(上)期中思想
品德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24分)
1.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是()
A.沟通 B.顺其自然 C.换位思考 D.不理不睬
2.“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
”警示我们要()
A.养成勤于劳动的习惯B.养成节约时间的习惯
C.养成计划消费的习惯D.养成勤俭朴素的习惯
3.据调查,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有不少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抚养。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的就业压力太大
B.父母过分履行了养育子女的义务
C.子女没有很好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D.家庭教育不当导致青少年缺乏自立意识
4.在轮椅上追寻求学梦想的扬州大学学生乔科,身残志坚,以百折不挠的勇气战胜重重困难,并取得优异成绩。
他身上所体现的意志的特征是()
A.坚忍性B.果断性C.冲动性D.寡断性
5.“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指()
A.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代价
B.孝敬父母是我们应尽的道德和法律义务
C.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D.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6.以下关于习惯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习惯是一种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
B.习惯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C.习惯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
D.习惯影响着人的思维发展
7.下列诗句中歌颂坚强意志的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8.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姚厚芝:绝症母亲为了孩子留学费用,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绝症母亲的事迹告诉我们()
A.子女要告别依赖,走向独立
B.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C.只有经历挫折,才能获得成功
D.子女要关心体贴母亲,学会帮助母亲
9.关于逆反心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16岁左右,逆反心理最为强烈
B.逆反心理是一种抵触、不顺从的心理
C.逆反心理是一种叛逆犯罪心理
D.逆反心理是一种打破陈规,勇于创新的可贵品质
10.近年来,盐城市各中小学纷纷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众多家长的欢迎。
开展这种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A.让学生提前参与社会竞争
B.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C.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D.增强学生的体质
11.如图漫画反映了这位中学生()
①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为实现目标不断努力
②缺乏自理、自立的能力,依赖思想很严重
③对长辈不尊重,缺乏孝道
④不能勇敢地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歌手王铮亮在央视马年春晚自弹自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教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歌词告诉我们()
①父母可以满足子女的一切要求
②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③父母教给我们的永远是真理
④父母为子女付出了很多,理应得到爱的回报。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③④D.②④
二、简要分析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说明.共14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作者:汪国真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
报我我以平坦吗?我是一条欢乐奔流的小河。
报我以崎岖吗?我是一座大山庄严地思索!
报我以幸福吗?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报我以不幸吗?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
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
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结合教材,请回答:
(1)这首诗歌颂了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
(2)你准备如何保持这种态度?
14.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某小组就“零花钱”问题展开了研究:
材料一:“一提起零花钱,我心里就隐隐作痛。
自己的家庭一直不是富裕,尽管平时总是教育儿子要节俭,但儿子却总是喜欢与同学攀比,更没想到的是,儿子竟然几次偷拿家里的钱。
”﹣﹣﹣﹣﹣﹣一位母亲的话材料二:一初中生用零花钱摆阔请客,一桌竟然花了1200元。
(1)请指出材料一中“儿子”的不正确行为。
(2)上述材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三、实践与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共12分)
15.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某中学八年级(3)班决定开展学习最美少年人物事迹系列宣传活动,现邀请你参加宣传“2014年最美孝心少年”﹣﹣﹣王醇营的优秀事迹活动。
王醇营:14岁,徐州市铜山区利国中学学生,幼时,爸爸重病致残,妈妈精神失常,外婆瘫痪卧床。
7岁开始帮助家里种地、喂猪等,常为外婆、父亲端屎倒尿,进中学后每周都要请假回家为家人做饭。
作为班长倡议成立班级爱心储存罐,为患病同学捐款,为芦山地震灾区捐款。
(1)[活动策划]:可以通过哪些活动形式进行宣传,并且写出一条宣传标语。
(2)[人生收获]:通过这次活动,谈谈生活中孝敬父母的理由,并说一说你自己孝敬父母的一个实例。
(理由两点即可。
(3)[传承美德]:
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
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和传统美德,孝行天下,让我们与王醇营一起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发挥自己的一份正能量。
为此,我们倡议:
①学习王醇营的优秀品质_______。
(说出两个即可。
)
②传承美德,学习生活中我们践行:_______。
(各写出一条。
)
八年级(三)班班委会
2015年11月11日。
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八年级(上)期
中思想品德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24分)
1.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是()
A.沟通 B.顺其自然 C.换位思考 D.不理不睬
【考点】与父母交往的艺术.
