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凝固的音乐——建筑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认识和兴趣。

2.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

重点: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

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

难点: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悠扬的乐曲放松放松身心。

2.边听边欣赏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

3.说说自己欣赏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
4.你记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筑?
5.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凝固的音乐――建筑。

6.板书课题《凝固的音乐――建筑》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欣赏古建筑图片。

回答问题。

三、讲授新课(一)、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故宫的系列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

A、故宫外景:黄色屋顶与红色墙面带给我们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黄色是尊贵的色彩,代表了皇族,红色是喜庆的色彩。

巨大庄严的建筑群和宽阔的广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B、云龙大石雕:雕刻有龙纹、宝山和云纹,栩栩如生,这种纹样被称作“九龙
1.学生欣赏分析。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回答。


戏珠”,精美异常。

C、门钉和铺首:朱门金钉、金铺首是皇家建筑的一种标志,有辟邪的作用,寓意吉祥。

D、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小兽:依次为鸱吻、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

只有太和殿才能十兽齐全。

E、乾清宫:皇帝上朝的地方,其金碧辉煌的色彩,笔直的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

2.分析小结故宫的建筑风格。

3.你对故宫还有哪些了解,和同学交流讨论。

4.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

5.小组交流讨论。

(二)外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泰姬陵(印度)、凡尔赛宫(法国)科隆大教堂(德国)的图片学生欣赏。

2.请学生对比中外古代建筑,说说它们不同在哪里?
3.教师分析这几种建筑的风格特点。

A.泰姬陵(印度):造型追求简洁、精确的几何图形构成之美。

B.科隆大教堂(德国):它那高耸入云的双塔,充满了基督教那种“神圣忘我”的宗教精神。

C.凡尔赛宫(法国):内部装饰富丽堂皇,是欧洲最宏大华丽的宫殿建筑。

4.对比乾清宫和凡尔赛宫内景的不同。

(造型、材质、感受)
(三)中外古代建筑在造型材质上有什么不同?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

四、学生实践1.作业要求:用文字将自己对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的认识写下来,并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学生交流本课的感受。

3.教师加入讨论。

学生作业。

课题:有特点的人脸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2.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重点:学习中锋、侧锋、淡墨、重墨在人物画中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物画的传统与创新。

难点:掌握墨色浓淡程度,能准确地表现人脸、五官的比例知识,进而创作有特点的人脸。

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眼力大比拼
他们的脸有什么特点?(出示几张著名人物的脸部特写:刘欢、李咏、肥肥、成龙……)
2.欣赏漫画
出示其中几位人物的漫画像,说说这些漫画是怎样表现人物脸部的。

小结:要抓住人物脸部特点来表现。

3.欣赏国画肖像并与照片相对比:鲁迅、阿Q、齐白石、观鱼图。

师:不是只有漫画可以表现有特点的人脸,中国画的写意手法也可以画出生动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画写意人物。

板书课题《有特点的人脸》学生说说这几位人物的脸部特点,包括发型、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

抓住人物脸部特点,夸张他们的特征。

欣赏,初步感受国画写意人物画的风格。

三、讲授新课
1.以马三立为模特,分析人物的脸部特点。

脸形:中国画家用我们最熟悉的汉字总结出绘画头部的理论,其中头部的基本形分别为:国、申、田、由、甲等。

说说课本中的人物脸形分别属于哪种基本形?
五官的特征: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
发型的特征、皮肤的特征、其他装饰(眼睛,耳环等)。

2.讲解人物脸部的结构比例。

什么叫“三停五眼”?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这三等分和五等分概括了各种脸型正视头像的一般规律。

3.用一个词形容书中人物脸部的表情,思考自己会怎样来表现这些有特点的脸。

4.学习马三立肖像的具体绘画步骤,注意墨色的浓淡及用笔的灵活,控制好画面的水分,掌握脸部的比例。

学生分析。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回答。


“三停”:发际至眉毛至鼻尖至颏底。

“五眼”: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四、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用中国画表现一幅人脸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板书设计
有特点的人脸
三停:发际——眉毛——鼻尖——颏底
五眼: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课题:戏曲人物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重点: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方法。

难点: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京剧录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欣赏思考
A.这是什么戏曲?
B.有哪些人物形象?
C.给你什么感受?
D.跟着录像模仿一下动作表情。

3.板书课题《戏曲人物》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模仿人物动作。

三、讲授新课1.介绍有关京剧的知识
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

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

C.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表演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介绍。

旦角的行家。

2.欣赏京剧人物形象
A.分别出示该行当的人物形象。

B.展示优秀的戏剧人物绘画作品。

C.说说这些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刻画?
3.讲解绘画方法
A.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京剧人物形象,分析他的动作、表情、服装等方面的特征。

