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杭州学军中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2009学年度杭州学军中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选择题:(下列选择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每一选择题 读图,完成1〜2题
3. 上述各大洲中跨热带、温带、寒带三带的是
4. 上图所示各大洲具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四种
气候类型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读局部世界地图,完成5—9小题:
5. 图中,沙尘暴发生最频繁的地区是
A. a
B . b
C . d
6. 图中,被回归线所穿过的水域有
1分,共50分。


1. 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
A .①
B .②
C .③
2. 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
2 2 2
A . 0.05 km
B . 0.5km
C . 5km
D
.

(
)
D .
2
50km
读下列有关大洲的轮廓图,回答 3—4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
D . e
( )
( )
A .位于热带地区,气压低,多对流雨 B. 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C. 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多 D. 受东北季风的影响,降水多
10.有关E 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11.有关F 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铁矿资源 B. 该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C. 该地有所在国家最大的内流河
D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 12 .图中G-J 地理事物描述错误的是:
A .1河流历史上曾经水量丰富,近几年河流下游经常出现断流。

A
. 大西洋 黑海 波斯湾 南海 台湾海峡
太平洋
B . 大西洋 红海 阿拉伯海 台湾海峡 太平洋
C . 几内亚湾 红海 波斯湾 阿拉伯海 东海 太平洋
D . 大西洋
地中海
红海
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
太平洋
图中 f 所在地的国家,经常发生干旱, 是因为
7. 人口多,用水量大增 A . B .“绿色革命”破坏了农田生态系统 8. C . 与夏季风的强弱有关 图示区域,
D .气候异常,雪线后退,冰川融水减少,
A .西部多台风
B . b 半岛易受寒潮影响 9.
C .都为热带气候
D .有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
d 地区世界上降水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因为
读图(沿40° N 亚洲东西向地形剖面图)
A .所在国家是伊拉克
B .地形以山地为主
C .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D .冰川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深刻
,回答10—12题。

B. G 我国三级阶梯与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 H 地有文明古都
D. J 地是本州岛 读图回答13 —16题:
13•宀区域盛产水稻,与其气候相似的稻米
产区有
B .恒河流域 D .亚马孙河流域
14•来“新马泰”的旅游者可以看到的文化景观有
A .泰姬陵
B .吴哥窟
C .天然橡胶园
D .象群
15. 20世纪中后叶,E 国发展外向型经济,一跃成为一个工业发达、贸易繁荣的现代化工
读美国图,完成17—19小题:
17. 图中四个城市中,历史最悠久的是
A. a
B . b
C . c
18. 关于图中四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黄河流域 C .尼罗河流域
业国家。

E 国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 .资源丰富
B .淡水充足
16.本区域范围的内陆国家的首都是:
A .万象
B .仰光
C .气候宜人
C .雅加达
(
)
D .交通要道
(
) D .吉隆坡
A .美国MBA中的休斯顿火箭队来自城市d
B. 城市a有世界技术力量最强的电子工业
C. 城市b位于美国的棉花带内
D. 城市c是美国最大的飞机制造基地
19. 城市a与城市b之间的地形剖面,最有可能是
读四个欧洲国家轮廓图(按等比例缩放) ,完成20—21小题;
20. 比较四个国家
A .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②国
B. ①国在阿尔卑斯山的北麓
C. ③国盛产世界的著名的葡萄酒
D.④国的石油产量最高
21 .有地中海气候分布的国家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读图回答22-23题:
zr~
22. 两地区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
A .气候干旱
B .石油资源丰富
C.濒临海洋 D .河流下游,航运方便
23. 从图上的经纬度判断甲地区在乙地区的什么方位?
B •西北面 D .西南面
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
24〜26题。

24.仅从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看,①等温线的数值可能为(
A. -15C 或-25C B . -15C 或-35 C
25•南极洲的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洋流
C .太阳辐射
D .大气环流
26.

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覆盖面积年变化很大,其覆盖面积
最大的月份应为
(
)
A . 2〜3月
B . 8〜9月
C .
27. 下列各组省区中,既有陆上疆界,又有海岸线的是
A .辽宁、吉林
B .
A .北面 C .东北面
C . -35 C 或-25 C
D . -35 C 或-45 C
11〜12月 D . 6〜7月
( )
黑龙江、云南 广西、辽宁
( )
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云南、广西、广东、福建
( )
晋、豫、湘、鄂 冀、鲁、浙、苏
( )
C.广西、云南 D .
28. 北回归线从东向西依次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是
A .广东、广西、海南、云南B.
C.台湾、福建、广东、海南 D .
29. 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是
A .陕、鄂、湘、粤
B .
C.内蒙古、冀、赣、豫 D .
30. 105° E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A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 .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 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31. 下列山脉呈东西走向的是:
35
.与我国西藏自治区接壤的邻国有印度,
还有 ( )
A .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 B. 巴基斯坦、尼泊尔、哈萨克斯坦 C. 尼泊尔、吉尔吉斯斯坦、不丹 D. 尼泊尔、不丹、缅甸
36.对于甲地的农业叙述,正确的是
( )
A •冈底斯山、横断山、大兴安岭
B .天山、秦岭、南岭
C .长白山、太行山、贺兰山
D .喜马拉雅山、祁连山、小兴安岭
32. 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山脉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位于国界线上 C .
丙位于板块交界线上


