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史上的50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根菲尔德出生于德 国不来梅,早年曾在 银具厂工作,并接受 过艺术教育,1923年 开始在包豪斯就学、 任教。在包豪斯的金 属车间,华根菲尔德 设计了著名的镀铬钢 管台灯,迄今仍有生 产。
华根菲尔德反对自我中心 的设计观念,他声称工业 中的设计是一种协作的活 动,与艺术家的工作毫无 共同之处。他否认把功能 作为形式的决定性因素, 认为功能并不是最终目的, 而是良好设计的先决条件。 这种观念的改变和他适应 工业生产的能力,使他得 以作为一位主要的设计师 在第三帝国期间继续工作, 这在他先前的包豪斯同仁 中是少见的。
与现代主义刻板的几何形式语言相比,其有机形 态更富于生趣,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一经推出就 大受欢迎。希特勒本人参加了1937年大众"甲壳 虫"小汽车的生产开幕式,并且乘坐了汽车,表 示赞赏。然而1939年战争爆发,该汽车的批量生 产被迫中断,超过30万的定单无法兑现,汽车厂 在战争期间只能生产军用车辆,直至1945年英国 占领军首先在德国恢复了该车的批量生产,大众 公司紧随其后。到20世纪50年代,甲壳虫汽车作 为新兴中产阶级的首选交通工具成为德国复兴的 标志。
4、纳吉(LASZLO MOHOLY-NAGY, 1895-1946)
纳吉出生于匈牙利,早年以绘 画和平面设计为主。纳吉于 1921年来到包豪斯, 1923年接 替伊顿的职务,负责包豪斯的基 础课程教学。纳吉强调形式和 色彩的理性认识,注重点,线, 面的关系,通过实践,使学生 了解如何客观的分析两度空间 的构成,并进而推广到三度空 间的构成上,这就为设计教育 奠定了三大构成的基础,也意 味着包豪斯开始由表现主义转 向理性主义。
贝伦斯在AEG这个实行 集中管理的大公司中发 挥了巨大作用,他全面 负责公司的建筑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以及产品 设计,使这家庞杂的大 公司树立起一个统一完 整的鲜明形象,开创了 现代公司识别计划的先 德国通用电器公司的标志 河。AEG的标识经他数 易其稿,一直沿用至今, 成为欧洲最著名的标志 之一。
一人一物一风格
----影响世界的50名设计大 师
07293013宋莉莉
1、贝伦斯(PETER BEHRENS, 1868-1940)
贝伦斯是德国现代建筑 和工业设计的先驱。 “德国现代设计之父”
1886-1891年贝伦斯在汉 堡工艺美术学校接受艺 术教育,后改行学习建筑。 1893年起成为慕尼黑分 离派成员。
与此同时,纳吉也在金属制品车间担任导师, 致力于用金属与玻璃结合的办法教育学生从事 实习,为灯具设计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这里 出现了许多包豪斯最有影响的作品。他努力把 学生从个人艺术表现的立场转变到比较理性的, 科学地了解和掌握新技术和新媒介,他指导学 生制作的金属制品都具有非常简单的几何造型, 同时也具有明确、恰当的功能特征和性能。
1925年,由于受到反动政府的迫害,包豪斯迁 往德骚,格罗披乌斯提拔了一些优秀的教员, 完善了教学计划和设施,并设计了新的包豪斯 校舍。
1928年,格罗披乌斯迫于各种压力,辞去包豪 斯校长职务。1937年,格罗披乌斯到美国哈佛 大学任建筑系主任,并创立了协和设计事务 所。
格罗披乌斯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设计师,设 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他对二十世 纪现代设计的影响是难以估计的。
