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袋的使用现状调查以及管理策略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袋的使用现状调查以及
管理策略建议
王锐1曾祥羽2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院
摘要:本课题拟对我国“限塑令”实施后的塑料袋使用情况的调查,同时综合借鉴世
界各国的管理策略,对我国实现“杜绝白色污染,节约资源”,“推行环保塑料袋,循环利用塑料袋”以及“改善人们心目中对塑料的印象”的环保要求提供一些合理有效的建议。
关键字:塑料袋限塑令环保袋管理策略建议
Survey about the Current Use Status of Plastic Bag and Advice on the Management Strategy Abstract:The theme of our project is to have a survey about the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The plastic limit order” and make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o eliminate the white
pollution, save resources ", "to imple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ags, recycle
plastic bags" and "improve the impression on plastic in people’s heart” by
synthesizing good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the world.
Keywords: plastic bag ; plastic limit order ; environment-friendly bag; management strategies suggestions
作为20世纪的重大发明之一——
塑料,确实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由
它们制成的塑料袋,就更与人们的生活
密不可分了。
然而,一次性的塑料制品
在其使用后,由于缺少有效的回收利用,
其中绝大部分被丢弃在环境中,不仅产
生视觉污染,影响环境美观,而其难降
解的性质则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植
物对水分和矿物质的吸收,使农作物减
产,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也可
能对动物生存构成威胁,污染空气和水
体……
全世界塑料年产量约为1亿吨,如果按每年15%的塑料废弃量计算,全世界年塑料废
弃量就是1500万吨!中国塑料年产量为3O0万吨,消费量在600万吨以上。
有资料指出,全国仅一天要消耗约30亿个塑料袋,上海每年产生废旧塑料包垃圾约19万吨,北京14万吨、天津10万吨……
这是一个又一个的天文数据,给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我国至2008年6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限塑令”,不再提供免费塑料袋。
2年时间已经过去,“限塑令”对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产生多大的效用呢?事实上这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1. 塑料袋常识
塑料袋是由薄而具有可挠性的塑料膜制造而成的包装袋,主要用以盛载物件,常见于超级市场、街市、百货公司、仓库、垃圾场等。
它的原料主要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醋酸乙烯(EVA)等。
常用的食品塑料袋多为聚乙烯薄膜制成,该薄膜无毒,故可用于盛装食品。
还有一种常用的薄膜为聚氯乙烯制成,聚氯乙烯本身也无毒性,但根据薄膜的用途所加入的添加剂往往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
所以这类薄膜及由该薄膜做的塑料袋均不宜用来盛装食品。
如要鉴别聚氯乙烯塑料袋和聚乙烯塑料袋,可用下面简易法进行辨认。
无毒性的薄膜呈乳白色,半透明状(几层叠起来观察尤其明显),摸起来较润滑,好像表面上涂有蜡层,用力抖动,声音发脆,遇火易燃,火焰黄色,燃烧时有粘液滴落,并有蜡烛燃烧时的气味。
一般有毒性如不加色素,为透明状,摸起来其表面有些发粘,用力抖动,声音低沉,遇火不易燃烧,离火焰即熄,火焰呈绿色。
塑料袋质轻,容易塑造,应用层面广泛,可软、可硬、可湿、可干、可密封、可透气、可一次使用亦可长久使用。
自有塑料以来,都被研究利用塑料替代金属、木材或玻璃等物料,以减轻重量有利于方便使用、便利储存、运输或减轻燃料消耗。
以塑料袋为例-保护货品、为食品保鲜、可承载液体、可包裹空气。
在超市货品里有大部份是全塑料包装。
大部分塑料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分解,焚化亦会带来空气污染的问题,所以由塑料制成的塑料袋亦如是,也因此,时代杂志评选的“50大最糟发明”,塑料袋也榜上有名。
2. 全球塑料袋的管理现状
目前,世界大部分国家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去限制塑料袋的使用。
