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学期健康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健康教育教案
第一篇:小学三年级上学期健康教育教案
三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
第一课
我从哪里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父母养育自己不容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3、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技能。

4、通过生命科学常识的直观教学法和资料信息搜集法,引导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到父母养育自己的不容易。

通过资料比较的方法,看到自己的成长,并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喜悦。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准备:
1、请父母提供自己的出生证。

2、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出生时的情况。

3、查找自己成长过程的照片及其他成长资料。

4、父母的结婚照片、妈妈怀孕的照片。

5、胚胎发育各阶段的图片。

(配解说词)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导入主题:猜一猜我们是从哪儿来的?
学生自由说。

(出示父母的结婚照、妈妈怀孕的照片)(爸爸妈妈结了婚就成为夫妻,妈妈怀孕了,就有了你们。


二、教学新课
1、学生围绕主题自由提问。

2、看图自学。

3、学生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4、随机出示各种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① 各阶段胎儿的图片:一个半月、三个月、七个月、九个月。

体会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慢慢长大。

② 胎盘、脐带图。

了解:宝宝的肚子上有一根带子跟妈妈的身体连在一起,妈把自己的营养不断送给宝宝,宝宝就一天天长大了。

5、小游戏:学生把自己的书包绑在肚子前面,模仿妈妈怀孕的样子走一走,学着妈妈挺着大肚子干家务活。

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妈妈很累,走路、干活都不方便。

6、看录象:胎儿分娩情景。

三、说说比比,了解自己的出生情况。

1、说一说:自己出生时的情况。

提示:①你是在哪个医院出生的?[出生地点] ②自己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属什么?[出生时间] ③平常听爸爸妈妈说的有关自己出生的其他情况。

2、拿出自己的出生证,介绍出生时的自己。

小组交流。

[姓名] [性别] [身长] [体重]
3、找一找:自己的成长变化。

四、全课总结
第二课
吃好每天第一餐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吃好早餐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吃早餐很重要。

教学难点:如何使早餐吃饱、吃好。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言导入:你平时的饮食习惯如何,每天吃早餐吗?是每天定时、定量?还是经常暴饮暴食?特别是逢年过节期间,还能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吗?
二、学习新课: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讲的是什么。

2、请学生说一说这首诗歌的意思。

3、说一说:你早、午、晚三餐各吃什么?
4、评一评:谁吃的营养好。

5、教师讲解,使学生认识早餐在一日三餐中的重要地位。

6、教师指出不吃早餐的不良后果。

让学生回忆并讲述自己或别人吃得过多时的感受和表现。

教师总结:不吃早餐容易暴饮暴食,暴饮暴食是由贪吃、多吃引起的。

暴饮暴食和偏食、挑食是不良饮食习惯的两个极端。

偏食、挑食的恶果是慢慢表现出来的,而暴饮暴食的恶果会马上发作。

不良的饮食造成消化器关发病后,其正常功能需要好几天才能恢复。

7、指导学生如何吃饱、吃好早餐。

告诉学生膳食要荤素、粗细搭配,每天要按时吃早餐。

三、巩固新课。

今天我们知道了早餐的重要性,回家后给妈妈提个建议,吃好每一顿早餐好吗?
第三课
小胖墩的烦恼
教学目标:
1、了解肥胖的危害和发病原因。

2、掌握肥胖的防治方法,做到预防肥胖的发生,治疗已经发生的肥胖。

3、养成良好的饮食、体育锻炼习惯,预防成年期疾病,对一生的健康有益。

教学重点:掌握肥胖的防治方法。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饮食、体育锻炼习惯,预防成年期疾病的发生。

教具准备:儿童肥胖的有关视频、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段短片。

2、通过刚才看的短片,我们知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胖墩”,肥胖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二、新授:
(一)肥胖的危害:
1、谁能说一说肥胖有什么危害?
2、请“小胖墩”谈谈自己的苦恼。

3、那么肥胖儿童长大后容易得哪些成年病呢?看一段录像。

(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
4、提问:你们是否见过家长或周围的人得过这些疾病?这些疾病有一部分是儿童期肥胖所引起的。

