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分别是什么意思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分别是什么意思?都在什么情况下用?
我在学习钢琴的五线谱,G调F调什么的识起五线谱来和C大调总弄的一头雾水。
你已经根深蒂固了听到do就认为是第一个音,听到re就是第二个音,对吧?这样,你的耳朵是被训练成了首调唱名法的耳朵。
五线谱本身是一种图形。
根本无所谓是固定唱名法还是首调唱名法。
因为这两个法都是要人唱出来的。
光靠乐器演奏本身也是体现不出来是什么唱名法的。
只有人用自己的口腔发出声母和韵母,拼读在一起,发出“do re mi fa so la ti”等音,才能体现出是什么唱名法。
所以,五线谱(不仅仅是钢琴的五线谱,所有五线谱都是通用的),既可以用固定唱名法来读,也可以用首调唱名法来读。
如果你用固定唱名法来读,就要牢牢记住高音谱的下加一线是do,低音谱的上加一线是do。
高音谱下加一间是re,一线是mi,一间是fa,等所有的常见位置。
如果是这样,那么F调的七个音,会被唱成fa so la ta(也就是降ti) do re mi。
你本来以为是第一个音的do在这里是第五个音了。
(就好比你以为的你爸,以前一直是“爸爸”,结果和你爷爷一比,成“儿子”了,所以你不习惯把他扮演儿子的角色)。
你不习惯把fa当成第一个音。
而G调里又要把so当成第一个音。
这就是你一头雾水的原因。
固定唱名法就是“按图索骥”,把五线谱的对应唱名在琴键上找到,并戳下去。
而首调唱名,则是你听着像do的音,就把它唱do,而且它也还是第一个音。
听着像re的音就唱re,也还是第二个音。
这样,和你习惯的听觉是统一的。
首调唱名法的核心特征就在于它的相对性和移动性。
如果你用首调读谱,绝对不要记住“下加一线就是do”。
那就已经毁了!下加一线只是C调的do,可是,凭什么C调就是第一个调呢
所以,不可以记固定的位置,而要以相对的距离来读谱。
比如,如果你看到第一间上写一个音,又已知它是do,那么第三间上的音,比第一间的音,高四个位置,也就是do+4=so。
所以第三间上就是so。
如果你已知第一间上的是mi,那么第三线上要比第一间高三个位置,是mi+3=6。
你不
要管它是第几个线,你只要看高出来或低出来多少个位置就可以了。
这才是正确的首调唱名法的读谱。
在中国,93-97%人是首调的耳朵,但却用固定调的唱名方法来读谱。
这学出来当然是不伦不类。
因为需要不断地观察落差,并条件反射出来,所以用首调唱名法读谱的人,如果其它方面都一样的话,他的数学成绩会稍微优于固定唱名法读谱的人。
这就是匈牙利学生数学成绩好、创造精神强的一方面原因(匈牙利全国学校音乐教育都用首调唱名体系):他们总是不断地换位、换角度、有对比性的,而不是孤立地思考问题。
所以在匈牙利,有一百六十多所小学,每周五学音乐课。
因为他们学音乐导致别的功课成绩提高,特别是数学,所以就可以少上数学课,多上音乐课。
用首调唱名法弹琴,也不可以记“两个一组黑键左边的那个白键是do”。
因为这已经导致把思路给僵化、框死在一个“固定调”上。
正确地看键盘,应该是,先给定一个音,比如do,不管它是什么位置,不管它是黑键还是白键,在它右边大约4厘米的那个音,就是mi,大约7厘米的音,就是so。
是这样记的,然后用眼睛来估测远近。
用这样一种方法,十二个调都是同一种规则,根本不需要学十二种调。
并非说首调唱名法优于固定唱名法,而是因为,几十年来,中国人对首调唱名法的理解特别错误,很多人以为首调唱名法只是听音的时候用,读谱和弹键盘还是要先用固定唱名法,然后再依靠听觉,给改成首调唱名法。
这是大错特错的,它大幅度削弱了首调的功效,(多达50%-80%的效率都被这种错误的观念给消耗掉了)。
所以导致人们以为首调唱名法很弱。
在这里需要给其正名。
事实上,中间变调越多的乐曲,首调唱名法越麻烦,因为它要不断地改位置。
至于那些科班的硕士学究们,研究的那些无调性音乐,用首调唱名法就应该唱一个音换一个调,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变调少的歌曲,首调优于固定调,变调多的歌曲,固定调优于首调。
到底是哪种好,取决于你想学到什么程度。
