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瑶池九寨沟黄龙沟钙华梯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3.形成条件
黄龙喀斯特的形成有着天造地设的有利条件,因此我国有 了这样围绕在青藏高原东部的一条瑰丽的“宝石项链”。
黄龙沟切入岷山主峰雪宝顶腹背斜北冀,原为一冰川谷, 做南北延伸,沟上游岩层变形强烈,裂隙发育,以灰岩、白 云岩居多,板岩次之,即碳酸盐构成高寒含水层,为钙华堆 积提供大量的物源。终底有终碛、侧碛底碛广泛堆积,形成 石滩、石海,有利于降水大面积下渗、为下游钙华沉积提供 有利的含水介质迁移条件。加之黄龙沟上游只有一条沟水流 入沟内,且沟内有十多个泉水为补给水源。因此流动的水体 及碳酸盐岩含水层是冷水型钙华形成基本条件,加上一系列 的化学、物理作用,为喀斯特地貌堆积。
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寒高山地区存在一个钙华风景带,这 个区域有着世界罕见的瑰丽奇美的钙华风景。它的范围南至 云南香格里拉的白水台,北到四川西北的九寨沟,长达数百 公里。
21
从南向北这个钙华风景带依次分布着云 南香格里拉白水台、四川康定贡嘎玉龙溪, 最集中分布的区域是四川西北岷山一带, 如宝兴县赶羊沟、小金县海子沟、黑水县 卡龙沟、松潘县牟尼沟、松潘县漳腊、松 潘县黄龙、九寨沟县神仙池与九寨沟等地 都有这种钙华风景,因此有专家将这种风 景称之为“岷山喀斯特”。 中国最负盛名的钙华池景观非常巧合地在 青藏高原东缘排成了一线:北起九寨沟以 北40公里的神仙池——嫩恩桑措,经九寨 沟、黄龙、牟尼沟、康定县的玉龙西到云 南香格里拉的白水台。当然,在中国幅员 辽阔的国土上,钙华梯池景观远不止上述 这几处,比如西藏的当曲、云南昆明等地 也都有分布。因为钙华的形成离不开喀斯 特地貌,因此,理论上说,有喀斯特地貌 的地区,再加上适当的气候条件,就具有 生产钙华梯池池景观的可能。
11
12
C.金沙铺地
金沙铺地是一条气势磅礡的石灰华滩流,海拔从3281公尺到3397公 尺,距离沟口的培源桥大约0.95公里。
金沙铺地的滩流景观,长达1.3公里,是从洗身洞到娑萝映彩池为 止,这条滩流宽度大约从40公尺到125公尺之间,堪称世界上最稀有 的钙化滩景观。
金沙铺地位于黄龙沟中段,被视为巨龙身上的金色脊背。这条黄褐 色的石灰华滩流,充满水流状的波纹和节理,看起来很像龙麟、又好 像是沙滩,在阳光照耀之下,流淌着金色的水流。
其主景区黄龙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下,主要因佛门名刹黄 龙寺而得名,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是 中国唯一的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它是一条长约7公里,宽约300 米的钙华山峡,这里山势如龙,又称“藏龙山”。这一地区还生 存着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包括大熊猫和四川疣鼻金丝猴。黄龙 于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盆景池海拔3307-3335公尺,這些高低不同的彩池,池壁和池底 都由乳黄色石灰岩凝聚而成,池中分别长有各种小而苍老的古树, 花木倒映池中,妩媚动人,池堤随树的根茎与地势而变,堤联岸 接,活水同源,顺势层叠;池底呈黄、白、褐、灰多种颜色,池 面澄净无尘,望若明镜;池旁池中,到处是木石花草,翠柏盘根, 山花含笑,野果缤纷。这一片绚丽的景观,俨然天设地造的奇特 盆景,使园艺师们也叹为观止。
人间瑶池.黄龙风景区
钙华梯池景观赏析
1
目录
一.基本概况
1.区位 2.景点 3.传说
二.地质成因
1.地貌类型 2.分布情况 3.形成条件 4.演化过程 5.水色之谜 6.其他钙华梯池景观
2
一.基本概况
3
1.区位
黄龙风景区属于九寨沟风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 治州松潘县境内,西距松潘县城56公里,东离平武县122公 里,距四川省省会成都435公里。总面积4万公顷。
黄龙沟的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为地表钙华堆积,有着闻 名天下的钙华梯池、钙华滩、钙华瀑布等钙华堆积。
20
2.地貌分布
地表上的喀斯特景观一般在热带或者亚热带这样高温多雨 的地方比较发达,因为温度高、降水多可以加快喀斯特反应 的速度。比如中国地表喀斯特景观最精彩的地方都集中在中 国地处亚热带的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但是为什么在这 高海拔的川西、滇北的寒冷高原上,却有这样的喀斯特—钙 华景观?