希望引起超重和肥胖同学的注意。

(二)肥胖的原因:
1、同桌互相找一找肥胖的原因?
(1)饮食因素:饮食营养过度是主要原因。

不良的饮食习惯:教师要多举例说明不良习惯能使体内脂肪增多。

a)爱吃甜食、油腻食物、好吃细软食物。

(如:面包、奶油蛋糕……)b)常暴饮暴食,进食速度快。

(应细嚼慢咽)
c)常吃零食,饭后静卧。

(如吃饱就睡,像小猪一样,只会长一身肥膘)(2)运动因素:体育活动或户外活动少。

(简称运动量过少)(3)遗传因素:父母肥胖,其子女肥胖发生率就高。

(三)肥胖的防治:小组讨论:针对儿童肥胖,如何进行防治?
1、控制食量。

2、调整膳食结构。

3、进食要有规律,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做到: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少。

4、饭后要适当运动。

5、小结:只要做到持之以恒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同学们快快加入预防儿童肥胖的队伍中,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让自己的身心健康成长,做一个真正健康的少年。

第四课
不乱吃零食
教学目标:
知道怎样才是讲卫生,什么叫吃零食,为什么吃零食会给我们造成营养不良,从而知道我们平时要讲究生活及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吃零食的危害原因,养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询问学生,在学校里你们每天都吃几顿食物?假期或双休日在家里每天要吃几顿食物?进而总结出我们为什么每天要吃那么多的食物?---因为我们都处在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需要足够的营养来供给我们的生长,这样才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那么是不是每天吃得越多就越好呢?为什么?
二、学习新课:
1、怎么样才算是吃零食呢?
有的同学会问:老师,我们长身体要有足够的营养,但又不能吃零食,那么到底我们怎么样才能正好的做到这个要求呢?其实这个说难也不难,下面就让老师来介绍一下,到底怎么才算吃零食---在正常的情况下,除了定时定量进餐外,还经常不断地吃一些其他的食物如:饼干、糖果、巧克力……,这就算是吃零食了。

2、吃零食到底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我们小朋友的胃比较小,胃壁也比较薄,因此我们的胃的消化能力就比较弱。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的大脑如果整天学习而不休息的话,大脑的工作效率就会大大的降低,我们就会不愿意学习,不想学习了,还会头痛。

我们的胃也是同样,如果我们一天不停地,经常的吃零食,那么我们的胃就要不停地去消化食物,胃工作的时间长了,它也会疲劳,消化食物的速度就会变慢,时间长了,我们的胃就会生病,就会造成消化不良,营养不良,导致面黄肌瘦,最终影响我们的学习和身体健康,现在同学们是不是明白了不要乱吃零食的原因了?!
3、小常识:如何吃冷饮。

三、巩固新知:
1、反思回顾:
(1)同学们以前在讲究卫生,不乱吃零食方面做得怎么样呢?组织学生到讲台
上说一说,并把不乱吃零食的原因详细地、声音洪亮地、流利地、复述一遍,看看谁表现得最好!
(2)学校针对校门外通道狭窄,摊点多,对同学们提了哪些要求?你做得怎么样?准备如何改进呢?
2、学习了这次课的内容,同学们你们在进餐方面有什么打算呢?
3、师对该次课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表扬鼓励表现好的同学,并激发学生今后的积极性。

四、全课总结
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该次课的内容,并且能够讲出自己今后的打算,积极性很高。

尤其在学生的个人发言中,有的小朋友联系实际讲得非常精彩,表现出色。

但普遍的女同学胆量不够大,发言不够踊跃积极。

今后因该多创造条件锻炼她们发言的胆量和能力。

第五课
胃的对话
教学目标:
1、知道胃是人体的消化器官,懂得保护胃的基本常识。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并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胃的构造和功能教学难点:知道保护胃的方法。

、教学准备:人体器官模型一个、消化系统图片、自绘各种食物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吃下去的东西哪里去了?
提出要求:“看看食物进入人体后,去了哪些地方?” 讨论:“食物在人体中主要的加工场在哪里?”
二、认识胃的构造和功能
1、出示人体器官模型:“找找胃在人体的哪个部位?”“胃长得什么样?”
2、胃的作用:“胃属于人体的什么器官?”“在人体中起什么作
用?”
3、小结: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它具有消化、吸收食物的作用。

