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同频干扰分析优化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G同频干扰分析优化案例
【问题描述】
同频干扰,即指无用信号的载频与有用信号的载频相同,并对接收同频有用信号的接收机造成的干扰。
相邻两个或几个基站的覆盖重叠区内,接收点场强是来自各基站信号场强之和。
由于各基站信号传播的路径、介质及所使用的发射设备不同,所以使得各个基站发出的信号到达重叠区的时间也不同,即各信号之间存在相对时延差,从而产生各信号的相对相位差。
由于相位差的存在,使得在重叠区的各信号相互干扰。
同频干扰导致现场终端接收到的信号纯净度不足,进而影响sinr,影响速率。
同频干扰包括站内小区间同频干扰和不同基站小区间同频干扰。
5G同频干扰产生的原因与4G一致,均是由站内或站间同频小区覆盖相同区域导致。
造成的结果也相同,影响sinr,影响速率。
不同点在于,5G天线波束密集,更容易造成站内小区同频干扰。
【问题分析】
同频干扰定位
同频干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不同的小区(同频)覆盖到同一区域造成,造成的结果往往是sinr较差。
常见的同频干扰定位方法,是通过现场CQT/DT测试,后台结合分析数据,结合接入站点,结合主覆盖小区和其他小区的信号强度,结合sinr大小,定位得出同频干扰的严重程度。
同频干扰分析
由于现阶段5G接入很少,目前分析主要通过现场测试,后台分析。
通过分析DT/CQT 测试数据,定位主服务小区,分析RSRP、SINR值,分析信令,结合PCI,工参(天线挂高、下倾角、方位角等),网管查询功率,分析有无RF优化空间,参数调整空间,采取相应优化措施。
【解决方案】
优化思路:RF优化
同频干扰主要影响原因是覆盖问题。
优化的思路主要是优化调整一个主服务小区,尽可能地控制其他小区覆盖的信号,常见的优化手段是RF优化。
传统的RF优化方法:调整天线
4G RF优化常见的方法是调整发射功率,调整天线方向角,下倾角(电子、机械),调整的单位是天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新型的RF优化方法:波束管理
不同于传统的RF优化,5G支持一种新型的RF优化方法:波束管理。
波束管理,是对波束的扫描、上报、维护等进行管理,能够提升小区覆盖、节约系统开销,目的是为各个信道选择合适的波束。
4G覆盖是恒定宽波瓣的覆盖,只能通过调整天线的方向角和下倾角,来调整覆盖的范围。
而5G能够指定波束的覆盖场景,调整波束的倾角和水平方位角,以解决不同场景下小区覆盖受限以及邻区干扰问题。
针对邻区干扰比较严重的小区,可以远程通过参数配置调整波束的倾角和方位角,让波束指向本小区用户,减少对邻区的过覆盖。
通过调整波束,可实现更多的波束指向,满足不同覆盖需求,实现灵活组网。
5G的gNodeB最多支持1种默认场景和16种覆盖场景,对于不同的场景,gNodeB将波束的扫描范围和倾角设置为不同的值,以支持相应场景的应用,一般情况下,配置为默认场景,适合典型三扇区组网。
根据不同场景,采用适合的场景配置,可减少不同站之间的同频干扰。
由于5G波束管理暂时还没有到应用阶段,无法进行优化验证。
4G常见的RF优化手段,包括调整天线方位角,下倾角,调整小区参考信号功率在5G 中也同样适用,现阶段由于波束管理暂未能使用,5G的RF优化手段与4G大致相同。
优化场景
常见的造成同频干扰问题场景主要是重叠覆盖和越区覆盖。
(1)越区覆盖
在支持切换的移动通信网络中,由于无法精确的控制无线信号的传播,因此或多或少的存在越区覆盖的情况。
越区覆盖解决方案:越区覆盖一般优化原则,是在区域中已有合理的稳定信号覆盖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控制越区覆盖的信号。
一般通过调整越区覆盖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方位角或功率来改善。
5G可通过调整波束倾角,控制越区信号。
(2)重叠覆盖
将弱于服务小区信号强度6dB以内且RSRP大于-110dBm的重叠小区数目超过3个(含服务小区)的区域,作为重叠覆盖区域考虑。
重叠覆盖的影响因素涉及:基站选址、天线挂高、天线方位角、天线下倾角、小区布局、参考信号的发射功率和周围环境影响等等。
重叠覆盖解决方案:优化调整一个主服务小区,尽可能地控制其他小区覆盖的信号。
5G 可通过
【效果验证】
导频污染导致SINR质差案例
【问题描述】“科学城A组团对面——科学城软件园”路段,sinr值较差,影响业务体验
【原因分析】该路段存在过多的强导频,但没有一个足够强的主导频来覆盖,同频干扰严重,导致SINR骤降,终端在小区间乒乓切换,影响业务体验
【优化举措】科学城A组团对面站点下PCI=228小区的功率,缩减覆盖范围。
同时闭塞PCI=176小区,确定该路段主用PCI=174小区。
【效果评估】调整后,sinr值由明显的改善,业务体验正常。
【总结建议】
本案例通过对5G同频干扰进行分析,提出5G RF优化与4G的异同,并介绍了通过RF 优化改善同频干扰的方法和应用,重点介绍了5G波束管理,而通过波束管理改善同频干扰需下阶段,能够使用波束管理功能的时候再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