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考点复习7搭配不当(全国通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配不当是人们在使用语言过程中极易出现的病句类型,也是中考重点考查的病句类型。

这种病句类型之所以会经常出现,是因为句子中出现了因结构复杂而导致的前后难以照应、顾此失彼等搭配不当现象。

掌握这一特点,对于辨析病句会有好处。

搭配不当的常考方向有:主谓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动宾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动词不能支配宾语或者一个动词不能支配多个宾语或者多个动词不能支配一个宾语)、主宾搭配不当(主要包括一主一宾搭配不当、一主多宾搭配不当、多主多宾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表示分句之间各种关系的关联词语必须成套使用,否则就会搭配不当)。

1.(2021·四川旌阳·一模)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仰望英雄,总能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净化内心,见贤思齐的动力。

B.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C.有无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很多现代作家文学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D.从无数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想取得优秀成绩,最好每天都进行了训练。

【答案】B
【详解】
A.搭配不当,应该在“见贤思齐”前面加上“获取”;
C.两面对一面,可在“取得”前添加“能否”,或是将句首的“有无”删去;
D.成分残缺,可将“从……中”删去;
故选B。

2.(2021·江西章贡·一模)下列句子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过度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已经严重造成了环境污染,必须收起全社会警惕。

B.今日之中国以启迪人心的理念和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为世界发展注入动力,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C.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

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D.我国成功发射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充分体现了航天科技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

【答案】B
【详解】
A.语序不当,把“严重”移到“环境污染”之前;
C.不合逻辑,“月光、树影”不能发出“沙沙的声响”,在“发出”前加上“树叶”;
D.搭配不当,在“充分”前面加上“这次发射”;
故选B。

3.(2021·贵州贵定·模拟预测)下边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不可否认网络通信技术没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B.茶叶是黔南著名的经济作物,许多黔南农民以种植茶叶为主要经济来源。

C.班主任严肃处置了小明欺负班上弱小同学。

D.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长26千米,是由香港特区政府出资并委托港铁公司建设和规划的。

【答案】B
【详解】
A.否定不当,三个否定相当于一个否定,语意为:网络技术没有为生活带来方便,与事实不符;
C.搭配不当,缺少成分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行为”;“处置”一词用错对象,应改为“处理”;
D.语序不当,按照正常的逻辑顺序,应先规划,再建设;
故选B。

4.(2021·福建漳州·模拟预测)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公共卫生治理的短板,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B.各参研单位和全体同志团结拼搏,经历严峻考验,克服重重困难,获得最后的胜利。

C.自从各地广泛开展的网络扶贫活动以来,让扶贫工作受益范围更广,使更多群众有了存在感。

D.观众坐在私家车内就可以看到大银幕上清晰稳定的图像和收音机上接收的电影原声。

【答案】B
【详解】
A.成分残缺,应在“推进”前面加上“凸显”;
C.缺少主语,删去“自从……以来”;
D.搭配不当,在“和”后面加上“收听到”;
故选B。

5.(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三模)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少年长时间一直玩网络游戏,不利于身心健康。

删掉“长时间”或者“一直”。

B.优秀的文学作品会制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将“制造”改为“创造”。

C.“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同学们更加热爱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将“热爱”和“了解”调换位置。

D.通过老师的教育,使他端正了线上学习的态度。

删掉“通过”或者“使”。

【答案】B
【详解】
搭配不当。

应该将“制造”改为“塑造”。

故选B。

6.(2021·内蒙古赛罕·二模)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校园环境。

B.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C.史铁生是令人敬佩的当代文坛的作家,他以病残之躯完成了《病隙碎笔》。

D.在体育测试前,老师再三叮嘱我们要注意各项动作要领,切忌违规。

【答案】D
【详解】
A.搭配不当。

应该是“美化了校园环境,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B.搭配不当。

“授予”“获得者”不能同时出现,可删除“获得者”;
C.语序不当。

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令人敬佩的作家”;
故选D。

7.(2021·河北迁安·一模)请对下列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1)止咳祛痰片是我厂的新产品,它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充分发扬群众工作政治优势,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一定能赢得最终胜利。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它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或改为“它是由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

”)。

(2)把“发扬”改为“发挥”。

【详解】
(1)句式杂糅,去掉“的主要成分”或“配制而成”。

(2)“发扬”与“优势”搭配不当,把“发扬”改为“发挥”。

名师点睛搭配不当有多种情况。

常见的有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等。

1.主谓搭配不当。

(1)凭借语感,判断句子是否顺畅。

有些句子合不合语法,词语使用是否搭配,通过阅读句子,凭借语感就能判断出来。

(2)重视语法分析,找出主语与谓语,分析其是否搭配。

(3)注意多个主语与单个谓语间是否因顾此失彼而搭配不当。

(4)注意句子是否暗中更换主语。

2.主宾搭配不当。

判断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主要看主语与宾语是否属于同一范畴的事物。

在解答此类试题时,可从如下方面入手:
(1)抓住句中的判断词和比较性动词。

当看到句子中有“是”“变成”“成为”“成了”等表判断的动词或出现“高于”“低于”等具有比较性的动词时,就要注意查看句子的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