三、保护我们的胃
1、出示食物图片:“找一找哪些食物对我们的胃有好处?”
3、胃的保护,幼儿讨论:“我们如何来保护我们的胃?”
4、小结:要将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减轻胃肠道消化食物的负担,提高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

5、不暴饮暴食,少吃过于刺激的食物。

第六课保护耳朵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耳朵的功能,懂得爱护耳朵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懂得爱护耳朵的意义和爱护耳朵的方法。

教学难点:怎样爱护耳朵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的关于耳朵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
左一片、右一片猜不着,听几遍。

师:你们猜猜这是什么?(耳朵)
二、比赛谁的耳朵最灵敏
1、请两个学生在室外模仿几种动物的叫声,请同学们说一说都听到了什么声音??
2、讨论,我们为什么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三、认识耳朵
1、出示耳朵的结构模型,讲解耳朵的构造。

师:耳朵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并将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

中耳鼓膜的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

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经转为神经能,从那儿声音的信息就传到大脑。

2、师:你们看,耳朵的形状像什么?(数字“3”)每年的3月3日被定为全国“爱耳日”,自2000年确立全国“爱耳日”到今年2008年,已是第八个“爱耳日”了。

四、认识耳朵的重要性
1、让同学们通过捂住耳朵的活动,体会耳朵的重要。

2、谈一谈听不到声音时的心情。

3、小结:能听到声音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对于听力有困难的人来说,他们的世界是寂寞的,因而我们要对这一人群报以同情心,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五、危害耳朵的行为
1、课件出示书中插图,先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中所画内容,然后讲一讲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2、你知道还有哪些行为也会对耳朵的听力造成影响吗?头单脚跳,让水流出来,或用棉球棍轻轻放进去,把水吸出来。

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耳朵
1、学生自由答。

2、教师小结:(1)注意耳朵的清洁。

(2)不用硬物掏耳朵。

(3)不扯别人的耳朵开玩笑。

(4)不把细小的物品塞入耳内。

(5)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了耳病要及早诊治。

3、学念儿歌保护耳朵
小耳朵头两边,收听信息多新鲜,耳廓柔软护耳道,听觉功能当齐全,不抠耳道不感冒,遇到炮响口张开,飞虫入耳莫惊慌,家长医生来帮忙。

第七课
课堂与安全
教学目标:
1.让同学重视课堂安全,清楚课堂活动的注意事项
2.通过对平时活动的罗列及评分,让同学们清楚什么样的课堂活动是提倡的,什么样的是不合适的
3.让学生学会懂得取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本次活动规范学生的课堂活动行为,养成学生的文雅行为
习惯。

2.树立安全终于泰山的安全忧患意识,时刻注意安全,时时想着安全。

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
1、实验课的安全
2、体育课的安全
3、实践课的安全活动注意事项:
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3、课间休息时不在楼梯、走廊、过道间逗留玩耍,严禁奔跑、追逐、打闹和游戏。

4、在楼梯、走廊、过道上行走时,应该礼貌让路,不得抢先、拥挤,靠右慢走讲秩序,行走拐弯处要小心,避免碰撞。

5、在拥挤的人群中不要下蹲捡东西、系鞋带或擦鞋子,因为那样很可能被挤倒或踩伤。

6、下楼梯时不跑不跳稳步走,保持距离不推拉。

7、在教室里休息不要追逐、推拉、打闹,防止课桌椅的碰撞,造成意外伤害事故。

8、严禁趴在走廊的围拦上,不准放东西在围拦上,不准从楼上往下扔东西。

四、全课小结
第八课
安全乘坐地铁
教学目标:
1、知道地铁是现代化的地下交通工具,掌握正确的乘坐地铁的方法。

2、对周围生活中的现代化科技产品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乘坐地铁的方法。

教学准备:地铁的录象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过程:
一、观看录象,回忆经验:刚才看到的是什么交通工具?
“为什么要造地铁?”
二、了解安全乘坐地铁的方法:学生自学讨论:
如果我要乘坐地铁去办事,应该怎么办?乘坐地铁的感觉怎么样?怎样安全乘坐地铁?教师小结。

