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一) 神奇的货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一)神奇的货币
一、选择题
1.古诗说“卖得鲜鱼百二钱,伞(买)粮炊饭放归船”。

诗中的“鲜鱼”属于________,“得鲜鱼百二钱”的目的是________()
A.自然物品获得粮食的价值
B.等价物获得粮食的价值
C.商品获得粮食的使用价值
D.劳动产品获得粮食的交换价值
解析:选C诗中的“鲜鱼”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因此是商品;用卖鱼得到的钱去购买粮食做饭,由此可知“得鲜鱼百二钱”的目的是获得粮食的使用价值。

2.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11月12日起通过残损人民币以旧换新的方式发行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

此次新版百元钞票采用了光彩光变等前沿技术,票面正面中部印有光彩光变数字“100”,大大提高了钞票的防伪技术和印制质量。

此举旨在() A.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防范通货膨胀,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C.防范伪钞,提升人民币的购买力
D.更好地保护人民币持有人的利益
解析:选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观点错误,排除A;提高钞票的防伪技术和印制质量目的在于更好地保护人民币持有人的利益,不会提升人民币的购买力,因此选D而排除B和C。

3.2015年11月22日,张老板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78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34万元,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44万元和利息10万元。

在这一购房过程中,利息10万元,首付34万元,房价78万元,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A.贮藏手段,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解析:选D利息10万元是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首付34万元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房价78万元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故选D项。

4.中国13亿人口中,4亿青少年构成了动漫及其衍生产品的庞大消费市场。

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中,有80%接触过动漫产品。

与动漫相关的游戏、服装、玩具、食品、文具用品、装饰品等动漫衍生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有。

动漫衍生产品()
①是动画片的替代品,其价值决定于消费者的个人喜好
②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其价值由货币来衡量
③其价格受生产者供应和消费者需求的直接影响
④其价值决定于市场的火爆程度,受产品材质的影响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选D商品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故①④错误。

动画衍生产品属于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其价值由货币来衡量,其价格受供求关系直接影响,所以选D项。

5.设变量Δm=p/q(p为流通中货币需求量,q为流通中实际货币发行量),M国2014年前三季度Δm在区间(0.5,1.5)间变动。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Δm从1向0.5变动,则该国逐步趋于通货膨胀
B.若Δm从1向1.5变动,则该国通货紧缩情况加剧
C.若Δm从0.5向1变动,则该国通胀压力逐步减缓
D.若Δm从0.5向1.5变动,则该国从通货紧缩转为通货膨胀
解析:选DΔm值为1时,说明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纸币的发行量相等。

Δm从1向0.5变动,说明货币实际发行量逐渐大于流通中货币需求量,会出现通货膨胀,A项正确;Δm从1向1.5变动时,会出现通货紧缩,B项正确;Δm从0.5向1变动,说明流通中货币需求量由小于实际货币发行量,到趋于平衡,通货膨胀压力逐步减缓,C项正确;Δm从0.5向1.5变动时会逐渐出现通货紧缩,D项错误。

故答案选D项。

6.2015年3月6日,美元指数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16 4点;3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前一交易日又贬值30个基点。

美元持续升值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消极的方面在于()
①提高中国居民的赴美旅游成本②增加中国居民购买美国进口商品的负担③扩大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④提升中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A③④属于美元升值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排除;①②切合题意,当选。

7.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和物流业的发展,网上购菜的家庭越来越多。

人们凭借信用卡通过“电子菜箱”非常容易地购到自己所需的各种放心菜。

假如其他条件不变,网上购菜越来越普遍将使()
A.货币的本质发生变化
B.金属货币与纸币退出流通领域
C.纸币流通的速度减慢并发生通货紧缩
D.信用卡的转账结算业务增加
解析:选D网上购菜是借助网络购买蔬菜,与传统的购买方式不同,网上购菜需要借助银行转账完成,随着网上购菜越来越普遍,信用卡的转账结算业务将会增加,D项说法正确;网上购菜所支付的货币也是实实在在的货币,货币的一般等价物的本质没有改变,A项说法错误;网上购物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购物,B项说法错误;网上购物不能决定纸币流通速度的变化,C项说法错误。