(2)分析句子主语与宾语的概念范畴是否一致。

当句子中具有“是”“变成”等表判断的动词或“高于”“低于”等表比较的动词时,句子的主语与宾
语应该属于同一范畴,如果不属于同一范畴,则主语与宾语不搭配。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太极拳的成功申遗,又一次扩充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世界认同覆盖面,显著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自豪感、幸福感。

B.2020年五四青年节前夕,短视频《后浪》中的激情演讲,以“后浪”称呼新一代青年人,表达了对他们的认可与赞美,以不可阻挡之势成为舆论焦点。

C.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城市治理提供了新工具和新手段,更为人们创造了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D.随着贵州省紫云县等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达到了“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意味着中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台节目通过新奇的景色、有趣的活动、质朴的讲述,让孩子走进广袤乡村,亲身体会祖国的发展变化,从而更好地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发展之中。

B.近年来,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加强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C.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能帮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

D.今年以来,我国各项民生事业不断繁荣发展,各项民生指标不断改善,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当下的中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担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既需要科学把握社会运行规律和治理规律,也需要及时回应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

B.郑万高铁重庆段铺轨首次运用了BLCP500型本邻两线长轨铺设机组,在第一条线路铺设完成、不需要中转的情况下,对邻线进行长轨铺设,大幅增强了铺轨作业效率。

C.他在班上的表现到底怎么样,据他的科任老师反映,真正的情况并非如此。

D.目前京津冀已取消漫游费和长途费。

出台了面向所有用户的套餐内流量当月不清零,固定宽带和移动流量平均资费水平下降均超过30%。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开播,给观众还原了一些历史场景,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B.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目前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形金饰品等重要文物大约500余件。

C.这个乡镇农机服务站凭着过硬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和认真负责,赢得了当地农民的信赖,他们都愿意把“病机”送到这里维修。

D.青岛市创新人才服务保障机制,为来青岛求职的应届和毕业一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提供7天免费住宿服务。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假如是文章,还是影视作品,都需要以细节来作支撑。

B.在新闻学院读书的时候,关于我看过广播电视专业学生的毕业纪录片作品,有个学生拍了一个不富裕的老太太的生活。

C.惊蛰节气就没有办法用绘画来体现了吗?并不是,古人很聪明,他们会用最适合体现时令之美的事物来入画。

D.生活习惯说明一切,如今的生活水平普遍改进了,老人不是喝不起牛奶,只是涮一下牛奶袋子,是经历过生活困窘的人都有的习惯。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21年是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我们要发扬雷锋精神,关爱他人,关心社会。

B.“盐渎风”读书节将开展“阅读马拉松”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让更多人热爱阅读。

C.盐城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地重视对地域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宣传。

D.中华海棠园开园首日就将迎来了数千名游客,他们对园区景观满意度很高。

7.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全民健身不仅能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还能增强人们的体质。

B.能否在公众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C.为发展数字经济,市政府决定与国家信息中心合作共同举办博览会。

D.“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校园环境。

1.(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A.通过中国全球影响力的提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青年学习汉语。

B.故宫文创之所以成为“网红”,是因为其挖掘了文创的日常实用价值的缘故。

C.大学生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

D.在书香文化浸润下,学校逐渐营造了善思善行的校风和求实求是的精神。

2.(2021·广西百色·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家要深刻地投身到乡村振兴大战略的行动中来,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B.建设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是国家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沿边开发开放步伐、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C.随着普及,学生使用手机对学校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D.《民法典》体现了对人民生命的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人格尊严的尊重和保护,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和现代意义的法典。

3.(2021·山东潍坊·中考真题)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全国要实现群体免疫,新冠疫苗的接种率最起码要达到70%以上。

B.在《反食品浪费法》实施后,使全社会正在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风气。

C.我国确立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成为推动“十四五”经济绿色转型的新动力。

D.菜鸟驿站采用共同配送的方式可以大幅度增加快递员的派件效率。

4.(2021·贵州遵义·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学校每年都要开展有关禁毒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B.仁遵高速路大发渠特大桥计划2021年年底通车,建成后其宽度将是同类桥梁中世界第一的大桥。

C.文化创意最核心的魅力,绝不仅仅在于其中蕴含的文化力量,更在于其设计的美感、视觉的冲击。

D.我们要防范移动支付风险,切忌不可贪图小利,严防木马病毒二维码、虚假银行网址等新型骗局。

5.(2021·湖南怀化·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A.我省要全面加强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B.通过“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学习,使老师们认识到“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的重要意义。

C.有大约800年左右历史的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尖塔倒塌,屋顶烧毁,损失慘重。

D.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2021·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目前,我国市场上的湿巾和口罩等个人防护品,主要成分是由无纺布制成的。

