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连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连
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根茎。
黄连多系栽培,主产于四川、云南、湖北。
秋季采挖,干燥,生用或清炒、姜炙、酒炙、吴茱萸水炒用。
【性味归经】苦,寒。
归心、肝、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应用】1.用于胃肠湿热,泻痢呕吐。
本品清热燥湿之力胜于黄芩,尤长于清中焦湿火郁结,用于湿热中阻,气机不畅,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常与黄芩、干姜、半夏等同用,如半夏泻心汤;治湿热泻痢,轻者单用即效,若泻痢腹痛,里急后重,与木香同用,如香连丸:若泻痢身热者,配伍葛根、黄芩、甘草,加葛根芩连汤;若下利脓血,又可配当归、肉桂、白芍、木香等,如芍药汤。
本品善除脾胃大肠湿热,为治湿热泻痢要药。
2.用于热盛火炽、高热烦躁。
常与黄芩、黄柏、栀子等同用,如黄连解毒汤;若热罪炽盛,阴液已伤,水亏火炎,心烦不眠,常配黄芩、白芍、阿胶等同用,加黄连阿胶汤;若心火内伤,迫血妄行,吐血衄血,可与黄芩、大黄同用,如泻心汤。
3.用于痈疽疔毒,皮肤湿疮,耳目肿痛。
多与黄芩、栀子、连翘等同用,加黄连解毒汤,治皮肤湿疮,可用黄连制成软膏外敷;治耳道疖肿、耳道流脓,可用黄连浸汁涂患处,或配枯矾、冰片,研粉外用,治眼目红肿,用黄连煎汁。
此外,本品善清胃火,可用于胃火炽盛的呕吐,常与竹茹、橘皮、半夏同用;本品兼清肝火,若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胁肋胀痛、呕吐,可与吴茱萸同用,如左金丸。
【用法用量】煎服,马、牛10~30g;猪、羊5~15g。
外用适量。
炒用能降低寒性。
姜汁炙用清胃止呕,酒炙清上焦火,猪胆汁炒泻肝胆实火。
【使用注意】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牌胃,肺胃虚寒患畜忌用。
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