相爱的人们都相信,如 果能够顺着台阶下到五彩 池边,默默地许个愿,再 爬上189级台阶,就一定能 够相爱终生。
17
二.地质成因
18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 的,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 同时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 现如下:
•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伴 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酸 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两 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高 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费 力。
五彩池的池埂分明,色泽呈现乳白、金黄或青蓝色,里面的 池水满而不溢,布满或深或浅的乳白、黄绿、翠绿、碧绿、金 黄、青蓝、浅蓝、靛蓝等色泽。这些颜色不一的彩池,就好像 装在玉盘中的翠玉或宝石一般,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多彩的光 芒。
五彩池是黄龙风景区的精华彩池,不仅池群形状特别美丽, 色彩也特别丰富。无论任何季节、气候和光线之下,或从不同 角度观赏,五彩池的色泽都会产生戏剧性的变化,令人蔚为奇 观。
属于再生的有塌陷洞穴,潜蚀泉和钙化圈等。当地表水或 泉水通过钙化体渗入和渗漏,促进了侵蚀,溶蚀和潜蚀作用。 塌陷洞穴主要有“黄龙洞”,“簸箕海”与“马蹄海”:而潜 蚀泉对钙化景观的重新塑造有特殊意义。钙化泉的形成源于彩 池内漏水或涌水与沉积的同步进行,如石塔镇海彩池,莎萝映 彩池等。
26
3亿年前,整座岷山山脉连同九寨、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被深埋在一片 汪洋之下。剧烈的造山运动将青藏高原抬高,岷山山脉从 海底升起,拔高成主峰5588米的大山。
黄龙风景名胜区内的钙化景观是发育在由志留纪——三叠 纪的碳酸岩建造和碎屑岩建造构成的雪山断裂两侧褶皱推 覆岩片上的,经过印支期,燕山期以及喜玛拉雅期的复合 造山作用的影响下,在第四纪冰川作用下组成的特定冰川 地貌的基础上,叠加高寒岩溶作用以及新构造运动的联合 作用而铸成的世界奇观,形成的自然景观将继续不断地受 到地壳差异性抬升和溶蚀二种主要的地质作用的制约,使 侵蚀基面不断下降,而地壳的抬升,又伴随着强烈的地震 活动,以及崩塌,滑坡,倒石堆,泥石流等重力灾害的发 育,导致原有自然景观的消亡与新景观的形成,如大湾张 家沟古钙华景观的退化和黄龙沟钙化台地的形成,生长。
1.地貌类型
黄龙所在地区属于寒带高山喀斯特地貌 ,这种地貌高山 喀斯特则主要分布在川西、藏东高原及河源地区的横断山 脉,在寒冻风化和冰源冰川的影响下,石灰岩的喀斯特作 用微弱,地表景观乃呈高山地貌特征,多为海拔4000-6000 米的高山地,喀斯特多分布在四川盆地的周缘,即秦岭、 岷山、龙门山、大凉山、锦屏山、五莲峰一带,大多为 3500米以上的常态山地地貌,喀斯特景观仅出现在岩性有 利的部位,为峰丛、峡谷的组合形态;在山间洼地处有大 型洞穴和地下暗河出露。
由下往上看,可以看见逆光中的滩流,原本呈现乳白或黄绿色的钙 化体,经过光线直射之后,闪烁着剔透的白色光芒,彷佛是千堆雪一 般。
