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手册》读后感800字(精选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读手册》读后感800字(精选3篇)
《朗读手册》800字篇1
工作中经常发现,很多父母总以为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那就是爱孩子。

可对于孩子学习上,却不舍的做出牺牲,这就是我们孩子的悲哀。

而《朗读手册》却恰恰教给我们培养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教我们如何激起孩子兴趣。

这本书和其他的书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每一张解释有关阅读中的一方面的各种问题,则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这本书没有高深的理论,他用最通俗的语言知道我们怎样带领孩子阅读。

他有很多的研究数据,让我们知道这些做法为什么对孩子的阅读有帮助。

看完整本书,收获很多:
收获一:看书与阅读的效果不同。

长看电视的孩子会影响学习、影响情感的发展、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原因:
1、电视打断了人们的注意力。

2、电视没法让孩子与成人互动。

没法提问、与家长对话。

3、没有困难,造成孩子观念上的误解。

孩子们都喜爱看电视。

看电视占去孩子太多的时间,才是引起问题的主要原因。

当他们看电视时,就不能和父母一同说话、整理自己的玩具、也没有时间游戏或画画。

而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孩子转变成具有判断和思考能力的成人。

父母应该对看电视定下规矩。

最好是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书。

怎样让孩子们离开电视呢?只有书的内容非常有趣,孩子们才会舍弃电视,把时间用来阅读。

孩子和大人一样,都喜欢那些可以吸引他们一页一页看下去的小说。

所以要选择一些孩子爱看的书。

在书中有很多好熟的介绍,及各年龄段适合的书。

收获二:每天为孩子读书。

书中说:研究儿童听力的专家表示,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听力在初二时才会达到相同的程度,在此之前,通常听力比阅读能力强。

所以为孩子读书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识字量不多。

所以,大声地给孩子们朗读,要成为我经常做的事,让孩子在书的浸润下,爱
学习,爱读书。

收获三:规定孩子读书,让“规定”变得美好而吸引人,使它成为一种乐趣--这时阅读便发生作用了。

我觉得这里的“规定”一词用得比较人性化。

作者认为让孩子阅读也可以像我们规定孩子每天早睡早起一样,时间长了,习惯了,孩子就会乐坚持下来。

当然,这个规定的最初制订也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书中作者举了不少让规定变得美好而吸引人的方法。

这里,我对“大人一定要做好榜样”颇有感触。

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会有家长跟我说自己的孩子不愿看书,家长苦口婆心强迫孩子看,结果往往令人失望。

我给家长的建议是,请家长先陪着孩子一起看书,可以同看一本,看完后一起讨论书中的问题。

因为爸爸妈妈和自己读一样的书,孩子们会觉得有意思。

在随后与家长的交流中,我知道,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书的效果非常好。

可见,大人的榜样作用是无穷的!
《朗读手册》读后感800字篇2
在我的印象中,和尚——守着孤灯寡影,清规严律,敲度一生,和尚的世界里,万物皆空。

虽说落地生根,逢根生源,但何尝不是如浮萍般漂浮于空暝之中,生于尘世之间,却又苦苦追寻境界,是真忘我还是假忘我?真亦假时假亦真,吃斋念佛,岂不是虚度光阴?
《受戒》并不是倾诉和尚苦行的载体,也不是道明受戒苦旅的读本。

明海已经出家四年了,使我不禁以为这呗世人推崇的名篇不过是和尚枯乏生活的絮絮念叨。

我怀着闲读的心情往下看,不知不觉被其中的字眼所吸引。

恬静闲适的村庄,朴实憨厚的村民,美丽纯朴的英子,助人为乐的明子,构成了一幅最为和谐的景图。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美的故事,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是孔子眼中的大同世界,是唐玄奘心中的极乐世界。

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亩亩良田,一座座青山,一个个人家,而不是险恶的人心,利益熏心的村民。