不丹是最早禁止提供免费塑料袋的国家。
事实证明通过济杠杆,循序渐进的控制塑料袋的使用量是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办法。
2.1欧盟
欧盟目前正在就是否全面禁止免费一次性塑料袋进行讨论。
据报道,英国威尔士已于去年10月推出了该措施:每个塑料袋带需要花费5便士(约合人民币5角),而欧盟正在考虑是否将此措施推广到全部27个成员国。
意大利于今年1月也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免费一次性塑料袋。
据了解,商家每年要给出100亿个免费塑料袋,非常不利于环保,而对野生动物保护来说,这也是一大威胁。
在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继大型连锁超市家乐福去年停止提供免费塑料袋之后,德尔海兹和GB超市也从今年7月1日开始,除冷冻食品和无包装的蔬菜水果外,不再为其他商品提供免费塑料袋。
德国则在十几年前就实施了相关法律,目前德国所有超市的塑料袋均是有偿使用,使得塑料袋的使用大幅减少。
在欧盟一些国家,不仅禁止提供免费塑料袋,同时还对每一个塑料袋加收增值税。
针对塑料袋征收增值税后,塑料袋消费量大幅减少,这在爱尔兰尤为明显。
2002年以前,爱尔兰塑料袋消费量惊人,人均每年消费328个塑料袋。
2002年3月起,爱尔兰开始征收
塑料袋增值税,购物者需要为每个塑料袋交纳0.15欧元的税款。
之后,爱尔兰人均每年塑料袋的消费量降至21个,减少约94%。
欧盟高度重视塑料制品的回收再利用,原因是提高包装垃圾再利用率不仅可以减少包装材料对能源的消耗,节约建设垃圾焚烧处理场的费用,还可以减轻生产包装材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切实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2韩国
韩国政府从1999年2月22日起实施法令,要求全国各大百货商场和大型超市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和纸质购物袋,而改为收费制。
为推行和宣传这项措施,韩国政府当时在全国张贴了10万张宣传画,分发了20万份宣传册和6.5万个环保购物袋。
2002年韩国40家大型超市和商场联手,决定将塑料购物袋单价统一为50韩元(1美元约合921韩元),一次性纸质购物袋单价统一为100韩元。
商场营业员有义务在消费者结账时询问消费者是否需购买购物袋,而消费者日后可携带这些购物袋去商场按原价兑回现金。
通过购物袋收取的费用如何使用,成为各大商场和超市考虑的问题。
最后,韩国主要商场和超市达成共识:把这笔经费集中起来,主要用于向顾客免费赠送非一次性购物袋,或用于捐助环保社团、为环卫工人子女提供奖学金等。
这种做法,在韩国社会得到普遍好评,使韩国消费者对购物袋收费的环保意义有了普遍认同。
2.3美国
旧金山是美国第一个封杀塑料袋的城市,旧金山的超市若再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袋,将被处以罚款。
塑料袋将被纸袋、布袋和以玉米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可生物降解的购物袋所取代。
奥克兰市也将于明年初禁止超市用塑料袋。
在东部的新泽西州,一项法案于19日提交至州议会讨论,如果这一法案获得通过,新泽西将成为美国第一个在大型超市和商场中淘汰塑料购物袋的州。
2.4其他国家
澳大利亚、巴西等国的一些地方也已出台了禁用塑料购物袋或必须有偿使用的规定。
非洲的坦桑尼亚去年就宣布禁止使用30微米到65微米厚的塑料袋。
卢旺达则从2005年开始就禁止使用和进口厚度在100微米以下的塑料袋。
肯尼亚政府已经开始对塑料袋征收120%的消费税,并计划从明年起将塑料袋价格提高660%。
乌干达也于今年7月1日起开始执行一项禁用塑料袋的法令。
新加坡从今年4月开始举办“自备购物袋日”活动,每逢星期三,新加坡全国206家超市就会以非强制性的方式鼓励消费者少用塑料袋。
3.关于塑料袋使用状况的调查结果和分析
为了了解我国限塑令颁布实施两年以来的塑料袋使用状况和人们对环保塑料袋的认识等情况,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
(调查表请见附件2)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平均每一个调查者在一个周内会消耗近5个塑料袋,就是说每一个周内,中国就会消耗掉进65亿个塑料袋。
按15%的废弃量计算,一周内将有6.75亿个塑料袋成为垃圾。
同时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只有7%的被调查者反对“限塑令”,认为这给日常生活造成很多的不便,但实际上在限塑令实施后,相比该法令没有施行前的每周塑料袋的使用量有所减少的却只占被调查人数的30%。
造成这样的一个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目前超市里德塑料袋价格在1-3毛之间,大部分的顾客对这几毛钱都不会很在意,所以为了方便,他(她)们宁愿花几毛钱购买一个购物袋也不愿意自己带上一个环保袋到超市买东西。
然而,事实上,通过经济杆杠调整塑料袋的使用量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如果超市的一个普通塑料袋的价格在5毛钱以上,那么有67%的被调查者会在下一次去超市购物前潜意识的要求自己带上以购物 袋。
然而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有45%人无法正确鉴别有毒或无毒的塑料袋,近30%的人不完全了解塑料的危害!这是两个让人很担忧的数据!