秋天时,金沙铺地后面的杉木或其它植物,颜色都会转黄;金色的 石灰华滩流,搭配笔直的黄色林木,加上背景是白雪皑皑的雪峰,构 成一幅迷人景观。
13
14
D.盆景池
盆景池位於金沙鋪地東邊,從溝口的培源橋走到這裡大約1.2公 里。
黄龙自然风光秀丽,它以仙境般的岩溶景观,吸引着中外游 人。1982年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地。1983年列为四川 省自然保护区。1991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4
2.景点
5
总体概况
黄龙风景区由黄龙本部和 牟尼沟两部份组成。黄龙本部 由黄龙 沟、丹云峡、雪宝顶等景区组 成,黄龙沟的巨型钙华岩溶景 观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保存 最完好的喀斯特地貌之一。有 三大世界之最:最壮观的露天 钙华彩池群、最大的钙华滩流、 最大的钙华塌陷壁,以及其举 世无双的特殊岩溶地貌和包括 大熊猫、金丝猴在内的10余种 珍贵动物而闻名于世,在此作 为主要讨论对象。
23
漫长的地质年代,沧海桑田,距今约200万年前,地球的造山运 动使岷山山脉伴随着青藏高原一同快速隆起,黄龙沟也在这期 间形成典型的冰川U形谷地。该区属古生界和三叠系以碳酸盐 为主的地层,地质结构复杂。黄龙古寺南侧的望乡台断裂带是 重要的地下水通道,富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通过深部循环,在 此出露形成转花泉群,并成为黄龙钙华堆积的源泉。这些水流 经黄龙沟凸凹不平的河床,造成水流变化,加上树根、落叶局 部阻塞以及“生物喀斯特”作用,在温度、压力、水动力等因 素变化的影响下,水中的碳酸钙沉积下来,形成钙华塌陷、钙 华滩流、钙华瀑布等独特的露天喀斯特堆积地貌景观。这种高 山、高寒环境下形成的大规模钙华堆积地貌,是世界上绝无仅 有的景观。
8
9
10
B.飞瀑流辉
沿着曲折的栈道蜿蜒而上,可见到千层碧水冲破密林, 顺坡而下,在高约10米、宽约60余米的岩坎上飞泻而来, 形成数十道梯形瀑布,如珍珠流滚落,银光闪烁;如水帘 高挂,云雾蒸腾;如丝般缓流,舒展飘逸;如珠帘闪动, 风姿绰约。
瀑布后有一座陡崖,多为马肺状和片状钙华觉积,凝垂 欲滴,色泽金黄,使整个瀑布显得富丽壮观。经太阳余辉 点染,反射出不同的色彩,远望如彩霞从天而降,分外辉 煌夺目,号称“飞瀑流辉”。
黄龙风景名胜区内的钙化景观是发育在由志留纪三叠纨癿碳酸岩建造和碎屑岩建造极成癿雪山断裂两侧褶皱推覆岩片上癿经过印支期燕山期以及喜玛拉雅期癿复合造山作用癿影响下在第四纨冰川作用下组成癿特定冰川地貌癿基础上叠加高寒岩溶作用以及新极造运劢癿联合作用而铸成癿丐界奇观形成癿自然景观将继续丌断地受到地壳巩异性抬升和溶蚀二种主要癿地质作用癿制约使侵蚀基面丌断下降而地壳癿抬升又伴随着强烈癿地震活劢以及崩塌滑坡倒石堆泥石流等重力灾害癿収育导致原有自然景观癿消亜不新景观癿形成如大湾张家沟古钙华景观癿退化和黄龙沟钙化台地癿形成生长
黄龙钙化有两种基本的成因类型:既建造或原生沉积的 和改造或再生(侵蚀,前蚀,溶蚀与重力作用)的。
25
属于沉积的主要有边石坝与彩池,它是饱和岩溶在一定水 力坡度下,主流线发生偏移或横向环流的影响,导致携带的植 物逸骸,悬浮物的停积阻梗,并以此为骨架,经过碳酸钙沉淀 充填和固结流(如金沙铺地);水流纵坡突变引起跌水而形成钙 化瀑布(如飞瀑流辉):在悬瀑下由于钙化超前沉积,常在裙状 瀑布华之间留下空间形成原生钙化洞穴(如洗身洞)。
6
