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监测化验室废液的处理方法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环境监测化验室废液的处理方法分析
摘要:现阶段,由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使得工业化生产进程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得以生存都加快了生产的速度。
然而,政府部门却没有
及时推出政策来防止污染,使得河流湖泊污染日益严重,甚至破坏了生态平衡,
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污染。
为此,为了保障居民的日常用水,相关单位应当积极
展开水污染治理工作,并从源头控制水污染,不仅要加强对地表水的监测,还要
引入新技术加大监测力度。
本文主要以水环境监测化验室废液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一定的处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化验室;废液处理方法
1化验室废液的主要来源和收集方式
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水环境监测化验室废液主要来源有:一是标准曲线方
面的分析残液,一般为现用现配,以汞最为常见,如氯化汞等;二是失效与过期
的物质或溶液,以六价铬为例,其主要有毒有害成分为CrO2-;三是在分析化验
时需用的各类试剂,包括四氯化碳及三氯甲烷等;四是受污染较为严重的水样与
分析残液。
废液需要进行分类收集,粘贴相应的标签,收集后做好存储,安排专
人进行负责;对于有机溶剂,应使用密闭的玻璃容器进行分类回收,而其他类型
的废液同样需要使用密封容器进行储存,以免气体逸出对化验室造成污染。
2水环境监测化验室废液处理原则
第一,适用性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废液,所选择的处理方法也存在不同,在选择过程中,也需要遵循适用性原则。
例如对于没有毒性的废液或者毒性
较低的废液,此时可以直接对其进行稀释,在浓度降低到1%以下时,便可以直接
排放。
但是对于毒性较高的废液,则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处理,降低废液带来的环
境污染。
第二,无毒性原则,该原则主要针对用于废液处理的试剂,所选择的废
液处理试剂,本身也需要满足无毒性要求,而且在废液处理时,其工作环境也应
该集中在通风的环境中,并且对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衍生物,如沉淀、溶液等,也需要统一收集到废品瓶当中,积累到一定量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
3水环境监测化验室废液处理方法分析
在化验室日常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若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外界,将给周围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文章针对化验室废液的主要来源和收集方式展开分析,结合水环境监测化验室废液处理原则,通过研究水环境监测化验室废液处理方法,提高化验室废液处理效果,确保区域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3.1酸碱溶液
在水环境监测实验中,经常应用的试剂便是酸性或碱性试剂,因此在实验结束后,经常会残留下许多的酸碱溶液。
在对其进行处理时,需要对酸碱溶液的成分进行确定,随后在通风环境中,将酸性废液与碱性溶液进行直接中和,在混合溶液达到中性后,可以对其进行排放。
3.2含氰废液
在化学物质中,氰化物属于剧毒性物质,少量氰化物便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死亡,因此对于含氰废液展开处理时,必须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操作,其处理方法可以归类为以下几种:
(1)氯碱法。
所谓氯碱法是利用溶液强氧化性对含氰废液进行处理,使CN-能够转换为无毒的物质,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一般会向废液中添加生石灰,从而将生石灰废液的pH值上调至10以上,随后向废液中添加漂白粉,搅拌均匀后静置24h以上即可。
在此过程中,CN-会和次氯酸、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氰化钠,而氰化钠还会和次氯酸进行进一步反应,将CN-转化为无害的氮气与二氧化碳,从而起到了降低含氰废液浓度的作用。
