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助跑跨跳》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助跑跨跳》大班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助跑跨跳》精选2篇(一)
大班健康详案教案《助跑跨跳》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跑步和跳跃的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

2. 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协调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二、教学准备:
1. 打气筒、作为跳板的垫子、纸条、音乐。

2. 教具:跳绳、球等。

三、教学过程:
1. 游戏导入:
利用音乐让幼儿进行热身活动,进行扭胯动作、踩气球等。

2. 正式教学:
(1) 跑步技术讲解:
a. 教师先示范正确的跑步姿势和手臂动作。

b. 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模仿跑步动作,注意力量的控制和均匀的呼吸。

(2) 跳跃技术讲解:
a. 教师示范正确的跳跃动作。

b. 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模仿跳跃动作,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

(3) 助跑跨跳:
a. 教师示范助跑跨跳的技术动作。

b. 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模仿助跑跨跳动作,注意力量的控制和身体的平衡。

3. 游戏练习:
(1) 跳绳游戏:
a. 分发跳绳给幼儿,教师示范正常跳绳的技巧。

b. 幼儿跟着教师一起练习跳绳,逐渐增加跳绳的难度。

(2) 球类游戏:
a. 将幼儿分成小组,教师示范正常投掷和接球的技巧。

b. 幼儿在小组内进行投掷和接球练习,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
《助跑跨跳》是一门针对幼儿体能训练的课程。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跑步、跳跃、助跑跨跳等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进行初步的模仿和练习。

但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幼儿对技术动作的掌握还不够,还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

另外,对于部分不善于运动、协调能力较差的幼儿,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指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并慢慢提高。

大班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助跑跨跳》精选2篇(二)
教案
课题:认识球体
教学目标:
1. 了解球体的基本概念;
2. 理解球体的特点和性质;
3. 掌握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4. 运用球体的概念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多个大小不同的球体模型;
2. 计算球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
3. 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球体的概念和性质解决。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课
教师拿出一个球体模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关于球体的问题,例如:球体有什么特点?球体的表面是什么样的?球体的体积是如何计算的?
Step 2:介绍球体的基本概念
教师向学生解释球体的基本概念:球体是由所有到一个固定点距离相等的点构成,球体的表面由无数个相等的小圆组成。

Step 3:探索球体的性质
让学生自己用手触摸球体的表面,感受球体的光滑度,并与其他几何体进行对比。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球体的特点和性质,如:球体的表面是光滑的,球体的任意一点到它的中心点的距离都相等。

Step 4:计算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师向学生介绍球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并在黑板上示范计算的过程。

然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巩固计算球体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

Step 5: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解实际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球体的概念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一个篮球场地的表面积是多少?一个鱼缸的体积是多少?
Step 6:总结归纳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所学的球体的知识要点和应用,强调球体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介绍和讲解球体的概念、特点和性质,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掌握球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球体模型和实际问题的引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练习和问题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参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