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名校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托起草原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起草原》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2、品味精美的语言;
3、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3
【预习指导】
按要求预习课文并完成后面的积累检测题。

一、阅读与思考
第一遍阅读通读课文,要求:
①勾画生字难词,初步感知文章内容;②查阅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字词。

第二遍阅读默读课文,要求:
①在文中的空白处随时批注自己的感受、理解与疑问;
②用“/”在下面段落序号中将文章分成两部分: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
二、积累与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婆娑()妙màn() jí()风骤雨
高亢() jiǎo()健流连zhù()足
恬()淡 qǐ()丽寻幽lǎn()胜
2、选词填空,然后读熟这些句段。

①秦腔之所以顿挫高亢,是被直上直下的黄土高坡出来的;越曲之所以流转细腻,是被如花似水的秦淮烟柳出来的;而草原的歌,是牧人骑着马,立在草丘上
出来的。

(拂吼逼)
②如果行走间,偶然发现一丛不知名的野花,你都会格外珍惜地跑过去,着
她,着她,着她,因为空旷的绿海中,惟有她,显得最耀眼。

(判断鉴赏注视)
③天下之人,一定会热爱呼伦贝尔的壮阔;天下之人,一定会
赞美呼伦贝尔的奔马;天下之人,一定会喜欢呼伦贝尔的清新;而天下喜好吟唱之人,一定会后悔自己没有生长在呼伦贝尔大草原。

(恬淡坦诚勇敢)
④无论草原的歌声如何悠长、草原的舞蹈如何矫健、草原的民俗如何浓郁、草原的风光如何、草原的鲜花如何、草原的河水如何、草原的骏马如意如何写意,这一切都只能产生在草原,植根在草原,生长在草原,繁荣在草原。

(灵秀绮丽明艳)
【学习流程】
一、激趣导入
二、预习反馈
指名分读全文,将文章划分为两部分,并想想这样划分的理由。

(订正积累检测题1和层次划分题)
三、品读,体会草原之美
1、作者说“天下最美的草原在呼伦贝尔”,仔细阅读1~6段,说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它的美?
答:
2、哪些景物描写体现了夏季草原的美?这些描写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3、草原的白桦林既具有阳刚之美,又具有阴柔之美。

试写出能反映这两种美的语句。

阳刚之美:
阴柔之美:
4、草原的歌具有怎样的特点?(※)文中说“草原的歌,是牧人骑着马,立在
草丘上吼出来的”,你认为是这样吗,为什么?
答:
5、根据第五段内容仿写。

江南水乡的女儿红,是在船上,就着精美的小菜慢慢喝的,那是书生的品味;藏域雪山的青稞酒,是在高原,就着珍稀的藏红花匆匆喝的,那是热血的能量;茫茫草原的马奶酒,,,。

6、草原的花具有怎样的特点?它带给人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答:
四、揣摩,体会作者的感悟和思考
1、这样的草原,使作者产生了哪些生命感悟?
答:
2、第八、九两段是从什么角度对草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的? ( ※ )你觉得文段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考?答:
3、作者为什么说要“永远托起这块青青的草原”?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托起草原”?
答:
( ※ )4、标题“托起草原”有怎样的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答:
【拓展延伸】
草原歌曲中的长调是一种最美的歌,那是被白云的纯白和草原的绿色漫染过的,散发着草原魅力的歌唱。

有谁不被这样的各声倾倒?以为蒙古族散文家曾说过:“长调,像旅人在背上的行囊中装进尽可能多什物,又像魔术师从口袋里取出无穷尽的彩带。

”长调具有野性、荒凉、雄奇的美,又有宁静祥和的美。

它像黄河壶口瀑布一样一泻千里,又像黄河宁静的河湾那样温柔安详。

在海拉尔妇联举办的一次宴会上,当地的妇联主任韩桦的一曲长调,把我们带进了神奇的草原。

草原上人们美丽荒凉的感情在长调中流淌,一种难以言说的感情涌上心来,我们都有了一种长歌当哭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从没有过的额,它如急流冲刷了我们的全身,每一个人的眼里禽满了泪水……它不是戏剧的拖腔,不是舞台上的吟哦,它是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对人生的赞美,对生命的感叹!它是那么奇特,那么苍凉,那么质朴,那么委婉,又是那么让人深深地感动。

