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材料阻燃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期 收稿日期:2020-05-21
基金项目:滨州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碳纳米管的微胶囊化设计及其阻燃飞机制造用环氧树脂研究”(BZXYLG1913)作者简介:蒋灵君(1999—),女,山东滨州人。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材料阻燃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蒋灵君,贾新磊,许兰娟
(滨州学院化工与安全学院,山东滨州 256603)
摘要: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阻燃剂,因其绿色、环保等优点而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复合材料。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石墨烯阻燃复合
材料方面的相关文献,讨论并归纳了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单独使用、将石墨烯及其衍生物进行改性以及石墨烯及其衍生物与其他阻燃剂协同使用时对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总结了石墨烯在聚合物阻燃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分析了石墨烯在材料阻燃方面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石墨烯;复合材料;阻燃;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O613.71;TB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20)15-0077-02
ResearchonGrapheneFlameRetardantPolymethylMethacrylate
JiangLingjun,JiaXinlei,XuLanjuan
(SchoolofChemicalEngineeringandSafety,BinzhouUniversity,Binzhou 256603,China)
Abstract:Grapheneasanewflameretardant,duetoitsadvantagesofgreen,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hasbeenwidelyappliedinallkindsofcompositematerial.Thegrapheneinflameretardantcompositematerialaspectsoftherelevantliterature.Grapheneanditsderivativesarediscussedflameretardant,afterchemicalmodification,aloneorincombinationwithotherflameretardantssynergyeffectonthepropertiesofflameretardantmaterialswhenused.Analysisoftheexistingintheapplicationofgraphenein
polymerflameretardant
,andanalyzesthegrapheneinthefieldofflameretardantmaterialsdevelopmenttrend.Keywords:graphene;compositematerials;flameretardantperformance;researchprogress 科学家AndreGeim和KonstantinNovoselov分离出了石墨烯后石墨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今石墨烯因其绿色环保且优良的光学、力学性能等优点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而且作为一种绿色的聚合物阻燃剂,在聚合物的阻燃中使用的越来越广泛,但石墨烯在制备复合材料时经常会出现分散性差、分散不均匀的现象而且制备较困难,人们研究发现对石墨烯改性或加入其他阻燃剂可以减缓或者克服这些缺点。
1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单独阻燃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可以通过改善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分解速率等来提高耐热性,但对不同的复合材料,石墨烯的用量和阻燃性能不同。
Yang等人[1]
实验发现在提高PMMA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应
用中,石墨烯比氧化石墨烯的效果更好;BrinsonLC等人[2]
将
质量分数0
.05%的石墨烯加入到PMMA中,使材料Tg提升了30℃;赵玉真等人[3]
利用溶剂混合法向环氧树脂中加入了
1.5%的GO后,材料的Tg升高了7.8℃;康炜等人[4]
先用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制得分散液,之后乳液聚合得到的PMMA/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材料的起始热分解温度增高,且
Tg增加了6.4℃;李星宇等人[5]
利用两次模压等方法制得热塑
性聚氨酯弹性体/
石墨烯纳米片薄膜,发现加入GR后,薄膜面内及垂直方向的导热系数均有增加,导热性能变好,而且石墨
烯增强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热稳定性;周慧等人[
6]
实验测得石墨烯的填充量为0.04%时,对提高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导
热系数效果最佳。
张明飞等人[7
]用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对氧化石墨烯功能化后制备的复合材料比复合材料基体和添加GO的材料的传热性能更好,初始分解温度比复合材料基体
增加了12℃。
李丽霞等人[8]
将石墨烯与MWCNT分别加入天然橡胶中,制备复合材料,二者比较发现石墨烯和MWCNT都可以提高天然橡胶的热稳定性,但石墨烯效果更为显著。
石墨烯的衍生物中氧化石墨烯的应用较为广泛,目前主要
通过H
ummer法和改进Hummer法制备。
Huang等人[9]
发现加入氧化石墨烯的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和Tg高于未添加GO的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程江龙等人[10]
