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室的工作制度范文(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抢救室的工作制度范文
一、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置,其他情况不得占用。
二、值班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常规。
三、抢救药品与器材应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保证随时可用,不得外借。
四、抢救药品与器材用后随时补充、清洁、消毒和维修,以备再用。
五、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
六、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灭菌日期重新灭菌。
七、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八、抢救完毕后立即进行室内消毒工作,以避免院内感染。
急诊抢救工作程序
一、遇到危急重症患者,医护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立即全力以赴进行抢救,做到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严禁发生对患者漠不关心或推委扯皮的现象。
二、立即打开急诊室,将患者安置在床上,医生根据病情测量血压、做心电图或心电监护、化验等,或行心肺复苏、压迫止血等,并立即通知上级医师及科主任,同时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必要时让家属在病历上签字。
三、护士根据病情及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尽快打开静脉通道(一般输生理盐水),加入药物并调节滴速等。
四、严密观察病情,医生详细做好病程记录及抢救记录;护士做好治疗记录;转院者做好转诊记录。
务必保存各种病历资料。
五、抢救工作应由主管医师主持,中抢救组长或主管院长主持,值班期间由值班医师主持;必要时根据病情提出抢救方案,并及时与病人家属及单位联系,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要报告有关部门。
六、严格执行查对与交接班制度,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要详细记录,所用药品的空安瓴须经两人核对方可弃去;口头医嘱在执行时应与医生加以复核,抢救结束后立刻补记书面医嘱。
七、如患者转院,可选120急救站,外伤或大出血患者应立转院。
八、危重患者,或经抢救无效患者死亡,应立即向主管院长或院长报告。
九、抢救完毕应总结抢救经过,每周业务学习讨论急救病例,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篇二: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应急抢救领导小组工作制度
一、抢救小组每天必须设立固定咸兼职值班医护人员。
二、各科,各项抢救设备及用品是否齐全、有效,做到账物相符。
一切抢救药品、设备、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使用相应物品须有登记。
三、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定期消毒。
药品器械用后须及时做好清理、补充、消毒和登记工作。
四、危重病人不宜转送时,应积极进行抢救,待病情稳定需住院治疗时,应先通知有关科室并由医护人员护送到科,详细交待病情。
五、抢救室各项抢救设备须完善。
抢救车物品每日清点,及时补充。
每次抢救完毕后,及时清点药品及消耗品,补充基数,放回原处。
非一次性使用的器械用后按规定进行清理、消毒和更换。
六、抢救完毕,整理抢救记录,必要时进行小结,以便改进工作,提高质量。
应急抢救制度
一、任何急危重症、生命体征不稳定者,或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急性事件者,首诊医师和护士须将其立即送入抢救室,同时通知值班医师到诊组织指导紧急抢救。
重大抢救及群伤救治时,主班护士立即通知急诊科主任组织人力参加抢救工作。
二、对抢救病人须在床旁交接班。
三、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必须做到时间上分秒必争、诊断上准确及时、治疗上果断无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四、病历记录(抢救记录)必须准确(时间精确到分)、字迹清晰,内容包括:病史、体检、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参加抢救人员及技术职称、是否下达病重、病危通知书,有无知情同意书及家属签字等。
需要追记的内容,须在抢救工作结束后立即补记,最迟不能超过____小时,并加以说明。
抢救病人必须有特护记录。
五、及时向家属交代病情变化及预后。
应急抢救小组组长职责
一、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小组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二、负责制定本小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三、负责各科急诊值班人员的行政领导和业务指导、考勤、考核工作,加强与各医疗、医务科室的联系和协作。
四、加强对各级医护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教育,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五、加强急诊观察室的管理工作,定期查房,解决重、危、疑难病员诊断、治疗上的问题。
六、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并及时总结经验。
七、负责组织危重病员的抢救工作。
八、检查督促本小组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技术操作常规,防止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
九、负责安排各科急诊医师的轮换、值班工作。
并决定病员住院、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会诊等。
十、领导本小组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奖惩意见。
并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负责本小组急诊急救值班,严格遵守急诊救法及本院急诊工作制度,认真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密切观察急诊急救病人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力求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抢救,对危重疑难病例及时请求上级医师或申请他科会诊。
应急抢救小组副组长职责
1、在上级领导和组长指导下,负责本小组急诊急救病员的诊疗、急救工作。
2、负责本小组急诊急救值班,严格遵守急诊救法及本院急诊工作制度,认真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密切观察急诊急救病人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力求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抢救,对危重疑难病例及时请求上级医师或申请他科会诊。
3、按规定书写急诊急救病员病历或留观记录,开好医嘱,留观病人早晚各查房一次,有急、危重病人要随喊随到,遇重大抢救,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和院领导,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员,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4、参加科内查房时,应全面地、重点地向查房的上级医师报告病情和诊疗情况,提出问题、听取意见,做好记录,请他科会诊时应陪同诊断。
5、掌握医技科室的常规检查原理、操作方法、正常数值,具备阅读各种图像的能力,熟练掌握急诊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在上级医师的同意或指导下,开展特殊诊疗急救操作。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一旦发生差错事故,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注意医疗保护制度。
7、主持本小组急、危、重症病例讨论、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的特殊诊疗、转科、出院、审签出(转)院病历,检查传染病、中毒等疾病疫情报告情况。
篇三:抢救室工作制度
抢救室的工作制度范文(2)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工作制度主要针对抢救室的工作流程和职责进行规范,旨在确保抢救室工作的高效性、安全性和专业水平。
