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福州市 2016-2017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满分: 150 分,完卷时间: 150 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题( 30 分) 一、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 18分,
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B .此小大之辩也
C .
而皆背晋以归梁 D .暴秦之欲无厌 2. 下列各项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爱.纷奢(爱惜) 来者可追.(劝止) 三餐而反. (返回)
始速.祸焉 (招致) B
. 三径就.荒(接近) 穷发.之北(草木)
胜负之数. (命运) 本其成败( 推究) C . 披绣闼(打开) 终鲜.兄弟(没有)
亦遂增胜. (胜利) 胜负已判. (确定) D . 命途多舛.(不顺) 形影相吊.(安慰) 此言得.之( 得到) 殆有神护( 大概)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岂非人事哉 B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D .余稍为修葺
A .泉涓涓而始流/余扃牖而居 B
C.秦以攻取之外/但以刘日薄西山 D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
( 15 分)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 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
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
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4. A.
函梁君臣之首 B
C.目吴会于云间 D 5.下列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遂见用于小邑 B C.D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 .襟三江而带.五湖
)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戍卒叫,函谷举
) .之 二虫又何知 / 李牧连却之.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人亦念其.家
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 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
“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
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 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
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 足王也。
原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
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 愧於心乎?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
见汉
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 ”马童面之,指王翳曰:
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有删节)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跟随 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帐中夜饮,慨叹时运不齐,恋恋不
舍地与乌骓和虞姬诀别,充满了悲凉和无奈的情绪,刻画出项羽多愁善感的性格。
B. 项羽带骑兵八百余骑,乘夜突围,过淮河,只剩下百余骑,至阴陵,迷路,被一老农所骗,部下
就只剩下二十八骑,陷入沼泽地。
后来汉军数千人追上来,项羽只好引兵向东,逃到东城。
C. 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项羽在突围中斩杀汉将一名,吓跑
“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
B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地方:土地方圆 C.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D.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被:表被动 购:重金悬赏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
①力拔山兮气盖世
④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全都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②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 ③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⑥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了追赶上来的汉军骑兵将领赤泉侯,这些描写渲染了项羽势不可挡的气概、慑人魂魄的声威,表现项羽的骁勇善战。
D. 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言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于是把战马送给了亭长,带领部下徒步作战,身负重伤,看到故人吕马童,又赠头给他,自刎而死。
表现了项羽视死如归的豪侠性格。
10 •把(选择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15分)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
祖志忠,讨王都战没。
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
保裔在周屡
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
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
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
诏褒之,
为高阳关都部署。
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
迟明,契
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
”遂决战。
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
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
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
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
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
上恻然曰:“尔父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