【分析】本题考查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
【解答】在家中,父母与子女间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对此不能否认、不能漠视,但也不能夸大,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是架起沟通的桥梁,通过沟通跨越代沟,化解和父母的矛盾.所以A正确,BCD错误,应排除.
故选:A
2.“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
”警示我们要()
A.养成勤于劳动的习惯B.养成节约时间的习惯
C.养成计划消费的习惯D.养成勤俭朴素的习惯
【考点】合理消费观.
【分析】本题考查了消费观是指人们对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问题的总的态度和总的看法.与生产观、交换观和分配观一样,消费观是经济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观念,消费观是社会经济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但它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并对其产生深刻而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各种消费观及其特点、作用和变化规律,以确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并以此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和持续发展.【解答】“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强调消费要有计划性,必须有完善可行的计划,正确的答案为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3.据调查,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有不少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抚养。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的就业压力太大
B.父母过分履行了养育子女的义务
C.子女没有很好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D.家庭教育不当导致青少年缺乏自立意识
【考点】自立的含义与表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培养自立品质这一知识点,要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解答】题干中的材料告诉我们当今社会有相当一部分人缺乏自立的意识与能力,成为啃老族,造成这种不良社会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青少年缺乏自立的意识,形成了依赖心理,所以D说法正确,其他选项不合题意,故选D.
4.在轮椅上追寻求学梦想的扬州大学学生乔科,身残志坚,以百折不挠的勇气战胜重重困难,并取得优异成绩。
他身上所体现的意志的特征是()
A.坚忍性B.果断性C.冲动性D.寡断性
【考点】意志坚强的表现.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志坚强的表现.坚强意志的四种表现:遇事有主见、处事能果断、勇于克服困难、善于约束自己.
【解答】意志的特征有自觉性、果断性、坚忍性、自制性,C和D不属于意志的特征,应排除;果断性是指迅速分析、从容不迫、迅速决断,坚忍性是指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克服困难,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5.“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指()
A.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代价
B.孝敬父母是我们应尽的道德和法律义务
C.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D.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考点】孝敬父母.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关孝敬父母的内容,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回报父母.
【解答】孝敬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和道德,孝敬父母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的观点明显不符合题意,不能选.
故选B
6.以下关于习惯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习惯是一种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
B.习惯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C.习惯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
D.习惯影响着人的思维发展
【考点】习惯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习惯的影响.习惯影响身体健康,习惯影响人的思维发展,习惯影响人们的行为.
【解答】本题考查习惯影响.习惯影响身体健康,习惯影响人的思维发展,习惯影响人们的行为.BCD说法正确.A强调的是习惯的含义,不是影响.根据题意,故选A.
7.下列诗句中歌颂坚强意志的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考点】意志坚强的表现.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志坚强的表现.意志坚强表现为富有主见、处事果断、坚持不懈、善于自制.意志坚强是重要的心理品质,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解答】意志是人的重要的个性心理品质.它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起着关键性作用.B表现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奉献精神.C体现了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D总结了历史上的楚霸王盲目自大,沽名钓誉,对刘邦假象给以宽容,结果造成自己的灭亡.所以毛泽东认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除恶务尽,必须
乘胜全歼.因而BCD中都没有体现坚强的意志.A红军不怕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遇到的困难,无数的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事,因而歌颂了红军坚强的意志.故选A.
8.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姚厚芝:绝症母亲为了孩子留学费用,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绝症母亲的事迹告诉我们()
A.子女要告别依赖,走向独立
B.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C.只有经历挫折,才能获得成功
D.子女要关心体贴母亲,学会帮助母亲
【考点】孝敬父母.