(节选自姜华《草原啊草原》)
1、草原长调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
2、《托起草原》中说“草原的歌,特别悠长”,请写出文段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语句。

答:
3、说说文中画线比喻句的表达作用。

答:
4、文段写听妇联主任韩桦唱长调后的感受有什么作用?答: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界与运用(15分)
1.三军可夺帅也,口口口口口口口。

(《论语·子罕》)
2.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崔颢《黄鹤楼》)
4.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5.杜甫在《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绵时盼望得到家人平安讯息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6.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

7.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两句赋予山河以生命和情感,写出了潼关地势的
险要。

8.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明自己虽仕途受挫却仍然要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

(二)文言文阅读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
出师表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9.本文作者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人名)。

(1分)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悉以咨.之()
(3)苟全.性命于乱世()(4)以彰.其咎()
11.参照示例,分析“诚”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2分)
示例:“诚宜开张圣听”中,“诚”是确实,的确的意思。

强调了广开言路的必要性,引起刘禅的重视。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诚”是确实,的确的意思。

强调了。

12.请从第⑥段中找出作者接受先帝“临崩”重托以后所做的事。

(2分)
13.本文言词恳切,感人至深。

请简要回答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情感?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分)
陈子经①,尝作《通鉴续编》,书宋太祖废周主为郑②,雷忽震其几。

子经厉声曰:“老天便打折陈桱之臂,亦不换矣。

”后三日,子经因昼寝.,梦至一所,类王者居。

有人入报:“陈先生至矣!”其中坐者衣黄袍,起坐待
也。

”遂惊寤。

(选自《古代小说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有删节)【注释】①陈子经:陈桱,明初史学家。

②宋太祖废周主为郑:宋太祖发动陈桥兵变取得政权,废周主为郑王。

③比朕于篡:把我与篡位者等同。

④史贵直笔:史官贵在秉笔直书,无所避忌。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分)
(1)子经因昼寝.()(2)不可易.也()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
16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祥云缭绕的地方
宗璞①
图书馆,在一座大学里,永远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这里钻研学问,学子在这里发奋学习,任何的学术成就都是和图书馆分不开的。