8.假定某国2015年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4 000亿元,一年内单位货币流通次数为4次。

若要将物价涨幅控制在3%以内,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2015年纸币发行量最多() A.不少于1 000亿元B.不超过1 000亿元
C.不少于1 030亿元D.不超过1 030亿元
解析:选D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总量×平均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某国2015年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4 000亿元,一年内单位货币流通次数为4次,2015年所需要的货币量=4 000/4=1 000亿元。

若要将物价涨幅控制在3%以内,则2015年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 000×(1+3%)=1 030亿元,因为是物价涨幅控制在3%以内,因此纸币发行量最多不超过1 030亿元。

9.近年来,在我国与越南、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的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业务量不断上升。

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助于()
A.我国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
B.发挥人民币的贮藏手段职能
C.我国外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D.增强人民币国际市场购买力
解析:选A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助于我国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B、C、D三项内容与材料无必然联系,排除。

10.按照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力争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更快一些,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如果201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是5 922元,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是1∶6.6,且这十年人民币累计升值10%,不考虑其他因素,到202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是()
A.987美元B.2 000美元
C.1 974美元D.1 800美元
解析:选C2020年人均实际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所以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 922元×2=11 844元。

人民币升值10%后,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 844元×(1+10%)=13 028.4元。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1∶6.6,所以202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 028.4元÷6.6=1 974美元。

11.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常常会使用一些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

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A.银行发放信用卡→个人提供资信证明→持卡人在发卡行指定场所消费
B.网上注册支付宝→支付宝将款项支付给商家→商家将货物付与消费者
C.在银行开立支票存款账户→存户在存款范围内签发支票→银行付款给持票人
D.开立外汇账户→将外币兑换成人民币存入账户→到国外使用外汇账户消费
解析:选C A项正确顺序应为:个人提供资信证明→银行发放信用卡→持卡人在发卡行指定场所消费。

B项支付宝为新兴非银行性金融事物,故排除。

D项应为“将人民币兑换成外币存入账户”。

12.李大妈在整理自家账簿时发现了这样一组数据(如下图),于是李大妈产生了困惑:人民币不是一直在升值吗?为什么现在买东西比以前要贵得多,人民币越来越不值钱,这不是贬值吗?如果请你帮助李大妈解决困惑,你会选择
购外汇买大米
2005年 1 000元人民币=120.77美元 1.9元/斤
2015年 1 000元人民币=162.07美元 3.3元/斤
注:就购买大米的能力而言,与2005年的1 000元相比,2013年的1 000元已缩水至576元。

①前者与后者都关涉汇率与货币购买力
②前者关涉汇率,后者关涉货币购买力
③前者反映汇率上升带来人民币的对外升值
④后者反映物价上升带来人民币的对内贬值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选C①前者涉及汇率,后者涉及购买力,故排除。

②③④是对图表的正确认识。

二、非选择题
13.目前,收入差距较大、社会分配不公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之一,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成为当前国家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因此,有人认为,国家可通过多印人民币来解决这一问题。

你认为可以吗?为什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纸币的有关知识。

回答时可以从纸币的含义、发行规律等方面分析。

答案:不可以。

原因:人民币属于纸币。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的商品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

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

如果出现通货膨胀,纸币的购买力下降,存款所代表的实物量少了,势必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14.材料一自2005年7月21日央行实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今已有十个年头,这期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升值明显。

10年前,央行宣布人民币与美元脱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当天的8.276 5变为10年后的6.115 0,人民币累计升值逾40%。

材料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3.37万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6 536亿元。

2015年上半年,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3万亿元、3 711亿元、1 670 亿元、4 866亿元。

(1)结合材料一,说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传统的外贸加工企业有何影响?
(2)结合材料二,说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给我国企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第(1)问可分别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回答;第(2)问考查积极的影响,可从规避汇率风险、创造良好国际贸易环境两个方面作答。

答案:(1)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传统的外贸加工企业出口商品按美元计算的价格上升,从而削弱其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影响出口。

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又可能会促使我国传统的外贸加工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科技水平,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2)①有利于我国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改善贸易条件,保持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

②有利于增强中国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力和发言权,为出口企业打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