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肝利水药之王不留行丨三通:通经、通乳、通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养肝利水药之王不留行丨三通:通经、通乳、通淋
【王不留行肝病应用指要】
王不留行通经利水,在肝病治疗中主要用于肝硬化腹水、大腹水肿、肚皮绷紧、腹胀气短不能平卧、尿少,常与牛膝、茯苓、猪苓、肉桂、防已、木瓜、大腹皮、地骷髅、薏苡仁等同用。

相传西晋文学家左思的妻子产后乳汁不下,婴儿饿得哇哇叫,左思正欲外出寻求催乳良方,忽然听到山外传来歌声:“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后乳长流……”
左思急忙来到山上,原来歌者是位民间医生,他告诉左思,这两味中药是他家的祖传秘方,凡产妇无乳,服之非常灵验。

左思带上医生所配的药粉,赶回家中,用甜酒给妻子冲服,果然很快见效,乳汁源源不断。

左思感慨万分,便吟诗咏药,使灵验的药方广为流传。

他在诗中写道:“产后乳少听我言,山甲留行不用煎。

研细为末甜酒服,畅通乳道如井泉。


后来,李时珍在撰写《本草纲目》时,便将其收载进去。

王不留行“三通”之功
据《世说新语·俭啬》载:晋代卫展为人悭吝,在他任江州刺史时,一故友来投靠,卫展不愿收留,又碍于情面,难于启齿,于是,他就送给朋友“王不留行”一斤。

开始,朋友大惑不解,经过思考,恍然大悟,这位刺史已忘旧情,“王不留行”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我不愿留你,请走吧”。

卫展的外甥得知后,感叹道:“家舅刻薄,乃复驱使草木。


明代李时珍曾说:“此物性走而不住,虽有王命而不能留其行,故名王不留行。


在《神农本草经》中也曾被列为“上品”,并云“久服轻身耐老增寿”,似有抗老延年之功,但后人大多不用于养生,历代医家多用其“三通”之功,即通乳、通经、通淋。

王不留行通乳之功,已如上述左思所言。

它入肝走血,其性善行,还能够活血通经,用治经行不畅之痛经、经闭,或妇女腹痛(多见于慢性盆腔炎等),常与当归、香附、川芎等同用,以增强活血调经作用。

治疗输卵管不通之不孕,常与穿山甲、赤芍、桃仁等同用。

古人还借用其通淋之功,治疗各种淋证。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宋代针灸大师王执中在其《资生经》中记有一事:某妇人患了淋证,卧床不起,诸药无效,众医束手无策,求治于王执中,王用翦金花十多叶,煎汤,令其服下,隔日病家来告,病已减八分,以后再服一次而愈。

所谓翦金花,亦名禁宫花、金盏银台,即王不留行。

《日华子本草》云:“王不留行,根、苗、花、子并通用。

”说明王不留行全株皆有相同的功效。

在《外台》、《东轩产科方》中均有“治血淋不止”、“治诸淋及小便不利”用王不留行的记载。

这里所言“淋证”,绝非现代的“淋病”,而是指“小便不利”而言,也可包括老年人常见的前列腺炎或前列腺肥大所引起的小便不畅。

此外,近代有报道说,将王不留行用炊火炒黄,直至少数开花,研碎过筛,取细末,治疗带状疱疹,如患处疹未溃破,用麻油将药末调成糊状外涂,如疱疹已溃破,可将药末直接撒布于患处,每日2~3次。

一般用药后10—20分钟即可止痛,2-5天痊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