黄龙沟似中国人心目中“龙”的形象,因而历来被喻为 “人间瑶池”、“中华象征”。在当地更为各族乡民所尊 祟,藏民称之为“东日·瑟尔峻”,意为东方的海螺山(指雪 宝山)、金色的海子(指黄龙沟)。
黄龙沟背倚终年积雪的岷山主峰雪宝鼎,面临碧澄的涪 江源流。沟谷顶端的玉翠峰麓,高山雪水和涌出地表的岩 溶水交融流淌。随着流速缓急、地势起伏、枯枝乱石的阻 隔,水中富含的碳酸钙开始凝聚,发育国固体的钙华埂, 使流水潴留成层叠相连的大片彩池群,绘出了黄龙奇观的 第一幅天然图画。碳酸钙沉积过程中,又与各种有机物、 无机物结成不同质的钙华体,还有光线照射的种种变化, 形成池水同源而色泽不一,人们便称它为“五彩池”。
站在高處往下俯瞰,可以看見盆景池內大大小小的彩池,都是 池池相連、而且水漫過堤。盆景池池底的碳酸鈣結晶,融合有許 多藻類、水生植物,相互交織出乳白、黃綠、青綠…等色澤。
15
16
3.传说
相传五彩池是女神色嫫 梳洗的地方,男神达戈每 天都从长海为她打水过来, 天长日久,达戈的双脚在 山崖上踩出了189级台阶, 而色嫫脸上洗下的胭脂也 变成了这潭让人惊艳的五 彩池。
7
A.五彩池
五彩池是位于黄龙最上端的钙化彩池群,也是黄龙最大的彩 池群,海拔3900米,是黄龙景点最高处,所以被称为龙头。从 沟口的培源桥走到这里,大约3.6公里,五彩池范围内大约共 有693个钙池,距入口4166米。站在高处往下看,可以看见层 层迭迭的林木,青山吐翠,海拔5588米高的岷山主峰雪宝鼎巍 然屹立在眼前,拥抱着五彩,而环环相扣的圆弧形彩池,历历 在目。
24
4.演化过程
黄龙的地质结构为独特的高山峡谷类型。自然景物世间 罕有,高原风光绚丽多彩。主景区黄龙沟属岩溶亚类,呈宽 谷形,面积22平方公里,造型奇特,规模宏大,景观美丽, 结构奇巧,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喀斯特奇观。
钙化即石灰化,是本区高寒岩溶作用的产物,属于泉水堆 积类型的碳酸盐建造。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土状性质,易风 华,具环状、片状纹理或块状、角烁状、海绵状结构。含碎 屑物和生物残骸,呈乳白、浅灰、白色。黄龙钙化因含大量 藻类生物而显淡黄色调。高山上的冰雪融水,渗入了石灰岩 的山体,携带出大量的碳酸钙,顺势在斜坡上沉积,遇上石 头就包覆石头,遇上树根就包覆树根。有的沉淀,有的则堆 高形成一个个水潭,再形成一道道、一片片滩流。岷山山谷 之间如此的钙华结果,被学者称为“钙华的岷山式喀斯特地 貌”。
3.形成条件
黄龙喀斯特的形成有着天造地设的有利条件,因此我国有 了这样围绕在青藏高原东部的一条瑰丽的“宝石项链”。
黄龙沟切入岷山主峰雪宝顶腹背斜北冀,原为一冰川谷, 做南北延伸,沟上游岩层变形强烈,裂隙发育,以灰岩、白 云岩居多,板岩次之,即碳酸盐构成高寒含水层,为钙华堆 积提供大量的物源。终底有终碛、侧碛底碛广泛堆积,形成 石滩、石海,有利于降水大面积下渗、为下游钙华沉积提供 有利的含水介质迁移条件。加之黄龙沟上游只有一条沟水流 入沟内,且沟内有十多个泉水为补给水源。因此流动的水体 及碳酸盐岩含水层是冷水型钙华形成基本条件,加上一系列 的化学、物理作用,为喀斯特地貌堆积。
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寒高山地区存在一个钙华风景带,这 个区域有着世界罕见的瑰丽奇美的钙华风景。它的范围南至 云南香格里拉的白水台,北到四川西北的九寨沟,长达数百 公里。
21