”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
”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
无不中。
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
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贷公钱数十_________________ 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上知之,乃复厚赐焉。
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
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
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
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及再遇阵没
B. 寻知代州。
移深州
C. 会暮,约诘朝合战及:趁着。
寻:不久。
会:适逢。
D
.援不至,遂没焉遂: 于是。
12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保裔奋身杀敌的一组是(
①保裔选精锐赴之
②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
④身复战没,世有忠节 ⑥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
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边境;他代父职后,又 随众将攻破契丹。
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
B. 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
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提前至黎明层层 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
C. 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
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天,又赐封其 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
D. 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
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中;在与 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共同抗敌,敌军这才退去。
14 .把(选择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⑴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每空1分)
① ________________ ,月涌大江流。
② 吴楚东南坼,。
③ ,三峡星河影动摇。
④ ____________ ,春光融融;舞殿冷袖, ________________
⑤ 秦人不暇自哀,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后面问题。
( 9分)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③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
⑤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16.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一句中的“自”和“空”能不能换成“尽”和“皆”,为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
休。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注:①江汉:地名②杜甫:此诗是杜甫漂泊湖北江陵、公安时所写当时,五十六岁的杜甫北归无望,生计日蹙③老马:源自《韩非子》中有“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接受管仲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得道”。
17•请赏析颔联所采用的艺术手法(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这首诗反映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 21题(10分)
锈损了的铁铃铛
宗璞
⑴秋天忽然来了,从玉簪花抽出了第一根花棒开始。
那圆鼓鼓的洁白的小棒槌,好像要敲响什么,然而它只是静静地绽开了,飘散出沁人的芳香。
这是秋天的香气,明净而丰富。
⑵本来不用玉簪棒发出声音的,花园有共同的声音。
那是整个花园的信念:一个风铃,在金银藤编扎成的拱形门当中,从缠结的枝叶中挂下来。
这风铃很古老。
是铁铸的,镌刻着奇妙的花纹。
铃中的小锤很轻巧,用细链悬着,风一吹,就摇摆着发出沉闷的有些沙哑的声音。
春天和布谷鸟悠远的啼声作伴,夏天缓和了令人烦躁的坚持不懈的蝉声,秋夜蟋蟀只有在风铃响时才肯停一停。
小麻雀在冬日的阳光中叽叽喳喳,歪着头对准风铃一啄,风铃响了,似乎在提醒,沉睡的草木都在活着。
⑶“铁铃铛!”孩子们这样叫它。
他们跑过金银藤编扎的门,总要伸手拨弄它。
勉儿,孩子中间最瘦弱的一个,常常站在藤门近处端详。
风铃是勉儿的爸爸从一个遥远的国度带回的。
从他装满问
号的眼睛可以看出,他觉得这铃很神秘。
⑷风铃那沉闷又有些沙哑的声音,很像是富有魅力的女低音,又像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⑸勉儿常常梦见那总不在家的爸爸。
勉儿梦见自己坐在铁铃铛的小锤上。
抱住那根细链。
打秋
千似的,整个铃铛荡过来又荡过去,荡得高高的!他掉下来了,像流星划过一条弧线,正落在爸爸的
书桌上。
各种书本图纸一座座高墙似的挡住他,什么也看不见。
爸爸大概到实验室去了。
爸爸说过.他
的书桌已经够远,实验室还更远,在沙漠里。
沙漠是伟大的。
⑹“爸爸!”勉儿大声叫。
_________ 好几朵。
紫薇怀疑地摇着-簇簇有皱折的小花帽。
马缨花到早上才有反应。
在初秋的清冷中,它们只剩了寥寥几朵,粉红的面颊边缘处己发黄,时间确实不多了。
⑺“你在这里!铁铃铛!”勉儿上学时照例招呼老朋友。
他轻轻抚摸铃身,想着它可能累了。
⑻风铃忽然摇动起来,幅度愈来愈大,素来低沉的铃声愈来愈高昂、急促,好像生命的暴雨尽
情冲泻,充满了紧张的欢乐。
众草木用心倾听这共同的声音,花园笼罩着一种肃穆的气氛。
勉儿也肃立。
那铃勇敢地拼命摇摆着,继续发出洪钟般的声响。
声响定住了勉儿,他有些害怕。
⑼“它把自己用得太过了。
”紫薇是见过世面的。
⑽好一阵,勉儿才迈步向学校走去。
随着他远去的背影,风铃逐渐停下来,声音也渐渐低沉,
最后化为一声叹息。
不久,叹息也消失了,满园里弥漫着玉簪花明净又丰富的香气。
(11)勉儿从学校回来,走过花园,风铃沉默着。
那吊着小锤的细链僵直了,不再摆动,用手拉,
也没有一点动静。
他自己的心悬起来,像有一柄小锤,在咚咚地敲。
(12)他没有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便和妈妈一起到沙漠中了。
无垠的沙漠,月光下银子般闪亮。
爸爸躺在一片亮光中,微笑着,没有一点声音。
(13)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
⑭勉儿累极了,想带着爸爸坐在铃上回去。
他记得那很简单。
但是风铃只悬在空中,小锤子不垂。
(15)他站在爸爸的书桌上,踮着脚用力拉,连链子都纹丝不动。
铃顶绿森森的,露出一丝白光。
那是裂开的缝隙。
链子和铃项粘在一起•锈住了。
(16)如果把它挂在廊檐下不让雨淋,如果常常给它擦油,是不是不至于?
