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之小船创
作
知识点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3)地位
①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②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
(1)创始人: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
(2)特点: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
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3)代表作:《离骚》。
《诗经》和《离骚》的区别
《诗经》和《离骚》的体裁都是诗歌,但文学风格不同。
《诗经》是现实主义风格,《离骚》是浪漫主义风格。
3.汉赋
(1)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宏的文化气度。
(2)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唐诗
(1)繁荣原因
①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②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2)概况
时期代表特点
初唐王勃、陈子昂开唐诗风气之先河
盛唐
高适、岑参边塞诗,描写边塞景物的雄奇壮观和军旅生活的英武豪放孟浩然、王维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富有诗情画意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
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中唐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盛唐成为诗歌创作黄金时代的原因
(1)经济:唐朝国力强盛、封建经济繁荣为唐诗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2)政治:国家统一、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科举“以诗取士”促进唐诗发展。
(3)民族交往和中外交往促进唐诗发展。
(4)继承和发展了前代诗歌丰富的艺术经验和知识。
知识点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背景: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
(2)特点: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
(3)代表
①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②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2.元曲
(1)兴起与发展
①宋代,民间兴起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即散曲。
②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
(2)代表:关汉卿、马致远。
(3)特点: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诗、词、曲的区别
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
词,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和歌唱。
曲,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
知识点三明清小说
1.兴起:魏晋南北朝时,出现《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2.发展:唐宋时小说创作进入新阶段。
(1)唐朝出现情节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传奇。
(2)宋朝出现供说话人用的话本。
3.繁荣
(1)时间:明清时期。
(2)原因
①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③市民阶层的扩大。
(3)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4)代表作品
①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②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③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小说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点
历史发展的过程,也全面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①……可以说,唐诗是唐代社会一部生动的艺术的历史。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1928年10月) [解读] ①说明唐代诗歌全面反映了唐朝的社会面貌,内容非常广泛。
[思考]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有何影响。
【提示】盛唐时期,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中唐时期,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晚唐时期,诗风凝重忧郁,反映了唐朝衰败的社会现实。
史料二金有余了解他周进痛哭的原因,向众人解释:“列位老客有所不知。
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
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
”……“这也不难!我这几个弟兄都是商人,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借给周先生,让他捐个监生②,不就能参加乡试了吗?”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解读] 史料二中②“监生”原意是国子监学生的简
称,监生也可以用钱捐到,这种监生,通称例监,亦称捐监。
[思考] 材料二中反映了什么现象?小说折射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提示】现象:科举仕途吸引力大。
社会问题:造成狭隘的人才观,阻碍社会发展。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点
1.先秦:《诗经》质朴典雅,具有现实主义风格;以南方民歌为基础的楚辞,句式灵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诗经》和楚辞代表了北、南两种诗歌不同的风格。
2.汉赋:华丽而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唐诗:风格多样,千古传诵,以五言诗和七言诗为主,把诗歌推向顶峰。
4.宋词:句式灵活,句子长短不一,适于合乐歌唱,具有强烈的音乐节奏之美。
5.元曲:民间兴起,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抒情叙事兼长。
6.明清小说:将广阔的社会生活纳入了文学的视野,艺术而又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将古典小说创作推向繁盛阶段,并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时代特征对艺术风格的影响
艺术风格时代特征
先秦兼容并包、宽容开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
放
秦汉恢弘大度国家统一,生产发展,民族联系加强,文化迅速发展
隋唐兼容并蓄、全面繁
荣
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中外交流频繁
宋元平民化、世俗化商业繁荣,城市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明清承古萌新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课堂小结]
时空坐标答题术语
1.《诗经》的现实主义和楚辞的浪漫主
义代表了北、南两种诗歌不同的风格。
2.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促使诗
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且社会的变迁对
唐诗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宋词的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
元曲可雅可俗,生动活泼。
4.明清社会的变化、市民阶层的扩大,
为小说繁荣提供了肥沃土壤;明清小说
数量多,手法丰富,体裁多样。
实主义传统的基础,并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这里的“它”指的是( )
A.《诗经》
B.《离骚》
C.《西游记》D.《水浒传》
A[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的是《诗经》,因此A项正确,排除其他选项。
]
2.成语“骚人墨客”指的是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其中将诗人称作“骚人”是源于屈原作《离骚》。
该诗篇所展现的风格是( )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
C.自由主义D.理想主义
A[《离骚》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的艺术源头。
]
3.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从该诗的风格来看,该诗的作者应是( ) A.李白B.王勃
C.高适D.杜甫
D[题目中的诗反映了百姓的悲惨生活,反映出唐朝已由盛转衰,这符合杜甫诗歌的特点。
]
4.词在宋代空前繁荣,主要是由于( )
A.它适应了宫廷生活的需要
B.它适应了市民生活的需要
C.它有利于文学的昌盛
D.它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在宋代,随着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乐工与歌妓为了适应他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词便迅速发展和繁荣起来,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
]
5.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由此可以看出,元曲( )
A.结构严谨,平仄有致
B.重章叠句,语言质朴
C.形式灵活,雅俗兼具
D.半诗半文,辞藻华丽
C[元曲是世俗化文学的体现。
材料中元曲的格式和内容反映了元曲形式比较灵活,雅俗共赏,故C项正确;A项是唐诗的特点;B项是《诗经》文学风格;D项是汉赋的特点。
]
6.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思想控制的加强
D.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B[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市民阶层扩大,因此“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
故选B项。
]
7.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请把四幅图片所反映的两种诗歌风格归类,并说明两
种风格各自的特点。
(2)图二、图四中诗人作品的内容有何相同之处?为什么?
[解析] 第(1)问可根据四幅图片概括出中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依据所学知识概括特点。
第(2)问要结合屈原和杜甫所处时代的相似特征进行分析。
[答案] (1)图一、四反映的是诗歌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图二、三反映的是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是以现实社会为素材,深沉、悲壮、凝重,而浪漫主义风格特点则是夸张、想象丰富、张扬个性等。
(2)忧国忧民的思想内容。
因为屈原、杜甫等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同,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对统治者特别是对社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