B .乙位于大洲分界线上
D .丁位于我国地形阶梯分界线上
33. 四山脉中,两侧自然带类型基本一致的是
A .甲、乙
B .乙、丙 34. 四图中
A . a 、b 两地相距约2200千米 C. e 地和f 地分属不同的国家
读青藏高原简图回答 35— 37题:
C .甲、丙
D .乙、丁
B . d 地位于c 地的东北方向 D . g 地和h 地地壳运动强烈
ACT
*訐

A
.只能发展林业
B .可以发展水稻种植业
C .可以通过修梯田大面积发展旱作农业
D .农作物的熟制为两年三熟
37.关于各河流出国后改名正确的是
A .③一一湄公河
B .④ 布拉马普特拉河
C .⑤一一萨尔温江
D .④一一红河 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相关资料表,回答第
38—40 题。

面租
26万平方千米
51?—兀
辭理月均温
1代一毗
161C —1ST?
10OOrmn — 1300mm
巧。

天一3和天
年日賤旳魏 側一门QQ 小时
38.下列地点中,位于该地形区内的是:
F 图为长江、黄河、尼罗河、亚马孙河干流剖面图及水能蕴藏量表,读图回答 41 —
44 题。

41. b 河比d 河的水能蕴藏量丰富得多,主要原因是
A . b 河的落差大
B . b 河的流量大
C . b 河的流程长
D . b 河开发程度高
42. b 河流经地区人口密度很小,主要原因是:①气候湿热 A . 30° N , 150° E B . 23.5° N , 105 ° E C . 40 ° N , 120° E
39.该地区所属的温度带及耕作制度是:
A .亚热带、一年一熟制 C .热带、一年三熟制
D. 45° N , 125 ° E
( )
B .暖温带、两年三熟制 D .亚热带、一年两属或三熟
40. 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 .冬季气温低
B .土壤贫瘠
C .热量不足
D .光照不足
②地形崎岖③气候干旱④经济
发展水平低(
②④)
A .①④
B .①②C.②③ D .
43

C河中下游地区有很多大城市,主要是因为: ①河流水力资源丰富②航运发达③气候湿润,农业发达④科技发达( )
A .①②B•②③C.①③ D . ②④
44

a、b、c、d四条河流的水文特征相比较,d河( )
A •径流量大
B •汛期最长C.含沙量大D. 无结冰期
45

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 )
A.空间关系
B.经济关系
C. 社会关系 D . 政治关系
46

城市功能区是指( )
A .城市人口统计区B.城市内由交通线路分隔的地带
C.相同功能活动集中的建筑区
D.提供城市职能的地区
47

城市合理规划的最主要目的是( )
A •为保证城市居住更加方便B.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C.为节省城市建设的投资
D.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
48 •
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
是:
( ) A •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 .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 •保持目前的城市人口比重
如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

读图回答49~50题。

49 • 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 • 60年代初期
B • 70年代中期
C • 80年代中期
D • 90年代后期
50 • 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 •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 •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综合题洪50分)
D •进入郊区化阶段■p winJ
2 .读北极地区图回答:(8分)
(1 )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国家名称:① ______ ② ___ ③ ______ 海峡名称:④
(2)
黄河站是我国
在北极地区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

黄河站位于北京的
______ 方向。

这里寒风凛冽,风向大多为 。

(3) ___________________ 洋流⑤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对北极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我国某区域不同纬度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2分)。

(1) 概括图示地区的地势特点。

(2) 依图填写:
L 河由①到②的流程长度 ________
1读A 、B 、C 、D 四地各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

图中
M 点所处地形
类(如山脊等)分别为
*
L河由②到③的流向 _______
L河注入的海洋 ________
(3)简述L河的水文特征。

4 .读图回答问题:(14分)
爾W]三I 口 0 B B irM ・PB mi ■■■■£■
(1 )图中四座山脉的名称是:
A _____ ,
B ______ ,
C ______ ,
D ________
(2 )分析西安、兰州两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5 •读“长城沿线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KM
a省界
(1) 图中此段长城大致沿我国—年等降水量线分布。

(2) 长城内外地理环境地区差异显著,图中长城以内的A地区属于 _______ 温度带,长城以外的B地区属于______ 温度带;
(3) 长城内外又是我国的农牧交错带,制约这里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_____
A .降水
B .温度
C .地形
D .光照
(4) 请判断a城市位于长城以—(内、外),该城市素有“塞上江南”,这里有这个美称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