我们也调查了人们拥有环保袋的情况。
结果显示,仅有2%的被调查者没有拥有环保塑料袋,大部分人都有1-3个环保袋。
同时我们还将韩国、新加坡、欧盟等国家或区域的塑料袋管理策略列出,让被调查者选择自己比较认可的管理方式。
结果显示有56%的被调查认为强制禁止使用塑料袋,推行环保塑料袋或其他替代品是一种比较好的管理策略。
9%21%70%
限塑令施行后每周使用塑料袋量
减少情况79%7%14%
人们对限塑令的看法
43%23%
34%
被调查者认为的能让自己带购物袋去购物的普通塑料袋价位图
拥有环保塑料袋数量
>5个3-5个1-3个0
4. 有关减少塑料袋使用量的管理策略建议
结合调查结果和世界各国成功的管理经验,我们对我国实现“杜绝白色污染,节约资源”,“推行环保塑料袋,循环利用塑料袋”以及“改善人们心目中对塑料的印象”的环保要求提供一些合理有效的建议。
1.适当提高塑料袋的价格,对每一个塑料袋加收增值税。
目前超市里的塑料袋价格在1-3毛钱之间,可以将价格定在1块以上,同时长期推行环保购物袋。
这不仅有利于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而且从某种角度上讲,会促使塑料行业的产业升级!
2.用一些能让公众乐意接受的方式去积极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塑料袋的危害,推行环保购物袋。
比如说,将购物袋的收费设立一个公益性基金会,致力于环保事业、捐赠社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设立环保工人子女奖学金等等。
3.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尝试首先在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建立一种环保袋的循环使用系统,像银行信用卡系统一样,消费者在没有携带购物袋的时候可以通过特殊的系统实名制免费领取环保购物袋,在一定时期内归还,同时对每一位消费者建立信用级别评价体系!此外,政府设立专门督察小组及举报电话,对塑料袋的生产和销售进行监察,严厉打击违规生产企业,从根源上限制塑料袋的生产。
4.以月或年为周期,设定一个“绿色塑料袋日”。
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非强制性禁止使用薄塑料袋,免费或有偿提供环保塑料袋。
5.加大科研力度,或者引进新技术,降低环保塑料袋的生产成本,目前环保袋价格是通用塑料的5-10倍,不易推广应用。
很多环保主义者曾设想用纸袋代替塑料袋,但是生产纸袋会消耗大量的森林资源,而且与生产塑料袋相比,生产纸袋能带来70%更多的空气污染物,50倍更多的水污染物; 2000只塑料袋约重30磅,2000只纸袋约重280磅,废弃不用的纸袋会占据更大的掩埋空间; 循环利用1磅塑料袋所需的能量,要比循环利用1磅纸袋所需的能量少91%;而生产一只纸袋的能量,是生产一只塑料袋能量的4倍多。
生物降解塑料已经成为全球研发的热点,特别是完全生物降解的研究。
目前可生物降解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天然高分子材料及其改性物没有热塑性,多数加工困难,产品强度不高,还未完全达到实用阶段;(2)价格昂贵,是通用塑料的5~l0倍,不易推广应用;
(3)可生物降解材料更合理的工艺配方、准确的降解时控性,用后降解的彻底性以及回收利用等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4)一些可生物降解材料的最大问题是只能部分降解,人工合成生物降解材料大多还存在生产工艺复杂、产品性能不稳定的缺陷;(5)国内外至今
2%26%14%56%
2%
最佳管理策略图
A.政府不干预,由市场自主调控
B.不提供低价免费塑料袋,同时对每一个塑料袋加收增值税
C.不提供免费塑料袋,积极宣传、收取费用捐赠反馈社会
D.强制禁止使用塑料袋,推行环保袋或其他替代品,例如纸袋
E.其他
尚无统一认可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寻找能高效降解塑料袋的复合微生物菌株或许将会是一个新的突破方向!
总之要从多方位利用好科学技术实现减少塑料袋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程度。
是时候了,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希望我们的一同参与!您知道吗?一个普通的塑料袋如把被放进垃圾箱得到回收后可为一只60瓦的灯泡提供10分钟照明所需能源!
参考资料:
[1].李星等.我国可降解塑料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塑料,2003
[2].程静等.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进展[J].化学粘合,2001.(1):33-35
[3].佚名.塑料袋全球"失宠" ,有偿使用成风尚[N].北京:北京晚报,2008
[4].唐赛珍.降解塑料袋的今天和明天[J].中国塑料橡胶,2000,19(6):40-44
[5].尚贵才等.降解塑料的开发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0
[6].迈落国际咨询.2009-2014年中国塑料袋市场分析预测与产业投资建议分析报告[M].
迈落国际咨询出版社:2009,12
[7].李新功等.植物纤维与生物降解塑料界面相容性研究进展[J].塑料科技,2009,37(7);
86-89
[8].张政委等. 淀粉基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现状[N].材料导报,2008-7
[9].胡晓兰,梁国正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2(3):7—10.
[10].陈绯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进展[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 26(3):1 65—1 68
[11].梁世强,傅和青.生物降解包装塑料研究进展[J].包装工程,2006,27(2):1 6—1
7.
[12].宋昭峥,赵密福可降解塑料生产技术[J].精细石油化工,2005,6(3):13—17
[13]黄发荣.环境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J].材料导报.2000(7):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