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0-2022年九年级二模历史汇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2北京初三二模历史汇编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选择题
1.(2022·北京房山·二模)乾隆在为《(钦定)西域同文志》一书所作的序言当中写道:“今以汉语指天,则曰天,以国语指天,则曰阿卜喀,以蒙古语、准语指天,则曰腾格里,以西番语指天,则曰那木喀,以回语指天,则曰阿思满……然仰首以望,昭昭之在上者,汉人以为天而敬之,回人以为阿思满而敬之,是即其大同也。
实既同名,亦无不同焉。
”对乾隆的这样一种表达理解正确的是
A.加强了民族认同感B.加强了对各民族的控制
C.统一了民族信仰D.消除了各民族之间隔阂
2.(2022·北京石景山·二模)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对某一地区实施管辖的情况,①处应该填写的是
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唐: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清:设置①
C.台湾府D.伊犁将军
3.(2022·北京丰台·二模)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①实行分封制①推行行省制度
①设宣政院管辖西藏①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4.(2022·北京大兴·二模)下面表格中①处可填入的是
西汉唐元清
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北庭都元帅府
5.(2022·北京门头沟·二模)下侧表格的内容反映了清朝
①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
①乾隆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①设置伊犁将军
B.加强对东南地区的管辖
C.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D.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
6.(2022·北京房山·二模)以下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对某一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
其中①处应为()
A.设伊犁将军B.设置宣政院C.设置台湾府D.设立军机处
7.(2022·北京海淀·二模)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
下列直观地反映中央政府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文物是
A.B.
C.D.
8.(2022·北京密云·二模)某同学以“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为主题梳理所学知识,下表空白处应填写()
明代明末清初清代
戚继光抗击倭寇中俄雅克萨之战
C.康熙皇帝三征噶尔丹D.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9.(2021·北京朝阳·二模)下侧文物可用于研究清朝
A.对西藏的管辖B.在台湾的建制
C.巩固西北边疆D.与沙俄的战争
10.(2021·北京房山·二模)清康熙帝是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
他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有学者将其尊为“千古一帝”。
下列政绩中是康熙在位期间的是
①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①确立西藏历代班禅和达赖册封制度
①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叛乱①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范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
11.(2021·北京丰台·二模)某班同学制作了学习卡片,据此推断学习卡片涉及的地区是 朝代:唐朝
人物:文成公主
事件:唐蕃和亲
朝代:元朝 人物:忽必烈 事件:设置宣政院 朝代:清朝 人物:雍正 事件:设置驻藏大臣
12.(2020·北京石景山·二模)下图所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朝前期经济发展
B .清朝后期科技发达
C .清朝前期疆域广阔
D .清朝后期领土扩张
13.(2020·北京平谷·二模)如表所示内容反映的学习主题应为
A .开放与革新
B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
.对外联系与交往
14.(2020·北京海淀·二模)清朝前期,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清朝政府对如图①区域采取的措施是
A .册封宗教首领
B .设置西域都护
C .派遣公主和亲
D .由宣政院管辖
15.(2020·北京东城·二模)地名是历史文化的记录。
在台湾彰化市有“国圣里”、南投县有“国姓乡”、台南
市有“郡王里”。
这些地名都是为了纪念1662年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
他就是A.戚继光B.郑成功C.陈化成D.邓世昌16.(2020·北京西城·二模)有同学研究清朝历史时整理出如下史实,据此推断他的研究主题是①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①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
①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①中俄雅克萨之战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
D.民族交融的不断加深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材料可得出在《西域同文志序》一文中,乾隆帝提出了有关“天”在不同族群中的不同称谓,以此来证明那种成为彼此差异上的不重要,而真正重要的是背后一种共同性的可以统一在一起的大同世界的追求,加强了民族认同感,A项正确;加强了对各民族的控制、统一了民族信仰、消除了各民族之间隔阂与题干不符,排除BCD项。
故选A项。
2.D
【详解】材料中西汉和唐朝设置的管理机构主要是针对新疆地区。
清朝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因此,①填写伊利将军,D项正确;市舶司是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排除A项;宣政院是元朝时期管理西藏地区事务机构,排除B项;台湾府是管理台湾地区机构,排除C项。
故选D项。
3.C
【详解】西周盛行分封制,排除①;我国古代行省制始于元朝,后明清两代沿用,①正确;宣政院是元朝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①正确;驻藏大臣是中国清代中央政府定制式派驻西藏并参与西藏和清政府中央交流的驻扎大臣,排除①。
故选①①组合,排除ABD,C项符合题意。
故选C项。
4.D
【详解】根据材料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唐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元设置北庭都元帅府,这些都是历朝在新疆采取的措施,清政府在新疆设置了伊犁将军,D项正确;设置宣政院是元在西藏措施,排除A 项;设置驻藏大臣是清朝在西藏的措施,排除B项;设置台湾府是清朝在台湾的措施,排除C项。
故选D 项。
5.C
【详解】清朝时期,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进行管辖新疆地区。
