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核电未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经济
70Environment 创新引领核电未来
核电
随着十九大“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重大战略部署的推进,我国能源结构发生重要变化,能源事业进入了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的新时代,核能与核技术应用的国内外市场具有广阔前景。

作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核电是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缓解环境污染和保证能源安全的需要。

十几年来,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加快,核电相关技
术能力不断提升,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研发设计和装备制造能力。

文/林琪
日前,首届中国质量技术与创新成果发表赛在北京举办。

大赛以“技术助力质量,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吸引了全国500多个参赛项目参赛并进行了激烈的角逐,最终,能源、民航、铁路、公路、钢铁、银行、通信、电网、燃气等行业项目进入现场决赛环节。

中国广核集团下属的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研究院”)参赛项目《特种废物等离子体无害化减容处理技术》,获本次比赛质量创新类别中的示范级奖项,这是该类别的最高荣誉。

中广核研究院充分展示了该技术在质量创新中的新颖性、实用性、知识性、顾客导向和有效性。

经过行业专家的评审和打分,《特种废物等离子体无害化减容处理技
术》项目脱颖而出,斩获殊荣。

据介绍,该技术历经10年自主研发,
能真正实现特种废物的无害化、稳定化和
资源化,可以节约大量的处置用地,在放
射性废物处理与民用环保危废处理领域均
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该技术拥有近30项
国家专利授权,获得第十八届中国专利优
秀奖、深圳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已在广东
清远成功实现工程示范应用,广东东莞、
江苏无锡、甘肃金塔等地目前也在同步建
设产业化应用项目。

创新挤术,实现特种废物无害化
由中核集团组织、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主导编制、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参与编制的国际标准《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冷却剂系统设备和管道保温层设计规范》于10月26日正式发布。

该标准于2018年7月11日正式立项,历时2年多,经过ISO多轮次、高要求的国际审查与投票,最终以每轮国际投票赞成率均超过90%、领先ISO官方进度9个月正式发布。

在此之前,国际主流核电建设标准主要参考美国核电用户要求文件(URD)和欧洲核电用户要求文件(EUR)。

《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冷却剂系统设备和管道保温层设计规范》是我国首项核电国际标准,也是我国核领域首项ISO标准。

该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自主核电技术进一步获得国际认可,对提升我国核电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核电迎来第三代技术路线,由中国两大核电企业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广核集团在我国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以及我国和全球最新安全要求,研发了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就是我国自主研发核电技术的重要代表作。

《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冷却剂系统设备和管道保温层设计规范》则是由华龙一号标准转化,充分凝练了我国三代核电技术和工程经验。

在三代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及一回路系统设备管道保温层的研发过程中,我国开展了大量科研攻关。

保温层作为压水堆核电厂核岛的重要设备,承担着减小反应堆及一回路热损失、缓解严重事故工况、降低辐射水平、改善操作环境等一系列重要功能,与核电站安全息息相关。

该标准的发布,填补了核电保温层设计领域无可用国际标准的空白。

10月15日—16日,由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国防科工局)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烟台市人民政府、山东省能源局主办,中广核集团、中核集团、国电投集团、华能集团等协办,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烟台核电研发中心、北京企发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2020中国(烟台)核能安全暨核电产业链高峰论坛”和“2020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展览会”在山东烟台举办。

活动创造性地实现了核电产业链高峰论坛和核工展的完美结合,以会带展,以展促会,全面地展示核电技术应用及核电装备制造等方面的最新技术和装备,搭建交流和服务平台,探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来自法国、俄罗斯、乌克兰、美国、日韩、英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核电产业链各领域的院士专家、科研院校、核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等近300人参加论坛,论坛设置了核能综合利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金融服务、核技术应用与后处理、氢能与储能产业发展5个分论坛。

近200家单位参加核工展,展出面积近2万平方米,展览规模创历史新高。

本届论坛和展会主要展出全球首个全尺寸波动管老化研究实验平台、国内最长的45米核电用高效换热管填补了该领域国内空白等七项主要成果。

在成果发布会上,装备制造企业先后分享了在核电关键设备制造和智慧核电技术研发等方面参与核电产业链建设的能力,并介绍了相关核电核心产品,以及未来持续参与核电产业发展的规划。

自主研发,首项核电国际标准发布
两会合一,搭建核电产业交流平台
71
Environ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