从南向北这个钙华风景带依次分布着云 南香格里拉白水台、四川康定贡嘎玉龙溪, 最集中分布的区域是四川西北岷山一带, 如宝兴县赶羊沟、小金县海子沟、黑水县 卡龙沟、松潘县牟尼沟、松潘县漳腊、松 潘县黄龙、九寨沟县神仙池与九寨沟等地 都有这种钙华风景,因此有专家将这种风 景称之为“岷山喀斯特”。 中国最负盛名的钙华池景观非常巧合地在 青藏高原东缘排成了一线:北起九寨沟以 北40公里的神仙池——嫩恩桑措,经九寨 沟、黄龙、牟尼沟、康定县的玉龙西到云 南香格里拉的白水台。当然,在中国幅员 辽阔的国土上,钙华梯池景观远不止上述 这几处,比如西藏的当曲、云南昆明等地 也都有分布。因为钙华的形成离不开喀斯 特地貌,因此,理论上说,有喀斯特地貌 的地区,再加上适当的气候条件,就具有 生产钙华梯池池景观的可能。
11
12
C.金沙铺地
金沙铺地是一条气势磅礡的石灰华滩流,海拔从3281公尺到3397公 尺,距离沟口的培源桥大约0.95公里。
金沙铺地的滩流景观,长达1.3公里,是从洗身洞到娑萝映彩池为 止,这条滩流宽度大约从40公尺到125公尺之间,堪称世界上最稀有 的钙化滩景观。
金沙铺地位于黄龙沟中段,被视为巨龙身上的金色脊背。这条黄褐 色的石灰华滩流,充满水流状的波纹和节理,看起来很像龙麟、又好 像是沙滩,在阳光照耀之下,流淌着金色的水流。
其主景区黄龙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下,主要因佛门名刹黄 龙寺而得名,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是 中国唯一的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它是一条长约7公里,宽约300 米的钙华山峡,这里山势如龙,又称“藏龙山”。这一地区还生 存着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包括大熊猫和四川疣鼻金丝猴。黄龙 于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盆景池海拔3307-3335公尺,這些高低不同的彩池,池壁和池底 都由乳黄色石灰岩凝聚而成,池中分别长有各种小而苍老的古树, 花木倒映池中,妩媚动人,池堤随树的根茎与地势而变,堤联岸 接,活水同源,顺势层叠;池底呈黄、白、褐、灰多种颜色,池 面澄净无尘,望若明镜;池旁池中,到处是木石花草,翠柏盘根, 山花含笑,野果缤纷。这一片绚丽的景观,俨然天设地造的奇特 盆景,使园艺师们也叹为观止。
人间瑶池.黄龙风景区
钙华梯池景观赏析
1
目录
一.基本概况
1.区位 2.景点 3.传说
二.地质成因
1.地貌类型 2.分布情况 3.形成条件 4.演化过程 5.水色之谜 6.其他钙华梯池景观
2
一.基本概况
3
1.区位
黄龙风景区属于九寨沟风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 治州松潘县境内,西距松潘县城56公里,东离平武县122公 里,距四川省省会成都435公里。总面积4万公顷。
黄龙沟的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为地表钙华堆积,有着闻 名天下的钙华梯池、钙华滩、钙华瀑布等钙华堆积。
20
2.地貌分布
地表上的喀斯特景观一般在热带或者亚热带这样高温多雨 的地方比较发达,因为温度高、降水多可以加快喀斯特反应 的速度。比如中国地表喀斯特景观最精彩的地方都集中在中 国地处亚热带的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但是为什么在这 高海拔的川西、滇北的寒冷高原上,却有这样的喀斯特—钙 华景观?
