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检验与分析试验安全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检验与分析试验安全操作规程
一、危险源
1、成品、跑车检验危险源:吊装时吊臂下检验、零部件摆放不稳、鞋子打滑、配合不当、钢丝绳断股、车速超速、车辆制动系统失灵、臂下违章站人行走、未经培训人员操作、雨雾天跑车试验等.
2、计量分析人员岗位危险源:未培训人员取用和分析、化学试剂无标识导致误用、加热过度、化学试剂不合格、硫酸(硝酸、盐酸、高氯酸氢氟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强酸、强碱、氰化钾、三氧化二砷、亚砷酸酐、重铬酸钾等化学药品)保管不善、未穿戴防护用品、误服、实验室通风不良、违章使用化学试剂等
二、可能发生的事故
1、物体打击、车辆伤害、起重伤害、中暑等
2、灼伤、中毒、职业病等
三、检验员安全操作规程
(一)一般检验员
1、进入生产区域检验时,要遵守现场的一切安全防护要求。
2、工作前检查所有工具、仪表是否正常,检验台和局部照明灯电压不得超过36伏。
3、检验工不得用手触摸毛刺口,而应先去除毛刺,再检验。
4、在使用电钻和手提砂轮机时,应遵守电钻、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
5、使用平板时应检验平板是否垫稳,以防千斤顶倾斜时压伤手脚。
被检验的工件应支撑牢固。
6、一般不得在机床开动和未停稳前使用量具进行测量工作。
若为动态检验,则应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
特别是在转动部位附近工作时,应保持安全距离,扎好衣服、袖口或设置屏护网罩。
7、检验时,要注意周围零部件堆放是否整齐可靠,以防倒塌伤人。
四、化学分析安全操作规程
(一)化学试验一般操作规程
1、配置稀硫酸时,必须在耐热容器中进行,并缓慢将浓硫酸沿玻璃棒注入水中,配置王水时,应将硝酸卷满注入盐酸中,同时用玻璃棒随时搅拌。
严禁反次序操作。
2、所有试剂瓶都应有标签。
有毒药品应在标签上标明。
3、溶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放热物质时,须在耐热容器中进行。
4、试剂严禁入口。
入需要用鼻鉴别试剂时,须将试剂瓶远离,用手轻轻扇动,稍闻其味。
严禁用鼻子接触瓶口。
5、折断玻璃棒管时,须用钢矬在欲断处矬一小槽,再垫布折断。
使用时要把玻璃断口烧成圆滑的形状。
如要将玻璃管(棒)插入橡皮管中或橡皮塞中,手中应垫布,防止折断伤手。
6、严禁再实验室内饮食。
7、易发生爆炸的操作,不得对着人进行,并应事先采取可靠措施,而避免可能发生的伤害,如要戴好防护眼镜或设置防护挡板等。
8、一切散发有毒有害气体的操作,须于通风柜中进行。
通风装置保持良好的抽风效果。
9、一切固体布溶物及浓酸严禁直接倒入水槽,以防堵塞和腐蚀水道。
一切
废液,如含有毒物质超过安全标准,则应处理达标后排入下水系统。
10、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室,不得靠近明火,并立即清洗干净。
11、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须用锔将石膏锯开,禁止用其它物品敲砸,以免瓶子破裂。
12、高温物体要放在不能起火的地方。
13、取下正在沸腾的液体时,须先用烧杯夹子轻轻摇动后才能取下使用,以免使用时突然沸腾而溅出伤人。
14、使用酒精灯时,防止无色火焰烫伤。
15、蒸馏易挥发及易燃物体时,所用的玻璃器具必须完整无缺陷。
禁止用火直接加热。
16、一切化学试验工作前,要穿戴好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二)着色探伤员
1、计量室应选用低毒配方的着色剂,存放必须有专用库房,安全可靠,阴凉、避免日光直射,远离热源和火源,配备有充足有效的灭火器,并设置禁火标志;包装必须加盖密封。
2、库房由着色探伤员负责日常巡视和管理,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3、工作场地着色剂存量不得超过一星期用量,作业场所要整洁干净、设置足够、有效的灭火器材。
4、进行着色探伤时,周围不得有明火作业。
工作场所要通风良好。
5、探伤时,一定要注意个人防护,佩带好防毒面具和防护手套。
6、着色剂残液要妥善存放、正确处置,不得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无损(超声)探伤工