我结识清华图书馆是从襁褓中开始的。

我出生两个月,父亲执教清华,全家移居清华园。

母亲在园中来去,少不得有时抱着我,或用婴儿车推着我。

从那时,我便看见了清华图书馆。

我想,最初我还不会知道那是什么。

渐渐地,能认识那是一座大建筑。

在上幼稚园时就知道那是图书馆了。

图书馆外面的石阶很高,里面的屋顶也很高,一进门便有一种肃穆的气氛。

说来惭愧
..,对于孩子们,它竟是一个好玩的地方。

不记得我什么时候第一次走进图书馆。

父亲当时在楼下,向南的甬道里有一间朝东的房间,我和弟弟大概是跟着父亲走进来的。

那房间很乱,堆满书籍文件,我不清楚那是办公室还是个人研究室,也许是兼而用之。

每次去不能多停,我们本应立即出馆,但常做非法逗留,在房间外面玩。

给我们的告诫是不准大声说话,于是我们的舌头不活动,腿却自由地活动。

我们把朝南和朝西的甬道都走到头,甬道很黑,有些神秘,走在里面像是探险。

有时我们去爬楼梯,跑到楼上再跑下来。

我们还从楼下的饮水管中,吸满一口水,飞快地跑到楼梯顶往下吐,听见水“啪”的一声落地,觉得真有趣。

我们想笑却不敢笑,这样的活动从来没有被人发现。

上小学时学会骑车,有时由哥哥带着坐大梁,有时自己骑,当时校中人不多,路上清静,慢慢地骑着车左顾右盼很是惬意。

我们从大礼堂东边绕过来,到图书馆前下车,走上台阶,再跑下来,再继续骑,算是过了一座桥。

我们仰头再仰头,看这座“桥”和上面的楼顶。

楼顶似乎紧接着天上的云彩。

云彩大都简单,一两笔白色而已,但却使整个建筑显得丰富。

多么高大,多么好看。

这印象还留在我心底。

从外面看图书馆有东西两翼。

东面的爬山虎爬得很高。

西面的窗外有一排紫荆树。

那紫色很好看,可是我不喜欢紫荆,对于看不出花瓣的花朵我们很不以为然。

有人说紫荆是清华的校花,如果真是这样,当然要刮目相看。

抗战开始,我们离开清华园,一去八年,对北平的思念其实是对清华园的思念。

在清华园中长大的孩子对北平的印象不够丰富,而梦里塞满了树林、小路、荷塘和那一片包括大礼堂、工字厅等处的祥云缭绕的地方。

胜利以后,我进入清华外文系学习,在家中虽然有一个小天地,图书馆是少不得要去的,我喜欢那大阅览室。

这里是那样安静,每个人都在专心地读书,只有轻微地翻书页的声音。

几个大字典架靠墙站着,字典永远是打开的,不时有人翻阅。

我总是坐在最里面的一张桌上。

因为出入都要走一段路,就可以让自己多坐一会,在那里看了一些参考书,做各种作业。

在家里写不出的作文,在图书馆里似乎是被那种气氛感染,很快便写出来,当然也有时在图书馆做功课不顺利,在家中自己的小天地里做得很快。

在这一段日子里,我惊异地发现图书馆变得越来越小,不像儿时印象中那样高大,但它仍是壮丽的。

也常有一两笔白色的云依在楼顶。

四年级时,便要做毕业论文,可以进入书库。

置身于书库中,真像是置身于一个智慧的海洋,还有那清华图书馆著名的玻璃地板,半透明的。

让人觉得像是走在湖水上,也像是走在云彩上,真是祥云缭绕了。

我的论文题目是托马斯·哈代的诗,本来我喜欢哈代的小说,后来发现他写诗也是大家,深刻而有感染力,便选了他的诗做论文题目。

导师是美国教授温德。

在书库里留恋徜徉真是乐事。

那时,图书馆里有教室。

我选了邓以蛰的美学,便是在图书馆里授课,在哪间房间记不起了。

这门课除我之外还有一个男生。

邓先生却像有一百个听众似的,每次都做了充分准备,带了许多图片,为我们放幻灯。

幻灯片里有许多名画和建筑,我在这里第一次看见蒙娜丽莎,可惜不记得邓先生的讲解了。

这门课告诉我们,科学的顶尖是数学,艺术的顶尖是音乐。

只是当时没有音响设备,课上没有听音乐。

从清华图书馆里走出来的还有少年闻一多和青年曹禺②。

闻一多一九一二年入清华学堂,在清华学习九年中,少不了要在图书馆读书,在九年中他课余写的旧体诗文还自编为《古瓦集》。

去年经整理后出版,可惜我目力太弱,已不能阅读,只能抚摸那典雅的蓝缎面,让想象飞翔在那一片彩云之上。

曹禺的第一部剧作《雷雨》是在清华图书馆里写成的。

我想那文科的教育,外国文学的熏陶,那祥云缭绕的书库,无疑会影响着曹禺的成熟和发展。

我们不能说清华给了我们一个曹禺,但我们可以说清华有助于万家宝成为曹禺。

我想,演员若能扮演曹禺剧中人物,是一种幸运。

他的台词几乎不用背,自然就会记得。

“太阳出来了,黑暗留在后头,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

”上中学时,如果有人说一句“太阳出来了”,立刻会有人接上“黑暗留在后头”。

“我的中国名字叫张乔治,外国名字叫乔治张”,短短两句话给了多么宽广的表演天地。

也许这是外行话,但这是我的感受。

从图书馆走出的还有许多在各方面有成就的人,无论成就大小,贡献大小,都是促使社会进步的力量,想来,在清华献出了毕生精力的教职员工都会感到安慰。

今年夏天,目疾稍稳定,去清华参观新安排的“冯友兰文库”,便也到图书馆看看。

大阅览室依旧,许多同学在埋头读书,安静极了。

若是五年换一届学生,这里已换过十届了。

岁月流逝,一届届学生的黑发变成银丝,但那自强不息的精神永在。

(选自《烟斗上小人儿的话》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节)【注释】①宗璞:原名冯钟璞。