【分析】题目考查了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孝敬父母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
【解答】题干中姚厚芝的行为充分说明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父母不仅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的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选项A、C、D均与题意无关,故选B.
9.关于逆反心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16岁左右,逆反心理最为强烈
B.逆反心理是一种抵触、不顺从的心理
C.逆反心理是一种叛逆犯罪心理
D.逆反心理是一种打破陈规,勇于创新的可贵品质
【考点】逆反心理.
【分析】本题要在掌握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孝敬父母,积极与父母沟通,克服逆反心理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本题考查了逆反心理,依据课本知识可知,逆反心理是一种抵触、不顺从的心理,所以B是正确的选项;A选项逆反心理最为强烈的没有岁数的限制;C选项逆反心理不是犯罪心理;D选项逆反心理不是可贵品质,应该克服,排除ACD.
故选B.
10.近年来,盐城市各中小学纷纷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众多家长的欢迎。
开展这种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A.让学生提前参与社会竞争
B.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C.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D.增强学生的体质
【考点】培养自立品质;培养自强品质.
【分析】本题考查做自立自强的人,结合题干中的关键词“参见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即可.
【解答】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自立能力,而中小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C是正确的,学校这样做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与学习成绩无关,也不是参与社会竞争,所以AB与题意不符,D也不是主要目的,排除,故选C.
11.如图漫画反映了这位中学生()
①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为实现目标不断努力
②缺乏自理、自立的能力,依赖思想很严重
③对长辈不尊重,缺乏孝道
④不能勇敢地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考点】克服依赖心理;承担社会责任.
【分析】此题考查了“培养自立品质”这一知识点,要在掌握自立的涵义,自立的重要性,如何培养自立品质,依赖心理的危害如何克服依赖心理等知识的基础上,依据课本和材料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答漫画型选择题,要认真观察漫画正确解读漫画的寓意.从漫画中可以看出这位中学生的书包、画板等学习用具都由长辈拿着,不能自己承担应有的责任,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故应选D.此题亦可以采用排除法,选项①不是对漫画的正确解读,应排除.
故选D.
12.歌手王铮亮在央视马年春晚自弹自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教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歌词告诉我们()
①父母可以满足子女的一切要求
②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③父母教给我们的永远是真理
④父母为子女付出了很多,理应得到爱的回报。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③④D.②④
【考点】孝敬父母.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关孝敬父母的内容,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回报父母.
【解答】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教育我们,对于我们付出了无私的爱.所以作为子女要孝敬父母,要尊敬、侍奉和赡养父母.孝敬父母就要做到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所以②④观点正确;选项①③的观点明显错误,不能选.
故选D
二、简要分析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说明.共14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作者:汪国真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
报我我以平坦吗?我是一条欢乐奔流的小河。
报我以崎岖吗?我是一座大山庄严地思索!
报我以幸福吗?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报我以不幸吗?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
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
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结合教材,请回答:
(1)这首诗歌颂了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
(2)你准备如何保持这种态度?
【考点】材料分析题;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分析】此题考查了“做情绪的主人”这一知识点,要在掌握情绪的类别,情绪是怎样产生的,情绪的影响以及如何调控情绪等知识的基础上,依据课本和材料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1)仔细阅读材料,找到关键语句,结合知识点作答.“我微笑着走向生活,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体现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2)如何保持乐观的态度根据知识点怎样培养乐观的心态来回答,即①要认识到每个人的心态都是自己选择的.②要热爱生活,善于从身边寻找快乐.③要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④要借助运动以保持健康.⑤要学会“爱”别人,宽容别人.
故答案为:
(1)乐观的生活态度.
(2)①要认识到每个人的心态都是自己选择的.②要热爱生活,善于从身边寻找快乐.
③要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④要借助运动以保持健康.
⑤要学会“爱”别人,宽容别人.
