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风量管理制度(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风量管理制度
导言
矿井是矿山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矿井的风量管理是保证矿井工作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良好的矿井风量管理制度能够提高矿井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效益,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矿山的生产能力。
本文围绕矿井风量管理制度展开讨论,包括矿井风量管理的意义和目标、矿井风量管理的基本原则、矿井风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旨在为矿山提供一套科学、规范的风量管理制度。
一、矿井风量管理的意义和目标
矿井风量管理是指在矿井开采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调节和控制矿井的通风系统,达到保持矿井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湿度适宜等条件,为矿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保障矿井的正常运行和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具体来说,矿井风量管理的意义和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良好的风量管理能够保持矿井内空气的清新和氧气含量的充足,防止煤尘、有毒气体等对矿工的危害,保证矿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 提高矿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合理的风量管理能够稳定地控制矿井内的风速、风向和风压,防止矿井大气突变、突风等突发事故的发生,保障矿井的稳定和安全。
3. 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
合理的风量管理能够降低风能损失、减少通风设备的能耗和维修费用,提高通风效率,降低矿井的生产成本,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
二、矿井风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矿井风量管理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以确保风量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具体来说,矿井风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安全第一原则。
矿井风量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安全第一原则是风量管理工作的核心原则。
在风量管理过程中,要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保证风量调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科学合理原则。
矿井风量管理需要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结合矿井的开采工艺和条件,科学地确定风量管理的目标和方案,确保风量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可操作性原则。
矿井风量管理需要尽量简化操作流程,降低操作难度,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风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要易于操作、可操作性强,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实现预期的调控效果。
4. 综合治理原则。
矿井风量管理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如通风设备的配置和调整、风流动态监测等,以全面提高矿井风量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三、矿井风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矿井风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是指实现风量管理目标的具体方式和技术手段。
矿井风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通风系统的设计与调整。
通风系统是矿井风量管理的核心部分,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调整是实现风量管理目标的关键。
通风系统的
设计要根据矿井的开采工艺和条件,合理规划通风管道的布置和风机的配置,确保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通风系统的调整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通风系统的参数和工作状态,以实现风量的合理调控和管理。
2. 风量监测与控制。
风量监测是实现风量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监测风速、风向和风压等参数,及时掌握矿井内的风量情况,对风量进行实时调控和控制。
风量监测可以通过传感器、风流动态监测仪等设备来实现,监测结果可以通过监测系统进行实时显示和存储,以提供参考依据。
3. 风量调控与操作。
风量调控是矿井风量管理的核心环节,通过调整通风系统的参数和运行状态,实现对风量的精确控制和调节。
风量调控可以通过调整通风系统的风机转速、通风道阻力、三通阀开启度等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调整进风井、出风井的开启度和风口的位置来实现。
4. 风量模拟与分析。
矿井风量的模拟与分析是指通过数值模拟和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矿井内风场的分布和变化进行模拟和分析,以预测矿井内的风场状况和风量分布情况,为风量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5. 人员培训与管理。
矿井风量管理的成功需要有合适的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因此在风量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
培训内容包括风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管理内容包括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和操作规程等。
结论
矿井风量管理是矿山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矿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等
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矿井风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能够为矿山提供一套科学、规范的风量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矿山风量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矿井风量管理制度(2)
l、根据每月的生产计划和矿井通风状况,编制合理的矿井配风计划。
2、矿井配风计划必须经矿总工程师审核签字后方可执行。
3、通风报表必须按要求进行填写,数据真实、准确,上报。
4、井下主要进、回风巷必须建立测风站,并符合规程的要求。
5、测风站要设记录牌板,牌版的内容有:测风站断面、平均风速、风量、大气压力、空气温度、瓦斯、二氧化碳、测定日期、测定人以及员测点大气压力等。
6、井下所有的通风巷道或地点的风量每旬至少全面测风一次。
每次测风结果必须填写在现场的测风牌板和测风记录上,及时填写旬报,上报给有关领导。
7、主要大巷要实行每十天至少测风一次。
采煤工作面和采掘工作面根据实际要求随时测定进风巷和回风巷的风量,并记在测风牌板和测风记录手册上。
8、巷道中风速必须经过验算,不得有无风、微风或超速巷道。
9、工作地点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低于4m3/min。
10、采煤工作面回收期间,每天测定一次工作面进回风风量,风量要满足风速和稀释瓦斯的要求,并将测定结果填在测风牌板和测风记录上。
11、巷道贯通前、系统调整后、扇风机导机或改变叶片角度后都必须进行测风,测风结果必须填写在测风记录上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12、发现风量与配风计划差别较大要及时分析原因、检查系统,并及时调整设施状态。
13、矿井外部漏风率不大于____%,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
____%。
14、测风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人员担任,持证上岗。
15、使用合格的测风仪器、仪表。
矿井风量管理制度(3)
是指在矿井开采过程中,根据采矿工作面的需要,合理控制和调配矿井通风系统的风量,以保证矿井内空气流通良好,保障矿工的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矿井风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风量计算和分配:根据矿工作面的长度、工作面放矸率、采矿机功率、瓦斯含量等因素,计算矿井通风系统需要提供的风量,并根据矿井结构和通风系统设置,合理分配风量到各个采空区、工作面和巷道。
2. 风量监测和调整:通过安装风量监测仪器,实时监测矿井各个采煤工作面和巷道的风速和风量,并及时调整通风系统的风量,保证风量满足工作面的需要,避免出现过高或过低的风速。
3. 风流分区和管理:根据不同采区的特点和需要,将矿井划分为多个风流分区,对每个分区进行风量管理。
每个分区都有相应的风量
指标和控制要求,确保矿井内的风流分布均匀,避免出现局部积聚高浓度瓦斯和煤尘的情况。
4. 风量管控和安全措施:对于矿井通风系统中的风量调节装置和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尘爆炸的安全措施,加强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工作。
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瓦斯涌出和煤尘爆炸的风险,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措施。
总之,矿井风量管理制度是保证矿井安全和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调配风量,保证矿井内的空气质量和矿工的安全,同时提高采煤的效果和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