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教课”
实验课题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的基本大要:本课题是我校肩负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力争经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科学的教课方案 ,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成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课质量。
其打破口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兴趣为起点,以自主活动(看、听、说、写、寻)
为过程,促成能力的形成和感情的内化,推动教课质量的提高。
一、课题的提出
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深刻指出:
“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着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建过程。
在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英勇想象,自己着手。
展开信息技术教育,是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
好的门路。
我们千万不可以把信息技术教育依据学习一门学科的老方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建精神。
”所以,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是教育教
学的发展方向。
同时,信息技术对全面培育学生综合素质有着不行代替作用。
而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中心,是个体综合素质中最具生命力的特别素质,是推动个体适应环境、发掘潜力、走向成功的内在动能。
建构主义理论以为:环境对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实质上
是学生在必定的情境中利用各种作息资源,并经过与别人(如老师、同学)的合
作与帮助,在与有情境互相作用的过程中,成立起自己的关于外面世界的意义的
认识的过程。
这类理论学生的中心地位和主体作用,重视个人经验的知识整合和
个性理解的意义建构。
获取知识意义的多少其实不取决于学生对“教”的被动反响和接受,而取决于他们自己的经验和建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课过程中,不是一个灌输者,而是一个帮助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
人本主义理论(主体论)以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要进行教课改革,一定充分认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中心地位,也只有这样,才可能有学生的自我发展,以致教课质量的提高。
要重视学习者的意愿、需求、价
值观,相相信何一个正常学生都能借助必定手段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自主地参加到学习过程中,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从教育的发源看,人们之所以耗费精力去组织教课活动,其目的在于培育学生自主学习,适应社会的能力。
叶圣陶言:“教是为了不教”,可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求知是教育的最高境地。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育优秀学习习惯,实现由被动静听的机械学习到主动研究式的创建性学习的转变,是此刻教课改革的方向和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教课质量的根本门路。
可是,长久以出处于传统习惯、地理环境、文化氛围等要素影响很多教师还在自觉不自觉地使用陈腐的教育教课模式,同意学生学习兴趣降落,对教师依赖性严重,知
识内化程度不够,自主学习能力很底,教课质量也就没法保证。
正因为意识到旧的教课模式已愈来愈不适应社会的要求,于是,我校选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育教课质量”为我校的实验课题。
现代科技发展所供给的各种信息流传手段为教课改革供给了物质手段和应用工具,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假如应用合适,则可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课质量的提高供给有力的保障。
运用信息技术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胜条件。
同时,经过展开课题研究,建设一支素质优秀、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形成一套
较完美的教课模式。
“将来教育面对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
作为培育新世纪人材的信息技术教师,在面对“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再用陈腐的教育思想、教育看法和教育手段就难以培育出智能充分发展的创建型人材。
经过展开本课题研究,我们带出一批素质全面、开辟创新的教师。
通
过几年的研究,课题组获得了很好的教课成绩。
总结出一套符合我校实质的、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新思想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课模式。
二、课题实验详尽实行
(一)健全课题实验组织
(1)现代教育技术实验领导小
组:组长:刘志华
副组长:高飞、郭爱君
成员:胡利民、李建华、袁应保、陈智荣、高全林
(2)实验总课题组:
组长:郭爱君
副组长:李建华
成员:高和平、赵明、刘进宝、吕文娟、何丽萍、张埃平、郭圣安、魏炎、杨
三才、韩慧珍、赵鹏春
(3)信息技术实验
组:组长:李建华、
副组长:陈智华
成员:王锦梅、吕晓丽、张建祥、王北平、毕瑞青
( 4)作业组:
组长:陈智荣
副组长:高全林
成员:史长生、王锦梅、吕晓丽、张建祥、王北平
(二)增强课题研究队伍
(1)增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为了课题研究顺利实行,提高课题研究质量,我们特别重视理论学习,一方重申信息技术的运用,同时更要运用这个现代化有力武器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从网上下载一些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文章,从图书馆借阅相关的报刊杂志以及一些能反响教育科研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向的文章组织起来供