(2)普鲁士蓝法。
在对含氰废液进行处理时,也可以利用普鲁士蓝法来完成废液无毒化处理。
该处理方法的应用原理与氯碱法相类似,在应用时需要将含氰废液的pH值调整到9~10的区间内,随后向其中添加硫酸亚铁,搅拌均匀后将
其静置一段时间。
CN-会和亚铁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产沉淀的络合物,对沉淀
进行统一收集,将其放置在废品瓶中,送至相关单位进行集中处理即可。
3.3含挥发酚废液
在水体样本化验过程中,有时需要利用有机物进行萃取,因此在所产生的废
液中,也会存在含挥发酚废液,在此类废液中,主要含有苯酚、萘酚和甲酚三种
物质。
此类有机物具备较强的水溶性,但是此类物质含有一定毒性,会损害人体
机能的正常运行。
在对此类废液进行处理时,经常使用的处理方法便是化学氧化法,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向含挥发酚废液中添加适量漂白粉,随后在通风环境
下对混合液进行煮沸,加快酚类的水解反应,生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以此达
到处理废液的目的。
3.4含砷废液
与氰化物相类似,砷化物也具备较高毒性,尤其是亚砷酸根具备剧毒性,在
对其进行处理时,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两种:
(1)硫化沉淀。
在应用该方法时,需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同时将
废液的pH值上调至10以上,随后向废液中添加硫化钠溶液,两种化学物质会在
溶液环境下,直接发生化学反应,使得三氧化二砷浓度可以大幅度降低。
一般情
况下,经过处理后,溶液中砷的含量能够下降到0.05mg/L以内,满足了相应的
排放标准。
(2)三氯化铁-石灰法。
利用三氯化铁-石灰法对其进行处理时,可以向废
液中添加消石灰,随后将pH值调整到8~10的区间内,随后向其中添加三氯化铁,搅拌均匀后将其静置一段时间。
三价铁离子具备较高的氧化性,能够降低三价砷
氧化至五价状态,降低了溶液的毒性。
随后利用铁离子吸附作用对砷展开进一步
处理,静置一段时间后,将沉淀物装入到废品瓶当中,上层清液排放到外界即可。
3.5含重金属废液
在水环境监测过程中,重金属含量属于非常重要的监测项,因此在实验结束
后也会残留大量的重金属废液。
在对其进行处理时,需要结合重金属种类来选择
合理的处理方法。
例如,在处理含汞废液时,会向废液中添加碱性溶液,将废液
的pH值上调至8~10之间,随后向溶液中添加硫化钠溶液,搅拌均匀后得到硫化
汞溶液,继续向反应后溶液中添加硫酸亚铁,搅拌均匀后可以生成氢氧亚铁与硫
化铁,随后进行处于悬浮状态下硫化汞的吸附,确定上层溶液澄清之后,还需要
对上层清液中的硫离子含量进行确定,若满足含量要求,可以直接进行排放,沉
淀则放置在废品瓶当中,统一对其进行处理。
3.6含六价铬废液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两类剧毒物质外,六价铬也属于常见的剧毒类物质,在对
其进行处理时,需要做好人员防护措施,并且在良好的通风环境下展开。
在对其
展开处理时,会向溶液中添加酸性溶液,将废液的pH值下调至3以下,随后向
其中添加亚硫酸氢钠溶液,利用亚硫酸根的还原性,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反
应完全后,向溶液中添加碱性溶液,得到沉淀氢氧化铬,将沉淀存储在废品瓶中,剩余溶液进行中和处理后可以直接排放。
3.7含四氯化碳和三氯甲烷废液
在对含四氯化碳和三氯甲烷废液进行处理时,一般会选择先处理三氯甲烷,
后清除四氯化碳的顺序。
在处理三氯甲烷时,依次使用纯水、硫酸、纯水、盐酸
羟胺对溶液进行洗涤,随后再利用氯化钙对其进行干燥,将其添加到蒸馏瓶中进
行蒸馏,借助冷凝水对其进行冷却,从而得到液态三氯甲烷,装入废品瓶后对其
进行集中处理。
在对四氯化碳进行处理时,其方法与三氯甲烷相类似,也是借助
水浴温度来完成材料蒸馏,以此来完成材料的采集工作。
4结语
综上所述,以上提到的废液处理方式都是简单且实用的,在实际工作中,除
了要做好处理,还应强化对废液的科学管理。
在管理的基础上做好废液处理,能
从本质上减少废液对环境及人体造成的危害,为水环境监测分析化验工作的良性
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玲,南卫.水环境监测化验室废液处理方法[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10):206.
[2]何晓燕.水环境监测化验室废液的处理方法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5):129-131.
[3]吴美珍,郑锐生.水环境监测化验室废液处理方法的初探[J].绿色环保建材,201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