相爱的人们都相信,如 果能够顺着台阶下到五彩 池边,默默地许个愿,再 爬上189级台阶,就一定能 够相爱终生。
17
二.地质成因
18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 的,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 同时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 现如下:
•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伴 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酸 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两 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高 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费 力。
五彩池的池埂分明,色泽呈现乳白、金黄或青蓝色,里面的 池水满而不溢,布满或深或浅的乳白、黄绿、翠绿、碧绿、金 黄、青蓝、浅蓝、靛蓝等色泽。这些颜色不一的彩池,就好像 装在玉盘中的翠玉或宝石一般,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多彩的光 芒。
五彩池是黄龙风景区的精华彩池,不仅池群形状特别美丽, 色彩也特别丰富。无论任何季节、气候和光线之下,或从不同 角度观赏,五彩池的色泽都会产生戏剧性的变化,令人蔚为奇 观。
属于再生的有塌陷洞穴,潜蚀泉和钙化圈等。当地表水或 泉水通过钙化体渗入和渗漏,促进了侵蚀,溶蚀和潜蚀作用。 塌陷洞穴主要有“黄龙洞”,“簸箕海”与“马蹄海”:而潜 蚀泉对钙化景观的重新塑造有特殊意义。钙化泉的形成源于彩 池内漏水或涌水与沉积的同步进行,如石塔镇海彩池,莎萝映 彩池等。
26
3亿年前,整座岷山山脉连同九寨、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被深埋在一片 汪洋之下。剧烈的造山运动将青藏高原抬高,岷山山脉从 海底升起,拔高成主峰5588米的大山。
黄龙风景名胜区内的钙化景观是发育在由志留纪——三叠 纪的碳酸岩建造和碎屑岩建造构成的雪山断裂两侧褶皱推 覆岩片上的,经过印支期,燕山期以及喜玛拉雅期的复合 造山作用的影响下,在第四纪冰川作用下组成的特定冰川 地貌的基础上,叠加高寒岩溶作用以及新构造运动的联合 作用而铸成的世界奇观,形成的自然景观将继续不断地受 到地壳差异性抬升和溶蚀二种主要的地质作用的制约,使 侵蚀基面不断下降,而地壳的抬升,又伴随着强烈的地震 活动,以及崩塌,滑坡,倒石堆,泥石流等重力灾害的发 育,导致原有自然景观的消亡与新景观的形成,如大湾张 家沟古钙华景观的退化和黄龙沟钙化台地的形成,生长。
1.地貌类型
黄龙所在地区属于寒带高山喀斯特地貌 ,这种地貌高山 喀斯特则主要分布在川西、藏东高原及河源地区的横断山 脉,在寒冻风化和冰源冰川的影响下,石灰岩的喀斯特作 用微弱,地表景观乃呈高山地貌特征,多为海拔4000-6000 米的高山地,喀斯特多分布在四川盆地的周缘,即秦岭、 岷山、龙门山、大凉山、锦屏山、五莲峰一带,大多为 3500米以上的常态山地地貌,喀斯特景观仅出现在岩性有 利的部位,为峰丛、峡谷的组合形态;在山间洼地处有大 型洞穴和地下暗河出露。