大家学习。
坚持每周一次大组学习,组织全体成员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文章,
商讨与课题研究的相关问题,及时总结和交流研究过程中的经验,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2)博采众长,提高自我。
课题构成员常常参加国家、省级培训,如刘志华校长多次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上岗培训,听取专家报告,张建祥老师多次参加省级多媒体软件培训,王北平老师参加陕西省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
课题构成员们多次到北京、江西、西安等地学习培训。
出门学习给我们课题组带来了新的活力,组员们不停接受新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对课题研究的认识,增强实验能力和责任感。
(三)抓好课题管理,规范课题操作,保证课题研究质量。
严格课题管理,规范课题操作是课题研究能否获取顺利进行的又一重要保证。
为了使本课题得以顺利实行,我们增强对课题研究的管理,做到管理规范化,操作程序化,研究一体化。
(1)增强组织管理力度。
学校成立现代教育技术实验领导小组,并选择在现代教
育技术实验工作方面有必定经验的教师构成课题组,拥有专业技术能力的老师构
成作业组。
学校拟定详尽的实验工作管理方法,提出各实验组及成员的基本要乞
降职责,严格规范实验课题的有序进行。
(2)认真拟定课题实行方案。
方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题的展开。
认真
拟定课题方案是课题实行的重要保证。
所以,我们特别重视课题研究方法案的拟定。
在拟定方案时,我们组织课题构成员经过认真分配,认真解析,在广泛征采建议的基础上拟定出总的实行方案,而后依据总方案要求,各实验教师进一步细化目标要求,找准切入点,找到联合点,联合班级实质,拟定出符合实质的个人实行计划。
为课题的顺利展开迈出坚固的第一步。
(3)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明确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是课题实行展开的重
要保证。
为此,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利用三周时间,深入学习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
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在各自教课内容中增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改变传
统教课方法、模式和手段,减少教课的强迫性、一致性和标准性,增强教
学的选择性、开放性,努力推动教课由教师教向学生自主学的转变,创建适合学生主动参加研究学习的优秀氛围,形成有利用培育学生和自主研究的教课氛围,从而总结出一套卓有见效的教课方法。
(4)保证课题实验经费。
学校在实验过程中,保证明验所需经费足额投放,及时
添置设施,依据实验的需要购进软件。
实验组订购大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的相关
刊物,促进实验教师的研究能力。
(5)落实课题实行计划。
贯彻落实实行计划是课题研究的要点。
为了使课题计
划落到实处,我们按期展开实验研究,认真上好专题研究课,作好实验研究记录,及时作好经验总结。
我们要务实验教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联合,学与做有机联合。
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
坚持每两周一次学习交流,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每周写一篇漫笔,每人每个月写一篇阶段解析,每个月上一节商议课,每学期每人最少发布一篇市级以上论文。
几年来,课题构成员均匀每人上商议课 8 节以上,累计近 60 节,为课题研究供给了有力的凭据。
(四)以课堂教课和课外活动为载体,培育学生信息涵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堂教课是课题研究的载体,是课题实行的主阵地。
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绝非是经过一两件作品、一两道编程题或几次比赛就能这到的。
一定经过长久的有目的的培育。
在课堂教课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几年来,我们侧重在课堂教课和课外活动双方面对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有利的商讨。
每学期都展开公开课、评优课、研究课等活动。
为保证每次研究课均能收到实效,课题组经过商议,在教课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课风格,对课前设计和课后反思的内容作了明确的规
定:
1、课前思虑:1、本课适合采用哪一种教法?你为何选择此方法?
2、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3、经过本节课学习要达到什么目的?同时发展学
生
哪几种能力? 4、能否与其他学科进行了整合? 5、你准备用何种方法进行成效检测? 6、本课结束后,你要采集哪些资料?
2、课堂重视:⑴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并向学生表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⑵学生有权选择所表现的学习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⑶重视训练学生的研究能力。
特别是对学生自主研究知识能力的培育,它是自主学习的详尽表现。
⑷倡议小组协作学习,展开小组谈论。
让他们在争辩中点燃研究学习火花。
⑸经过对学习成效谈论,包含自我谈论与小组谈论和老师谈论。
让他们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明确自己今后努力方向。
3 、课后解析:( 1)你选择的教法能否合适,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2)启示的能否成功?机遇能否合适,有没有更好的机遇?( 3)本课的
教课目标能否达到?你所希望的学生能力有否发展?为何?( 4)你使用的检测手
段能否有效?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5)采集的资料能从哪些方面旁证课题?( 6)本研究课对课题研究有哪些贡献(包含经验和教训)?