1928年出生,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②曹禺:本名万家宝。

(有删节)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
①缭.绕()②告诫.()③刮.目相看()④流逝.()
18、首段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什么作业?(4分)
19、“说来惭愧,对于孩子们,它竟是一个好玩的地方。

”你如何理解作者的“惭愧”?(3分)
20、请写出作者在清华图书馆中亲身经历的事。

(两件即可)(4分)
21、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4分)
我们不能说清华给了我们一个曹禺,但我们可以说清华有助于万家宝成为曹禺。

22、请简要回答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
..情感?(4分)
23、作者为什么将清华图书馆称为“祥云缭绕的地方”?(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甲】那宝玉本就懒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又最厌峨冠礼服贺吊往还等事,今日得了这句话,越发得了意,不但将亲戚朋友一概杜绝了,而且连家庭中晨昏定省亦发都随他的便了,日日只在园中游卧,不过每日一清早到贾母王夫人处走走就回来了,却每每甘心为诸丫鬟充役,竟也得十分闲消日月。

【乙】宝玉道:“也不用摆,咱们且作诗。

把那大团圆桌就放在当中,酒菜都放着。

也不必拘定坐位,有爱
吃的大家去吃,散坐岂不便宜。

”宝钗道:“这话
..极是。

”湘云道:“虽如此说,还有别人。

”因又命另摆一桌,拣了热螃蟹来,请袭人、紫鹃、司棋、待书、入画、莺儿、翠墨等一处共坐。

山坡桂树底下铺下两条花毡,命答应的婆子并小丫头等也都坐了,只管随意吃喝,等使唤再来。

湘云便取了诗题,用针绾在墙上。

众人看了,都说:“新奇固新奇,只怕作不出来。

”湘云又把不限韵的原故说了一番。

宝玉道:“这才是正理,我也最不喜限韵。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版)
24、以上两则选文出自名著《》,作者是清代明代小说家(人名)。

(1分)
25、请写出【乙】文中加点“这话”指代的具体内容。

(2分)
26、【甲】【乙】两文共同体现了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7、按照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棋盘上的文化
【横生妙语】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共同进入学校围棋大赛决赛,主持人夸奖他们说:
“你们两位争夺冠军,真是啊!”
(1)根据语境,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应该是()(2分)
【棋传雅趣】棋是古代文人雅士的爱物,经常出现在文人笔下,传情达意,平添雅趣。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请你找出诗人巧借棋子描写等待友人的情景的句子,准确、工整地抄写下来。

(2分)
【缘棋悟理】围棋中蕴含着深邃的人生道理,如孟子以弈为喻指出①“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又如苏轼在谈下棋的感受时说:②“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3)请从以上画线处任选一句,写出这句话带给你的思考。

(不少于50字)(6分)
①。

②。

(二)作文(50分)
28、以下文题,任选其一。

文题(1)题目:有你的地方就有风景
作文(2)题目: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每个前进的时代都有英雄,每个向上的民族都需要英雄精神的滋养。

一代代英雄人物身上闪耀着坚守理想、挑战困难、勇于担当、敢于胜利
...................的精神光辉,这些精神在英雄的血脉中流淌,陪伴着他们一路前行。

请在这些英雄精神中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写出你的理解和感受。

作文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5)不少于600字。

中考试题·语文答案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匹夫不可夺志也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7、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9、诸葛亮(1分)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给予(2)询问,商议,征求意见。