适用范围为医疗机构的抢救室。
二、工作制度
1. 24小时值班制
抢救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确保随时能够应对急救患者的到来。
每个班次由一名主治医师、一名护士长和两名护士组成。
2. 协调工作
抢救室的主治医师负责协调工作,包括分配任务、指导护士、监督抢救过程等。
护士长负责护士的管理和组织护理工作。
3. 急救设备和药品管理
抢救室必须配备齐全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护士长负责设备和药品的采购、配送和消耗的监控。
4. 患者接诊和评估
抢救室负责接收急救患者并进行初步评估,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抢救和治疗。
主治医师负责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制定治疗方案。
5. 抢救过程记录
抢救室需详细记录每位急救患者的抢救过程,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接诊时间、抢救措施和治疗效果等,并在患者出院后归档保存。
6. 技能培训和持续教育
抢救室的医务人员必须定期参加急救技能培训和持续教育,以保持专业水平和应对各种急救情况的能力。
7. 队伍协作
抢救室的医务人员需保持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确保每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抢救和治疗。
8. 安全和卫生
抢救室必须保持清洁、整洁,并且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
所有医务人员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安全和患者安全。
9. 突发事件处置
抢救室需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包括灾害性事件、传染病疫情等,通过定期演练和训练,确保能够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10. 急救质量监控
抢救室需建立急救质量监控机制,包括定期对抢救室工作进行评估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三、职责和工作流程
1. 主治医师职责
1.1 制定抢救室急救工作规范和流程;
1.2 协调并指导护士进行急救工作;
1.3 对每位急救患者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制定治疗方案;
1.4 监督抢救过程和护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1.5 定期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评估。
2. 护士长职责
2.1 组织护士进行护理工作,确保抢救室工作的高效性;
2.2 负责抢救设备和药品的采购、配送和消耗的监控;
2.3 管理护士的工作时间和考勤;
2.4 协调与其他科室的工作合作;
2.5 定期进行护理质量与安全工作评估。
3. 护士职责
3.1 负责抢救室的日常护理工作;
3.2 协助医生进行患者的接诊和评估;
3.3 定期核查急救设备和药品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3.4 配合医生进行急救操作和治疗;
3.5 准确记录和归档患者抢救过程和治疗效果。
四、违纪处分
依据医院规定,抢救室中的医生和护士违反工作规定和职责的,将视情况给予警告、记过、停职或其他相应的处分。
五、附则
本工作制度的解释权归医院所有,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调整。
抢救室的工作制度范文(3)
抢救室工作制度
1. 服务宗旨
抢救室作为医院重要的急救部门,其工作制度的宗旨是旨在快速、有效地为急诊患者提供及时的抢救和治疗服务,以挽救生命和缓解病情。
2. 抢救室组织架构
抢救室设有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副主任护士一名,护师若干名,护士若干名,技术人员若干名,清洁员一名。
3. 工作时间
抢救室为24小时开放,并全年无休。
4. 工作岗位职责
4.1 主任
- 负责抢救室的整体工作安排和指导,制定工作流程、制度和规章制度;
- 确保抢救室设备和药品的正常供应,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 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业务技术和抢救能力;
- 负责应急事件的处理和协调。
4.2 副主任
- 协助主任管理抢救室的日常工作,代理主任的职责;
- 负责患者的接诊和抢救工作,确保抢救室的正常运转;
- 协调和指导护师和护士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 协助主任处理应急事件和突发情况。
4.3 副主任护士
- 协助主任管理抢救室的护理工作,代理主任护士的职责;
- 负责护理质量的监督和护理操作的规范;
- 协调护师和护士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 指导新进护士的培训和指导。
4.4 护师
- 负责抢救室的日常护理工作,执行医嘱,观察和记录患者病情;
- 组织和协调护士的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 负责医疗设备和药品的管理和维护;
- 参与抢救和治疗工作,提供专业护理服务。
4.5 护士
- 协助护师完成抢救室的护理工作,执行医嘱;
- 观察和记录患者病情,及时报告医师,协助抢救工作;
- 清洁和消毒抢救室设备,确保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 参与抢救和治疗工作,提供专业护理服务。
4.6 技术人员
- 负责抢救室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 维护和保养设备,做好日常的维修和保养工作;
- 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检查和治疗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4.7 清洁员
- 负责抢救室的清洁工作,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 协助医护人员准备相关器械和材料;
- 配合抢救室的消毒工作,确保环境的无菌。
5. 工作流程
5.1 接诊和抢救
- 抢救室接到急诊患者后,由护师或副主任护士进行患者的初步评估和抢救准备;
- 抢救室主任或副主任根据需要,安排医师和其他相关技术人员进入抢救室进行抢救;
- 护师和护士配合医师进行抢救和治疗工作,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5.2 护理工作
- 护师和护士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执行医嘱、协助医师进行检查和治疗;
- 护师和护士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关心患者的需求和情绪变化;
- 护师和护士要定期进行护理操作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护理技术和服务质量。
5.3 配合检查和治疗
- 技术人员要根据医嘱完成患者的相关检查工作,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和及时;
- 技术人员要维护和保养医疗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 技术人员要配合医师进行治疗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操作指导。
6. 工作纪律与考勤
6.1 工作纪律
- 所有医务人员要遵守医院的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完成抢救室的工作任务;
- 工作期间要认真履行职责,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
6.2 考勤
- 医院按照规定进行考勤管理;
- 迟到早退、旷工和请假要按照医院规定进行处理。
7. 培训与发展
- 抢救室要定期开展培训和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抢救能力;
- 主任要制定培训计划,安排相关的培训内容和时间;
- 医务人员要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8. 附则
- 对于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抢救室要及时组织应急抢救,并向上级汇报;
- 对于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抢救室要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
- 对于工作中的不合理和不当之处,抢救室要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以上是抢救室工作制度的范本,具体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