而且,真正强大的人,他可以两个都掌握,所以也不用担心学了一个就不会另一个的问题。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关于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
固定唱名法
将音名C、D、E、F、G、A、B,分别唱做do、re、mi、fa、sol、la、si,固定不变,不依调性调式的变化而改变唱法,这种唱(谱)法叫做“固定唱名法”(也就是说,各音名的唱名是固定的)。
各音名的音高是固定的,在键盘和小提琴上的位置是固定的,在五线谱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再把它们的唱名固定下来,这样,它们的对应关系就都固定了,所以,当你看到谱上的音,就会立刻想到它的唱名在小提琴上的位置,所以,这种唱法对学乐器(特别是钢琴和小提琴)非常便利。
遇到变化音(升、降音),其唱名也不变,只是在唱(或拉奏)的时候,要按照要求升高或降低半音,也就是说,有了升降号,音高变了,它的唱名仍不变。
首调唱名法
这种唱法是基于调式的唱法,它把大调式的主音(Ⅰ级音)唱做do,其它依次唱做re、mi、fa、sol、la、si,它把小调式的主音(Ⅰ级音)唱做la,其它依次唱做si、do、re、mi、fa、sol。
这样,只有C大调和a小调,唱名和音名的对应关系是一样的,别的调性就都不一样了。
比如,G大调,就把G唱做do,A唱做re,B唱做mi……。
g小调,又把G唱做la,A唱做si,降B唱做do……
因为这种唱法,唱名和音名的对应关系是不固定的,唱名和琴上各音的对应关系也是不固定的,每一个音名,在不同的调里其唱名也随之不同了,当你在谱上看到一个音(比如G),你必须明确是什么调,如果是F大调,它就得唱做re,如果是c小调,它就得唱做mi……每见到一个音,都要经过“换算”才能唱出它的唱名来,然后再考虑它在琴上的位置,所以,学乐器一般
不用这种唱法,而对视唱练耳训练、唱一些简单的歌曲等还是很便利的,因为这种唱法对于感受曲子旋律的调式特点很直接。
第一个升号在C大调乐谱的F的位置上,第二个升号在C大调乐谱的C的位置上, 第三个升号在C大调乐谱的G的位置上.三个升号是A大调,用固定唱名法演奏此曲时,在演奏乐谱时,唱名3(mi),6(la),7(si)都分别提高半音,音名是C,F,G(都分别提高半音).演奏出的谱子就是A大调的。
如下图:
也许有的朋友仍然不太清楚,我以一个朋友们都非常熟悉的歌曲《康定情歌》(四川民歌)为例,将两种唱名法予以说明,相信可以解除大家的疑惑。
当一条五线谱记谱的《康定情歌》摆在我们的面前时,
我们抱定五线谱下加一线永远唱作do的信念,于是我们就唱出了下面的旋律,这就是固定调的概念,即运用固定唱名法。
注意:调号中有一个#号,升的是4(fa)这个音,那么,遇到了4我们一律要唱作#4(除非有还原记号),至于#4有多高,我们需要问钢琴、电子琴等有固定音高的乐器。
下面是《康定情歌》固定调和首调的唱名法比较图:
这首民歌是G调(也是1=G的简谱),所谓G调即旋律中的1(do)要唱G音这么高,同时,把G音所在的位置——五线谱的第二线唱作1(do),这样,我们唱出来的就是下面的旋律。
这就是首调的概念,即do是流动的,换一个调,do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而固定唱名法的do永远在五线谱的下加一线)。
(这个谱子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常见的简谱)
下面我们看一看萨克斯管用两种唱法的指法图:
首调唱名法的“3(mi)”固定唱名法的“7(si)”
其实,无论用哪种唱名法,唱出来的音高都是一新的,只是概念不一样而已。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wanglingabcd的补充:
用首调唱名法的缺点是不容易识谱,读起来比较困难,但是读出的音符是和简谱一样的。
而用固定唱名法特别容易读五线谱,只不过用固定唱名法读出来的音符和简谱的音符不是一致的。
那么怎样理解萨克斯管用固定唱名法来演奏五线谱呢?
上面两张简谱图分别是五线谱的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的的简谱,固定唱名法是1=C,首调唱名法是1=G.
