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脑横机学员学习基本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员学习基本大纲一、组织名称A、单边、四平、元筒、三平、打鸡、珠地、柳条、吊目、拔花、过令士、谷波、浮线、空针、谩波、狗牙、提花。

B、挑孔(单边挑孔、坑条挑孔、四平提花挑孔)C、搬针(单边搬针、四平搬针、1X1 搬针、坑条搬针)D、提花:①单边提花(拔花、挂毛)②四平提花(总针、鸟目、袋包、袋包鸟目、网状)E、扭绳:1 支扭 1 支、2 支扭 2 支、3 支扭 3 支、4 支扭 4 支等。

F、挑半目(单边挑、坑条挑)G、二段度目(机器要装二段度目压片和二段度目滑块才可以上机,否则会撞针)H、冚毛:①毛冚拉架②毛冚毛③光丝冚毛I、罗纹:1X1、2X1、2X2、3X2、4X3、元筒勿针、间纱上梳。

J、挂毛二、自动出带A、绘图工具熟练使用。

B、各种织法、翻针、背面组织的使用。

C、条码熟练使用:①度目组②节约组③系统组④控制组⑤纱嘴组⑥编织组⑦段数组D、图形的存档、调档的个。

E、纱嘴的设定:图形的长度、宽度的存档、提花组设定。

F、正确使用编程解译及检查图形的错误与正确。

G、吓数外框熟练画法及检查。

H、利用外框套花型I、夹下、夹上、领位正确处理(修理边上的花型)。

J、套针(过去1X1 套针、单边套、单边落纱)。

K、收针:①无边花②有边花(单边有边花、四平有边花、2X1 有边花、2X2 有边花)L、加针:①无边加针②有边加针③齐加针M、领位:①假领(作记号)②真领(以无边花、有边花、铲针收领)。

N、膊位:①铗骨(夹边挑孔、挂毛)②铲膊三、程式编辑A、上机图的移动、读档、存档。

B、上机图的花板的辨认,纱嘴轨道的认识及改动。

C、起针的调整。

D、度目、速度、卷布、拉布、拉力的熟练使用。

E、摇床、停放点、沉降片、节约的调整。

F、控制台各部位的理解。

G、总织片数、片数归零、制片数、布片完成率、单片停、行锁定的理解。

H、档案管理的正确使用。

I、功能测试度:①机头机件各部位测试②机台测试③度目测试注意:功能测试之后必须重新启动才能开动机器
J、查找程序的页数,在程序上设定某一页自动停机四、机台各部位的使用A、纱嘴的拆装:左右摇摆,高低的调整。

B、左右侧线装置的用途与调整。

C、天线台的使用。

D、主罗拉的倒卷功能的使用,落布功能的使用。

E、电脑的重起、开关的使用。

F、锁边的使用、重新启动后开始选针的正确使用。

G、在上机时遇到的问题:烂边、爆洞、不带纱嘴、撞针、单毛、不吃纱、漏针等,应该怎么处理。

H、度目补正的调整。

I、沉降片的用途,织针好与坏的判别。

J、编织、翻针、集圈时;织针、长脚针、弹簧针、六段针脚的动作。

K、毛刷的用途,拆装和高低、左右的调整。

L、前后板8 个选针电磁铁的作用与动作。

M、机头感应应该怎么处理?
N、机台的保养与维护。

O、机头换向错误与资料错误的处理。

P、机头的各部位零件的名称认识与用途理解,如吊目压片、不织压片、度目滑块、中山、碟山、翻针导块、推针三角、清针三角等。

五、毛料判别A、判别的毛料的支数,相对某针种的做货难易程度。

B、各种毛料的特点,哪种毛料好做,哪种毛料不好做。

C、各种毛料强度,知道哪种毛料易碎、易断,该怎么处理。

D、理解各种毛料的字码变化快慢。

E、理解各种组织字码变化快慢。

六、安全操作A、在上机前,必须检查主要开关是否失灵,如果机器开关有问题,要及时找当班师傅。

B、在机器运作跑动时,人的头和手不可靠近机头跑动的轨道。

C、在观察机器编织时,人的脚站稳,如果观察时间比较长,要休息一会再观察,以免出现时间太长而头晕现象。

D、在机器跑动时,不要跟别人开玩笑。

E、禁止同时多人开动机器。

F、换长
脚针、织针、弹簧针、六段针脚时,必须按“停止开关”或天线台和左右两侧收线,让机器亮“红”灯再换。

G、在换针时禁止别人开动机器,别人必须经过“当机员”允许才能开动。

H、禁止在机器开动时换纱嘴和换纱线。

I、禁止在机器开动时擦机,给机器上油时必须要亮“红”灯。

J、禁止将防护盖拿下来,如果因为修机器时,那就要小心操作机器。

织物疵病和机械故障的排除1、漏针、断纱:在编织过程中针舌没有钩到新垫放的毛纱,或虽钩到毛纱但成圈后又重新脱出针钩而形成的线圈脱散现象称为漏针。

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三角装置不良或磨损,喂纱不当,织针欠佳及机械震动等因素所造成。