三、辩论,说出喜欢和不喜欢地铁的理由:学生分成两组辩论。

四、激发兴趣,诱导想象:
假如你是设计师,你想设计怎样的地铁更方便人们的出行?你还能为未来的城市设计怎样的交通工具?
第九课
安全使用家用电器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辨析、调查等活动,获得安全使用家电的基础常识。

2、掌握一些常用家电的正确操作方法。

3、养成正确使用家电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一些常用家电的正确操作方法。

教学准备:搜集一些常见家电的使用说明书。

教学过程:
一、认一认书上呈现的各种家用电器,说一说:自己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各有什么作用?
二、小组交流:
1、家用电器使用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2、把自己知道的使用电器的安全注意事项说给大家听听。

3、教师归纳:使用家电前要看懂说明书;有些家电使用时人不能离开;使用后要注意关闭电源。

三、辨析:
1、仔细看看书上的几种操作方法,评一评,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集体朗读“提示”内容,明确正确的操作事项。

3、评一评,自己安全使用家电吗?平时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需要改正?
四、课外延伸:
回家与父母、家人一起阅读家电使用说明书,对照有关条目,检
查自己平时操作是否正确,有哪些行为需要改进。

第十课冻疮预防ABC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冻疮的症状,人体容易放生冻疮的部位、发病的原因和预防方法及治疗和护理方法。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耐寒抗病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于冻疮形成的原因及冬季的生活习惯的培养。

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询问学生一下,谁生过冻疮,你有何中感受?老师总结,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冻疮的症状
初期皮肤红肿、痒、痛、用硬块;后来紫黑色出现水疱并溃烂。

2、冻疮的部位
手背、脚部、脸部耳朵。

3、冻疮的原因
寒冷刺激,血留不畅,在一定条件下便形成冻疮。

重点讲解该部分(学生知道物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人体也是一样,血管也随之收缩,因此血留减少,血液带来的能量和热量便减少了,渐渐冻疮就出来了。


4、预防的方法
参加体育锻炼;冷水洗手洗脸;三餐吃饱、好、热;手套、鞋袜柔软宽松、清洁、干燥;经常按摩揉搓;睡前温水洗手、脸和脚。

5、冻疮的治疗和护理
三、全课总结
第十一课
冬季锻炼身体好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冬季锻炼的害处,人人都能积极参加冬季锻炼。

2、培养学生不怕冷,不怕苦的精神,教育学生坚持参加冬季锻炼,
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启发学生自己说出锻炼的好处,并培养学生积极参加锻炼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学生阅读教材。

2、通过学生的回答老师总结锻炼的好处。

(1)抵御寒冷
(2)强身健体,增强体质,使我们非常有精神(3)预防疾病(4)使我们获得快乐
3、冬季我们应该从事哪些体育锻炼
通过学生的回答,老师把学生的锻炼方法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通过筛选,把最合适的锻炼方法留下来,并说明为什么比较合适,同时提醒学生注意锻炼的方法和注意安全。

比较适合的锻炼方法有:跑步、跳绳、踢毽子等。

三、巩固新知
1、请一到两名学生到讲台,做小老师,说说看锻炼的好处,要求声音洪亮,语言流利。

2、请学生到讲台,发表一下,今后我们打算怎样来进行体育锻炼?
3、总结该课使并对学生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上学期健康教育教案
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教案
日期:周次:课时:一课时时间:课题:1.我们的胃形式:讲授教学目的:
1.认识胃是消化系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2.认识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胃的结构教学难点:了解胃的工作原理教学用具:投影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人体的消化系统有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胃就是消化系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二、认识胃
1.示胃的结构示意图
2.解说胃的各项名称;胃的入口称为门,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胃的出口是事物排出胃的通道,称为幽门;胃的中部称为胃体。

三、了解胃的工作原理
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贮存刚刚吃进的食物,并且利用自身的蠕动磨碎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胃液能够对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其分泌量与食欲有很大的关系。