课题构成员上信息技术课都一定比较操作程序认真进行教课方案,使此后
的研究课不再偏离研究方向,为最大限度地获得实查见效确定了坚固的基础。
其他,我们还举办了学校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电子小报和电子网页兴
趣小组,不按期的进行活动。
我们还踊跃参加省、市、县每次举办的信息技术应
用和信息学奥林匹比赛,并获得优秀成绩。
三、课题研究成就
经过实验研究,我们以为运用信息技术教课可以创建一个融知识性、兴趣性、活动性、自主性、浸透性、思虑性于一体的课堂教课氛围。
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踊跃性,可以有效地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一) 教师的教课看法有了显然转变。
学校本着发展的目的,把“全部为了学生全面发展,全部为了培育优秀人材,全部为了提高教育教课质量”作为办学理念,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现代教育理论学
习,使学校领导到全体教师的教育教课看法和工作作风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本着“成才成人”的教育教课原则,教师放弃了师道尊严的长辈、学者的架子,站到学生之中,与他们一起研究遇到的问题,显现出真切的同样友善。
在教课方案中,侧重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在课堂上,教师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设计教课活动,采用研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有成功
的机遇,充分发挥学生的创建潜能,指引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获取自由发展。
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教师侧重对学生潜能的开发、活动的组织和现场表现的激励,从而培育学生的成就感,使他们乐学、会学,最后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材。
(二)教课的环境有了大幅度的改进。
我校在“九五”课题实验中,已购进安装了近 300 万元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十五”课题实验三年来,先后又投资 100 多万元,购置了各科电子备课系统、校园管理系统、师生电子阅览系统、课件制作资源库,建成了校园网,加入了“校校通”远程教育资源网和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接入 100M宽带网。
这些硬件设施加上各种课件、电子备课库、电子阅览库以及其他多媒体辅助教课资源和闭路电视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关于教师备课、指导以及学生预习、复习供给了必需的物质技术条件,也供给了丰富的素材。
(三)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然提高。
研究结果表示,运用信息技术或信息技术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启示学生踊跃研究。
我们分别对进行问卷检查,其结果整理以下:
学生问卷检查(检查时间:年月日)
等级(%)2001.11 2003. 9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项目
对现代教育47 34 19 53 32 15 79 10 11 91 6 3
技术的兴趣
能否激发学51 27 22 56 22 17 77 12 11 92 4 4
习动机
能否引起积35 26 39 57 16 27 74 7 19 94 3 3
极思虑
能否有利于26 35 39 47 21 32 70 13 17 89 4 7
研究新知
能否有利于21 38 41 33 36 31 61 16 23 82 6 12
学习水平提
高
注: A、能有最正确成效B、成效一般C、成效较差
( 四) 学生掌握了各具特点的主动研究的学习方法。
因为教课看法的转变,教师的教课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表现出个性化、多元化。
有的老师常常运用的“小老师”制方式,调动学生参加教课的踊跃性。
在备课、练习设计时,让学生自主的盘问各种资料,不但使其学到了知识,
更主要的在于掌握了主动学习,主动研究的学习方法。
使教课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
如学生常常利用的问题导读法、发现法、协作谈论法等,在教课中见效显然。
( 五) 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显然提高。
经过实验,学生不但能对各种信息资料进行采集、分类、选择、弃取、解析判
断,还可以用来解决详尽的实质问题。
生物科在赵鹏春老师组织学生展开了“生物——环保”课题研究下,学生经过检查、检测、网上资料盘问,解析了府谷县环境
污染状况,撰写了检查报告,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设计了节水水轮头,制作了环
保网页,实验小组获取省级奖励。
韩慧珍老师指导学生完成的社会实践检查《府
谷县焦炭生产企业污染及治理对策》,检查研究了若干企业的生产工艺、
生产流程,在网上盘问相头政策性和技术性问题,以及其他地区治污经验,提出建设性的治污措施,遇到企业主的必定。
在我校拟定校园五年规划方案时,学生提出的提高土地利用率美化校园环境的建议获取规划小组的必定,部分建议被采用。
学生自导自演的课本剧《雷雨》、《白毛女》、《盲人摸象》等在汇演中获
得极大的赞叹。
学生制作的 FLASH动画、网页、帮助教师制作的一些课件,充分地说了然开始成为学习的主动研究者,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研究和建构新的教课模式
( 1)七环节教课模式:
广大教师以先进的教育教课理论为指导,联合高中的学科特点及我校的实质情
况,已初步研究出适应学校和学生特点的新教课模式——七环节教课模式:“创建情境――提出主题――主体互动――自主研究――课堂小结――媒体测
评――主题延伸”,详尽流程以下:
生生互动
比赛
选拔
师生互动
人机互动
立体互动
自主研究
情境式
学习
主体参加式学习
研究式学习
提出主题
课堂小结
水平达标测试
媒体
测试
自主研究学习
主题
延伸
相关知识资源
创建情境
小课题实验
发掘资源
它虽保留了“传达――教课”的活动过程,但更主要表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主体论”新理念,实现了多方互动,学生利用了现代技术环境,在“动”中体验知识的发现和“创建”过程。
还可使学习活动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有利于培育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办理等能力。
七环节教课模式在课堂教课中的运用依年级、科目、内容、学生层次的不一样而各有重视,其课堂教课结构也各具特点 . 课堂教课过程中所采用的情境式教课、研究