产生原因和消除方法见表。

(1)质量差,强力低(降低送纱张力或换纱、或过送纱器。

)(2)纱线在倒纱时受到损伤(换个纱管重新回纱)(3)纱管成形不好(换个成形好的纱管)(4)编织张力过大(降低送纱张力)(5)纱线间有交叉、纠缠现象(将纱线理顺重穿)(6)纱线被其他机件夹住(将机件调整好)(7)针舌太紧、关闭不灵(加油或换针)(8)毛刷位置不当(调整毛刷位置)(9)导纱器位置不当(调整导纱器位置)(10)选针器故障(修理选针器)(11)牵引力太小(加大牵引力、开辅助牵拉)(12)提花片(选针片)片踵断裂(更换提花片(选针片))(13)喂纱嘴位置不对(根据前后针交叉点高1.5 毫米调整)(14)纱嘴口太大或喂纱嘴口有磨损(调换合格的喂纱嘴)(15)毛刷装置前后不正(依据相邻标准的调整)(16)毛刷装置脱毛圆角(应调换新毛刷)(17)毛刷装置脱毛(太薄)(应调换新毛刷)(18)导纱滑块活动(拧紧棱箱上的螺丝,并校对喂纱嘴位置)(19)导纱滑块高低两端不平(调整棱箱上的螺丝,使之平衡)(20)导纱滑块歪斜(调整或换一个)(21)导纱滑块螺丝松动(旋紧螺丝并调整纱嘴)2、破洞:在编织过程中,由于纱线强度较差,纱支粗细不均及机械质量等因素造成样片线圈断裂而形成的破洞。

产生原因和消除方法见表。

(1)纱线强力低、质量差(尽量降低纱线张力,或重上一次蜡可降低纱线的摩擦力)(2)纱线结头过大(调节结头探测片,增加探测器的灵敏度、防止大结头织入织物)(3)度目(密度)太紧或太松(加大或减小度目(密度)值)(4)导纱器内受异物堵塞(清除异物)(5)织针是有毛刺(换针)(6)纱线摩擦力过大(重新打蜡)(7)导纱器过高(调节导纱器)(8)机器速度太快(降低机器速度)(9)纱嘴过低、纱嘴口破裂(调整更换)(10)张力弹簧太硬(调整张力弹簧)(11)针舌面破损、销子露面(更换新针)(12)毛纱强度不够(更换毛纱或打蜡、纱线过送纱器走)(13)毛纱结头太大(重新打十字结)3、撞针:在编织过程中,织针的针踵在各个编织三角轨迹运行不畅引起的撞击,主要以针踵无声断落(打闷针),编织太紧织物,纱线太粗、机头内太脏等因素造成。

它损伤针床、织针及三角本身,甚至影响织物的质量。

产生故障的原因和消除方法见表。

(1)针槽太脏、太紧(做全面的清洁工作)(2)度目(密度)太小(加大度目(密度)值)(3)纱支使用不当(使用适当的纱支)(4)长时缺油(增加加油次数)(5)针床上掉有异物(清除异物)(6)针在针槽中的位置不当(将针定于正确的位置)(7)导纱器位置放置不当(将导纱器定于适当的位置)(8)针床左右位置偏移,使得针对针(调节针床位置(如stoll 的VGA))4、破边、烂边:织物布边线圈脱落或断纱而造成布边糜烂。

产生原因和消除方法见表。

(1)毛刷位置不当或过度磨损(调节毛刷位置或更换新毛刷)(2)导纱器距编织布边太远或太近(调节导纱器的位置)(3)回弹张力钢丝弹力太小
(加大弹簧张力)(4)导纱器有倒刺(将导纱器磨光,或更换一个)(5)导纱轨松动(紧固导纱轨固定螺栓)(6)天线架张力弹簧太软无力(调整张力弹簧螺丝)(7)天线架张力弹簧有磨损痕迹(调换新弹簧)(8)天线架张力弹簧压簧或夹板失灵(调整更换)(9)天线架张力弹簧穿线孔发毛(磨光穿线孔)(10)毛刷装置太低(调整位置)(11)毛刷脱毛或两角牵住张力余纱(整修毛刷)(12)毛刷毛尖堵住纱嘴上口(毛刷装高或剪短刷毛)(13)导纱轨滑座(棱箱)太松(调紧或更换编织时纱嘴距离布边太远,导致侧张力不够,余纱不能及时回缩,调节侧张力或纱嘴停放点。

:衣片下机后,发现两边长短不一,在目测情况下,有时虽无明显的5、斜角松紧(倒片)密度不均,实质上长的一边密度松,短的一边密度紧,称为斜角松紧。

产生原因和消除方法见表。

(1)针床左右有高低(调节一致)(2)针床有凹凸不平整(调节顶针床螺栓或平整针床)(3)针床栅状齿口不呈平行直线(修正、校对)(4)导轨螺栓有松动(紧固导轨螺栓)(5)两针床间口门大小高低,即左右不平均(按机号要求调整顶针螺栓或调整针床压铁)6、吃单纱:在编织过程中,由于喂纱阶段的调节不良,使针钩钩住单股毛纱在编织添纱织物时尤为突出,织针只钩住?桓 嫔成圈,而底纱却成为类似架空织物的浮纱段,称之为吃单纱,对针织物质量带来很大影响。

吃单纱疵病可能理解为临界于产生漏针疵病的边缘。

检查、确诊其产生原同于漏针,在编织添纱织物时要注意:添纱棱嘴的基孔芯子不宜太大,添纱棱嘴的喂纱深度不能太小。

添纱棱嘴的装置不能太高。

7、(1)针口布面上冒(浮布)(2)针舌损坏(换针)(3)断纱(重新接好纱线)(4)导纱器安装太高(调整导纱器)(5)牵拉张力太小(加大牵拉张力)(6)度目(密度)太紧或太松(增加或减小度目(密度)值)添纱罗纹起口反丝的调法1.在做添纱组织时罗纹起口因密度紧反丝很常见,可将罗纹空转的顺序由前后前改为后前前。

一般可以解决反丝问题。

2.起底第一行和空转第一行不加氨纶,后面就可以加氨纶了,这样客户一般都接受。

盖面(添纱)织物的调节穿弧的那根纱线或宽纱嘴的纱线(一般都是氨纶之类)阻力尽量小。

可以考虑放在机器两侧直接。

如果是双纱嘴,则滑块宽的那个纱嘴应该调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