B.勾好大致轮廓,注意各部分比例。

C.自己刻画人物的细节部分。

D.勾线上色。

学生讨论人物的特征:如衣着、动作、头饰、脸谱等。

服饰、面部、动作、道具等。

重点欣赏服饰及脸谱。

学生分析。

四、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戏曲人物图片,用色彩画表现一幅戏曲人物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服饰和表情、动作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板书设计
戏曲人物
生行: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

旦行: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花衫、老旦。

净行: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武花脸)。

丑行:文丑、武丑。

课题:图形的魔术组合
学习目标: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重点:通过了解如何利用五香进行魔术组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难点:如何利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
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
你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
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

板书课题。

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物品放在一张纸上小组同学互相摩,分析哪些部分组合得巧妙。

三、讲授新课布置讨论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教师用课件演示几种与课本不同的组合方法。

学生实践课后拓展巡视辅导。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实践活动练习绘制。

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板书设计
图形的魔术组合
夏加尔《我和我的村庄》
课题: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

能力目标:能以线为主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重点: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及造型手法。

难点: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
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范画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你能总结它的表现风格吗?
揭题:线描画(板书)学生欣赏。

装饰风格和写实风格。

三、新授线描画,感知学习线描画的绘画形式1.《鸭子》、《鱼》欣赏,你能感受线条的魅力吗?这些线条分别是怎么表现鸭子和鱼的纹样的呢?
2.线条的种类:点(大点、小点);线条(点的延长);面(点的聚集和线条的增粗)……
板书:多样
3.感受作品中线条所产生的对比效果
(1)《门神》《印第安人》对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板书:线条粗细疏密
(2)《门神》《牛仔裤》对比,你能发现同样是线描作品,他们又有什么最明显的不同呢?
(3)想一想,这些黑白作品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黑白对比
4.欣赏感悟
引导学生分析书本学生作品:
哪幅画对你的启发最大呢?
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呢?
(可以和色彩画相比较)小组探究,汇报
线条的粗细不用;线条的疏密排列不用;线条的各种样式不
同……
黑白色块
小组讨论相互的感受,分析其线的组织和黑白灰关系。

四、学生实践1.如此魅力的表现手法,你也先过来尝试一下吗,那你想画什么呢?
2.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是你绘画的主题呢!
3.练习用线描述物体,力求表现物体的质感,讲究线的疏密粗细、黑白对比。

作画步骤:
(1)构思
(2)起稿
(3)线描
(4)调整
学生设计。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课题:色彩的调和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艺术魅力以及色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能运用两种以上的色彩调和方法,使画面和谐、沉稳。

难点:创造性地使用色彩调和方法,完成一幅自己喜欢的色彩丰富又和谐的画。

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欣赏比较儿童居室效果图。

它们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这种色彩丰富又和谐统一的搭配就是调和的美。

学生欣赏、感受。

三、自主研究 1.色彩调和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呢?有哪些方法呢?自学书第十四页。

2.书中介绍了哪些色彩调和的方法?
3.《鸡冠花》与《睡莲》这两幅画是怎样使色彩调和的?(教师引导分析:先找出颜色,再到色环上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种关系研究色彩调和的方法。

)学生打开书第十四页,自学后汇报。

读定义。

学生回答:混入同一种黄色;混入同一种灰色。

观察分析后回答。

四、实践操作如果我们来创作一幅画,除了这几种方法之外,还可以用其他色彩调和的方法。

看书第十五页,我们一起来研究。

这里有四张画,用的也是书中提示的四种方法,请你归归类,说出它用的是什么方法。

分组研究,讨论。

(对比色互相调和;邻近色;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学生欣赏、分析,并归类: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我们也来试一试,选一种方法为你们组的画涂上丰富而又和谐
的色彩。

以小组为单位,为草稿的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

五、汇报展示介绍本组的画,它使用了什么方法?给人什么感觉?分组介绍。

六、继续完成,教师辅导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七、展示作业介绍本组的画,它使用了什么方法?给人什么感觉?分组介绍,并进行互评。

板书设计
色彩的调和
对比色互相调和
邻近色同类色加入白色
混入同一种黄色
混入同一种灰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
课题: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知识目标:认识什么是邻近色,学习运用邻近色表现画面内容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使用邻近色画一幅画。

情感目标:感受运用邻近色作画给人带来的美感,激发学生色彩创作的愿望。

重点:学习邻近色知识,掌握运用邻近色的方法,感受邻近色的色彩美。

难点: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复习
提问:
什么是色彩的调和?
调和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出示课题: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学生欣赏。

三、讲授新课
1.认识邻近色
出示色相环,提问:
请你从色相环中找出一组或几组颜色相近的颜色。

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

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

2.欣赏感悟。

(1)播放教学课件。

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邻近色。

提问:
观察片中哪些地方有邻近色?
邻近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

小组研究: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学生观察回答。

欣赏感受。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

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3)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表现内容及表现方法。