这儿有一座小小的寺庙,和尚不用受清规戒律,可以喝酒吃肉,可以娶妻生子,活似神仙。

仿佛到现在,我还能看到舟山的英子和明子,听见山间英子优美的歌声。

村民之间相处融洽,而不是如今的近邻不识;人们互相帮助,而不是如今的冷眼旁观别
人的悲惨;人们之间无私奉献,而不是如今的追名逐利。

在这里,我看到了人性,久违的人性之美,陌生的人性光辉。

其作者汪曾祺将这个爱情故事谱写得淋漓尽致。

他的文字并不华丽,却尽显文致。

他的语言美,但不是矫饰。

他写的爱情纯,干净的如溪水一般,并不像外国多数作家那样露骨,明子与英子并没有经历什么风吹雨打,却让人刻骨铭心。

他们的爱情不像是张爱玲说的,经得起挫折却经不起平凡。

他们的故事是那些在一起以及不在一起的时光,他们的故事在我们的眼里,在他们的心里。

那份淡淡的却又浓厚的爱,沉淀在文中的每个字里,在那小舟上方升华。

再看现在,人与人之间隔着一层纱,彼此看不清,识不透。

再看社会,处处宣传构造和谐社会,可是食物毒加工,贪官污吏,打砸抢烧的现象屡见不鲜。

社会不和谐,是人心乱啊!正如韩寒所说,社会不和谐就是两种人给闹的,一种是吃不饱饿的,一种是吃饱撑的。

人人都在道和谐,但还有多少人不明白和谐也是需要从身边做起的道理。

政府时时倡导和谐,人民盼着和谐。

政府出台政策,是靠人民去构造和谐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只能尽微薄之力,真正的力量在于人民。

和谐也是一种人性美。

人性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人类能够超越功利与得失,懂得悲悯、敬重和宽容。

《朗读手册》读后感800字篇3
人生的道路没有一帆风顺的,它岔道横生,充斥着许多的困难和挫折。

人生犹如宽阔的海面,它时而平静,时而波涛汹涌,正如高加林的人生一样,有平静也有曲折,艰难困苦与欢声笑语并存着。

《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它以高加林的经历为故事线索,展现了一幕幕画面,体现了艰难选择的悲剧。

高加林是农民的儿子,但他有理想,也有抱负,高考的落榜使他受到了一次打击,他内心是多么的苦闷啊!而他教师的职业被明楼的儿子三星给无理的顶替了之后,这个赋有才华的年轻人又一次遭到了打击,我能体会到他那时的痛苦与心碎,他是那么的热爱这个职业,而如今却被他人所取代。

无可奈
何,他回到了村里,开始了地道的农民生活。

在他人生的低潮期,一个可爱、活泼而且善良的女孩巧珍走入了他的内心世界。

他们两人开始相爱,初恋是美丽的,也是激情澎湃的,但是好景不长,他们之间面临着父母的责难和乡亲的议论,可慰的是,他们坚持了下来,这样一段纠结的时光飞快逝去,高加林在他人的帮助下当上了县里的通讯干事,一个有头有脸的,风风光光的“记者”,成为城里引人瞩目的人。

事实上,他的确很出色,他辛勤、朴实,他勇敢、自信,他热爱生活,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他凭着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在城里大显身手。

同时他也遇到了昔日的好友——黄亚萍。

黄亚萍在认清自己的内心之后,开始狂热的追求高加林。

高加林在一番思索中,倾斜了天平。

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一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但她与高加林有很多相似之处,他最终接受了黄亚萍的爱,拒绝了巧珍。

令人伤感的是,在巧珍被拒绝了之后,她并没有任何怨言,只是担心高加林,但泪水却一刻不停的涌出眼眶。

这种无私的爱感动了我,也仅仅是感动,我无话可说。

退一步来说,就算高加林拒绝的是黄亚萍,可他的心也不会就此甘于平静,不会去想更广阔的天空。

我不懂他为何放弃了那个那么爱他的女子,或许在他的心目中自己的前途才是最重要的吧。

人生亦是这样,变幻莫测,将人玩弄于股掌之中,高加林与黄亚萍的幸福没有维持多久,高加林进城背后的事被人告发,他们的爱情也像空中的蒲公英,随风飘散,各自东西。

而在这时高加林才发现自己深爱的人是巧珍,他也为此悔不当初。

悲剧便是如此,你未曾珍惜的到最后却是深爱的,烙印在心中一辈子的。

他要面对的是再一次回到生他养他的那一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

他减少了曾经的狂热,冷静的反省自己,接受了村中顺德老人的一席话语,而后一下子扑到在黄土地上。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面对许多个岔路口,或悲或喜,或酸或甜。

在这样的旅途中,我们经历了许多许多,同样也失去了很多,人生就是这样一场玩笑。

但是有时我又会去想,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没有人想象笑话一样度过一生,然而人生永远不会是一帆风顺,它充满了挑战,充满了困难。

没有笔直的人生,更没有缺少岔道的人生,而关键就在于我们自己如何去选择,去面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