1947年,布劳耶设计了自己 1953-1958年设计了位于巴黎的
在康乃狄克州的住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部
1963-1966年,他还设计了位于纽约的惠特尼博物馆。 布劳耶巧妙的在自然关系中处理木,石材料,形成独 特的风格。
6、华根菲尔德(WILHELM WAGENFELD, 1900-1990)
1938年,米斯移居美国,任伊利诺理工学院建筑系 教授。他通过自己一生的实践,奠定了明确的现代 主义建筑风格,并影响了好几代的现代建筑师和设 计师,很少有人对现代建筑的影响能够有他那么大。 美国作家汤姆.沃尔夫曾在他的著作《从包豪斯到 现在》中提到,米斯的原则改变了世界都会三分之 一的天际线,这并不夸张,反映出了他的重要作用 和影响。
作品展现:
1909年,贝伦斯设计 了德国通用电气公司 AEG的透平机制造车 间与机械车间,在建 筑形式上摒弃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统 的附加装饰,造型简 洁,壮观悦目,被称 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 建筑。
除了建筑设计之外,贝伦斯还为AEG做了许多产品设计, 如电水壶、电钟、电风扇等。这些设计没有一点伪装和牵 强,使机器在家居环境中亦能以自我的语言来表达。
布兰德也十分关注批量化生产问题, 1927年她设计了著 名的有"康登"台灯,具有可弯曲的灯颈,稳健的基座,造 型简洁优美,功能效果好,并且适于批量生产,成了经 典的设计,也标志着包豪斯在工业设计上趋于成熟。
离开包豪斯后,布兰德仍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金属制 品设计,但后来布兰德主要从事绘画,雕塑,并担 任一些院校的教学工作,再也没有重现在包豪斯时 的辉煌。
7、布兰德(MARIANNE BRANDT, 1893-1983)
布兰德1911年进入皇家撒 克逊学院学习绘画、雕 塑,1917年建立了个人的工 作室。1923年,布兰德进 入包豪斯的金属制品车间 学习。受到纳吉的影响, 她将新兴材料与传统材料 相结合,设计了一系列革 新性与功能性并重的产品, 其中包括她1924年设计的 著名的茶壶。她的设计采 用几何形式,运用简洁抽 象的要素组合传达自身的 实用功能。
包豪斯解散后,纳吉于1937年在美国芝加哥成 立了新包豪斯,作为原包豪斯的延续,将一种 新的方法引入了美国的创造性教育,但这所学 校的毕业生多数被聘为艺术家,手工艺人和教 师,而非工业设计师。新包豪斯后来与伊利诺 工学院合并。
5、布劳耶(MARCEL BREUER, 1902-1981)
布劳耶出生于匈牙利,1920 年曾在维也纳艺术学院学习, 后成为包豪斯的第一期学生, 毕业后任包豪斯家具部门的 教师,主持家具车间。在那 里,布劳耶充分利用材料的 特性,创造了一系列简洁、 轻巧、功能化并适于批量生 产的钢管椅,造型轻巧优雅, 结构简单,成为他对20世纪 现代设计做出的最大贡献。
1923年为包豪斯校长办公 室设计的一件扶手椅
包豪斯工场
格罗皮乌斯设计的法古斯工 厂
格罗皮乌斯设计的“阿德勒” 小汽车
3、米斯(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
米斯生于德国的一个普 通石匠家庭。1907年, 他与格罗披乌斯一同在 贝伦斯的事务所工作, 受到贝伦斯的很大影响。 1928年,他提出了 "少 即是多"的名言,提倡 纯净、简洁的建筑表现。
这一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最初成果之一。它突破了传统砖石 承重结构必然造成的封闭的、孤立的室内空间形式,采取一 种开放的、连绵不断的空间划分方式。主厅用 8根十字形断 面的镀镍钢柱支承一片钢筋混凝土的平屋顶,墙壁因不承重 而可以一片片地自由布置,形成一些既分隔又连通的空间, 互相衔接、穿插,以引导人流,使人在行进中感受到丰富的 空间变化。