再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实践操作
1.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2.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3.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学生作业。

注意画面内容与颜色间的关系。

学生发言。

学生设计作品。

五、小结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继续完成,教师辅导学生继续创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七、展示作业
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

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2.组织评价作业。

评价作品用色的方法和调和的效果。

3.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找出存在的缺点。

介绍自己的作品。

学生间互提意见。

八、课后延伸和谐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可以应用。

学生发言。

板书设计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邻近色
课题:箱板上的新发现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

重点:利用瓦楞纸的特点,掌握在瓦楞纸上镂空造型的技法和多层瓦楞纸与色彩卡纸拼贴等方法。

难点:层次感和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回忆交流
我们曾经尝试过用哪些方式方法进行创作?(结合实物欣赏)学生讨论回忆:绘画、剪贴画、版画等。

三、导入新课以前我们都是用商店里出售的“正式”材料进行创作,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纸箱板。

撕开表面的牛皮纸,你会发现里面藏着弯曲排列的瓦楞纸。

搜集资料并反馈。

四、分析思考瓦楞纸和其他的纸张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用纸板箱创作时我们应该发挥它的哪些特点?避免哪些不足?小组探究。

撕一撕:箱板上的瓦楞纸不止一层,两边还夹有光滑的牛皮纸,
可以撕出不同的层次;纸箱的厚薄不同,里面的瓦楞纸也不同;箱板纸层之间粘接的牢固度不同,撕出来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五、艺术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游戏的创作活动,教师参与活动,并给予合理建议,以引导完成作品。

选取一张瓦楞纸或纸箱板备用。

接力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块箱板,全班合作完成):
1.几位同学分别在纸箱板上撕出或刻出自己喜欢
的形象或肌理。

2.撕到一定程度,滚油墨或刷色,挑选合适的角度在大纸上印制。

3.继续撕刻,改变底版,再在大纸上印制。

4.调整构图,直至全班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

六、评价展示展示作品,引导学生评议。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箱板上的新发现
课题:参观劵
知识目标: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

能力目标:结合生活中的展览,设计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

重点:了解参观券的组成及表现形式,用学过的知识和技
能设计、制作参观券。

难点: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使用功能的完整。

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参观券说:大家都知道老师手上拿的是一张参观券。

参观券是参观展览或参观名胜古迹时,用来表示已付参观费的凭证和留作纪念的纸片。

2.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设计参观券。

板书课题:设计参观券学生欣赏。

三、讲授新课1.参观券的设计形式。

请同学们把书翻开,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两种设计形式,是哪两种?
教师小结并板书: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

2.参观券的构成。

参观券主要是以图为主,再配上必要的文字而构成。

(板书:构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图是指参观券的图案纹样,其内容一般是供参观的内容或景点,具有纪念意义。

(板书:纹样:内容,景点)
文字主要由地点、名称、票价等组成,(板书:文字:地点,名称,票价)字体可采用美术字、行书、隶书、篆书等。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观察回答。

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四、实践操作提出作业要求: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设计一张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出示几张范画粘于黑板,供学生设计时参考。

教师巡回指导,对设计理念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并展示其作业。

学生设计。

五、小结展示学生作业。

六、继续完成,教师辅导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七、展示作业开新产品设计发布会,要求设计师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阐述设计意图。

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

学生间互提意见。

八、课后延伸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充满设计意识的票券?回去找找,下次告诉老师。

学生发言。

板书设计
设计参观券
(1)摄影;(2)绘画
构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纹样:内容,景点
文字:地点,名称,票价
课题:神秘的礼盒
学习目标: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重点:了解礼盒的结构、形象、功能,学习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相关知识,利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礼品盒。

难点:利用综合材料,创新制作礼品盒。

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
上课。

二、导入新课
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
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
你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
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

板书课题。

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物品放在一张纸上小组同学互相摩,分析哪些部分组合得巧妙。

三、讲授新课布置讨论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教师用课件演示几种与课本不同的组合方法。

学生实践课后拓展巡视辅导。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实践活动练习绘制。

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板书设计
图形的魔术组合
夏加尔《我和我的村庄》
课题:故事里的人
知识目标:了解泥塑人物捏塑成型特点,探究手工捏塑成型的制作技巧。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粘土创作出一个生动的泥塑人物形象。

抓住人在故事中的特有姿势,塑出运动中的动态。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热情,努力表现出人的美。

重点:了解圆雕的基础知识,学习用基本形的加、减法塑造人物立体动态。

难点:作品生动、美观、牢固、观赏性强。

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创设情趣,引入课题。

1.讲述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

2.出示观察投影中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的雕塑作品。

师:今天,我们用橡皮泥塑故事中的人。

板书:课题《故事中的人》
三、教学新课,指导泥塑故事中的人。

1.交流信息,拓宽视野教师:
你能找出故事中描述某人物的关键词汇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