(17)“它已经很古老了,总有这么一天的。
”妈妈叹息着,安慰勉儿。
(18)花园失去了共同的声音,大家都很惶惑。
玉簪花很快谢了;紫薇的绉边小帽都掉光了;马缨
只剩了对称的细长叶子敏感地开合,秋雨在叶面上滑过。
(19)那只锈损了的铁铃铛被取下了,卖给了古董商。
勉儿最后一次抱住它,大滴眼泪落在铃身上,
经过绿锈、裂缝和长长短短的线路波纹,缓缓地流下来。
(有删节)
19. 第6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描写草木惊醒后的各种情态,
请结合全文回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请分析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妙处。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 25题(15分)
邵逸夫:唱不尽的“游子吟”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在香港寓所中辞世,终年107岁。
这一年,距离他离开出生地上海已
经过去了87年。
在这87年里,他有57年在香港度过,一手构建了邵氏帝国,疆域横跨电影、电视, 最终登上娱乐圈的巅峰。
在这87年里,邵逸夫始终是一个在异乡漂泊的游子,内心始终恪守着江浙一带传统商人的价
值观:以义言商,光耀门楣,泽被乡里。
他一辈子乡音不改,连电影明星会说上海话的都能得到他的欢心。
全国各地的三万多座逸夫楼,更是将他对上海和内地的感情清清楚楚印在了大地上。
造就他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精明,勤奋,规矩,远见……但就像电影学者石川所说:在他所有的成功里,都牢固地盘旋着传统的中华文化根基。
作为一位老派的商人,邵逸夫的一生,是一首唱不尽的“游子吟”。
大哥邵醉翁于1925年在
上海创立的天一影业公司,是邵逸夫电影生涯的起点。
邵醉翁为天一确立了“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的制片宗旨,这成为邵逸夫一生遵守的信条。
1964年,邵逸夫接受邵氏
自办刊物《南国电影》采访时就这样说:“我生产电影,核心观众就是中国人。
这些观众都喜欢看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爱情故事……他们怀念祖国大陆,也怀念自己的文化传统。
”
20世纪50年代,邵逸夫离开打拼了30年的南洋只身赴港,耗时7年建成了邵氏影城,为香港后来的电影工业奠定了基础,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被称为“东方的好莱坞”。
在这个影城里,他建造了中式街道和极具中国田园意韵的乡村永久外景。
而邵氏影城的第一炮,就是邵逸夫亲自从几十部剧本中挑出来的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江山美人》。
该片公映后,创下当时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邵氏公司因此一举站稳脚跟。
之后,邵逸夫又砸下重金,先后拍摄了《杨贵妃》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在香港、台湾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了一股中国片的狂潮。
1967年,由
张彻执导的邵氏新片《独臂刀》公映,刷新了香港影史的票房纪录,将“邵氏兄弟”和香港电影带入了新武侠时代。
在那之后,邵氏出品了《刺马》《大醉侠》《流星蝴蝶剑》等一系列经典武侠电影。
石川表示,所有邵氏武侠片都是对兄弟情谊和江湖义气浓墨重彩的渲染,是对忠、义、礼、信的书写和放大。
正是这样一套与现代契约社会“利”字当头相抗衡的传统中国价值观,维系了当时海外华人社会基本的人伦道德与人际关系;而海外华人对邵氏武侠片的追捧,也使得这套价值观得以传播和强化。
1967年,在捕捉到电影业的式微之气时,他与利孝和等人合资创办的TVB(香港无线电视台)开播,邵氏帝国版图延伸到电视领域,并且在那之后的40 年里,牢牢霸占了五分之四香港人的电视遥控器。
1980年,邵逸夫接任董事局主席,正式入主TVB,开始陆续出品一系列TVB电视剧。
在这些
剧集中,很多仍然延续了邵逸夫的故园情怀。
比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是邵氏最擅长的武侠题材,金庸从此在内地风靡。
邵逸夫对人才有一种天然的爱惜。
早在20世纪70年代,他开设了被誉为“港星摇篮”的训练班,这里打造出香港演艺圈黄金一代: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郭富城、杜琪峰、汪明荃、赵雅芝、刘嘉玲……尽人皆知的“四大天王”,也是邵逸夫钦点的人选和称号。
正是在正式入主TVB之后,邵逸夫一方面通过不断降低制作成本而赚钱,另一方面几乎年年捐出过亿资金。