固定唱名法,就是说,是五线谱的自然大调的C大调,其五线谱的第二线永远是g(唱名是5“sol”),简谱的唱名
5(sol)就在此位置上。
在第四线上的(C大调五线谱)高音的2(re)上,余类推。
最后,整个谱子整理出来的是固定唱名法,它和1=G的原简谱是不一样的。
(见从五线谱整理出来得“固定调概念”简谱图)。
任何调的萨克斯管指法排列和唱名排列都是一致的,首音都是“1”,如降B调和降E调的第一个音都是“1(do)”,不同的是有固定音高的音名的不同,各个键表示的音名是实际音高,例如降B调萨克斯管唱名“1(do)”,它的实际音高是降B的音(♭7),因为降B调比实际音高低一个音,唱名“2”才是C 大调的“1”(左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全按键)。
而降E 调萨克斯管唱名“1(do)”的实际音高是降E(♭3).降E调比自然大调低6个音(♭E“1”→F“2”→G“3”↔♭A“4”→♭B“5”→C“6”)全全半全全。
所以,降E调萨克斯管在唱名“6(la)”位置上才是实际音高的C大调的“1”。
现在,我来说一说怎样用固定唱名法演奏各调的五线谱的方法。
先看看下面A大调比较图:
第一个升号在C大调乐谱的F的位置上,第二个升号在C大调乐谱的C的位置上, 第三个升号在C大调乐谱的G的位置上.三个升号是A大调,用固定唱名法演奏此曲时,在演奏乐谱时,唱名3(mi),6(la),7(si)都分别提高半音,
音名是C,F,G(都分别提高半音,或者都分别在C,F,G降低半音,即,,).演奏出的谱子就是A大调的。
如下图:
用固定调唱名法演奏时,4(fa)要唱成降G音(升F).用首调唱名法演奏时也是在F上升高半音,也是降G的音。
F在1=G时,唱名是“7(si)”。
请看下面首调唱名法与固定唱名法的比较图:
我们无论用什么唱名法,尽管所表现的音符的高低如此地不一致,但是,所演奏的实际音高是同样的。
比如上面的图《敖包相会》:当我们用降B调萨克斯吹首调唱名法时,第一个音符在第一线上,按首调读音时,G调的五线谱的第二线是“1(do)”,那么,第一线应该是是低音的“6(la)”,其指法是:在G按键是“1(do)”(左手,食指加中指),往下排三个音阶(1-7-6)1(do)至低音6(la),指法是:左手手指全不按键,右手仅中指按键,就是“6(la)”的音。
如图一:
图一图二
当我们用固定唱名法来用降B调萨克斯管吹奏G调的五线谱的曲子时,这时,我们就把这个曲子当成自然大调的C大调谱子来看待了,那么,这个谱子的第一线的音高是“3(mi)”,而不是“6(la)”了。
既然我们把这个曲子当成C大调来读,那么,我们用萨克斯管吹奏它时,也就从C按键开始,把C当作“1(do)”来读,也就是说,C大调的第二线永远是g,那么,第一线就是“3(mi)”了。
这个“3(e)”在萨克斯上的指法是:左手全抬起,右手中指按“3(mi)”键(E),两种唱名法的指法是相同的。
如上面图二所示。
因此,两种唱名法虽然唱名(也就是萨克斯两种吹奏法)不一样,但是实际音高都是一样的。
因此,我们用固定唱名法来读五线谱非常容易,能快速的读出五线谱来。
但需要注意的是五线谱的各种调式,它要用升降号的不同的位置和多少来表示五线谱上不同的调,在用固定唱名法演奏时,在演奏唱名“4”时要提高半
音(),即:
G A B C D E (升F)
这就表示了这个曲子是G大调的,(从G做唱名“1(do)”开始往上排列音节要符合C大调的基本音阶排列,那就是::“全全半全全全”。
C自然大调的音程规则,就是:
全全半全全全
1 2 3 4 5 6 7
C自然大调:C D E F G A B
G调: G A B C D E (升F)降G
D调: D E (升F)降G G A B (升C)降D
A调: A B (升C)降D D E (升F)降G (升G)降A
E调: E 降G 降A A B 降D 降E
B调; B 降D 降E E 降G 降A 降B
升F调:降G 降A 降B B降D 降E 降F
升C调:降D 降E 降F 降G降A 降B 降C
(绿色为半音关系)
请看下面图:
例如用固定唱名法,用降B调萨克斯演奏G大调的方法:
待续……………
那么,这个五线谱整理后怎样能和简谱(1=G)相一致呢?这就要用首调唱名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