在复合材料中加入了3%的氧化石墨烯发现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得到了提升,而且氧化石墨烯不仅可以提高材料耐热性,还可以提高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降低材料分解速率。
2 改性石墨烯及其衍生物阻燃
尚玉栋[11]
利用石墨烯纳米带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复合材料,发现其最大热分解速率温度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24.C,比多壁碳纳米管/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8.C,当石墨烯的
添加含量达到6wt%时,热稳定性最好;王赫等人[12
]将经碱液、氯乙酸溶液等改性的氧化石墨烯与十八烷基胺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备微胶囊,实验发现改性后的石墨烯会使微胶囊成囊
效率下降,而且降低了材料的热稳定性;胡振鹏等人[13]
发现石墨烯经聚苯胺改性后可以提高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而且可以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正温度系数强度和稳定性得到了
提高;任翔宇等人[
14]
用茶多酚对氧化石墨烯改性制备了TPG,当TPG含量为1.0%时,材料大分子受热开始裂解的温度提高
了22.2℃,Tg提高了4.3℃;胡宇辰等人[15]
用APTES对石墨烯改性后,添加到天然橡胶中,使其导热性能提升108%,加入到丁腈橡胶中,使其导热性能提高了194%,而且采用预混合使石
墨烯在复合材料中分散更均匀。
蔡迪等人[
16]
利用硬脂醇改性的GO与正十八烷制复合相变材料,经实验得当添加4%的改性石墨烯后,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率比未加改性石墨烯的正十
八烷高1
31.9%,且具有较好的分散性。
3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与其他阻燃剂协同阻燃
林晨等人[17]
在GO/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中引入了金属离子,实验测得材料的最大热分解温度比纯PMMA的高82℃,与未引入金属离子配位的GO/PMMA相比,最大热分解
·
77·蒋灵君,等: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材料阻燃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山 东 化 工
温度提升了26℃;周文[18]实验制得CNS/ATO-PMMA复合材料,发现CNS/ATO在PMMA中分散均匀,CNT/ATO-PMMA界面无明显气孔,可以减慢物体燃烧速度,提高阻燃性能;阎转君[19]用氧化石墨烯、十二醇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作出微胶囊,发现当加入0.1%氧化石墨烯时,导热系数比未添加氧化石墨烯提高了28%;赖小娟等人[20]在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预聚体中加入了经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的GO,实验测得0.8%的GO可以使热分解温度提高21℃;陈琛等人[21]在复合材料中加入了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为分散助剂,使复合材料基体对石墨烯完全包覆,使材料耐热性增加,Tg增加了6.4℃,初始热分解温度增加38.3℃。
周天滋等人[22]制备了钨掺杂二氧化钒/石墨烯复合物,发现当氧化石墨烯含量为五氧化二钒的4%,钨原子百分量为2.5%时,相变温度降低了33.8℃,导热率提高,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传热性能。
乔友健等人[23]研究发现加入性纳米氮化硼和氧化石墨烯的聚氨酯材料热导率提高了188%;关莹等人[24]利用GO与羧甲基化改性的毛竹半纤维素(羧甲基半纤维素)等制备的复合膜具有良好的阻氧性能,当GO含量0.5%时阻氧性能最佳。
武卫莉等人[25]利用硅藻土包覆石墨烯,用来对聚丙烯进行改性研究,实验测得硅藻土0.2份,石墨烯0.1份时,聚丙烯的耐热性能得到改善,且初始分解温度提高了44℃。
张雪等人[26]在聚酰胺-6中加入了经KH-550改性后的GO和氢氧化镁后,材料的热分解速率下降,加入1%的GO和40%的氢氧化镁可以提升材料阻燃性能。
杨同伟等人[27]将聚乙二醇为储热材料,聚酯树脂作为载体,石墨烯为填料制得复合相变材料,试验发现石墨烯可以使材料导热性能显著增强,不仅可以吸收储存大量热量,而且增加了材料的比热容。
李晓宣等人[28]将IL与MPEG按物质的量比1∶3制备出的物质与GO按质量比2∶1混合制备了IL-MPEG/RGO,发现其能显著改善聚氨酯膜阻隔氧气的能力。
4 结论
各项研究表明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对材料阻燃的同时可以改善材料的摩擦性能、硬度、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导电性能、抗蠕变强度、耐腐蚀性能等[29-35]。
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改性后使用或者是与其他阻燃剂混合使用,都可以改善聚合物阻燃性能。
但石墨烯在阻燃方面仍存在些许问题,如石墨烯在对不同的材料使用前都应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其作用效果;而且石墨稀在燃烧的初期阶段阻燃效果不明显。
尽管石墨烯在阻燃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其绿色环保的优点将会使它在阻燃研究和应用方面的发展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YangJintao,YanXiaohui,WuMinjie,etal.Self-assemblybetweengraphenesheetsandcationic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particles:prepar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PMMA/graphenecomposites[J].JournalofNanoparticleResearch,2012,14(1):717.
[2]BrinsonLC,RamanathanT,PinerRD,etal.Functionalizedgraphenesheetsforpolymernanocomposites[J].NatureNanotechnology,2008,3(6):327-331.
