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一章 认识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单元达标测试卷第一章认识
区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读我国文化区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题。
(1)图中文化区( )
A.可以划分出次一级区域
B.是根据单一指标划分的
C.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D.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2)以下文化区与自然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文化区——地表崎岖
B.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区——气候干旱
C.云贵高原文化区——雪山连绵
D.华北平原文化区——伏旱多发
下图为我国分省区综合发展条件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甲省区最具优势的发展条件是( )
A.光热充足
B.地广人稀
C.技术先进
D.能源丰富
3、平衡区域发展条件差异的有效措施是( )
A.鼓励新兴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B.鼓励劳动力人口向发达地区迁移
C.跨区域调配资源,加强区域合作
D.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市化水平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某高中举办分组地理考察活动,以比较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差异,需处理的工作项目包括:(甲)绘制地图、统计图表等展示资料;(乙)利用相机与GPS或地图作记录;(丙)规划考察路线;(丁)收集、整理考察地区的文献和图片。
试问其工作项目的先后步骤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丙丁甲乙
D.丙丁乙甲
5、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倡导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支援西部地区,从全局上看主要是为了( )
A.利用西部大量富余劳动力
B.提供西部所需的大量资金
C.向西部提供人才、技术支持
D.保持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
6、2021年11月18日10时30分,一列满载着50个标准集装箱货物的中欧班列从贵阳市都拉营火车站缓缓驶出,预计15天后到达俄罗斯莫斯科沃尔西诺站。
这是贵州首次开行整列直发的中欧班列,是贵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助力“黔货出山”的又一新举措。
完成下列货物最能代表“黔货”的是( )
A.电子产品
B.中药材和咖啡
C.烟草和酒
D.畜牧产品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区域中,区域县界划分的区域是( )
A.行政区域
B.经济区域
C.自然区域
D.文化区域
8、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工业是( )
A.化学工业
B.建材工业
C.电子工业
D.纺织工业
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题目。
9、由图可知,我国地势特点是( )
A.东南高西北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B.中部高四周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C.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D.东高西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10、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 )
A.第一阶梯
B.第二阶梯
C.第三阶梯
D.第二、三阶梯交界处
11、位于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
A.长白山脉
B.阴山山脉
C.大兴安岭
D.武夷山脉
喀什地区位于新疆西南部,具有“五口(口岸城市)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
2010年,喀什经济开发区被批准为经济特区。
多年来山东省一直对口支援喀什,并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援疆的生命线。
图示意喀什地区在新疆的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喀什地区招商引资的突出优势是( )
A.地价低廉
B.交通运输便利
C.环境质量高
D.地理位置优越
13、制约喀什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资源、技术、面积
B.基础设施、技术、资金
C.农业基础、人才、市场
D.服务水平、地形、水源
14、喀什地区与山东省开展对口合作有利于( )
①改善喀什地区的营商环境
②促进东西部经济走廊的形成
③刺激喀什地区人口大量流向山东
④推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综合读图题
15、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农业区A为_________平原,B为____________草原。
(2)A、B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两区自然条件的相同点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促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重大的国家战略。
读长江经济带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经济带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___,其地理位置优势是_________。
(2)简述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自1998年开始,我国在长江上游地区实施禁伐令。
试说明这样做有何生态意义。
17、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图说明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 )
A.是天然形成的
B.是凭空构想的
C.是固定的
D.是多样的
(2)结合图甲的区域划分类型,指出其区域划分指标的含义。
(3)简述图乙中区域划分的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1)-(2)AB
解析:(1)结合区域的特征可知,图中文化区面积较大,可以结合其他指标划分出次一级区域,如省级文化区,A项正确;图中文化区是根据综合指标划分的,B项错误;图中文化区具有过渡性,因此没有明确的界线,C项错误;图中文化区内部特征相对一致,D项错误。
(2)青藏高原文化区雪山连绵,A项错误;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B项正确;云贵高原文化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C项错误;伏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份出现的天气现象,D项错误。
2、答案:D
解析:甲省是山西省,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是煤炭资源丰富,D正确。
光热条件、技术条件一般,AC错。
山西省并非地广人稀,B错。
故选D。
3、答案:C
解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加强东西合作,将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有利于缩小地区差异,C正确;新兴产业对产业基础要求高,欠发达地区受资金、人才等因素的制约,难以承接,A错误;人口向发达地区迁移只会扩大地区差异,B错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市化水平是针对全国的,不能缩小地区发展条件差异,D错误。