式教课等课堂教课结构,无一例外处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 , 贯彻了以培育学生自主
学习能力主旨的原则。
情境式教课意在经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建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如蔚占环老师在解说《西厢记》一文时,运用了自己制作的CAI 课件,将古典音乐、人物表演、师生对白融为一体,使学生在亲临其境中去感悟、去发
现,课堂教课十分成功,该课被评为我校年度优良课, CAI 课件被评为省级二等
奖。
研究式教课突出学生自主研究知识和独立研究知识等方面的内容,以小课题形
式,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析问题,经过师生间、学生间协作、谈论,从而创建性地解决问题,由此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郭圣安老师在解说地理《东南亚》一节内容时,让每位学生提出一个与东南亚相关的问题。
学生们从
地理角度、历史角度、政治角度提出诸多小课题,有些学生还可以从“大湄公河
次地区经济合作”,“ 10+3”对话合作的远景展望和影响,这些重要热门问题的
角度提出课题,以后大家又分工协作,经过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渠道搜寻
了相当全面的知识,提出东亚三国与东盟合作的诸多合理化建议。
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人文精神也就在研究式学习中形成了,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也获取了充分的表现。
( 2)网络教课模式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也为现代化教育提出了
新的模式 -- 网络远程教育模式。
它不不过是教育手段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技术的变化,而这类变化,亦即各种内容与手段的现代化,还
可经过独到的门路产生其他方式所不可以产生的成效,使相对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式多元化。
运用远程教课网络进行课题实验前,我们特地对 2002 年的高二级学生进行检查,
结果以下:
表格一:
你喜爱上网吗?喜欢不喜欢未回答
学生状况〔%〕77%19%4%
表格二:
上网内游戏聊天阅读体育发 E-mail 学习远程其他容
影视信息时政教育
%60%29.5%62.5 %17%22%9.2 %23%
从检查表中可看出:绝大多数学生都热中于网络资源,但上网的目的却多种多样,对此只好导,不可以堵。
如何利用学生对网络的兴趣作好教材与网络资源的整合,把上网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渠道,从中获取新知,提高自己,这是每个实验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
我校于 2002 年春开通“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络”,并有特地的网络教室,配有特
地的管理教师,全天候开放,供学生上网学习、盘问,遇到困难由专业老师随时指导。
各科任教师在组织教课时,经过设定教课目标,提出教课任务,组织学
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任务研究、自主研究、合作式研究。
网络教课 ( 远程教课网
络 ) 模式以下:
小组学习目标与任务
协作
交流
小组报告
个人学习目标与任务
自主学习
个人成就
多元谈论和意义建构
它经过“人――机(网络)――人”交互进行信息交流,教师在网长进行学习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经过两年多的实验,获得了明显成效。
比方:张埃平老
师在解说世界史《联合国》内容时,设定以下教课目标和任务,要修业生运用网
络盘问资料,经过自主研究合作研究去解决问题:①认识联合国(网络资源);
②谈论联合国(教课任务);③联合国今日遇到哪些挑战(提出问题);④联合
国在环境与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人道主义救助等方面的作用;⑤假如你能参加联合国,你最关怀什么事?这样的教课方案调动了学生的踊跃性,发掘了可利用的资源,获得很好的成效。
实践证明: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和丰富性,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和互补性,学习谈论的过程性和开放性,使学生学习结果的社会性、适用性和创建性有显然超越,个性化教育和多元化教育不停成为现实,很好地实现了网络教课的目
标。
( 3)学生主动参加式教课模式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经过“导(指引入门)、激(激发兴趣)、评(科学评价)、测(目标检测)”的形式,使学生主动参加到整个教课活动中来,极大地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李建华老师经过几年的研究实践,逐渐形成了较完美的自主性教课模式“:问题设疑――指导自学――自主怀疑――谈论研究――变式训练――释疑归纳”,经校内推行,
在教课中获得极大成功,近两年在高考和奥赛中所获得的成绩,就很好地说了然这一点。
(七)学校的教育教课成绩显然提高。
一分耕种,一分收获。
学校经过课题研究,形成了以课题带动教课,以科研促进
教育的态势,学校教育教课质量广泛提高,学校高考上本科人数继97 年打破百人关, 2000 年打破 200 人关,昨年又打破了 300 人大关。
在 2003 年全国中学生数理化生信息技术比赛中,有 39 人次获市级以上奖励。
在 2004 年全国中学生数
理化生信息技术比赛中,又有人次获省级奖,人次获国家奖。
2002 年以来,学
校先后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示范高中”,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校园”,顺利荣膺为省级“要点高中”。
几年来,教师制作的课件,有
30 个在国家、省、市级教课成就比赛中获奖;教师撰写的论文,有 150 多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布或获奖;在府谷县和榆林市举办的“教坛新秀”评先中,先后有 16 名老师获得优秀成绩;作为一所荒僻的中学,这些成绩的获得,是与课
题实验研究分不开的。
四、课题实验研究问题与思虑: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对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全面提高教育教课质量的作用
不行置疑,但实验中也有许多需改进的问题:
1.技术操作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