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食品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食品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摘要:食品作为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质量安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各种利益的驱使、食品安全意识的薄弱、监管不足等因素,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食品检测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检测市场的扩大使得第三方检测机构应运而生。
本文通过简单分析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现状,提出相应的看法,展望第三方检测市场的远大前景。
关键词:食品;第三方检测;现状
一引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自古以来就是民生发展的重点,从吃饱到吃好,是人们对食品要求的不断提高过程。
然而看似简单的过程,却爆发了诸多食品安全问题,如“三鹿奶粉”、“地沟油”、“苏丹红咸鸭蛋”等,每一个事件的曝光都给老百姓造成了巨大影响,甚至导致一个产业的停滞,也使我国食品的质量口碑直线下降,这是对本土食品经济的重大打击。
而且由于各种“亡羊补牢”事件,政府急需加强食品的安全检测力度,做好食品的监督、风险预警,通过数据监控早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免问题的重发对老百姓造成不必要的影响,从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在此背景下,现有的政府检测机构已满足不了大量的检测需求,第三方检测机构也就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涌现不仅能解决政府的检测需求,也能为食品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质量保证,从真正意义上起到监督和检测食品质量安全的作用。
二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现状
我国市场上现有大大小小第三方检测机构近万家,有政府第三方检测机构、国外知名的检测机构、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三种,涉及食品、农产品、水质等多方面的检测。
这些检测机构涵盖业务不一,但前提都是取得CMA资质的,有些还兼具CNAS、CATL等资质。
规模大小、业务类型、资质持有量,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机构的业务量,而业务量的大小又直接与经济效益、企业发展挂钩,这就使得第三方检测机构间的竞争尤其激烈。
对于第三方检测机构来说,出具一份科学、精确、专业的报告,是其最重要的作品,而这份作品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完成。
现如今市场检测需求量大,政府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监督抽查、风险监测、专项检测等任务,政府任务对报告出具时间要求特别严格,短时间、
大批量的检测任务对承接政府业务的机构都是一个挑战,而有些机构的日最大检测量与承接量是有所区别的,加班、超负荷、机器轮轴转成为检测行业的常态,更有甚者将标准中要求的平行样改为单次检测,这必然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那么这样的数据出在报告上,其意义难道仅仅是合格?目前对于市场上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来说,要想立足市场堪比蜀道难,可日趋常态化的形势又能坚持多久?下面就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现状做一简单分析。
1 专业人员缺口严重
人是发展的根本,对于以技术立足于市场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来说,人员专业水平决定了机构的技术含金量。
作为检测机构一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是最基本要素,其中包括对食品行业、对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检测方法的了解等。
现代社会提倡创新,食品从原料、品种、工艺上也是日新月异,如果说我们的业务人员没有专业知识储备,对客户所送检的产品连最基本的执行标准都没法确认,就不能顺利的接单,不能给客户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不能更好的服务客户,最终就会导致客户的流失;检测人员若没有专业知识储备,就不能更精确的取得检测数据,缺少对可以数据的敏锐性,那么一旦出现可疑数据,该如何分析产生的原因,是样品本身问题,还是本底使然,抑或是制样不均呢,仪器操作、标液配制、杂峰处理等既是长期操作的经验之谈,更是检验人员专业素质的体现,否则没有经过精确分析的结果就不能准确反映样品真实性质;报告审核人员若没有专业知识储备,那就不能对检测项目进行正确的判定,不能准确审核数据符合性,报告准确性就会缺失。
从样品采集到报告出具,这中间的过程环环相扣,每一过程都需要相关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一环节的缺失就会影响最终报告的正确性、专业性。
然而现在很多机构招聘门槛低,专业学历要求不高,待遇福利差,人员流动性大,专业技术人才更是欠缺,因此如何留住人才、减少人员流动、平衡旺淡季成本支出,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夯实各岗位人员理论基础知识,是很多机构的燃眉之急。
2 硬件设施基础薄弱
仪器设备是检测机构的基础,仪器的投入是机构成本的一项大支出,试剂的消耗、仪器的检定维护保养、设备的更新等都需要大额资金的投入。
对于经营者来说,一台几十万甚至百万的设备投入,考虑的不仅仅是采买的费用,还有后续一系列的费用,最重要的是它能带来的经济效益。
每个检测项目需要的设备都不尽相同,有些项目检测的频率不高,又必不可少时有些机构就会自制简易设备,例如有机构在测金针菇中荧光物质时,需要一个带有紫外设备的暗室,他们就用纸箱做一个暗室,上面盖一块不透光的绒布,采用移动的紫外灯进行照射,然后用手机进行拍照取证,这样设备的钱省了,检测结果也有了,那结果的正确性呢?
检测设备对于机构既是保障经济来源的重要工具,也是机构成本支出的大头,因此很多机构设备配备不是很完善,如何利用现有设备研发新的方法对研发人员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3 低价竞争
市场上检测机构多了,客户可选择的范围就广了。
对于客户来说,他需要一份检测报告的目的很简单,为了应付政府的检查,或是为取得食品生产的许可而已,至于报告需要做些什么项目,他不清楚,只需到手一份合格可用的报告即可,找哪家机构就看哪家的费用便宜,出报告速度快,对于报告是否正确合理,他不明白。
这是大多数客户的本质想法,这就导致了机构间为了抢夺客户资源,低价竞争,压低对客户来说自然最好,但对机构来说,长期的恶性竞争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出具的报告质量也会大打折扣,例如食品的检测,目前对于大多数机构来说只是个跑量不挣钱的活,大型的检测机构就会不断拓宽自身的检测领域,纺织、汽车、电子检测领域等都可以涉及,而小型的机构,业务单一的最终只能退出检测行业的舞台。
对于现在的第三方检测来说,如何稳定价格、保证质量才是关键。
4 检测标准不统一
检测标准是检测机构必备的工具,我国的检测方法标准多样,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轻工行业标准、农业部标准等,很多标准虽然出处不同,但核心方法是一致的,差异在最终的检出限或定量限上,而这个差异,对于相同的样品产生的结果就会不一样。
而且我国现有的很多标准,检测基质单一,有些标准仅只能检测几个类别,超出的类别机构要么做自己的方法认证,要么就是属于方法偏离,所以对机构来说,迫切希望国家能发布一套统一的检测方法标准,尽量缩小机构间数据的差异性。
三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前景
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存在是顺应社会发展步伐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百姓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会不断提高,对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质量需要由检测结果体现,结果的产生由检测机构实现,这是一个有效的循环过程。
第三方检测机构要始终明确自己存在的目的,保持初心,努力创造一个客观、高效、准确、专业、权威的检测领域。
这是一个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行业,只要所有第三方检测机构能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终能将检测事业可持续发展下去。
四结语
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如今的社会机遇与挑战之大前所未有,但机遇大于挑战,第三方检测机构应该抓住机遇,始终秉持专业的态度,不断筑就让消费者信任的权威行业。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