1929年,他开始从家具,陶瓷,玻璃等工业中获得 设计委托,1931-1935年,他被委任为柏林的国立美 术学院的教授。1935年被聘为劳西兹玻璃公司的艺 术指导。由于改善了产品质量,他设计的特制精美 玻璃制品使他获得了国际声誉。他主要的作品都是 模压成型的玻璃器皿,如供餐馆、酒家所用的酒杯, 商业上使用的瓶、罐,及采用模数化的厨房容器和 盘子等。所有这些产品都没有装饰,而是强调简洁 的线条和微妙的体型变化,有克制的探索了玻璃可 塑的特征。
1900年加入由艺术 家、建筑师、设计 师组成的"七人团", 开始建筑设计活动, 1907年成为德意志 制造联盟的推进者 与领袖人物,同年 受聘担任德国通用 电器公司AEG的艺 术顾问,开始其作 为工业设计师的职 业生涯。
1914年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玻 璃亭
1905-1906年 贝伦斯在以简洁与隐喻的几何体来为私人房屋 做设计时,表现了一种惊人的逻辑性。
布兰德是现代设计史中的重要人物,不仅因为她创 造了许多20世纪最美观耐用的金属制品,还因为她 在男性主导的金属制品设计领域拥有一席之地。后 来布兰德曾回忆就学包豪斯时,在她受到广泛肯定 和接受之前,只能被分配做一些沉闷重复的工作的 情况。最终布兰德成为了包豪斯培养的最著名的设 计师之一,并且是仅有的几个并非出自织物车间的 女设计师之一,直至今天,她的有些设计仍在生产。
战后,华根菲尔德一面在德国科学院和国立美 术学院任职,继续从事设计教育,一面积极从 事设计活动。1954年,华根菲尔德成了独立开 业的设计师,设计了不少优秀的灯具,在这些 设计中,灯泡刻板的几何形态被较为有机形态 的塑料灯罩所缓和。
华根菲尔德作为参与批量生产最有名的德国设 计师之一,使工业设计的潜力在更加专业化的 生产体系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1929年,米斯设计了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 国馆,其空畅的内部空间,优雅而单纯的现代 家具,使他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受注目的现代设 计家。
上图就是我们熟知的巴塞罗那椅
德国馆:
德国馆占地长约50米,宽约25米,由一个主厅、两间 附属用房、两片水池、几道围墙组成。除少量桌椅外, 没有其他展品。其目的是显示这座建筑物本身所体现的 一种新的建筑空间效果和处理手法。
8、波尔舍(FERDINAND ALEXANDER PORSCHE, 18751951)
波尔舍生于波希米亚 (Bohemia),多年从事 汽车设计工作,1910 年时,他已在空气动 力学与汽车造型的关 系研究上有所造诣, 成为流线型理论与实 践的专家。
20世纪30年代,德国新兴的高速 公路刺激了对流线型的极大热情, 诸如梅桑德斯和巴戈利亚公司都 生产了适于高速公路的优良车型, 将流线型与严格的欧洲车身设计 传统结合起来,其中最有代表性 的就是波尔舍为大众所设计的一 款小型廉价车,其原型是19361937年间设计的,也是大众公司 最早的汽车之一,因为体积小, 采取简洁的流线型风格,外型酷 似甲壳虫,因而被戏称为"甲壳虫 "小汽车。
通往巨大的起居室空间之过程正如经常出现在赖特作品的特色一样必然先通一段狭小而昏暗的有顶盖的门廊然后进入反方向上的主楼梯透过那些粗犷而透孔的石壁右手边是直交通的空间而左手便可进入起居的二层踏步赖特对自然光线的巧妙掌握使内部空间仿佛充满了盎然生机光线流动于起居的东南西三侧最明亮的部分光线从天窗泻下一直通往建筑物下方溪流崖隘的楼梯东西北侧几呈围合状的室则相形之下较为暗岩石陈的地板上