表格主题反映了清朝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C项正确;伊犁将军是管辖西北地区的机构,排除A、B和D项。
故选C项。
6.C
【详解】1683 年,清军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
1684 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数轴描述的是古代历朝对台湾地区的管辖,清朝设立的是台湾府,C项正确;设伊犁将军是管理新疆地区机构,排除A项;宣政院是元朝时期管理西藏地区机构,排除B项;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的中枢机构,排除D项。
故选C项。
7.D
【详解】达赖喇嘛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转世活佛。
清顺治政府正式册封五世达赖喇嘛后,历代达赖喇嘛转世,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赐予“达赖金印”,成为定制。
这一措施加强了中央与西藏的联系。
D项正确;蹴鞠纹铜镜为宋代铜镜,多产于湖州、抚州、成都等地;泥活字是北宋庆历间中国的毕升发明的,标志着
活字印刷术的诞生;青花扁壶其型制仿自中东,但装饰纹却为中国式样,山水风景画的绘法为传统水墨形式,只是人物为外邦异族。
ABC项与加强少数民族管理无关,排除。
故选D项。
8.B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期,东南沿海倭寇猖獗。
戚继光组建了一支抗倭队伍,号称戚家军。
扫平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郑成功于1662年打败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17纪40年代,沙俄强占了我国东北地区的雅克萨和尼布楚地区。
1685和1 686年康熙帝两次出兵雅克萨,重创俄军。
因此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具体史实有: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雅克萨反击战。
故空白处应填写郑成功收复台湾。
故B符合题意;李自成推翻明朝统治,不属于反抗侵略者,故A不符合题意;康熙皇帝三征噶尔丹、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两者发生在清朝,属于内部矛盾而非反抗外来侵略,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9.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清代,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清朝对西藏政教领袖实行册封制度,故A符合题意;在台湾的建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平定在大小和卓叛乱巩固西北边疆,雅克萨之战体现了与沙俄的战争,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在位时,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确立西藏历代班禅和达赖册封制度;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叛乱,故D正确;乾隆帝在位时,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范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①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项。
故选D。
11.B
【详解】据题干卡片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涉及的地区是西藏地区,唐朝时,唐太宗对吐蕃即西藏地区采取和亲政策,送文成公主入藏,密切汉藏两族的关系,元朝建立后设立宣政院负责全国宗教事务并管辖西藏地区,西藏开始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清朝雍正年间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B正确;卡片涉及的三个事件都与西藏地区有关,而与台湾、新疆、东北地区无关,ACD排除。
故选B。
12.A
【详解】根据材料数据可知,清朝康熙八年至乾隆六十年期间人口不断上升,其主要原因是康雍乾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促进人口的逐年增长,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康雍乾时期人口不断增长的现象,与清朝后期科技的发达无关,并且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康雍乾时期人口逐年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而不是疆域的广阔,C项错误;康雍乾时期人口逐年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经济的发展,养活更多的人才,与清朝后期领土扩张无关系,D项错误。
13.C
【详解】西汉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地区,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辖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
1727年,雍正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规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乾隆帝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新疆地区,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疆。
这些体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符合题意;ABD项在
表格中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择C。
14.A
【详解】根据图片,可知图①区域“喜马拉雅山脉”,与西藏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政府对如图①区域采取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选项A符合题意;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B排除;唐朝派遣公主入藏和亲,C排除;元朝时期,由宣政院管辖西藏,D排除。
故选A。
15.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后人用“国圣里”“国姓乡”“郡王里”这些地名纪念他,故B符合题意;戚继光是打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故A不符合题意;陈化成是抗英民族英雄,故C不符合题意;邓世昌打击日本侵略者,壮烈殉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771年,渥巴锡带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中俄雅克萨之战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故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民族交融的不断加深,故AD不合题意;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不属于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故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