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四、风险评估
静脉内膜损伤
(创伤/手术/反复静脉穿 刺/ 化学性损伤/感染性损 伤等)
静脉血流淤滞
(长期卧床/制动/术中应 用止血带/既往VTE病史 等)
血液高凝状态
(高龄/肥胖/中心静脉置 管/恶性肿瘤妊娠/口服避 孕药、红细胞增多症/等)
四、风险评估
• Caprin量表
• 评估内容: • 一般情况、体质指数、 • VTE病史等危险因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规范
内容
• 一、概述 • 二、相关定义 • 三、临床分型 • 四、风险评估 • 五、预防措施 • 六、护理措施 • 七、健康教育
一、概述
• 卧床患者(尤其长期卧床患者)
• 活动量减少/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增加 • 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 积极预防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风险
(一)基本预防
• 踝泵运动 • 屈伸动作 • 躺/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
• • • 缓缓勾起脚尖,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秒 脚尖缓缓下压,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秒 每次做20-30组,每日3-4次
• 环绕动作: • 以踝关节为中心,脚趾作360度绕环
(一)基本预防
• 股四头肌功能锻炼
• 绷腿练习 • 仰卧或坐在床上,绷直双腿 • 保持这种状态10秒,放松休息10秒 • 收缩10次为一组,重复10组,每天3-4次 • 抬腿练习 • 脚背向上勾,伸直下肢并抬高至20cm左右高度 • 维持10秒,缓慢放下并放松10秒 • 收缩10次为一组,重复10组,每天3-4次
静脉足底泵
禁 忌 症
间歇充气加 压装置
(三)药物预防
• • • • 普通肝素(UFH) 低分子量肝素(LMWH):速碧林、克赛 维生素K拮抗剂(VKA):华法林 Xa因子抑制剂:拜瑞妥
口服用药
皮下注射
(三)药物预防
• 口服用药
• 遵医嘱让患者定时定量服用
二、相关定义
•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 指血液在深静脉管腔内异常凝结导致静脉回流障 碍性疾病。
•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远期并发症, 患者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肢体肿胀、浅静脉曲张, 足靴区因皮肤营养障碍出现慢性湿疹、色素沉着, 甚至淤积性溃疡。
三、临床分型
•
密切观察
及时评估
(二)物理预防
•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静脉足底泵
• 利用机械原理促使下肢静脉血流加速,减 少血液瘀滞
(二)物理预防
•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静脉足底泵
• 使用前检查管路是否完好
•
• •
注意踝部、膝关节与压力带位置相应
保持适当松紧度 保持管路通畅
(二)物理预防
•
充血性心功能衰竭 确诊或高度怀疑深静脉血栓 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 肺水肿 急性炎性皮肤病/丹毒 不稳定型高血压 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对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过敏 心律不齐/充血性心力衰竭 确诊或怀疑深静脉血栓
五、预防措施
• • • • • • • • • • (一)基本预防: 对手术患者,术后抬高患肢20-30度,促进静脉回流 鼓励患者尽早离床活动 指导鼓励患者床上活动(踝泵运动/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勤翻身 围手术期适度补液,多饮水(每日2000ml以上) 进行预防静脉血栓知识指导 饮食护理(低脂、粗纤维、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在膝下垫硬枕和过度屈髋 不要用过紧的腰带或穿过紧身衣服 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静脉穿刺或在下肢进行静脉穿刺
(二)物理预防
压力梯度长袜—禁忌症
• • • • • • • 心力衰竭 严重的腿部畸形 对弹力袜的材料过敏 局部皮肤情况异常 外周动脉疾病/外周动脉旁路移植术后 外周神经病变或其他引起感觉障碍的疾病 严重的下肢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肿
(二)物理预防
压力梯度长袜—注意事项
• 穿弹力袜期间日夜均穿着(每天至少18个小时)
• 混合型:
•
•
三、临床分型
全下肢深静脉血栓
表现为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 苍白(股白肿)和压痛,伴有体 温升高和脉率加速 任何活动都使疼痛加重 肢体极度肿胀压迫下肢动脉并 出现动脉痉挛,可导致供血障碍, 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足背和小腿 出现水泡,皮肤温度明显降低并 呈青紫色(股青肿) 不及时处理可出现静脉性坏疽
• 2016年ACCP指南 • 推荐使用量表
四、风险评估
• 评估时间 • •
卧床 转科
治疗变化
手术 化疗药治疗 中心静脉导管来自入 石膏固定等病情变化
活动能力下降 感染 脑(心)梗 肺功能障碍 相关血液检查结果变化等
四、风险评估
• 评估结果
分值 0-1分 2分 3-4分 >5分 风险程度 低危 中危 高危 极高危 预防方案 基本预防 基本预防+物理预防 基本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 基本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
•
•
每天至少检查患者皮肤情况2-3次(足跟/踝部/袜口处)
每班观察患者双下肢的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 情况 检查弹力袜是否穿着平整有无下滑/穿戴方式不正确等 现象
•
(二)物理预防
• 压力梯度长袜—注意事项
• • • 出现水肿或术后肢体肿胀时,应重新测量腿围,选择合 适弹力袜进行交替 若下肢皮肤出现斑纹/水泡/变色(足跟/骨隆突部处), 或患者感觉不舒适/疼痛,应停止使用弹力袜 若无法忍受穿着弹力袜,可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 或者静脉足底泵(VFP)替代
• 中央型:
• • • • 发生于髂-股静脉,左侧多于右侧 患侧髂窝、股三角区有疼痛及压痛 浅静脉扩张 下肢肿胀明显,皮温及体温均升高
三、临床分型
• 周围型:
• 股静脉血栓与小腿深静脉血栓 • 股静脉血栓表现为大腿肿痛而下肢 肿胀不严重 • 小腿深静脉血栓为突然出现小腿剧 痛,不能着地和踏平,行走时加重, 小腿肿胀且有深压痛,Homans 征阳性。
(二)物理预防
压力梯度长袜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二)物理预防
• 压力梯度长袜: • 1、渐进式压力,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 2、预防型/治疗型
(二)物理预防
压力梯度长袜--流程
足跟部
1、一手伸进弹力袜筒内,抓住袜子
2、将弹力袜筒翻过来展顺 3、把脚伸入弹力袜内并把弹力袜根部 置于足跟部 4、把弹力袜顺腿部循序往回翻并向上 拉 5、穿好后将弹力袜贴身抚平 6、手指协调抓紧弹力袜的内侧,将弹 力袜外翻脱下