1、使用仪器前必须对仪器导线、插头等有关设备及工具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仪器必须有可靠的接地线。
2、声发射探伤仪的电源应使用胶皮软线或轻型移动电缆。
电源线应无裸露。
3、经常需要探伤的车间,可在配电盘附近装上备用固定电源,而不得任意接线。
4、工作时必须有两人以上同时参加,一次工作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中途还应休息。
手提式射线探伤的现场作业必须划出安全区域,同时采取可靠防护措施,并设警示牌,否则不可开机。
5、高处作业时,应设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人和仪器从高处坠落。
6、在金属容器内探伤时,电源部分应置于容器外部,操作者衣服应干燥。
(四)使用毒品安全规则
1、凡能产生有毒有刺激性气体的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这些气体是:一氧化碳、硫化氢、氟化氢、氯化氢、二氧化碳、氯气、碘蒸汽、二氧化硫、氧化锰、二氧化氮等。
2、进行有毒物质的实验时,必须穿戴工作服、戴口罩火防毒面罩及手套。
工作人员饭前合实验后要洗手。
试验中禁止饮食、吸烟毛巾置用实验容器盛装食品。
3、工作人员手、脸、皮肤等有破裂时,不许进行有毒物质尤其是氰化物的操作。
4、处理无名药品不能用口尝。
如果嗅气味,可用手掌扇动嗅之。
所有装用药品的瓶子均应贴有明显的标签,并分类、分层、分室存放。
禁止使用没有标签的药品。
5、有毒有害液体在取样时,不许用口吸取,只能用抽气管火滴定管吸取。
6、含毒物的溶液必须由盖试验的工作人员作一定的安全处置,达标后方可排入下水道,然后仔细洗净仪器合可能污染的股地点。
7、使用水银注意事项:
①装水银的玻璃器皿应该结实可靠。
②装水银的容器表面应盖一层甘油,脏水银则盖一层水。
③装水银的容器应放在金属浅盏中。
当水银溅出地面时,用高锰酸钾溶液灌泡。
8、使用剧毒物质时,必须坚持双人双重管理制度。
即双人领,双人发,二把锁,二本帐,二人管。
对其它易燃易爆物质和有强烈腐蚀性物质,操作时也必须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火设人监护。
这些物质是:汞及汞盐、铅及铅盐、砷化物及砷、氰化物、白磷及磷化氰、氟化物、二硫化碳、钾、氯酸盐、锰的化合物及所有的有机化合物等。
9、使用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安全规则
a搬运和使用腐蚀性药品,如强酸、强碱等,要戴橡皮手套、围裙、眼镜并穿深筒胶鞋。
在其工作地应备有洁净用水、毛巾、药棉和急救中和溶液。
操作者应熟悉药品的性质和操作方法。
b搬运酸、碱前应作下列检查:
①装运器皿的强度是否牢靠。
②装酸和碱的器皿是否封严。
③搬运时,不许把容器背在背上。
c移注酸、碱液时要用虹吸管,不要用漏斗,以防酸、碱溶液溅出。
试验时
须采用酸、碱和其它苛性液体时,禁止用嘴吸取。
如无吸气器,可用量筒量取。
d取碱金属及其它氢氧化物时,须用镊子夹取或用瓷匙取用,且操作人员需戴好橡胶手套、口罩和眼镜。
e废酸、废碱倾倒在专门的软弱其内,并放在安全的地方。
f浓酸倾洒在室内时,应先将碱与其中和,再用水冲洗干净。
g强酸飞溅到眼睛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0.5%的NaHCO3液清洗。
如果强碱溅到皮肤上或眼睛内,则除用大量清水冲洗外,再用2%的稀硼酸溶液清洗眼睛,或用1%的醋酸清洗皮肤。
经上述紧急处理后,受创人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h腐蚀性强烈的物质有:
溴及溴水、硝酸、硫酸、王水、氢氟酸、铬酸溶液、氢氰酸、五氧化二磷、磷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氨水、铵、冰醋酸、磷、硝酸银、盐酸等。
(五)使用易燃品安全规则
1、易燃物质不得放置在明火附近和试验地区附近。
贮存易燃物质的周围也禁止明火作业。
2、蒸馏或使易燃物质升华时应注意:
①禁止明火加热,而应用水(油)浴器、电热板或电砂浴等加热。
热源周围也不应油明火。
②试验仪器应当严密不漏气。
③在蒸馏装置下面,应放置有一金属浅盘(边高80~100cm)。
④工作地点应通风良好,四周切忌放可燃性材料。
⑤工作时要戴防护眼镜。
3、遇水易燃物质(如黄磷、过氧化钠、金属钠、钾等)禁止丢入废油桶内。