德国馆在建筑空间划分和建筑形式处理上创造了成功的新经 验,充分体现了设计人密斯·范·德·罗的名言“少就是 多”,用新的材料和施工方法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1930年米斯担任包豪斯第三任校长,努力把学校 改造为一个单纯的设计教育中心。他认为只有建 筑设计能够使设计教育得到健康的发展,因而这 种以建筑为核心来凝聚其他专业的做法一直贯穿 于米斯的任期中。但之后政治气氛日益恶化, 1933年纳粹政府上台,其文化部发出的第一号命 令就是关闭包豪斯,至此结束了其14年的办学历 程。
1932-1934年,他主要在瑞士工 作,从事家具的设计。1935年开 始致力于胶合板成型家具、标 准化模数单元家具、室内设计 以及标准化模数的单元住宅等 的研究。1937-1946年布劳耶任 教于哈佛大学建筑学院。布劳 耶相信工业化大生产,努力于 家具与建筑部件的规范化与标 准化,是一位真正的功能主义 者和现代设计的先驱。
2、格罗披乌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
格罗披乌斯出生于柏林 的一个建筑师家庭,青 年时代曾在柏林和慕尼 黑学习建筑。1907年起 在贝伦斯的事务所工作, 1910年与迈耶合伙在柏 林开设建筑事务所,并 于次年合作设计了采用 大片玻璃幕墙和转角窗 的法古斯工厂。
1919年,格罗披乌斯在德国
魏玛创建了建国立建筑学校, 学校重视基础训练, 简称“包豪斯”,其目的是 逐渐形成以平面构
培养新型设计人才。
成、立体构成和色 彩构成为特色的基
础课程。
学校主张艺术与技 术的统一;动手能 力与理论素养并重; 强调设计的目的是 人而不是产品;提 倡在掌握手工艺的 同时,了解现代工 业的特点并遵循自 然与客观的法则来 进行设计。
德国馆在建筑形式处理上也突破了传统的砖石建筑的以手工 业方式精雕细刻和以装饰效果为主的手法,而主要靠钢铁、 玻璃等新建筑材料表现其光洁平直的精确的美、新颖的美, 以及材料本身的纹理和质感的美。墙体和顶棚相接,玻璃墙 也从地面一直到顶棚,而不像传统处理手法那样需要有过渡 或连接部分,因此给人以简洁明快的印象。建筑物采用了不 同色彩、不同质感的石灰石、缟玛瑙石、玻璃、地毯等,显 出华贵的气派。
华根菲尔德反对自我中心 的设计观念,他声称工业 中的设计是一种协作的活 动,与艺术家的工作毫无 共同之处。他否认把功能 作为形式的决定性因素, 认为功能并不是最终目的, 而是良好设计的先决条件。 这种观念的改变和他适应 工业生产的能力,使他得 以作为一位主要的设计师 在第三帝国期间继续工作, 这在他先前的包豪斯同仁 中是少见的。
与现代主义刻板的几何形式语言相比,其有机形 态更富于生趣,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一经推出就 大受欢迎。希特勒本人参加了1937年大众"甲壳 虫"小汽车的生产开幕式,并且乘坐了汽车,表 示赞赏。然而1939年战争爆发,该汽车的批量生 产被迫中断,超过30万的定单无法兑现,汽车厂 在战争期间只能生产军用车辆,直至1945年英国 占领军首先在德国恢复了该车的批量生产,大众 公司紧随其后。到20世纪50年代,甲壳虫汽车作 为新兴中产阶级的首选交通工具成为德国复兴的 标志。
4、纳吉(LASZLO MOHOLY-NAGY, 1895-1946)
纳吉出生于匈牙利,早年以绘 画和平面设计为主。纳吉于 1921年来到包豪斯, 1923年接 替伊顿的职务,负责包豪斯的基 础课程教学。纳吉强调形式和 色彩的理性认识,注重点,线, 面的关系,通过实践,使学生 了解如何客观的分析两度空间 的构成,并进而推广到三度空 间的构成上,这就为设计教育 奠定了三大构成的基础,也意 味着包豪斯开始由表现主义转 向理性主义。
贝伦斯在AEG这个实行 集中管理的大公司中发 挥了巨大作用,他全面 负责公司的建筑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以及产品 设计,使这家庞杂的大 公司树立起一个统一完 整的鲜明形象,开创了 现代公司识别计划的先 德国通用电器公司的标志 河。AEG的标识经他数 易其稿,一直沿用至今, 成为欧洲最著名的标志 之一。