由下往上看,可以看见逆光中的滩流,原本呈现乳白或黄绿色的钙 化体,经过光线直射之后,闪烁着剔透的白色光芒,彷佛是千堆雪一 般。
秋天时,金沙铺地后面的杉木或其它植物,颜色都会转黄;金色的 石灰华滩流,搭配笔直的黄色林木,加上背景是白雪皑皑的雪峰,构 成一幅迷人景观。
13
14
D.盆景池
盆景池位於金沙鋪地東邊,從溝口的培源橋走到這裡大約1.2公 里。
黄龙自然风光秀丽,它以仙境般的岩溶景观,吸引着中外游 人。1982年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地。1983年列为四川 省自然保护区。1991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4
2.景点
5
总体概况
黄龙风景区由黄龙本部和 牟尼沟两部份组成。黄龙本部 由黄龙 沟、丹云峡、雪宝顶等景区组 成,黄龙沟的巨型钙华岩溶景 观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保存 最完好的喀斯特地貌之一。有 三大世界之最:最壮观的露天 钙华彩池群、最大的钙华滩流、 最大的钙华塌陷壁,以及其举 世无双的特殊岩溶地貌和包括 大熊猫、金丝猴在内的10余种 珍贵动物而闻名于世,在此作 为主要讨论对象。
23
漫长的地质年代,沧海桑田,距今约200万年前,地球的造山运 动使岷山山脉伴随着青藏高原一同快速隆起,黄龙沟也在这期 间形成典型的冰川U形谷地。该区属古生界和三叠系以碳酸盐 为主的地层,地质结构复杂。黄龙古寺南侧的望乡台断裂带是 重要的地下水通道,富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通过深部循环,在 此出露形成转花泉群,并成为黄龙钙华堆积的源泉。这些水流 经黄龙沟凸凹不平的河床,造成水流变化,加上树根、落叶局 部阻塞以及“生物喀斯特”作用,在温度、压力、水动力等因 素变化的影响下,水中的碳酸钙沉积下来,形成钙华塌陷、钙 华滩流、钙华瀑布等独特的露天喀斯特堆积地貌景观。这种高 山、高寒环境下形成的大规模钙华堆积地貌,是世界上绝无仅 有的景观。
8
9
10
B.飞瀑流辉
沿着曲折的栈道蜿蜒而上,可见到千层碧水冲破密林, 顺坡而下,在高约10米、宽约60余米的岩坎上飞泻而来, 形成数十道梯形瀑布,如珍珠流滚落,银光闪烁;如水帘 高挂,云雾蒸腾;如丝般缓流,舒展飘逸;如珠帘闪动, 风姿绰约。
瀑布后有一座陡崖,多为马肺状和片状钙华觉积,凝垂 欲滴,色泽金黄,使整个瀑布显得富丽壮观。经太阳余辉 点染,反射出不同的色彩,远望如彩霞从天而降,分外辉 煌夺目,号称“飞瀑流辉”。
黄龙风景名胜区内的钙化景观是发育在由志留纪三叠纨癿碳酸岩建造和碎屑岩建造极成癿雪山断裂两侧褶皱推覆岩片上癿经过印支期燕山期以及喜玛拉雅期癿复合造山作用癿影响下在第四纨冰川作用下组成癿特定冰川地貌癿基础上叠加高寒岩溶作用以及新极造运劢癿联合作用而铸成癿丐界奇观形成癿自然景观将继续丌断地受到地壳巩异性抬升和溶蚀二种主要癿地质作用癿制约使侵蚀基面丌断下降而地壳癿抬升又伴随着强烈癿地震活劢以及崩塌滑坡倒石堆泥石流等重力灾害癿収育导致原有自然景观癿消亜不新景观癿形成如大湾张家沟古钙华景观癿退化和黄龙沟钙化台地癿形成生长