凡能引起燃烧的物质(入废油、废有机剂),应集中在专门的容器内放置在安全的地方。
禁止将性质相抵触的,能引起燃爆的易燃物贮存在一起。
4、试验室内存放各种可燃性物质总量不得超过3千克,而每种不得超过1千克。
随用随取,用后送回专门的贮存地点。
可燃物质,尤其是挥发性可燃物,应存放在密封的容器中,不许用无盖的开口容器贮存。
5、进行有关用火的工作时,要油专人负责管理,用完后即关掉热源。
6、经常检查防火设备,如灭火机等。
7、做蒸馏提纯火蒸馏试验,必须用明火加热时,每次蒸馏的数量不得超过100ml,同时应有防火措施。
8、一旦发生火灾事故,首先应撤除一切热源,拉开电闸,然后用砂子或石棉布盖住失火地点,或用四氯化碳等灭火器灭火。
除酒精外,化学物品失火,不许用水扑救。
(六)使用易爆品安全规则
1、预防由于内外压力差引起的爆炸的措施:
①仔细检查供真空操作用的全部仪器有无裂纹,不许使用有裂纹的仪器。
②使用前应检查容器真空度是否合格,检查时应将容器用布包好。
③检查安全标志和防火措施。
2、使用气瓶时注意在检定周期内使用,并要求:
①不能使气瓶受撞击或冲击。
不许用人背或地下滚动的办法运气瓶。
立着使用气瓶时,应有固定措施,以防倾倒。
开气时气嘴不能对人。
②气瓶不能放在电炉、暖气附近,不能放在日光照射的地方。
气瓶附近不
得有明火和热源。
③氧气瓶、氧气表以及导管,禁止与油类物质接触。
3、有爆炸危险性的药品(过氧化钠、过氧化氢、浓高氯酸等),在试验室内只许放一小部分,并应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
4、禁止将性质相抵触的能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接触贮存在一起。
①禁止浓硫酸和结晶状高锰酸钾接触。
②接触和有机物一起研磨氯酸钾。
③禁止和有机物一起研磨硝酸盐。
有机物不得和浓硝酸一起混合及加热等等。
5、乙炔铜、乙炔银的干粉最易爆炸,故在试验完毕时,应将它和溶液一同倒在室外,并用土深埋。
6、使用乙醚,首先应按下法检查过氧化醚是否存在:取10ml乙醚放入试管中,加入新制的10%碘化钾溶液1ml,摇匀后放置1分钟,如乙醚层显黄色,则不能用此乙醚。
(七)电热蒸馏水器
1、使用前洗刷内部一次,以免积贮水垢。
洗刷时注意不要擦伤表面镀层。
2、检查电源及电源线路是否良好,水路是否畅通。
3、使用时,先加水至水位线,然后通电。
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调节水的流量。
停水时,应立即断电。
4、蒸馏水皮管不宜过长,并且不准插入蒸馏水中,以保证蒸馏水畅通。
5、使用完毕,必须先切断电源,过一会儿再关闭水源。
(八)高温炉
1、使用前,首先检查该炉是否正常,是否漏电,炉膛是否清洁。
2、温度最高不准超过1000。
C。
3、使用时应避免燃烧物质倒入炉内。
4、升温姚缓慢进行,降温时应使其自行冷却,不得将炉门打开速降。
5、使用使如发现炉内有火花发生或炉温与指定温度不符合使,须立即告之保管人员处理。
6、使用完毕后应把电插销拉下,把温度调节倒最低温度,开关以反时针调至零点位置,炉门关闭后方可离开。
7、如需燃烧特殊物质(如铅、锌等)应事先与保管人联系,用毕将炉膛清理干净。
(九)电烘箱
1、烘箱必须保持接地良好,不超温使用。
2、烘箱附近。
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
3、不得再烘箱旁边进行洗涤、刮漆和喷漆工作。
4、电阻丝在底部的烘箱,要防止小零件落入烘箱底部与电阻丝接触而造成短路。
5、打开烘箱门必须断电。
加温过程中,操作者不得离开。
6、烘箱在工作时不得进行清洁工作,更不得用汽油擦拭。
7、经过汽油、煤油、酒精、香蕉水等易燃物洗涤过的零件及喷漆过的产品,应在室温下停放15~30分钟,待绝大部分易燃液体挥发后,才能放入烘箱内烘烤。
8、烘箱使用前要先检查自控装置是否失灵。
烘箱故前必须先打开通风的闸门,以防爆炸。
室内也要通风。
(十)玻璃及陶瓷器皿
1、加热时不可使器皿骤热,并应注意抹干器皿上流下的水。
2、烘干玻璃器皿时,温度维持在120。
C以下。
3、瓷管不要在炉温高时放入。
4、不可用未经烧圆的玻璃棒在玻璃杯内进行搅拌。
5、将玻璃管通入木塞或橡皮塞的孔内时,应戴好手套握玻璃管,并在玻璃管端沾水缓缓送入,以免玻璃管折断划伤手指。
拿放及洗涤玻璃器皿时,也要防止伤手。
6、瓷器内不可加入氢氟酸,瓷坩埚内部熔融碳酸钠。
7、不知性质的试样,不可随便加热,以免器皿爆炸。
8、使用完毕的化学试验器皿,应进行清理、置换、洗涤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