一人一物一风格
----影响世界的50名设计大 师
07293013宋莉莉
1、贝伦斯(PETER BEHRENS, 1868-1940)
贝伦斯是德国现代建筑 和工业设计的先驱。 “德国现代设计之父”
1886-1891年贝伦斯在汉 堡工艺美术学校接受艺 术教育,后改行学习建筑。 1893年起成为慕尼黑分 离派成员。
与此同时,纳吉也在金属制品车间担任导师, 致力于用金属与玻璃结合的办法教育学生从事 实习,为灯具设计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这里 出现了许多包豪斯最有影响的作品。他努力把 学生从个人艺术表现的立场转变到比较理性的, 科学地了解和掌握新技术和新媒介,他指导学 生制作的金属制品都具有非常简单的几何造型, 同时也具有明确、恰当的功能特征和性能。
1925年,由于受到反动政府的迫害,包豪斯迁 往德骚,格罗披乌斯提拔了一些优秀的教员, 完善了教学计划和设施,并设计了新的包豪斯 校舍。
1928年,格罗披乌斯迫于各种压力,辞去包豪 斯校长职务。1937年,格罗披乌斯到美国哈佛 大学任建筑系主任,并创立了协和设计事务 所。
格罗披乌斯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设计师,设 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他对二十世 纪现代设计的影响是难以估计的。
1947年,布劳耶设计了自己 1953-1958年设计了位于巴黎的
在康乃狄克州的住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部
1963-1966年,他还设计了位于纽约的惠特尼博物馆。 布劳耶巧妙的在自然关系中处理木,石材料,形成独 特的风格。
6、华根菲尔德(WILHELM WAGENFELD, 1900-1990)
1938年,米斯移居美国,任伊利诺理工学院建筑系 教授。他通过自己一生的实践,奠定了明确的现代 主义建筑风格,并影响了好几代的现代建筑师和设 计师,很少有人对现代建筑的影响能够有他那么大。 美国作家汤姆.沃尔夫曾在他的著作《从包豪斯到 现在》中提到,米斯的原则改变了世界都会三分之 一的天际线,这并不夸张,反映出了他的重要作用 和影响。
作品展现:
1909年,贝伦斯设计 了德国通用电气公司 AEG的透平机制造车 间与机械车间,在建 筑形式上摒弃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统 的附加装饰,造型简 洁,壮观悦目,被称 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 建筑。
除了建筑设计之外,贝伦斯还为AEG做了许多产品设计, 如电水壶、电钟、电风扇等。这些设计没有一点伪装和牵 强,使机器在家居环境中亦能以自我的语言来表达。
布兰德也十分关注批量化生产问题, 1927年她设计了著 名的有"康登"台灯,具有可弯曲的灯颈,稳健的基座,造 型简洁优美,功能效果好,并且适于批量生产,成了经 典的设计,也标志着包豪斯在工业设计上趋于成熟。
离开包豪斯后,布兰德仍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金属制 品设计,但后来布兰德主要从事绘画,雕塑,并担 任一些院校的教学工作,再也没有重现在包豪斯时 的辉煌。
7、布兰德(MARIANNE BRANDT, 1893-1983)
布兰德1911年进入皇家撒 克逊学院学习绘画、雕 塑,1917年建立了个人的工 作室。1923年,布兰德进 入包豪斯的金属制品车间 学习。受到纳吉的影响, 她将新兴材料与传统材料 相结合,设计了一系列革 新性与功能性并重的产品, 其中包括她1924年设计的 著名的茶壶。她的设计采 用几何形式,运用简洁抽 象的要素组合传达自身的 实用功能。
