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4.8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导学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说出区分这两种变化的依据。

知道物质的性质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说出区分这两种性质的依据。

过程与方法:通过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习分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更科学的理解生活中的变化。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变化过程中 产生。

2、(2009嘉兴)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者有本质的区别,它是( )
A.铁生锈
B.水汽化
C.煤燃烧
D.脂肪酸败
3、(2005湖北)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烛成灰
D.滴水成冰
4、 请根据生活经验或阅读书本后对下面内容各列举一个(注意变化和性质用语的区别)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5、思考:为什么一个苹果被分成许多小块,甚至榨成果汁仍然能吃,而腐烂后却不能再吃? 我们周围的物质总是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观察和分析下列几种变化。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变化1】、烧杯中的冰块加热后,观察到 ,但构成物质的 不变。

【变化2】、钢铁生锈,用磁铁分别吸引钢铁和铁锈,结果发现:磁铁 (填吸引或不吸引,
下同)钢铁,磁铁 铁锈。

由此得到,钢铁和铁锈是 物质(“同种”、“不同
种”)。

【变化3】、白炽灯通电被点亮的过程中,观察灯丝的变化 。

由此得到:灯丝的温度升高过程中 新物质生成(“有、“没有”)。

比较并分析上述3种变化,我们可以得出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种类型:。

【例题1】、下列现象 是物理变化, 是化学变化?
⑴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⑵纸张燃烧。

⑶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⑷瓷碗破碎。

⑸铁生锈 ⑹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蒸气。

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联系?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阅读】课本P161有关内容,完成下列习题。

3.化学性质是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氧化性、
还原性、酸碱性、腐蚀性、毒性、稳定性等均为化学性质,铁能生锈就是铁的化学性质。

4.物理性质是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熔点、沸点、密度、挥发性、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尽可能多地描述铁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
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3、水可以用来灭火是因为水具有性,酒精可作燃料因为酒精具有性,这些事实都表明,物质的决定着它们的用途
..,反过来,它们的反映着它们的。

【例题2】下列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什么?
⑴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⑵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能变成水、二氧化碳等。

⑷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⑸铜的熔点是1083℃。

⑹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闻气体气味的方法: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
【变式】下列各组物质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辨别它
们并写出鉴别方法。

⑴铁丝与铜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白糖与食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白醋与白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汽油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辨析: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
叙述中有“能、会、易、是、具有”等一般叙述的是物质的性质;
叙述中有“了、在”的一般为物质的变化。

作业本A43-44,批改后再完成45的复习题
1、下列各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灯泡通电发光
B.研碎胆矾
C.湿衣服晾干
D.铜表面产生铜绿
2、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

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白玉为床,金作马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④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鲜奶制酸奶
B.黄豆酿酱油
C.糯米酿甜酒
D.水
果榨果汁
4、下列关于物质化学变化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
A.一定会发光、发热
B.一定有气体生成或改变颜色
C.一定会有新物质生成
D.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5、(2009嘉兴)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者有本质的区别,它是( )
A.铁生锈
B.水汽化
C.煤燃烧
D.脂肪酸败
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牛奶酸败
B.冰雪融化
C.试管破裂
D.干冰升华
7、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观察到以下现象:①菜刀表面常产生棕黄色的斑点 ②新鲜萝卜放入泡
菜坛中,几天后萝卜变酸了 ③水果腐烂后发出难闻的气味 ④把鸡蛋放入白醋中,蛋壳
表面产生气泡 ⑤农田里烧麦沤肥,浓烟冲天 ⑥点燃烟花可看到美丽的焰火、闻到刺激
性气味,现有四位同学就以上现象发表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甲同学认为上述现象不能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B.乙同学认为上述现象表明变化后都产生了新物质,所以都发生了化学反应
C.丙同学认为除了②以外,其余都是化学变化
D.丁同学认为上述现象确实表明变化后都产生了新物质,但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8、煤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没
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

为了防止煤气中毒,人们有意在煤气里加入少量有强烈刺
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

当煤气泄露时,人们可以根据硫醚的气味觉察到煤气的泄露,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 g/L ,比空气密度略
小。

一氧化碳有剧毒,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一氧化碳能在空
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在冶金工业上,通常用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碳元
素还原出来。