[3]赵玉真,赵 阳,郭 准.环氧树脂/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19,31(6):5-7.[4]康 炜,刘喜军,王宇威,等.乳液聚合法制备PMMA/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J].中国塑料,2019,33(10):11-16.[5]李星宇,陈占春.导热聚氨酯弹性体/石墨烯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OL].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7[2020-05-01].https://doi.org/10.16865/j.cnki.1000-7555.2020.0086.
[6]周 慧,陈晓松,唐惠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石墨烯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塑料科技,2017,45(7):53
-57.
[7]张明飞,魏 婷,易红玲,等.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37(6):967-972,1029.
[8]李丽霞,任金忠,齐双春,等.石墨烯/天然橡胶和多壁碳纳米管/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热降解动力学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20,48(2):136-139.
[9]HuangYing,WangXinlong,JinXiaoxun,etal.StudyonthePMMA/GOnanocompositeswithgoodthermalstabilitypreparedbyinsituPickeringemulsionpolymerization[J].JournalofThermalAnalysisandCalorimetry,2014,117(2):755-763.
[10]程江龙,刘延磊,吴胜明,等.原位改性法制备功能化石墨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J].青岛科
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9(01):84-89.
[11]尚玉栋.石墨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17.
[12]王 赫,王建平,王 艳,等.加入改性石墨烯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正十八烷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J].化
工新型材料,2014,42(1):118-121.
[13]胡振鹏,辛 萌,郭小松,等.改性石墨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正温度系数性能研究[J].青岛科技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6(6):660-664,669.[14]任翔宇,陈 惠,林祥宝,等.茶多酚改性石墨烯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OL].现代化工:1-14[2020-04-3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172.TQ.20200429.1500.022.html.
[15]胡宇辰,高寒阳,刘 锟,等.改性石墨烯对天然橡胶/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J].塑料工业,2020,48(2):74-78.
[16]蔡 迪,李 静.硬脂醇改性的氧化石墨烯/正十八烷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物性研究[J/OL].化工学报:1-20[2020-05-0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946.tq.20200227.1142.002.html.
[17]林 晨,谢续明.熔融法制备金属离子配位的氧化石墨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J].高分子学
报,2019,50(2):170-178.
[18]周 文.石墨烯/ATO/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3.
[19]阎转君.氟化石墨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义齿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7.
[20]赖小娟,张引引,刘佳慧,等.表面修饰GO改性无胺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制备与性能[J/OL].化工进展:1-11[2020-04-25].https://doi.org/10.16085/j.issn.1000-6613.2019-1120.
[21]陈 琛,王 勇,段亚宽.氧化石墨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
料,2016,44(11):114-116.
[22]周天滋,周俏婷,华 悦,等.钨掺杂二氧化钒/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J/OL].精细化工:1-8[2020-05-01].https://doi.org/10.13550/j.jxhg.20200055.
[23]乔友健,潘志东,王燕民.纳米氮化硼/氧化石墨烯/聚氨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导热和力学性能[J/OL].硅酸盐
学报:1-12[2020-05-01].https://doi.org/10.14062/j.issn.0454-5648.20200018.
[24]关 莹,饶 俊,吴玉乐,等.羧甲基半纤维素/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9,39(6):13-20.
(下转第80页)
·
8
7
·SHANDONGCHEMICALINDUSTRY 2020年第49卷
山 东 化 工
水。
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不会增加污染负荷。
使用还原剂时,废水中不存在硫酸盐或氮盐。
因此,过氧化氢酶的使用不仅节约了水、时间和能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污染负荷[14-15]。
1.5 蛋白酶
蛋白酶催化蛋白质分子中某些肽键的水解反应。
在纺织工业中,蛋白酶被用来去除生丝中的丝胶层,以达到改善光泽和柔软度的目的。
蛋白酶处理后可以改变羊毛和丝绸纤维的表面性能,提供新的,甚至是独特的整理性能。
蚕丝的丝素细丝与蛋白质丝胶自然粘合在一起。
从生丝中去除丝胶被称为脱胶。
传统的脱胶方法,如肥皂脱胶和碱脱胶,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苛性的化学物质,如苏打灰、马赛香皂等。
酶脱胶是利用一种不攻击丝素的特殊蛋白酶对丝胶进行水解降解。
由于酶法脱胶可以采用较温和的机械处理方法,因此成品丝比皂法脱胶更光滑。
酶处理显著提高了蚕丝对活性染料的亲和力,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负荷[16-18]。
1.6 脂肪酶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一种疏水性纤维,碱水解是改善其润湿性的有效途径。
碱水解的主要缺点是强度损失和碱排放。
研究表明,脂肪酶比碱解更能改善水的润湿性和截留性。
酶反应需要在2℃下处理10min,且不影响强度。
脂肪酶对磺化和聚酯纤维也有效[19-20]。
2 未来发展趋势
现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定向进化和基因重组等技术不断出现和应用,由此产生了许多具有更强功能的新酶,这些酶在不断的投入到商业应用领域。
在不久的将来,生物漂白、分散促进剂和丝光等生物整理工艺也会不断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周文龙.生物酶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二)[J].印染,2010,36(20):44-46.