邵逸夫历年的捐助总计超过100亿港元,人们熟悉的“逸夫楼”,遍及31个省市的大中小学校。
2008 年和2013 年,邵逸夫向汶川和雅安地震灾区各捐款1 亿港元。
他身体力行了自己的那句话:“一个企业家最高的境界就是慈善家。
”
一代宗师溘然长逝,功名起落已是历史,只有成千上万座凝结了无数人青春记忆的逸夫楼,成为走过一世传奇人生的邵逸夫无言却不朽的纪念碑。
【相关链接】
①2002 年,邵逸夫捐资创立被誉为“东方诺贝尔”的邵逸夫奖,用以资助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进行研究,基金总额已高达50 亿元。
邵逸夫奖设天文学、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3 个奖项,每年颁发一次,奖金100 万美元。
(博文选摘)
②一生钟情于通过综艺传播中国文化的邵逸夫,终于完成东方人生三段论:从富到贵再到雅一—先有钱,进而肩负社会责任,最后上升到拥有超越物质至上的信仰。
有些人对致富目的迷惘,形成了全民性的急功近利和集体迷失,不断上演的“土豪”炫富肤浅狂欢,是这场迷失的真实写照。
从这个角度上说,逝去的邵逸夫留下生动的镜鉴——创业成功已经不易,但真正成长为财富的主人却更弥足珍贵。
(石迷思《邵逸夫最大的遗产》)
③邵逸夫驰骋影视圈80年,每天只睡5 个小时,从不言倦,就算已届百岁高龄,仍每星期返
回TVB开例会。
(查小欣《揭秘邵逸夫真实的晚年生活》)
2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 邵逸夫的电影生涯,从大哥邵醉翁1925年在上海创立的天一影业公司开始,在这里他为怀念
祖国的中国人生产了许多他们喜欢看的电影。
B. 邵逸夫亲自挑选剧本《江山美人》去进行拍摄,电影获得成功,创下当时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邵氏公司也因此站稳脚跟。
C. 邵氏最擅长的是武侠题材,《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等使TVB牢牢霸占了五分之四香港人的电视遥控器,金庸也从此在内地风靡。
D. 邵逸夫异常勤奋,他从创业开始,每天都只睡5个小时,从不言倦,每星期都返回TVB开
例会,一直坚持到100 岁高龄。
E. 邵逸夫出生于上海,早年在南洋打拼,20世纪50年代回到香港,并最终在香港建立起了自己的邵氏影视帝国,后来又成为一名人人仰慕的慈善家。
23. 为什么说“邵逸夫的一生,是一首唱不尽的‘游子吟'”?请简要分析。
(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邵逸夫具有杰出的经商才华,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
(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一代宗师”邵逸夫在很多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60 分)你如果这次把手磨出了水泡,下次就不容易再起泡,因为手掌的皮愈磨愈结实。
你如果跌断了腿,以后就得更加小心,因为跌断的骨头,不但不可能长得更加坚固。
反而变得更脆弱。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福建师大二附中2016 —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参考答案
1. C (A “销”通“消”,消散;B “辩”通“辨”,区别;D “厌”通“餍”,满足。
)
2. B(A追:补救,爱:爱好;C胜:风景优美;D得:恰当,合适。
)
3. D(A人事: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政治上的得失;B故事:真实的或虚
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先例;C钩心斗角: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
)
4. D(A函:用盒子装,名词活用作动词;B虹:出现彩虹,名词活用作动词;C目:看,名词活用
作动词。
D带:以为带,名词的意动用法)
5. C (介词结构后置。
其他三项皆为被动句。
)
6. A (而,连词,表示修饰。
B指示代词,这、那;人称代词,指秦军。
C语气副词,一定,命令语
气;人称代词,自己的。
D介词,表方式手段,用;连词,表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因为)
7. C (被:遭受)
8. C (②⑥不行)
9. B (项王部队陷入沼泽时有百余骑,陷入沼泽后被汉军追上,一番厮杀后逃到东城时只有二十八骑。
)
11. A
12. D
13. D
10⑴这是上天要让我灭亡,不是(我的)作战能力的过错。
(关键词“亡”:使动用法,“过”,判断