课后小节:通过学习学生知道胃是消化系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以及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黎明小学健康教育教案日期:周次:课时:一课时时间:课题:2 我们的肾形式:讲授
教学目的:了解肾的作用,知道肾是泌尿系统中产生尿的主要场所,是人体泌尿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教学重点:知道肾是泌尿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肾包括肾实质和肾盂两个主要部分,这两部分的工作原理。

教学用具:投影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人体在物质代谢的过程中不断产生代谢终产物,有时还会摄入一些不需要的物质,这些代谢终产物和不需要的物质必须即使排出体外,否则就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物质排出体外的途径有多种,其中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

二、肾
1.肾是泌尿系统中产生尿的主要场所,是人体泌尿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2.肾位于人体的腹部,正常成人有两个肾,左右各一。

略呈八字形排列在脊柱两侧。

男性的肾略大于女性的。

三、肾的工作原理
1.肾包括肾实质和肾盂两个主要部分。

2.肾实质主要包括由泌尿小管构成,其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构成间质。

肾盂是肾排出尿的通道,尿液经过肾
盂、输尿管后进入膀胱,并在此贮存。

最终排出体外。

课后小节:通过学习学生知道
黎明小学健康教育教案日期:周次:课时:一课时时间:课题: 3 什么是血压形式:讲授教学目的:
1.知道血压的计量单位Pa,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见到用毫米汞柱来表示血压。

2.知道血压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血液的重力和心血管系统的充盈程度,另一方面是由于心脏在收缩是释放的能量。

教学重点:知道健康人在安静状态是的血压是比较稳定的,但有个体、性别和年龄的差异。

教学难点:血压的形成和度量。

教学用具:投影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血压
1.血压指的是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过程中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计量单位是帕Pa。

二、血压的形成
1.血压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血液的重力和心血管系统的充盈程度,另一方面是由于心脏在收缩是释放的能量。

2.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强最大,此时心血压称为收缩压;当心脏舒张时,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十分缓慢,此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强成为舒张压,血压的数值就是以收缩压和舒张压表示。

3.我国健康青年安静时的收缩压为100~120毫米汞柱(13。

3~16。

0千帕),舒张压为60~80毫米汞柱(8。

0~10。

6)千帕。

三、血压与生理有关
1.健康人在安静状态时的血压是比较稳定的,但有个体、性别和年龄的差异。

2.一般来讲,同年龄男性的血压略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也会有所升高。

在不同生理情况下,血压也有所变化。

课后小节:通过学习学生知道血压的计量单位Pa,血压的形成。

黎明小学健康教育教案日期:周次:课时:一课时时间:课题:4 什么是血糖形式:讲授教学目的:
1.知道血糖就是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

2.让学生知道血糖来源有三个方面。

3.知道血糖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教学重点:血糖来源
有三个方面。

教学难点:血糖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教学用具:投影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血糖的定义
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成为血糖。

二、血糖的三个来源
1.食物在消化系统经过消化作用后转变成葡萄糖。

在小肠吸收入血液形成血糖。

2.储存在肝脏中的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入血。

3.饮食中的蛋白质、脂肪分解成氨基酸、乳糖、甘油等葡萄糖前体,经过葡萄糖异生作用转化成葡萄糖。

三、血糖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1.血液中的葡萄糖纷氧化成分解产生热量,维持器官的正常功能。

2.血糖是脑细胞热量的主要来源。

3.血液中的葡萄糖还可以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形式储存起来,以备机体以后的急需。

四、其他
血糖的作用虽然重要,但并不是越多越好。

血糖过多会引起肥胖。

严重的还会引发糖尿病;血糖过低则会引起低血糖症。

课后小节:通过学习学生知道血糖就是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以及血糖来源有三个方面。

黎明小学健康教育教案日期周次课时时间
课题
5、什么是血脂形式:讲授、广播、录象、幻灯、多媒体、其它
教学目的理解什么是血脂,教育学生认识血脂的来源,血脂有什么重要的生理功能。

教学重点明白血脂的生理功能教学难点平时我们应该怎样注意控制
教学用具听老师讲资料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启发诱导:
我们人的身体内有很多器官,各个器官各有不同的作用。

血液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