(3)保全。

(4)表明,显扬
11、蜀国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引起刘禅的重视。

12、深入不毛,平定南方;出师北伐。

13表达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和效忠汉室的真挚感情
(乙)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分)
(1)睡觉(2)改变
15、陛下想要臣死,臣立刻就死罢了。

16、正直,秉笔直书,无所避忌的大无畏精神
(三)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
①liáo ②jiè③ɡuā④shì
18、以图书馆的重要作用开篇,强调了图书馆给人的帮助,为下文写清华图书馆作铺垫。

19、这里的“惭愧”表现了作者对往事的无限回忆,对清华图书馆的无限留恋之情。

20、幼时在图书馆玩耍;在阅览室中做作业;在图书馆里听课。

21、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4分)
这句话不仅仅是说曹禺是清华走出的名人,更重要的是强调了清华在培养人才造就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和贡献。

22、对清华园对清华图书馆的无限热爱、留恋和怀念之情。

23、因为在作者的心目中,清华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是文化的传承之地、更是自己成长的精神圣地,所以作者将清华图书馆称为“祥云缭绕的地方”。

(四)
24、红楼梦曹雪芹
25、也不用摆,咱们且作诗。

把那大团圆桌就放在当中,酒菜都放着。

也不必拘定坐位,有爱吃的大家去吃,散坐岂不便宜。

26、懒于结交应酬他人,不满封建礼教、追求自由不愿受封建传统的束缚、独立不羁,个性解放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7、(1)龙争虎斗
(2)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3)示例一:学棋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否则就会无所得;人生变是如此。

示例二:下棋不在乎成败,而在于从中获得精神的享受,胜了当然高兴,败了也应感到高兴,我们享受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二)作文(50分)
28、略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书写(5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21分)
1.读下面诗句,完成题目。

(4分)
夜深沉,庭宁静
鸟巢也被睡眠lǒng zhào ①着
从踌躇的眼泪里
从沉yín ②的微笑里
从甜柔的羞怯和痛苦里
把你心的秘密告诉我吧
(1)加点字“怯”的正确读音是( ▲ )
A.qiè B.què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

①lǒng zhào ▲②yín ▲
2.古诗文名句填空和选择。

(10分)
(1)物是人非事事休,▲。

(李清照《武陵春》)
(2) ▲,寒光照铁衣。

(乐府民歌《木兰诗》)
(3)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 ▲,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似在雪景中见春色,
《雁门太守行》中的“▲,▲”则在乌云中现光明。

(6)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3.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4分)
(1)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 ( ▲ )
A.少。

例陶后鲜有闻 B.新鲜。

例芳草鲜美
(2)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论语》) ( ▲ )
A.苟且。

例故不为苟得也 B.如果。

例苟富贵,无相忘
(3)人孰.无过?改之为贵。

(王阳明《寄诸弟》) ( ▲ )
A.仔细。

例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B.谁。

例吾孰与徐公美
(4)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中庸》) ( ▲ )
A.有人。

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有时。

例或置酒而招之
4.下列选句出自宋代作家作品的一项是( ▲ )(3分)
A.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B.(宋江一行)转过马行街来,家家门前扎缚灯棚,赛悬灯火,照耀如同白日。

正是: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

C.张铁臂击剑,陈和甫打哄说笑,伴着两公子的雍容尔雅,蘧公孙的俊俏风流,杨执中古貌古心,权勿用怪模怪样:真乃一时胜会。

D.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

刺斜里闪出一将,大叫:“休伤吾主!”视之,乃庞德也。

德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保操前行。

三、阅读(56分)
(一)(8分)
《西游记》目录(摘选)
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十二回唐王秉诚修大会观音显圣化金蝉
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
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十八回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大圣降魔
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
5.唐僧在何处收谁为徒?检索摘选的目录,按照收徒的顺序填空。

(2分)
五行山收孙悟空→▲→▲→流沙河收沙悟净
6.阅读第十四回选段,完成题目。

(6分)
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扣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

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