句式)
⑵即使江东的父兄们怜惜(我)而让我称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关键词“纵” “怜” “王”。
)
14、(1)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几个重点词语:贷,借;劳,犒劳;“没”通“殁”,
死亡;鬻,卖;以,目的连词,来。
故译为: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
(2)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几个重点词语:议,建议;上,上奏;状,情形;吾曹,我们;面
目,脸面。
故译为: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记:“大将陷
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
16. 不能。
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不符合诗歌意境。
(1 分)“自”和“空”表现了诗人见满院萋萋碧草,闻叶间数声黄鹂,感叹昔人不再,倍感寂寞和悲凉的情感。
(2 分)
17. 颔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人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此联表面上写片云孤月,实则写诗人自己,表达了自己与云、月共远同孤的情感(或: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象孤月一样的皎洁(3 分)
18. (1)思乡:“思归客” 三字饱含了无限的辛酸,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2)孤独:颔联——远在天外的云,孤月;(3)忠心可表:颔联表面上写片云孤月,实则写诗人自己:
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象孤月一样的皎洁(4)积极用世、老当益壮:“落日”比喻“暮年”,“秋风”是写实年老的诗人飘流江汉,面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快要好了,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拳拳之心已表露无遗;诗人以“老马”自比,写自己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病欲苏,像老马一样,还是有用的(
5)怨愤之意: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
一匹老马都不如么?(3 分)
19. ①赋予草木以人的情态,既形象生动,又与前文以草木的“沉睡”、后文草木的“惶惑”相
呼应。
②用排比手法,描绘玉簪棒的“吃惊”、紫薇的“怀疑”、马缨花的“才有反应”,营造出清冷、紧张的氛围,为下文写爸爸的逝去伏笔。
③草木“寥寥几朵”“已发黄”,“时间确实不多了”,一语双关,暗示着爸爸生命的时日已不多。
20. ①铁铃铛是铁铸的风铃,是勉儿的爸爸“从一个遥远的国度带回的”,寄托着爸爸对勉儿的
爱和期望。
②铁铃铛是爸爸命运的象征,“尽情地唱过”,却“把自己用得太过了”。
爸爸为国家
的科技事业奉献了青春,牺牲了生命。
③铁铃铛是文章的线索,贯穿着爸爸的执着与逝去、勉儿的思念与回忆。
21. ①写勉儿的“大滴眼泪”,表达勉儿的伤痛和对爸爸的深切怀念,细节描写生动感人。
②风铃的“绿锈”“裂缝”“长长短短的线路波纹”,就是爸爸艰辛而疲惫的人生写照,表达了对爸爸的深沉赞颂之情。
③收束全文,照应标题,既给人戛然而止之感,又使文章结构浑然。
22. BE(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
答案多于两项不给分)
23. ①邵逸夫内心始终恪守着江浙一带传统商人的价值观。
②一辈子乡音不改,连会说上海话的
电影明星都能得到他的欢心。
③邵逸夫一生遵守“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 的制片宗旨。
④在香港影城里,建造了中式街道和极具中国田园意韵的乡村永久外景。
⑤全国各地的三万多座逸夫楼,将邵逸夫对上海和内地的感情清清楚楚印在了大地上。
24. ①创建香港最大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为香港后来的电影工业奠定了基础。
②制作的电影、
电视在香港、台湾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狂潮,不断刷新香港影史的票房纪录。
③善于捕捉商机,在电影业式微之时,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