包豪斯解散后,纳吉于1937年在美国芝加哥成 立了新包豪斯,作为原包豪斯的延续,将一种 新的方法引入了美国的创造性教育,但这所学 校的毕业生多数被聘为艺术家,手工艺人和教 师,而非工业设计师。新包豪斯后来与伊利诺 工学院合并。
5、布劳耶(MARCEL BREUER, 1902-1981)
布劳耶出生于匈牙利,1920 年曾在维也纳艺术学院学习, 后成为包豪斯的第一期学生, 毕业后任包豪斯家具部门的 教师,主持家具车间。在那 里,布劳耶充分利用材料的 特性,创造了一系列简洁、 轻巧、功能化并适于批量生 产的钢管椅,造型轻巧优雅, 结构简单,成为他对20世纪 现代设计做出的最大贡献。
1923年为包豪斯校长办公 室设计的一件扶手椅
包豪斯工场
格罗皮乌斯设计的法古斯工 厂
格罗皮乌斯设计的“阿德勒” 小汽车
3、米斯(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
米斯生于德国的一个普 通石匠家庭。1907年, 他与格罗披乌斯一同在 贝伦斯的事务所工作, 受到贝伦斯的很大影响。 1928年,他提出了 "少 即是多"的名言,提倡 纯净、简洁的建筑表现。
这一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最初成果之一。它突破了传统砖石 承重结构必然造成的封闭的、孤立的室内空间形式,采取一 种开放的、连绵不断的空间划分方式。主厅用 8根十字形断 面的镀镍钢柱支承一片钢筋混凝土的平屋顶,墙壁因不承重 而可以一片片地自由布置,形成一些既分隔又连通的空间, 互相衔接、穿插,以引导人流,使人在行进中感受到丰富的 空间变化。
1929年,他开始从家具,陶瓷,玻璃等工业中获得 设计委托,1931-1935年,他被委任为柏林的国立美 术学院的教授。1935年被聘为劳西兹玻璃公司的艺 术指导。由于改善了产品质量,他设计的特制精美 玻璃制品使他获得了国际声誉。他主要的作品都是 模压成型的玻璃器皿,如供餐馆、酒家所用的酒杯, 商业上使用的瓶、罐,及采用模数化的厨房容器和 盘子等。所有这些产品都没有装饰,而是强调简洁 的线条和微妙的体型变化,有克制的探索了玻璃可 塑的特征。
1900年加入由艺术 家、建筑师、设计 师组成的"七人团", 开始建筑设计活动, 1907年成为德意志 制造联盟的推进者 与领袖人物,同年 受聘担任德国通用 电器公司AEG的艺 术顾问,开始其作 为工业设计师的职 业生涯。
1914年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玻 璃亭
1905-1906年 贝伦斯在以简洁与隐喻的几何体来为私人房屋 做设计时,表现了一种惊人的逻辑性。
布兰德是现代设计史中的重要人物,不仅因为她创 造了许多20世纪最美观耐用的金属制品,还因为她 在男性主导的金属制品设计领域拥有一席之地。后 来布兰德曾回忆就学包豪斯时,在她受到广泛肯定 和接受之前,只能被分配做一些沉闷重复的工作的 情况。最终布兰德成为了包豪斯培养的最著名的设 计师之一,并且是仅有的几个并非出自织物车间的 女设计师之一,直至今天,她的有些设计仍在生产。
战后,华根菲尔德一面在德国科学院和国立美 术学院任职,继续从事设计教育,一面积极从 事设计活动。1954年,华根菲尔德成了独立开 业的设计师,设计了不少优秀的灯具,在这些 设计中,灯泡刻板的几何形态被较为有机形态 的塑料灯罩所缓和。
华根菲尔德作为参与批量生产最有名的德国设 计师之一,使工业设计的潜力在更加专业化的 生产体系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1929年,米斯设计了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 国馆,其空畅的内部空间,优雅而单纯的现代 家具,使他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受注目的现代设 计家。
