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钻孔灌注桩事故处理及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钻孔灌注桩事故处理及预防措施
一、前言
在桥梁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处于地下或水下,致使施工中工作人员无法直接接触到,使其施工难度加大,特别是在灌注桩基过程中,往往会由这样那样的疏忽或其它原因,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
为使这些事故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现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就桩基灌注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预防措施加以分析和研究。
二、施工中事故处理及预防措施
1、施工xx桩的几个关键
⑴在剪隔水栓时,漏斗及导管内要储存足够的混凝土。
⑵混凝土灌注时,导管的提拔和拆除中应防止管内进水。
⑶导管内混凝土不满时,混凝土应徐徐灌注,以防止导管内造成高压气囊,堵塞混凝土的下落。
⑷混凝土的运输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
⑸整个灌注过程中,应对所有参加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各个工种之间紧密配合,并设专人统一指挥,做到迅速、连续、有条不紊地进行。
⑹尽量使用先进的机械。
实践表明使用了先进的运输机械施工的桥梁桩基和人工运输施工的桩基,其桩基声测报告中就可以看到其差别。
2、导管进水
在灌注桩基过程中,导管进水较为常见,其主要原因有:⑴剪隔水栓时,漏斗内和导管内混凝土的存储量掌握不好,造成混凝土下落后导管底与混凝土面有一定的间距,使孔内水浆上翻进入导管内。
⑵导管接头处橡胶垫有损伤,密封不严或橡胶垫老化,在导管内高压气囊的冲击下,造成破裂而进水。
⑶导管自身碰撞或长期使用,使导管壁漏水或焊缝开裂而进水。
⑷在提升导管和拆除导管过程中,提升太猛或量导管埋深时出错致使管底口超出混凝土面,造成水浆由管底口进入管内。
预防处理办法:
⑴经常派有经验的人员对橡胶垫及导管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与维护,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责任心,避免错误计算、量深的发生。
⑵一旦出现类似情况,应及时分析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补救:对于1类原因引起的,应提出导管,用空压机、抽沙泵或冲抓锥清除所灌注的混凝土,并重下导管重新灌注。
⑶对于2、3类原因引起的,拔出导管,将进水处换下来,重新插入混凝土中,并用抽沙泵将管内泥浆水抽干,方可继续灌注混凝土,对于新灌混凝土前两盘应适当加大水泥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