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棉花生长中后期早衰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膜下滴灌棉花生长中后期早衰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针对目前新疆膜下滴灌棉花生长中后期早衰的现象,阐述造成棉花早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早衰的措施,为优化新疆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棉花;膜下滴灌;早衰;防治
新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推广应用速度很快,从1996年开始至今已有10余年,由于膜下滴灌技术大面积推广,提高地温,抑制棵间蒸发,避免深层渗漏,节约田间灌溉水40%~50%以上,增产20%左右,使棉花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籽棉产量7 500~9 000 kg/hm2已在很多植棉团场出现[1-2]。

新疆棉区春末夏初时期气温偏低,通过覆盖地膜,可提高地温和土壤保水保肥性能。

前期覆膜不仅有利于促进根系早期生长,增加根长、根数和根重,改善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而且还能增加根系活性和吸收能力[2-3]。

但是近年来生产实践证明,全生育期覆盖地膜导致棉株生育后期侧根量偏少、根层浮浅,难以吸收充足的养分,且中后期土壤温度偏高,加快了棉株的早衰[3]。

为此,笔者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中后期早衰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为优化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膜下滴灌棉花生长中后期早衰的主要原因
1.1棉花品种
在相同条件下,不同品种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反应和敏感程度不同。

研究表明,品种是否早衰与后期棉叶内的活性氧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有关。

不易早衰的品种,在生长后期棉叶中活性氧自由基清除酶活性高,能及时清除有害活性氧自由基对细胞膜系统的破坏;而易早衰的品种,后期棉叶中活性氧清除酶活性低,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反应较敏感。

1.2根系发育不良
由于滴灌棉花生育期间多采用少量多次的灌溉方式,根系分布较浅,80%根系分布在0~30 cm土层,其中0~10 cm土层根系占总根量的35%,不利于棉花根系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和养分,对水肥较为敏感,抗旱能力弱,一旦遇到高温、干旱和水、肥供应不足,容易引起早衰。

1.3土壤养分不平衡
大量研究表明,棉花的早衰程度与土壤速效钾的含量有关,土壤缺钾是导致
棉花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钾能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和纤维素合成,使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正常发育,从而增强棉株的抗病、抗旱、抗寒等性能,延长叶片的功能期,推迟吐絮而防止早衰。

另外,不重视农家肥、绿肥和培肥地力,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少,根际微生物活性差,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土壤质地、结构变差,影响了根系在土壤中的发育。

土壤营养失调,施肥方式不当,而棉花现蕾开花以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植株生理负荷重,棉株营养供应得不到满足,从而出现早衰[4]。

1.4根冠比失调
膜下滴灌条件下,棉花不利于高产,并易引起早衰根系的一些特性,如根系分布较浅、多集中于覆盖区上层土壤、窄行根量比重大、根冠比较小等。

膜下滴灌栽培使膜下20 cm土壤温热、水分、养分资源非常充足,而根系发育具有向热、向水、向肥性,导致根系发育的惰性,影响根系的下扎和向周围延伸,使作物根冠比失调,抗逆能力减弱,引起植株早衰。

2预防膜下滴灌棉花生长中后期早衰的措施
2.1选择合适的品种
根据植棉地自然生态条件,选用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且广的品种,有利于防止早衰的发生,生产实践证明,不同品种对外界条件变化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尤其对逆境的抵抗和耐受能力不同。

因此,抗逆延衰品种的选择和培育至关重要[5]。

2.2合理施肥
注重氮、磷、钾的搭配比例和用量,氮、磷、钾三大主要元素不仅要施足,还要施均衡。

在施足主要元素时,适当补充一定量的微肥,如在耕地时施硼砂30 kg/hm2、硫酸锌15 kg/hm2作底肥。

磷肥、钾肥一次性足量底施,有条件的尽量多用有机肥。

氮肥最好分期追施,同等的施肥量,分期施用比一次性施用可增产10%以上。

叶面喷施营养调节剂是棉花生产中一项投入最少、产出最高的增产措施。

棉花中后期注意叶面喷肥,也可有效预防早衰[5-6]。

2.3合理灌溉
合理灌溉是棉花高产的重要环节,灌水的时间、次数、水量等因素要根据气候条件、土壤湿度和田间持水量、不同品种生育进程、长势长相进行。

棉田采用间歇式灌溉是最佳灌溉方式,这样可以增强土壤透气性,改善根际环境,并有利于微生物、抗生菌生长。

灌溉以后土壤易板结,这时要结合中耕培土。

坚持做到头水不旱不涝,促进根系生长,蹲苗助苗,培养健苗防止早衰。

同时,结合苗情长势进行化调,协调好个体与群体、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关系,确保棉花稳健生长,不贪青、不早熟[5-6]。

2.4蕾期适期揭膜
在地膜覆盖的环境下,棉花根系浅,不易下扎,容易早衰。

只有及时揭膜,才能有利于根系下扎,从而增强棉株抗旱抗倒伏的能力。

揭膜在棉花初花期进行最好,此时棉株根系活动强,下扎快。

同时,要注意在阴天或晴天下午揭膜较好。

2.5病虫害防治
及时防治苗期枯黄萎病,后期叶斑病、蚜虫和红蜘蛛,都可引起棉花早衰的发生,注意控制病虫害的蔓延。

同时,发现病株要及时处理。

2.6系统化学调控
膜棉化学调控应根据棉花长势长相、天气及肥水状况正确使用。

一般在蕾期、初花期、盛花期、打顶后要及时喷施缩节胺,分2~3次喷施缩节胺150~225 g/hm2进行调控,使棉株协调生长,塑造丰产株型,有效防止早衰。

3参考文献
[1] 肖光顺,李保成,董承光.揭膜对膜下滴灌早熟陆地棉生理指标的影响[J].中国棉花,2009,36(7):18-19.
[2] 胡晓棠,李明思.膜下滴灌对棉花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1(3):121-123.
[3] 宿俊吉,邓福军,林海,等.揭膜对陆地棉根际温度、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品质的影响[J].棉花学报,2011,23(2):172-177.
[4] 桑河,王婷.膜下滴灌技术对新疆棉花早衰的影响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0):97-98.
[5] 余宏银,李权生.地膜棉早衰的应对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202.
[6] 李文红.棉花早衰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