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堂敬畏感失落与重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 中国青 年报》 2 0 0 5 年调查显示 , 大部 分大学 生 精 神处 于萎 靡状态 , 具有 良好 学 习态 度的大学 生仅 占 8 . 5 %。 目前 大学生大部分 缺乏明确 的学 习 目标 , 学 习
态度相 对散漫 , 自由、 丰富 的校 园生活使大学生无法合
作 者简 介 : 赵丹( 1 9 9 5 一) , 女, 黑 龙 江牡 丹 江人 , 本 科 生, 从 事 应 用 心 理 学研 究 ; 孟维杰( 1 9 7 3 一) , 男, 教授 , 博
大学生 课堂敬畏 感失落 的现象 日益严重 , 这也 使得各
收稿 日期 : 2 0 1 7 — 0 5 — 1 1 基金项 目 : 黑 龙 江 大 学 创 新 项 目( 2 0 1 6 1 0 2 ) ; 黑龙 江
省社 科规 划专项 项 目( 1 5 K S D0 2 )
1 . 学 习态度不端正
No . 8 2 01 7 Ge n e r a l No . 2 4 5
大学生课堂敬畏感失落与重拾
赵 丹’ , 孟 维 杰
( 1 . 黑龙 江大学 教育学 院, 哈尔滨 1 5 0 0 8 0 ; 2 . 鲁东大学 教育科学学 院 , 山东 烟 台 2 6 4 0 0 0 )
关键 词 : 大学 生 ; i g堂敬 畏 感 ; 失落; 重拾 中 图分类 号 : G 4 4 4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8 — 6 7 1 4 ( 2 0 1 7 ) 0 8 — 0 1 4— 0 0 3


引言
高校重新认 识 到大学课 堂教 学 的重要 性 , 短 时间 内涌 出多种 大学课 堂重拾策 略 , 提倡重 构大学生课 堂敬畏
2 0 1 7 年第 8 期 总第 2 4 5 期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8 — 6 7 1 4 . 2 0 1 7 . 0 8 . 0 4 8
林 区教 学
Te a c h i n g o f Fo r e s t r y Re g i o n
种 情感体 验 的道德 情绪 , 在“ 敬” 的层面 与“ 畏” 的层面
上均有 体现 , 但恰恰是 由于敬畏感在情感 上 的伸缩性 ,
让人们 在极限追求 自身价值 的同时可 以察觉到个人存
在的不足 。由于敬畏感并不 是以人的面部表情体现 出 来的, 因此 , 对于敬畏感 的感 知无 法进行量化研究 。敬 畏感促使人在追求 自我价值 的同时反省个人存在 的缺 点, 进而达到规范 自身态度 与行 为的 目的 。然而 , 在实 际 的大 学课堂教 育 中 , 社会要求 各高 等院校 的科 研成 就, 高校要求教师 的科研 能力 与 自身成就 , 学校与教师 都将学 术成果放 在大学 教育 的首位 , 忽略 了大学课 堂 教育的重要性 , 课堂存 在的真正意义逐渐被遮掩 , 导致
的言谈举止进行 约束 , 进 而达到超越 自身价值 、 高于 自
我 的 目的。敬 畏感体 现 了主体 通过道德 规范 自身 , 追 求 自律 、 自省 , 进 而实现价值 的 目的 。敬畏感 的存在是
人们 内心道德 标准 的指路 明灯 , 使人们 在快节 奏 的生 活 中依 旧保持 心中的纯净 , 时刻警醒 自己, 规范 自身行 为, 并不 断进 行个人 的反思 与 自省 。敬 畏感能够 唤醒
感 。这就对高校教育提 出了新的挑战 , 要加强课堂教育 , 重构课堂教学模式 , 促使学生以敬 畏之心对待课 堂。
二实 际的道德情感 , 同时具
有“ 敬” 与“ 畏” 两个 层 面的表达 。敬畏 感 中的“ 敬” 有
馈, 高 校课 堂教学逐渐 出现快餐式学 习模式 , 一些高校
提升教育 教学质量 , 增强大学生 的德育 素质 , 一直 以来是各 高校 教书育人 的办学宗 旨。但 随着社会 的快 速发展 , 我国高等院校逐年扩大生源 , 就业 大学生的数 量也 在逐年 增长 , 大学课 堂作为教 师引导 学生进行 科
学文 化交 流的主要 场所之 一 , 对 学生 的学 习效果起 着 很 重要 的作 用 。但 就 目前各 高校 学生 的课 堂 表现 反

要: 敬畏感是一种 同时具有“ 敬” 与“ 畏” 两个层 面的道德情感表达 , 让人们在极限追求 自身价值 的同
时可以察觉到个人存在的不足。 目前对于敬畏感的研 究包括 对生命的敬畏、 对 自然的敬畏等方面, 根据大学 生的课 堂表现 , 提 出课 堂敬畏感, 分析大学生课堂敬畏感失落的原因, 并提 出重拾策略。
出现教 师与学生过于重视学 习结果 而非学习过程的现 象, 课 堂的整体严肃感逐步沦 陷 , 课 堂已经不再是学生 心 中充满 敬畏 的学习乐 园 , 大学 生对课 堂 的敬畏 感正 在 沦落 。研究表 明, 敬畏感是一种包 含惊 讶 、 顺从等多
敬重 、 尊敬等含 义 , 代表 的是一 种 自我价值 追求 , 一种 高于 自我价值 的理想化 标准 , 同时也是 一种高度 的 自 律与 自我反思 , 而“ 畏” 表达 的是 顺从 、 惧 怕 的含 义 , 代 表 的是 通过顺 从 、 束缚 等 自我 限制 的方 式达到 内心追 求 的价值标准 , 这是一种极 高的 自律精神与 自我实现 , 先“ 敬” 后“ 畏” , 因为敬 重进 而畏惧 , 这是一种心 中的信 念, 借 助外界 条件 的控 制或者 内在 的 自我警醒对 自身
人们 心 中最初 对生命 的尊重 、 对 自然 的热爱 以及 对美 好 生活 的向往 , 促使 个体在 自身行 为与 自我追求 上严 于律 己 , 拥有 正确的价值取向 , 树立 明确 的个人价值 目
标, 维护社会道德 的和谐和人性 的 自律与反思 。
三、 大 学生课 堂敬畏感 失落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