②大部分的无纺布以聚酯纤维为基材,而聚酯纤维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在自然环境中无法自然降低。

③塑料污染治理面临着可降解塑料制品或其他替代产品缺少统一标准、替代产品供给短期存在缺口等。

④加快生物可降解材料技术装备攻关,不仅可以发展新经济,还可以降低成本。

(1)第①处结构混乱,应删去____。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改为____。

(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后增补____。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与____互换位置。

7.(2021·辽宁大连·中考真题)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①今年是大连市开启“美丽大连”建设新征程的起步之年。

②我市将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加强技术创新,继续举行污染防治工作。

③各部门需通力合作,建立快速响应,高效联动的工作机制,共建美丽宜居城市。

④未来,市民将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有更洁净的水可以饮用,享受到更美好的环境。

(1)第②句中有语病,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_______
(3)改写第④句中画线部分,使全句表达更顺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闯关检测
1.B
【详解】
A.搭配不当,将“扩充”改为“扩大”;
C.语序不当,将“为城市治理提供了新工具和新手段”与“为人们创造了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位置互换;
D.缺主语,将“达到了”改为“这标志着”;
故选B。

2.B
【详解】
B.“加强”与“发展”搭配不当,应把“加强”改为“促进”。

故选B。

3.A
【详解】
B.搭配不当,应将“增强效率”改为“提高效率”;
C.表意不明,“真正的情况并非如此”意义不明确;
D.成分残缺,在“出台了面向所有用户的套餐内流量当月不清零”后面加“措施”;
故选A。

4.D
【详解】
A.缺主语,去掉“随着”;
B.“大约”与“余”矛盾,去掉“大约”或“余”;
C.搭配不当,在“认真负责”加上“的态度”;
故选D。

5.C
【详解】
A.关联词误用,将“假如”改为“不管”;
B.缺主语,删去“关于”;
D.搭配不当,将“改进”改为“提高”;
故选C。

6.C
【详解】
A.“2021年“与“纪念日”搭配不当,应为“2021年3月5日是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
B.成分残缺,去掉“通过”;
D.“将”与“了”不合逻辑,应把“将”去掉;
故选C。

7.C
【详解】
A.语序不当,“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与“增强人们的体质”调换位置;
B.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
D.搭配不当,改为“美化了校园环境,增强了学生们的环保意识”;
故选C。

中考链接
1.C
【详解】
A.缺少主语,去掉“通过”;
B.重复累赘,可去掉“的缘故”;
D.搭配不当,可将“和求实求是的精神”改为“培养了求实求是的精神”;
故选C。

2.B
【详解】
A.搭配不当,“深刻地”和“投身”搭配不当,把“深刻”改为“积极”;C.成分残缺,“随着普及”成分残缺,应改为“随着手机普及”;词语误用,把“对”改为“给”;
D.搭配不当,删掉“尊重和”;
故选B。

3.C
【详解】
A.表意不明确。

“最起码”意思是“最低限度”,“以上”指数目在某一点之上,“最起码”和“以上”去掉其中一个;
B.成分残缺。

缺主语,删去“使”;
D.搭配不当。

将“增加”改为“提高”;
故选C。

4.A
【详解】
B.搭配不当,“宽度”不能与“大桥”搭配,后半句应改为:建成其将成为世界上同类型桥梁宽度第一的大桥;
C.词序颠倒,应将“其中蕴含的文化力量”和“其设计的美感、视觉的冲击”交换位置;
D.用词不当,“切忌”与“不可”搭配双重否定表肯定,应将“切忌”改为“切记”。

故选A。

5.D
【详解】
A.搭配不当,“提高”与“范围”搭配不当,应删去“和范围”或者在“范围”前添加“扩大”;
B.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
C.用词累赘,“大约”与“左右”删去其一;
故选D。

6.(1)“成分”(或“由”“制成的”)。

(3)“降低”“降解”。

(或“分解”,或“腐烂”)(3)“等”“问题”(或“难题”)。

(4)“发展新经济”“降低成本”
【详解】
(1)第①句结构混乱,语句“主要成分是由无纺布制成的”是句式杂糅,可删
除“成分”或“由……制成的”;
(2)第②处词语搭配不当,“塑料材料”应该是降解,而不是“降低”;(3)第③句缺少宾语,可在句末加“问题”;
(4)第④句“不仅可以发展新经济,还可以降低成本”的语序不发,应该改为“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发展新经济”。

7.(1)(1)将“举行”改成“开展”(或“推进”,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2)(2)将“响应”后面的逗号改为顿号
(3)(3)饮用到更洁净的水
【详解】
(1)“举行”与“工作”搭配不当,应把“举行”改为“开展”或“推进”。

(2)“快速响应”与“高效联动”是表并列关系的两个短语,故两者中间应用顿号。

(3)借鉴前句“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和后句“享受到更美好的环境”的格式,应把画线句改为“饮用到更洁净的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