请你根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答案
1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说出区分这两种变化的依据。

知道物质的性质
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说出区分这两种性质的依据。

2、通过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习分类的方法。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变化过程中 产生。

2、(2009嘉兴)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者有本质的区别,它是( )
A.铁生锈
B.水汽化
C.煤燃烧
D.脂肪酸败
3、(2005湖北)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烛成灰
D.滴水成冰
5、 请根据生活经验或阅读书本后对下面内容各列举一个(注意变化和性质用语的区别)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我们周围的物质总是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观察和分析下列几种变化。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变化1】、烧杯中的冰块加热后,观察到 ,但构成物质的 不变。

【变化2】、钢铁生锈,用磁铁分别吸引钢铁和铁锈,结果发现:磁铁 (填吸引或不吸引,
下同)钢铁,磁铁 铁锈。

由此得到,钢铁和铁锈是 物质(“同种”、“不同
种”)。

【变化3】、白炽灯通电被点亮的过程中,观察灯丝的变化 。

由此得到:灯丝的温度升高过程中 新物质生成(“有、“没有”)。

比较并分析上述3种变化,我们可以得出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种类型:
【例题1】、下列现象 是物理变化, 是化学变化?
⑴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⑵纸张燃烧。

⑶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⑷瓷碗破碎。

⑸铁生锈。

⑹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蒸
气。

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
变化?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联系?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中一定
...同时发生化学变
..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
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阅读】课本P161有关内容,完成下列习题。

3.化学性质是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氧化性、
还原性、酸碱性、腐蚀性、毒性、稳定性等均为化学性质,铁能生锈就是铁的化学性质。

4.物理性质是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熔点、沸点、密度、挥发性、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尽可能多地描述铁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
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3、水可以用来灭火是因为水具有性,酒精可作燃料因为酒精具有性,
这些事实都表明,物质的性质
..,反过来,它们的用途
..反映着它们
..决定着它们的用途
的性质
..。

【例题2】下列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什么?
⑴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⑵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能变成水、二氧化碳等。

⑷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⑸铜的熔点是1083℃。

⑹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闻气体气味的方法: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
【变式】下列各组物质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辨别它
们并写出鉴别方法。

⑴铁丝与铜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白糖与食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白醋与白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汽油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辨析: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
叙述中有“能、会、易、是、具有”等一般叙述的是物质的性质;
叙述中有“了、在”的一般为物质的变化。

1、下列各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灯泡通电发光
B.研碎胆矾
C.湿衣服晾干
D.铜表面产生铜绿
2、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

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白玉为床,金作马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④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鲜奶制酸奶
B.黄豆酿酱油
C.糯米酿甜酒
D.水果榨果汁
4、下列关于物质化学变化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
A.一定会发光、发热
B.一定有气体生成或改变颜色
C.一定会有新物质生成
D.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5、(2009嘉兴)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者有本质的区别,它是( )
A.铁生锈
B.水汽化
C.煤燃烧
D.脂肪酸败
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牛奶酸败
B.冰雪融化
C.试管破裂
D.干冰升华
7、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观察到以下现象:①菜刀表面常产生棕黄色的斑点②新鲜萝卜放入泡
菜坛中,几天后萝卜变酸了③水果腐烂后发出难闻的气味④把鸡蛋放入白醋中,蛋壳表面产生气泡⑤农田里烧麦沤肥,浓烟冲天⑥点燃烟花可看到美丽的焰火、闻到刺激性气味,现有四位同学就以上现象发表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同学认为上述现象不能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B.乙同学认为上述现象表明变化后都产生了新物质,所以都发生了化学反应
C.丙同学认为除了②以外,其余都是化学变化
D.丁同学认为上述现象确实表明变化后都产生了新物质,但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8、煤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没
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

为了防止煤气中毒,人们有意在煤气里加入少量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

当煤气泄露时,人们可以根据硫醚的气味觉察到煤气的泄露,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 g/L,比空气密度略小。

一氧化碳有剧毒,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在冶金工业上,通常用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碳元素还原出来。

请你根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
难溶于水,密度为1.25 g/L,比空气密度略小。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_一氧化碳有剧毒,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
体缺氧。

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在冶金工业上,通常用一氧化碳作为还原
剂,将铁矿石中的碳元素还原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