黄龙钙化有两种基本的成因类型:既建造或原生沉积的 和改造或再生(侵蚀,前蚀,溶蚀与重力作用)的。
25
属于沉积的主要有边石坝与彩池,它是饱和岩溶在一定水 力坡度下,主流线发生偏移或横向环流的影响,导致携带的植 物逸骸,悬浮物的停积阻梗,并以此为骨架,经过碳酸钙沉淀 充填和固结流(如金沙铺地);水流纵坡突变引起跌水而形成钙 化瀑布(如飞瀑流辉):在悬瀑下由于钙化超前沉积,常在裙状 瀑布华之间留下空间形成原生钙化洞穴(如洗身洞)。
6
黄龙沟似中国人心目中“龙”的形象,因而历来被喻为 “人间瑶池”、“中华象征”。在当地更为各族乡民所尊 祟,藏民称之为“东日·瑟尔峻”,意为东方的海螺山(指雪 宝山)、金色的海子(指黄龙沟)。
黄龙沟背倚终年积雪的岷山主峰雪宝鼎,面临碧澄的涪 江源流。沟谷顶端的玉翠峰麓,高山雪水和涌出地表的岩 溶水交融流淌。随着流速缓急、地势起伏、枯枝乱石的阻 隔,水中富含的碳酸钙开始凝聚,发育国固体的钙华埂, 使流水潴留成层叠相连的大片彩池群,绘出了黄龙奇观的 第一幅天然图画。碳酸钙沉积过程中,又与各种有机物、 无机物结成不同质的钙华体,还有光线照射的种种变化, 形成池水同源而色泽不一,人们便称它为“五彩池”。
站在高處往下俯瞰,可以看見盆景池內大大小小的彩池,都是 池池相連、而且水漫過堤。盆景池池底的碳酸鈣結晶,融合有許 多藻類、水生植物,相互交織出乳白、黃綠、青綠…等色澤。
15
16
3.传说
相传五彩池是女神色嫫 梳洗的地方,男神达戈每 天都从长海为她打水过来, 天长日久,达戈的双脚在 山崖上踩出了189级台阶, 而色嫫脸上洗下的胭脂也 变成了这潭让人惊艳的五 彩池。
7
A.五彩池
五彩池是位于黄龙最上端的钙化彩池群,也是黄龙最大的彩 池群,海拔3900米,是黄龙景点最高处,所以被称为龙头。从 沟口的培源桥走到这里,大约3.6公里,五彩池范围内大约共 有693个钙池,距入口4166米。站在高处往下看,可以看见层 层迭迭的林木,青山吐翠,海拔5588米高的岷山主峰雪宝鼎巍 然屹立在眼前,拥抱着五彩,而环环相扣的圆弧形彩池,历历 在目。
24
4.演化过程
黄龙的地质结构为独特的高山峡谷类型。自然景物世间 罕有,高原风光绚丽多彩。主景区黄龙沟属岩溶亚类,呈宽 谷形,面积22平方公里,造型奇特,规模宏大,景观美丽, 结构奇巧,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喀斯特奇观。
钙化即石灰化,是本区高寒岩溶作用的产物,属于泉水堆 积类型的碳酸盐建造。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土状性质,易风 华,具环状、片状纹理或块状、角烁状、海绵状结构。含碎 屑物和生物残骸,呈乳白、浅灰、白色。黄龙钙化因含大量 藻类生物而显淡黄色调。高山上的冰雪融水,渗入了石灰岩 的山体,携带出大量的碳酸钙,顺势在斜坡上沉积,遇上石 头就包覆石头,遇上树根就包覆树根。有的沉淀,有的则堆 高形成一个个水潭,再形成一道道、一片片滩流。岷山山谷 之间如此的钙华结果,被学者称为“钙华的岷山式喀斯特地 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