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所教师普通话持证率低,建议加大教师普通话培训力度 整改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所教师普通话持证率低,建议加大教师普通话培训
力度整改措施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耳温且染着正处于可塑期的幼儿,但目前幼儿教师普通话冰平整体偏低的现状深刻影响了当地幼儿教育的发展,教师自身应重视普通话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如何提高幼儿教师普通话水平是当前学前教育领域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议题,我认为现阶段可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氛围,提升普通话表达能力。创造勇于说乐于说、能够得到他人积极回应的语言环境对普通话表达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必须克服心理的重重障碍,无论何种场景、场合尽可能用普通话与他人交流。孟母三迁的典故印证了环境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普通话的学习也是如此的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良好的氛围能够对教师群体普通话提升起到积极作用,首先:学校要加强重视,充分给予教师一个良好的说普通话的氛围,载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方法,例如:黑板报、展板、张贴标语、讲座等这些隐性或显性课程来鼓励教师在公共场合使用普通话。其次,教师也需要对这方面加以重视,尤其在课后互相交流、与孩子们、与家长交流时尽可能地使用普通话。最后,教师之间普通话水平也参差不齐,在交流时如发现其他老师发音不标准以及发错音时候必须要及时纠正。《劝学》中说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这样良好的人人都讲普通话的环境中,幼儿教师普通话水平肯定会有所改善。
(二)提高教师“推普”、“说普”的积极性。学校以及相关部门需
要加大普通话使用的宣传力度,让教师从根本上意识到普通话对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重视使用普通话教学。将普通话能力测试与教学质量以及教师的职称职务晋升挂钩,并把其设置为考核中的必要环节可以加强推普意识,促使教师在教学中主动使用普通话,以此来不断提升自身的普通话水平。尤其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明确说好普通话的意义所在,只有这样才会在平常的工作以及生活中把它重视起来,才会用实际的行动去改变吐字归音不标准、语言表达不流畅等问题。幼儿期是儿童语言习得的黄金期,这一时期他们具有较强的模仿力,因此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对普通话的重视,会直接影响孩子们对普通话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甚至会影响孩子们今后语言学习的能力。综上,学校以及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普通话的宣传,切实把“推普”“说普”工作落到实处,教师群体也要认识到讲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三)学校加强教师普通话培训,提供多种学习资源。流畅、娴熟、标准的普通话,是所有幼儿教师应掌握的必备技能。普通话培训,也是切实提升幼儿教师普通话水平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应着重加大对教师普通话表达的训练、调动教师参加普通话培训的积极性,切实提升幼儿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给孩子在幼儿园的成长中提供一个科学健康的语言环境。通常情况下公开发言可以比较真实地检测一个人普通话语音水平的高低,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演讲比赛、主题辩论赛、诗歌朗诵、即兴交流等多种活动来激发教师对普通话教育的重视程度。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敦促教师使用标准的普通话、促进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还
可以帮助教师纠正方言发音习惯等问题。此外,学校还需要给教师提供各种学习、练习普通话的资源,例如网络课程、名师讲座、名篇赏析、央视主持人稿件播读等。这些方式不仅有利于教师发现普通话特有的魅力以及强大的感染力,还可以激发教师对学习普通话、说好普通话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师普通话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