14.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某小组就“零花钱”问题展开了研究:
材料一:“一提起零花钱,我心里就隐隐作痛。
自己的家庭一直不是富裕,尽管平时总是教育儿子要节俭,但儿子却总是喜欢与同学攀比,更没想到的是,儿子竟然几次偷拿家里的钱。
”﹣﹣﹣﹣﹣﹣一位母亲的话材料二:一初中生用零花钱摆阔请客,一桌竟然花了1200元。
(1)请指出材料一中“儿子”的不正确行为。
(2)上述材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考点】材料分析题;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消费观;勤俭节约.
【分析】该题考查培养良好的品质;自立自强、孝敬父母、直面挫折、磨砺坚强意志等都是良好的品质.
【解答】(1)读材料可知,材料一中“儿子”不能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生活铺张浪费,虚荣心强;对自己要求不严,品行不端;
(2)开放性试题,结合题目要求多角度分析作答;如青少年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正确对待父母家长的教育.自立自强、孝敬父母、直面挫折、磨砺坚强意志等.
故答案为:
(1)①不能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
②生活铺张浪费,虚荣心强
③对自己要求不严,品行不端
(2)启示:青少年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严于律己好习惯,正确对待父母家长的教育.或意思相近也行.(1)自立自强、孝敬父母、直面挫折、磨砺坚强意志等.(答出一点给,两点3分)
三、实践与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共12分)
15.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某中学八年级(3)班决定开展学习最美少年人物事迹系列宣传活动,现邀请你参加宣传“2014年最美孝心少年”﹣﹣﹣王醇营的优秀事迹活动。
王醇营:14岁,徐州市铜山区利国中学学生,幼时,爸爸重病致残,妈妈精神失常,外婆瘫痪卧床。
7岁开始帮助家里种地、喂猪等,常为外婆、父亲端屎倒尿,进中学后每周都要请假回家为家人做饭。
作为班长倡议成立班级爱心储存罐,为患病同学捐款,为芦山地震灾区捐款。
(1)[活动策划]:可以通过哪些活动形式进行宣传,并且写出一条宣传标语。
(2)[人生收获]:通过这次活动,谈谈生活中孝敬父母的理由,并说一说你自己孝敬父母的一个实例。
(理由两点即可。
(3)[传承美德]:
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
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和传统美德,孝行天下,让我们与王醇营一起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发挥自己的一份正能量。
为此,我们倡议:①学习王醇营的优秀品质有孝心,负责任;直面困难,自立自强;乐于助人等。
(说出两个即可。
)
②传承美德,学习生活中我们践行: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
(各写出一条。
)
八年级(三)班班委会
2015年11月11日。
【考点】阐述见解题;自强的的含义与表现;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孝敬父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分析】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重点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运用教材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及问题,密切联系教材知识,综合作答.
【解答】(1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宣传活动形式的认识.据材料分析即可得出结论:召开主题班会、板报宣传、演讲、抢答赛、辩论赛等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为什么孝敬父母的认识,围绕为什么孝敬父母这一知识点作答.(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提炼知识的能力,考查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词即可作答.
故答案为:
(1)①召开主题班会、板报宣传、演讲、抢答赛、辩论赛等.(,其它符合题意可给分)②“向最美孝心少年学习,传承中华美德”或“学习最美孝心少年,孝心永远最美”.或“学习最美孝心少年,我们在行动”等.(,其它符合题意可给分)
(2)理由:①父母赋予我们生命.②抚育我们健康成长,为家为社会做出了贡献.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④孝敬父母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符合题意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实例:给父母洗脚,照顾生病的父母,给父母做饭菜,洗衣服等.,符合题意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3)①有孝心,负责任;直面困难,自立自强;乐于助人等.
②A.爱父母、理解父母;B.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C.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D.多陪陪父母,克服逆反心理,多与父母沟通交流;E.不畏困难,自强不息;F.乐观开朗,助人为乐等等.(,符合题意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2016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