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 预习、导学篇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枣核》教学研究案
学习目标:
1、从质朴而富于抒情色彩的语言中体会海外华人依恋故土的民族感情;
2、学习用枣核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方法;
3、体会以小见大,借物抒情的写法;
4、结合语境,品味词语的深刻含义。

学习重点:目标1、2、3
学习过程:
预学篇
1.解决生字词。

蹊()跷()掐()指殷()切
玛()nǎo()山坳()嫣红()
2、解释四字词语。

风烛残年:
故弄玄虚:
感慨良深:
导学篇
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那么,围绕枣核,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二、合作交流:
1、分析思乡的心理活动
(1)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她想做什么呢?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作者是不是在文章的开头就将枣核的用途告诉我们呢?这是什么写法?
(2)那么,我们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位友人思念故乡呢?(读第七自然段后找关键字词、句)
2、分析思乡的表达方式
(1)同学们来到我们学校学习,一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回家一次,离开家后,时间稍长一点,会有什么感受?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这种感受?
(2)在安顿好我住的房间之后,友人首先带我去了哪里?她为什么劈头就问我花园有没有家乡的味道呢?
在友人的后花园里,具体的思乡行动表现在哪里?她做了些什么?她还急切地想做什么?(读8——10段后回答)
(3)友人的花园里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还即将种下枣树,友人何以这样不辞辛苦,不嫌麻烦?而且友人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有种枣树的必要吗?
3、揣测语言,体会浓浓乡情。

(1)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2)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你就明白啦!”
(3)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
(4)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4、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用文中的话回答:找出中心句)
四、探究写法:
1、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却以“枣核”命题?
2、本文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原因还有什么呢?
(提示:本文开始写朋友要枣核,为什么不马上写出原因?两人相见后,作者为什么不写明要枣核的原因?为什么要在写去朋友家的途中所见,写朋友“家庭事业都如意”后才写出要枣核的原因?)
五、学生自主复习整理:
六作业布置:拓展课文,升华情感
思乡爱国一直是人类众多美好情感之一。

在这个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优美的诗篇。

我们在课内外一定还读到过其它表现思乡爱国这一主题的作品,说一说,并写出三首游子思乡之情的古诗到作业本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