上图就是我们熟知的巴塞罗那椅
德国馆:
德国馆占地长约50米,宽约25米,由一个主厅、两间 附属用房、两片水池、几道围墙组成。除少量桌椅外, 没有其他展品。其目的是显示这座建筑物本身所体现的 一种新的建筑空间效果和处理手法。
8、波尔舍(FERDINAND ALEXANDER PORSCHE, 18751951)
波尔舍生于波希米亚 (Bohemia),多年从事 汽车设计工作,1910 年时,他已在空气动 力学与汽车造型的关 系研究上有所造诣, 成为流线型理论与实 践的专家。
20世纪30年代,德国新兴的高速 公路刺激了对流线型的极大热情, 诸如梅桑德斯和巴戈利亚公司都 生产了适于高速公路的优良车型, 将流线型与严格的欧洲车身设计 传统结合起来,其中最有代表性 的就是波尔舍为大众所设计的一 款小型廉价车,其原型是19361937年间设计的,也是大众公司 最早的汽车之一,因为体积小, 采取简洁的流线型风格,外型酷 似甲壳虫,因而被戏称为"甲壳虫 "小汽车。
通往巨大的起居室空间之过程正如经常出现在赖特作品的特色一样必然先通一段狭小而昏暗的有顶盖的门廊然后进入反方向上的主楼梯透过那些粗犷而透孔的石壁右手边是直交通的空间而左手便可进入起居的二层踏步赖特对自然光线的巧妙掌握使内部空间仿佛充满了盎然生机光线流动于起居的东南西三侧最明亮的部分光线从天窗泻下一直通往建筑物下方溪流崖隘的楼梯东西北侧几呈围合状的室则相形之下较为暗岩石陈的地板上
德国馆在建筑空间划分和建筑形式处理上创造了成功的新经 验,充分体现了设计人密斯·范·德·罗的名言“少就是 多”,用新的材料和施工方法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1930年米斯担任包豪斯第三任校长,努力把学校 改造为一个单纯的设计教育中心。他认为只有建 筑设计能够使设计教育得到健康的发展,因而这 种以建筑为核心来凝聚其他专业的做法一直贯穿 于米斯的任期中。但之后政治气氛日益恶化, 1933年纳粹政府上台,其文化部发出的第一号命 令就是关闭包豪斯,至此结束了其14年的办学历 程。
1932-1934年,他主要在瑞士工 作,从事家具的设计。1935年开 始致力于胶合板成型家具、标 准化模数单元家具、室内设计 以及标准化模数的单元住宅等 的研究。1937-1946年布劳耶任 教于哈佛大学建筑学院。布劳 耶相信工业化大生产,努力于 家具与建筑部件的规范化与标 准化,是一位真正的功能主义 者和现代设计的先驱。
2、格罗披乌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
格罗披乌斯出生于柏林 的一个建筑师家庭,青 年时代曾在柏林和慕尼 黑学习建筑。1907年起 在贝伦斯的事务所工作, 1910年与迈耶合伙在柏 林开设建筑事务所,并 于次年合作设计了采用 大片玻璃幕墙和转角窗 的法古斯工厂。
1919年,格罗披乌斯在德国
魏玛创建了建国立建筑学校, 学校重视基础训练, 简称“包豪斯”,其目的是 逐渐形成以平面构
培养新型设计人才。
成、立体构成和色 彩构成为特色的基
础课程。
学校主张艺术与技 术的统一;动手能 力与理论素养并重; 强调设计的目的是 人而不是产品;提 倡在掌握手工艺的 同时,了解现代工 业的特点并遵循自 然与客观的法则来 进行设计。
德国馆在建筑形式处理上也突破了传统的砖石建筑的以手工 业方式精雕细刻和以装饰效果为主的手法,而主要靠钢铁、 玻璃等新建筑材料表现其光洁平直的精确的美、新颖的美, 以及材料本身的纹理和质感的美。墙体和顶棚相接,玻璃墙 也从地面一直到顶棚,而不像传统处理手法那样需要有过渡 或连接部分,因此给人以简洁明快的印象。建筑物采用了不 同色彩、不同质感的石灰石、缟玛瑙石、玻璃、地毯等,显 出华贵的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