[2]周文龙.生物酶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三)[J].印染,2010,36(21):38-43.
[3]徐丽华.国内纺织酶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生物产业技术,2010(4):52-56.
[4]任海舟,王黎群.生物酶处理纺织品的新进展[J].纺织装饰科技,2013(1):4-7.
[5]余圆圆.纤维素酶修饰及其对纤维素纤维作用的研究[D].
无锡:江南大学,2014.
[6]刘 磊.纤维素酶的复配及其在棉织物抛光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2.
[7]梅 帆.木棉纤维改性及其靛蓝染色性能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4.
[8]刘 佩.纺织用果胶酶制剂的优化及其应用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8.
[9]刘 龙,汪志浩,张东旭,等.碱性果胶酶的生物制造及其在纺织工业清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生物工程学报,2009,25(12):1819-1828.
[10]魏赛男,陈妞妞,姚继明,等.果胶酶精练对棉针织物性能的影响[J].印染助剂,2018,35(6):52-54.
[11]马承富.漆酶催化降解蒽醌染料及其固定化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6.
[12]张勇兵.漆酶及漆酶/介体体系处理对黄麻纤维中木质素结构影响的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3.
[13]付 博,王家哲,陈卫锋,等.漆酶品质提升的新技术及其在纺织中的应用[J].纺织导报,2019(5):91-94.
[14]张东旭,堵国成,陈 坚.微生物过氧化氢酶的发酵生产及其在纺织工业的应用[J].生物工程学报,2010,26(11):1473-1481.
[15]王 岚,吴建国.过氧化氢酶在纺织工业的研究应用[J].山东纺织科技,2013,54(1):50-51.
[16]郭卫霞.蛋白酶在羊毛防毡缩中的研究与应用[D].苏州:苏州大学,2009.
[17]胡生荣.低浓度DCCA-蛋白酶对羊毛的防毡缩整理[D].无锡:江南大学,2010.
[18]周 雯,纪惠军,王 强,等.角蛋白酶对羊毛蛋白酶防毡缩整理的促进作用[J].纺织学报,2011,32(1):82-88.
[19]李旭明,师利芬,钱志华,等.脂肪酶处理对涤纶织物亲水性能的改善[J].纺织学报,2012,33(4):91-94.
[20]史韩萍,李旭明.脂肪酶处理对聚乳酸非织造布亲水性的影响[J].上海纺织科技,2016,44(6):26-27,36.
(本文文献格式:李 伟,周 利,杨树梅,等.环保助剂酶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J].山东化工,2020,49(15):79-80.
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
)
(上接第78页)
[25]武卫莉,李 响,陈丰雨.石墨烯 硅藻土改性PP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与力学性能[J].工程塑料应用,2019,47(12):27-31.
[26]张 雪,陈英波,刘冬青,等.改性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镁/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
料,2019,47(12):46-49.
[27]杨同伟,王少奇.PEG/UPR/石墨烯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节能建筑中的传热性能研究[J].塑料工业,2020,48(02):123-127.
[28]李晓萱,刘汗清,黄 波,等.一种水溶性石墨烯及其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20,36(2):40-46.
[29]王 伟,刘 璇,宋洪刚.石墨烯协同反应自生氧化铝增强铝硅基复合材料的研究[J].铸造设备与工艺,2020(1):39-41.
[30]陈中华,罗 姚.氧化石墨烯改性十二醇/PMMA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J].电镀与涂饰,2020,39(4):195-200.[31]张 琳,贾竞夫,王武聪,等.原位聚合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石墨烯复合材料[J].工程塑料应用,2016,44(4):11-15.
[32]张 琳.原位聚合及超临界流体中超声辅助制备石墨烯/PMMA复合材料及性能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
学,2016.
[33]姜 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纳米压痕研究及介电行为分析[D].北京:北京化工大
学,2012.
[34]史沂龙.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及其耐腐蚀性能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2):40-42.
[35]赵看看,张 柯,刘 平,等.镀铜石墨烯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2020,41(1):1-8.
(本文文献格式:蒋灵君,贾新磊,许兰娟.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材料阻燃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20,49(15):77-78,80.)
·
0
8
·SHANDONGCHEMICALINDUSTRY 2020年第4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