故选C。
4、答案:D
解析:对于区域差异的研究步骤,首先制定计划,确定考察路线,搜集、整理图文资料,并通过分析、比较,获得研究成果,最后以图表等形式展示。
丙丁乙甲正确,D 正确,故选D。
5、答案:D
解析:A、B、C三项都是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看问题,而不是从全局观点来分析问题。
从全局看主要是保持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答案:C
解析:贵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烟草生长;贵州拥有全国知名的酒类,比如茅台酒,二者可作为黔货代表,C正确;电子产品各地均有生产,不具备代表性,A错误;咖啡为热带经济作物,贵州不适宜种植咖啡,不能代表黔货,B错误;贵州畜牧业知名度较低,分布较少,不具有代表性,D错误。
故选C。
7、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县界划分的是行政区域。
8、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该区域有高校园区,科技发达;有飞机场,交通便捷;有森林公
园,环境优美。
因此该地适宜发展电子工业。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势特征。
根据地势分布示意图可知,西部是地势第一级阶梯,海拔最高;向东是地势第二级阶梯,海拔降低;最东侧是地势第三级阶梯,海拔最低,可见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一线。
长白山、武夷山位于第三级阶梯;阴山位于第二级阶梯。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喀什地区位于新疆西南部,具有“五口(口岸城市)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可知突出优势是地理位置优越,D正确;招商引资是为了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地价虽然低,但不是主要因素,A错误;喀什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利,B错误;喀什气候干旱,生态脆弱,环境质量在喀什地区招商引资中没有明显优势,C错误。
故选D。
13、答案:B
解析:喀什资源丰富、面积大,是喀什发展优势条件,A错;喀什地区地处我国边远地区,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基础设施落后、技术落后、资金不足是制约喀什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B正确;喀什发展历史悠久,绿洲农业较为发达,农业基础较好,C错误;喀什地区地形平坦,因此地形不属于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D错误。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喀什地区与山东省开展对口合作,山东为喀什提供资金、技术,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喀什地区的营商环境,①正确;什地区与山东省开展对口合作,主要是发展喀什地区经济,对沿线影响小,②错误;山东省一直对口支援喀什,有可能使人口由山东流向喀什,③错误;喀什地区与山东省开展对口合作,山东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喀什提供资源、土地等,推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④正确。
综上所述①④符合题意,故选C。
15、答案:(1)东北(松嫩); 潘帕斯;
(2)商品谷物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3)都是温带气候类型,热量、水分充足; 土壤肥沃;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实现农业专业化和机械化;
解析:(1)从区域轮廓可知A为中国东北平原;B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2)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不同,A为商品谷物农业,以国营为主,B为大牧场放牧业,以私营为主。
(3)两区域都具有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的特点。
16、答案:(1)上海; 长江入海口;
(2)人口稠密;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和工业基础发达;技术先进;发展历史悠久。
(3)森林植被得到恢复;涵养水源;保护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缓解全球温室效益;减轻长江洪灾等。
解析:(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江经济带最大的城市是上海市。
上海市的地理位置优势是,长江入海口,滨江临海,位于我国沿海南北航线的中点。
(2)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可以从人口、交通、工农业基础、技术、历史等方面回答。
长江经济带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沿长江流域,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和工业基础好,发展水平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技术先进;发展历史悠久等。
(3)我国在长江上游地区实施禁伐令,这样做的生态意义可以从对植被、大气、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有利影响进行分析植被:在长江上游地区实施禁伐令,保护森林,使森林植被得到恢复。
大气:
森林植被覆盖率提高,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增强,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水文、土壤:森林植被覆盖率提高,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长江洪灾等。
生物:森林植被覆盖率提高,生态环境好,保护生物多样性。
17、答案:(1)D
(2)图甲区域划分为内流区和外流区,划分指标是河流是否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
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其所在流域称为外流区。
不流入海洋,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
叫内流河,其所在流域称为内流区。
(3)利于认识地区文化特点;利于保护地区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
解析:(1)区域是人们依据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指标和方法而划定的,可依据自然特征、人文特征划分,也可综合自然和人文特征划分,故A、B不正确。
区域划分的方法不同,指标就会不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故C不正确。
图甲和图乙的区域划分是基于各区域不同方面的差异,所以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多样的,故选D。
(2)图甲的区域划分是以“河流是否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为指标,将我国划分为内流区和外流区,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的流域称为外流区。
不流入海洋,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
流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3)图乙中区域的划分综合了区域位置、地理环境和文化理念三个指标,能够从文化视角分析区域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认识各地区的独特文化,而且有利于保护地区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